经典精神分析案例.doc_第1页
经典精神分析案例.doc_第2页
经典精神分析案例.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简要病史个案是个15岁的初中男学生,被父亲从外地带来看病。主诉是怕东西脏、有毒,反复洗手,将近半年。根据患者叙述,发病的初始是跟被学校教官处罚的事件有关。即上军训的最后一天,不知何故被教官罚刷厕所。当时心里很不服气,觉得肚子痛,想去看病。可是教官不让他去,还让同学踢他,后又拖着他走,去医疗室,并问医师是否是装病。医师检查后,说是胃肠炎,需要休息。回来途中,教官怕他上告,威胁说:“这是部队,要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此后,开始害怕,怕自己同学是否会害他,怕手上沾上什么毒,反复洗手,最怕被人打到脑袋。由于这样的害怕,不敢上学,休学在家,认为家里最安全,学校不安全,军队是最可怕的地方。根据父亲的描述,个案自小怕别人碰他的脑袋,吃东西也担心吃坏了东西,是比较小心谨慎的孩子。病情分析 患者显然是个性内向而缺乏安全感的年轻人,无故被可怕的教官处罚,又受到无理的威胁而害怕,产生恐惧与强迫性症状的个案。很清楚地被权威者威胁而不敢反驳或反抗,而内心的不满不敢发泄,这种情绪被压抑进潜意识中,只是依靠强迫性的行为来保护自己,避免(按教官的威胁)被毒害的可能。从经典精神分析的观点说来,这是对权威者的不满的感情不能宣泄而进入潜意识,由于压抑的无意识欲望不能闯进意识域里来,患者难以联想起自己的隐私这种现象,佛洛依德称为抵抗或抗拒。这也是一种防御机制。虽然这些病症跟他幼小时以来的软弱个性有关,但也跟受严重心理威胁与创伤有关。总之,针对患者的“主诉”(即被教官无理地威胁而深恐害怕),以及对“疾患”(强迫症)的既有学理(即:依靠强迫的心理与行为来抵御内心里的负性情感),就可及时地建立对病情的了解;并且确定咨询的目标与过程(即:改变或减轻对恐惧心理;并且适当地处理内心难于接受的负性情感)。咨询的目标是:帮助患者去认识潜意识中的不满情绪,支持他去发泄对无理威胁的权威者的反感,减除害怕的心理。同时也要帮助他考虑如何采取比较有效的途径去面对他的困境。达到人格结构本我自我超我的有机统一。同时利用父亲陪诊的机会,鼓励父亲供给所需的支持。会谈经过医师:听你说来,你好冤枉。做教官的,怎么可以这样的无理。注解:利用共情表达治疗者能体会他的处境,并且是站在个案的立场来支持他,要帮助他;扮演跟无理的教官相反的角色,企图抵消负性的打击。 患者:(脸上表情突然显得惊讶且高兴,但不知说什么好,而没开口)医师:当时教官为什么处罚你刷厕所呢?注解:封闭式提问,了解具体经过。患者:并没有什么事,教官也没说明我做错了什么,只说我做错了事,就罚我去刷厕所。医师:当时你心里怎么感觉?是否感到很冤枉? 注解:诱使患者表达自己的情感,意识到自身潜意识中的压抑。患者:是呀!可是我又觉得很害怕,是教官的命令,只好去刷洗很臭的厕所。我那天早上本来胃口就不好,无法吃早饭就只好空着肚子上学。可是这样被处罚扫厕所,闻到臭味,就很恶心,吐出食物,胃也绞痛起来。可是教官说我是装病,还叫几个同学一起来踢我,踢我的肚子! 医师:那一定很可怕。听起来,也很可怜!医师说你得了胃肠炎,可是教官为什么要恐吓你,说要你死,你就活不了呢? 注解:情感反应,以求获得患者的信任。患者:他大概是害怕我去上告,要我住嘴不告。医师:那你怎么办呢?被这样威胁、恐吓! 患者:我心里害怕极了,以后就怕教官会叫同学给我下毒,吃饭就特别害怕,也不敢随便碰东西,惟恐碰到毒物。医师:你现在想一想,为什么教官要那样很厉害地威胁你,说是:“要你今天死,你就活不过明天”? 注解:指导患者自我思考,理性的认识自己。患者:因为是部队,他可以这样不讲理。医师:还有呢?患者:不知道。医师:你用心想一想,为什么做个教官的,会对学生讲那种不好的话,做那种狠狠的威胁? 患者:不知道。是不是怕我去上告? 医师:因为他心里知道他自己做错了事,而害怕,才要想恐吓你闭嘴不告。也就是说,是他做错了事的证实。你说是不是?注解:影响性概述。患者的本我厌恶教官对他的方式,但是超我却提醒患者无法抵抗这等权威,所以患者的自我才表现出这种病态。患者:嗯?!我从没这么想过。医师:从现在起,你心里就想,做错了事的是教官;不是你。他怕你;你不用怕他。注解:这样的“改观重解”的解释,把教官说成是“坏”的人,是个“败者”,患者就不用再害怕这样威风可怕的人。一般说来,小孩或青少年对老师或教官这类有权威的人,只会害怕与服从,不敢批评或反对。特别是在社会与文化的间接影响下,在幼稚的“超我”里,只会要求“自我”去顺从权威者。因此,治疗者要站在患者的一边,辅助弱小的“自我”,采用认知辅导的要领,帮助患者能以不同的角度来看真相,主要的目的是在消减对教官的无限恐怖感。也就是说,既然做错事的是教官,而不是他,他就不用总是害怕自己将变成是被处罚的对象。也就是把他跟教官的关系颠倒过来,不用只担任害怕被处罚的“败者”。当然,要考虑与遵守现实社会与文化的思想与价值观,不能过分地提议去反对或反抗权威者,要适可而止,否则会吓坏患者的“自我”,或者真的让患者采取反抗的行动,给患者惹来实际的麻烦。医师:你实际上不用去上告,做学生的,也不要对老师或教官有不听话的行为。可是以后你心里就对自己讲:这位教官是做错了事,没有道理,过分地虐待学生。你不用总是去怕他。患者:真的? 医师:医师并不是在裁定谁是错或对。医师的意思是说,假如你能这样地去想,就对你的心理有所帮助;也就不会总是担心教官来害你。你心里也可以想,并不是每个人都是圣人,不会做错事。教官只不过也是个人,难免也会做错事,可以原谅他。注解:患者只用他年幼青少年的心理与想法来面对与接受事实,而治疗者现在乃帮助患者能以不同的层次,以成人的眼光和角度,以超我的道德感来看所发生的事情。经过这样的看法,也就可以脱离年幼而不知所措、无法应付困难的情况。 医师:你心里客观地想想,做教官的,就算是凶一点,是否会坏得真的去叫人给学生下毒,犯上这样严重的犯罪?患者:大概不会。医师:当然是不会的。所以你脑子里要知道:你是过分地担心而害怕,要调节你害怕的程度,否则就变成病了!患者:怎样调节? 医师:要使用你健康的脑子去告诉过分害怕的脑子,自己的害怕太过分了,要少点害怕。特别不要去担心有人会给你下毒这样的事情。自己要有点信心。患者:(若有所思的样子,没有开口)医师:你父亲对你这么说的? 患者:他说对方是教官,不要惹麻烦。还骂我不该做错事,被教官处罚。医师:父亲有没有安慰你? 患者:没有。他还训我不该胡思乱想,重复去检查事情。医师:今天既然是你父亲陪你来看病,我也请你父亲进来,一起谈谈好不好?注解:这边也看出来患者的父亲的表现和患者的病态也有关系。患者:好的。医师:(请父亲也进来会谈室)。你很关心你的孩子,还特别陪他来看病。根据医师的诊察,你的孩子是受了教官的威胁,心里很害怕,才变成这样的。你做父亲的如何帮助他?父亲:我就告诉他,不要胡思乱想,想什么食物有毒,东西有毒。脑子有毛病了!医师:你儿子心里受了打击,失掉信心,才会乱想。假如做父亲的还是很凶地训他,父亲就跟那位很凶的教官一样起来;让儿子更害怕。所以,做个慈父,多安慰他,鼓励他,会对他有所帮助。可以吗?注解:这里表现出俄狄浦斯情结,患者惧怕自己的父亲,再加上父亲不适宜的批评,更加加重了患者潜意识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