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上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201101.doc_第1页
一上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201101.doc_第2页
一上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201101.doc_第3页
一上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201101.doc_第4页
一上数学复习计划和教案201101.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复习计划 人教版小学数学第一册总复习计划一、复习内容本学期主要有如下几块教学内容:1、数的认识1)正确读、写20以内数(规范、工整),能从任意一个数进行正确数数(正数、倒数、2个2个数、5个5个数等);2)明确基数和序数的含义(有几个、0、第几个);3)直观体会“十进数”的特点,两位数的组成,知道十位、个位的名称和各自表示的含义(几个十 几个一);4)能比较数(式)的大小,并用、连接数与算式(排列大小)。2、数的运算与应用1)能理解和表达加减法的基本含义,能说出列式的运算依据或算式的实际意义;2)能根据图意正确写式,(一图一式、二式、三式、四式 含“”和“?”、以及三个数的加减等);3)能选择三个数写出四个加减算式;4)能解决简单的用图画呈现实际问题(求总数、求剩余、求相差);5)能将情境中的数学信息,转化成完整语句或文字信息并能开放性的补充信息;6)能观察和填写简单的数或图形个数以及用表格整理加减法的排列规律。3、比较和认识钟表1)会正确比较多少、大小、长短、高矮和轻重;2)能进行简单的推理比较;3)能正确辨认时针和分针(长短 粗细 方向与快慢);4)会认读整时、半时、快几时和几时刚过的钟面,能连线和判定(有数 没数);5)知道日常学习与生活的大致时间规律(整时)如:上学 上课 放学 吃午饭 某个定点活动 睡觉等4、空间和图形1)能以自已为观察标准,确定物体或数据的前后、上下、左右位置和顺序(左数右数 有几个第几与数、图形、钟面、大小、高矮等联系);2)会正确辨认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能对这些单一形体或搭建形进行简单的分类计数和统计(要能认、写这些形体名称的汉字)。5、统计和概率1)会对一堆实物自主进行分类;2)联系生活实际,初步经历统计的过程,体会统计的必要性和价值(需要了解和调查 据此来作出选择与判断);3)能根据收集的信息填、涂(画)简单的统计图和统计表,并体会各自的特点;4)能根据统计图表提出并回答一些简单的数学问题。(最多 最少 多几 少几 同样多 选择与判断)。二、复习目标1、进一步熟悉20以内的数,理解加、减法的含义,进一步理解和掌握10以内的加、减法和20以内的进位加法,能准确、纯熟地口算相关的式题,形成相应的计算技能。2、在详细的活动中,进一步认识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认识上下、前后、左右等方位,能应用分一分、排一排、数一数等方法收集和整理一些简单的数据,培养初步的空间观念和统计观念。3、在应用所学知识解决简单实际问题的过程中,进一步发展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数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广泛应用,培养初步的数学应用意识。4、培养学生的良好审题、书写、检查作业的学习习惯。三、复习重、难点重点:主要放在数与数的运算这一块内容中的10以内数的认识和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退位减法两部分内容。难点: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减法;加法与减法各部分的关系;求相差数的图文题;钟面的认识;物体的相对位置。四、学情分析 一年级学生在学校有了近一个学期的学习体验,初步养成了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掌握了一定的数学方法,数学学习爱好浓厚。知识掌握方面年级85%以上的学生掌握较好;技能方面年级80%以上学生达到一年级现阶段应有水平,如口算1分钟完成8题;听讲常规、行为习惯方面也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有少部分孩子还不能很好的掌握学习方法,需要针对每个人的实际问题分析,对症下药。五、复习措施1、数与代数1)数的认识:自主回忆学了哪些数;借助小棒、计数器、计数表等直观体会“满十进一”的特点;举例(说、写、画、联想)还原数的含义;多种方法理解数的顺序(数 想 填 画 数线);能用不同理由(多少 顺序 运算 规律 数线)比较数(式)的大小;如看到“12”,你能想到什么?(意义 运算 规律);2)数的运算与应用:举例(说、画、联想)还原加减运算的不同含义;引导学生交流不同的计算思路,分层优化策略;通过联想、改编、填空等方式体会加减的内在联系;在加减法算式的整理、对比和推想中,发展探索规律的能力;应用问题的呈现形式注重趣味性和挑战性(如:图示情景、表格情景、演示情景、现实情景、提出问题、补充(选择)信息、逆向思索、说说想法、尝试用画图来表达想法);指导学生读懂要求和题意,训练学生把题意连贯的说一说;2、空间与图形1)比较和认识钟表:增加有关“比较”的内容(最多最少、长短、轻重);结合具体情景,用描述、猜想、摆放、想象等方式,确定物体的位置或顺序,促进空间感觉;可以利用数和立体图形的摆放来复习位置或顺序;可以借助方位词复习钟面和两位数的认识;2)空间和图形:利用实物或想象,在操作、描述、猜想、比较中加深对四种立体图形的认识;3、统计与概率根据需要经历统计过程,能根据统计图表中量的比较作出初步判断,体现统计的价值;结合具体对象(物体、数、算式、钟面、图形、大小高矮长短等)让学生进行自主分类或统计,说说同一类实物的共同特点;六、复习阶段提优补差措施1、充分考虑学生身心发展特点,结合他们学前通过各种途径获取的知识和积累的生活经验,设计富有情趣的数学活动,使学生更多的机会从周围熟悉的事物中学习数学、理解数学。通过大量实物图的感知和具体模型的操作,使学生获得最初步的知识和技能。2、扎扎实实打好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同时重视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学习数学的兴趣。3、把握好知识的重点、难点以及知识间的内在联系,使学生都在原来的基础上有所提高。4、改进对学生评估,重视学生自身的纵向比较,关注学生已经掌握了什么,具备了什么能力,在哪些地方还需努力。5、根据平时教学了解的情况,结合复习有关的知识点做好有困难学生的辅导工作。6、家校联系,共同督促。七、具体安排内 容知识和能力训练要点针对措施需关注学生名单数的顺序物体的顺序1、进一步认识20以内的数,掌握数的顺序,理解基数和序数的关系。2、能确定几和第几,在具体环境中能确定出物体的顺序。基础性的题让学生多练习。以班级的学生为例,让学生直观的知道基数和序数。101王林怡王婧怡肖翔翔杨涛母天逸阚星云102张博辉、张文豪、胡慧男、宋璐、丁逸雯 龚一诺 吕志涛平面图形与立体图形数的大小比较1、进一步认识长方体、立方体、圆柱体、球和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2、正确进行数的大小比较。加强学生空间观念的培养。让学生利用教具感受平面图形和立体图形。101王林怡王婧怡肖翔翔杨涛母天逸102张博辉、张文豪、胡慧男、宋璐、丁逸雯 龚一诺 吕志涛20以内加减法计算1、通过对算式的计算与分类,整理加减计算方法,提高计算的正确率。2、激发学生积极思考问题,在复习中感知数学思考的有序性和条理性。加强算理的培养。有针对性的为这些孩子出一些解决问题的题目。两个班都掌握的较好20 以内加减的混合应用1、通过偶数个连续自然数的等距离搭配组成和相等的式子的训练,培养有序思考的习惯。2、通过若干个数字组成等式的训练,培养学生思维的灵活性。多让孩子1个1个数,两个两个地数,五个五个地数。多利用课余时间培养孩子的数感。两个班都掌握的较好认识钟表1、掌握看整时和几时半的方法,并能正确读写;同时你能估计接近整时的时刻。2、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体验时间与我们的密切关系。让孩子利用自己的钟面拨时间。和家长进行沟通,让家长配合老师多让孩子练习钟面的认识。101阚星云比多少1、理解“比.多”、“比少”、“相差”的含义。2、渗透一一对应的思想。那实物让孩子比多少。从实物抽象到图形让孩子比多少。反复练习,从而达到目的。101王林怡王婧怡肖翔翔杨涛母天逸阚星云102张博辉、张文豪、胡慧男、宋璐、丁逸雯 龚一诺 吕志涛综合练习与模拟考试针对措施复习课时安排:约12课时第一课时:20以内的数第二课时:20以内数的配套练习第三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第四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应用第五课时:图形的复习第六课时:图形复习的综合应用第七课时:钟表的认识复习课第八课时:钟表复习综合应用第九课时:用数学第十课时:用数学的综合应用第十一课时:期末试卷模拟测试(一)第十二课时:期末试卷模拟测试(二)第一课时:20以内的数复习教学内容:课本116页的1和2,和练习二十三的12教学目标:1、复习20以内数的顺序,使学生熟悉020各数排列顺序,以及各数之间的相互关系。2、复习数的序数含义,使学生进一步巩固120各数是由1个十和几个一组成的。教学过程:一、复习读数,写数出示卡片,指名让学生读20以内的数。看图写数。 ( ) ( ) ( )二复习数序,数的大小比较1、做课本116页的第1题学生独立填写,写完后连起来读一读。2、做课本118页的第1题。独立填写后,再连起来读一遍。3练习。(1) (2) 比 (多,少) 个 比 (多,少) 个5、 3 7 10 0 4 9 15 z$ d8 z1 J( b( O F+ 数学论坛|数学教案|数学课件|教学论文. : r$ J* H$ j0 V7 J西湖数学教学网(1)上面一共有( )个数。西湖数学教学网+ ) t8 u6 Q- j6 G1 h: F& J, P; g8 T1 _9 (2)从左边起,第3个数是(),4是第()个数。 ( D- D) J6 n u! O(3)从右边起,第1个数是(),4是第()个数。5 x5 C! G3 1 f2 i4 C西湖数学教学网(4)这些数中( )最大,( )最小。- m: * V9 B* j3 W% Fj% v# q! ?# n, W数学论坛|数学教案|数学课件|教学论文(5)从上面这些数中选择合适的数填在括号里。; 8 nd0 T) M5 F* |西湖数学教学网 + h$ _& ?: m3 h+ H9 i$ S数学论坛|数学教案|数学课件|教学论文( )7 ( )7 ( )=7* P$ q! U% S8 A; X- Z5 G数 (6)用“”连接上面的数。西湖数学教学网/ p A Y0 H& 三、复习数的组成和序数的含义。1复习1120各数的组成。2完成课本118页的第2题(可采用师生对口令或生生之间对口令来复习数的组成)3补充练习。14里面有( )个十和( )个一。20里有( )个一。4个一和1个十组成的数是( )。2个十是( )。1个十和8个一组成的数是( )。4完成课本116页的第2题。让学生独立完成,全班讲评。课后小记:第二课时:20以内数的配套练习进行本块复习内容的综合训练。1、 练习卷(一) 数的认识2、 时间为40分钟第三课时:加减法教学内容:课本116页的第3题。练习二十三的36。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一、出示课题:20以内的加减法二、复习方法:1、回忆:看到这个主题你想到了自己学过的哪些知识?2、查阅:(1)目录,边找边思考哪些知识会跟“20以内的加减法”有关?15、610的加减法以及20以内的进位加法等。(2)以20以内的进位加法为例P96找小标题,例题,习题等,慢慢地要学会边找边记录。3、整理: 不进位 如:5+4加法 进位 9加几 “凑十法” 8、7、6、加几20以内的加减法 5、4、3、2加几(交换加数位置) 减法-意义、名称 连加、连减、加减混合三、练习:1、出示: ?(1)意义:一个部分与另一个部分合并起来的总数,叫加法。(2)列式:4+5=9(3)名称:加数+加数=和2、举例:(1)不进位加法,计算过程中得数不“满十”向前一位进“一”的 生举例,生做习题;师举例生做习题; 自己举例自己做习题(2)进位加法:9加几,看到9想1,“凑十法”。8、7、6加几。5、4、3、2加几。3、继续研究上图:(1)意义:总数去掉其中一部分,还剩另一部分叫减法。(2)列式:9-4 或9-5(3)名称:被减数-减数=差4、举例:(1)减法(2)连加(3)连减(4)加减混合 边举例边做习题。四、总结:丰富的内容,我要学好数学。五、练习1完成课本118页的第3题。2竞赛 。(完成课本119页的第5题)3游戏。(完成课本119页的第6题)每个小组准备一个楼梯图,楼梯图的每一个格子里都写一个算式,算对了,小猴就可以爬上一格,5分钟时间,看哪一组的猴子爬的最快。课后小记:第四课时:20以内数的加减法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通过复习加深对加、减法含义的理解,提高10以内加减法的计算及20以内进位加法的熟练程度。教学过程一、基础练习。 1、 ?请你列算式。(43512)你知道这叫什么吗?(连加)你是怎么计算的?这个学期我们除了学习了连加算式外,还学了哪些?(连减、加减混合)出示:1044 264 765说说你是怎么计算的?2、练习:请你用9、2、5三个数组成一个算式,(任意组),并计算出他们的答案。(生组)反馈。二、综合应用被减数171512减数97107差497加数3108加数869和1613:1、通过这张表格你发现了什么?2、选用9,3,15,6,8,7中的三个数,写出两个加法算式,两个减法算式。你能写几组?3、把12只兔子关到笼子里,每个笼子里兔子的只数相等。可以怎样关?用算式表示。12 1212 124、在里填数,使每条线上的三个数相加的得数都是20。 854897 5、游戏 看谁答得快!每个小朋友准备110的数字卡片,每人出一张,做加法,或者是减法,谁算得快,慢的的同学就把卡片收齐,看谁第1个用完手中的卡片。三、总结想一想,今天我们复习了什么?课后小记:第五课时:认识钟表复习(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通过复习,巩固整时、半时的认、写;接近整时的钟面学生能进一步说出大约是几时。2、过程与方法:通过拨一拨、认一认、写一写来认识时间。3、情感态度价值观:使学生初步建立时间观念,培养珍惜时间和养成良好作息习惯的意识。(三)教学过程:一、知识回忆:1、说一说你已经学了哪些有关钟表的知识?2、分针和时针在钟表上是如何区分的?3、整时和半时在钟表上是如何表示出来的?4教师利用学具钟,拨一个整时刻。并说一说你是怎样拨的?教师:再拨一个半时。整时和半时,在拨钟时有什么不同?5出示课本117页的第6题。用两种写法,写出钟面上的时刻。6出示课本120页的第9题。请大家说一说是几时?教师:注意观察整时刻和这几面钟有什么不同?小结:像这样差一点不到几时,或是几时刚刚过一点,我们就不能说正好是几时,而应该说“大约是几时”。“大约是几时“拨针时应该掌握在前后5分以内。请大家说一说,这四面钟大约是几时?课后小记:第六课时:认识钟表的综合应用教学目标:1、 通过游戏的形式,使学生结合生活的经验学会看整时和半时,进一步掌握整时和半时的特征。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小组合作交流的能力。3、 通过练习看接近整时的钟面,能进一步理解大约是几时。4、 教育学生养成珍惜时间和遵守时间的良好习惯。教学用具的准备:实物钟表、画笔等学生自备,多媒体课件、同桌一张“连一连”的作业纸和一小组一张迪斯尼日程活动安排表。教学重点:能熟练的认出整时和半时,体验生活与数学的联系。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合理安排时间的良好习惯。一、 创设情境,感知闹钟的特征:猜一猜我是谁?我最爱穿着一件有个数字的连衣裙,我的胸前有两根针,一长一短,短的人们都叫它时针,长的叫分针,时针走一大格是一小时,走一圈是小时,分针走一圈是小时。我的特长是能准确告诉人们时间。二:进入游戏情境,激趣练习:、昨天,阳光灿烂,该起床了,可小明迷迷糊糊地看了看表说:“才点钟,还早呢。”哥哥仔细一看表,不是时,而是时,于是就和小明争吵起来。(出示课件)小朋友,到底是时还是时,你们能帮他们解决吗?(让学生自由辩论,重点说清是怎样认识时间的)师总结:当分针指向时,时针指着几,就是几时。你们也要像哥哥一样做一个遵守时间的好孩子。、(出示课件)闹钟显示:,是什么时候?你是怎么知道的?师生共同小结:几时半的分针指向,时针指向两个数中间,就是经过那个数的半时。、(出示课件)显示闹钟和玩时的情景,你们看他们都在迪斯尼乐园玩了些什么吗?:玩滑梯、跷跷板:溜冰:玩什么:游泳:玩海盗游戏:玩什么你们想玩这些游戏吗? (出示课件)观察这些钟面,你能把它们分分类吗?然后小组讨论你能发现什么规律?(学生小组讨论后汇报):.我们把整时的放一类,把几时半的放一类。.整时的分针指向,时针指向几就是几时;几时半的分针指向,时针指向两个数中间,就是经过那个数的半时。(出示课件)你们真了不起,发现了事物的规律,只要你们善于观察、善于发现,你们的数学学习就会突飞猛进。可是,有四只手表同时丢了,但是他们都只记得当时丢手表时的时间,可是手表是在一个小时后找到的,你们能用自己所学的本领帮帮他们辨认出各自的手表吗?连一连:(以两人一小组完成)时时半点半时、(出示课件)你瞧,晚上回家后他们分别在干什么呀?(出示课件):观察一下,这两个钟面的针,你发现了什么?把你的发现悄悄的告诉你的好朋友。(学生在优美的音乐声中颇有兴致地讨论着)师:现在把你的发现大声地告诉大家好吗?小结:像这样,时不到一点或刚过时,都可以看成大约时。(出示课件)大约时三、 活动延伸,加深印象: (教师出示情境图,图中一人手中拿着一张车票,票上写着:从杭州到上海8:00开车,此时钟表时刻是7:30。) 从图中你知道了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四、 贴近生活,应用知识2002年11月9日 晴今天的天气真好。早晨我7点过一点就起床了,然后坐在书桌前做作业。时间过得真快,不知不觉就快11点了。作业作完了,我约了几个小朋友在下午2时半出去踢足球。我们一直玩到快4时才回家。今天过得真舒服!学生展示、评议、奖励。课后小记:第七课时:认识图形的复习课教材分析:“认识物体和图形”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一年级上册第四单元的内容,包括两方面内容:立体图形(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和平面图形(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圆)的初步认识。本节课主要是对学生所学的知识进行整理、综合。课程标准指出:学生有效的数学学习活动不能单纯地依赖模仿与记忆,动手操作,自主探索与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掌握长方体、正方体、圆柱、球以及长方形、正方形、三角形和圆的形状和名称。2、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以及合作与交流的能力,发展学生空间观念和创新意识。3、通过创设情境,在实际操作活动中体验学习数学的乐趣,激发学生积极探索新知和学好数学的乐趣。教学重点是发展学生的空间观念,难点是使学生体会:体上有面,面在体上。教学过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活动一:复习认识图形。1、同学们,这学期,我们都学习了哪些图形?2、你能把这些图形分分类吗?给每一类起个名字吗?引导学生小结: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都叫立体图形。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都叫平面图形。3、你认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区别吗?4、你认为立体图形和平面图形有什么联系吗?5、关于立体图形:(1) 这四种立体图形中,能滚动的是谁?(2) 它们的滚动有什么不同?(3) 圆柱的滚动是靠哪个面?上下两个面什么感觉?(4) 长方体、正方体能滚动吗?为什么?(5) 长方体、正方体有几个面?(6) 长方体、正方体每个面都是什么形状?6、关于平面图形:(1) 在哪能找到长方形?用什么可以画出长方形?(2) 在哪能找到正方形?用什么可以画出正方形?(3) 在哪能找到圆形?用什么可以画出圆形?(4) 球和圆有区别吗?有什么区别?7、完成书上练习116页第4题,117页第5题。119页第7题,120页第8题。8、统计图的题要指导学生从下向上涂色。长方体、正方体、圆柱和球。长方形、正方形、圆形和三角形。引导学生分类。请学生说说各类名称。立体图形能站得住,占有一定的空间的大小。平面图形占不住,占的是面的大小。平面图形都藏在立体图形上。在立体图形上可以找到平面图形。圆柱和球。圆柱只能前后获左右滚动;球可以任意滚动,朝着四面八方滚动。上下连个面平平的。不能,因为它们的面平平的。带领学生数一数,巩固六个面。正方体的每个面都是正方形。长方体的每个面可能是长方形也可能是正方形。长方体可以画出长方形。正方体可以画出正方形。用圆柱体可以画出圆形。请学生说一说。学生独立完成,集体讲评。课后小记:第八课时:认识图形的综合应用(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让学生能够形成对这些图形的表象,并能辨认这些图形。2、过程与方法:通过认一认、摆一摆、比一比、拼一拼、数一数等实际操作活动,加深对图形的直观认识,初步认识图形之间的关系。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操作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建立学好数学的信心。(三)教学过程:一、认一 认、摆一摆、比一比:1、出示各种图形:请学生将这些图形进行分类,并说一说这些图形的特征各是什么?学生回答,教师有重点的板书。2、听要求摆出图形:如(1)有两个面是圆圆的、平平的、可以滚动的是( ) (2)平平的、有三条线段、有三个角的是( )先由老师说要求,学生出示图形,然后请学生说要求、出示图形。二、数一数:3、练习: 数一数三、综合练习:1、数一数:下面图中各有几个 ( ) ( ) ( ) ( ) ( ) ( )2、摆一摆、画一画:用同样长的小棒,最多能摆出( )个长方形,最多能摆出()个正方形。课后小记:第九课时:用数学教学内容人教版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一年级上册总复习“用数学”。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感兴趣的各种游戏巩固20以内的进位加法和不退位减法;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小鸡卡片等。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师:小朋友们,瞧,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什么?看到它 你有什么要问的吗?(学生可能提出各种问题。)生:老师为什么要把它带来?生:里面有什么东西?师:小朋友们可真会提问题。现在老师就告诉大家:这是圣诞老人的百宝袋,里面装的是各种颜色的智慧星。红色的智慧星奖给爱动脑筋、发言最积极的小朋友;黄色的智慧星奖给团结协作的小朋友;蓝色的智慧星奖给遵守纪律的小朋友。二、复习整理1、出示“停车场图”,让学生观察,说说发现了什么?生:停车场原来有9辆汽车,又开来一些。师:根据这幅图,你能提出数学问题吗?生1:现在有几辆车?生2:为什么开来的汽车有一辆没有画完整?师:看着这幅图,你能准确地说出又开来几辆汽车吗?生:不能。师:我们看看停车场旁边的小朋友是怎么说的?(出示:又开来6辆,现在有几辆?)现在谁会解决这个问题?生:9+6=15(辆) 6+9=15(辆)师:谁还有不明白的地方吗?生:为什么用加法?师:我们带着这个问题,小组展开讨论,然后老师再请小朋友汇报、交流, 好吗?师:让学生随意提出又开来几辆,再让其余学生回答。2、动手操作,在活动中提问题师 : 小朋友们,看,谁来了?其中一只小鸡说:小朋友,你们能在我们中间发现数学问题,并想办法解决吗?师让组长把学具袋里的小鸡卡片拿出来,数一数一共有几只?(每组10只)。再根据自己的观察和发现提出数学问题,可以用加法算,也可以用减法算。分小组合作来完成 要求:(1) 先把这些小鸡任意分成两组。(2) 说 给组内的同学听,小组长负责记录算式。(3) 问题时,尽量把话说完整。下面,咱们就来比一比哪个小组提的问题又多又好,计算得又对又快。老师给团结合作的小组奖“合作星”。学生分组提问题,然后逐组汇报,补充。(1)白色的鸡有2只,其它颜色的鸡有8只,一共有几只?2+8=10(只)(2)公鸡有3只,母鸡有7只,一共有几只?3+7=10(只)(3)头朝左边的有7只,头朝右边的有3只,一共有几只?7+3=10(只)(4)一共有10只,头朝左边的有3只,头朝右边的有几只?10-3=7(只)(5)一共有10只,头低下来的有3只,没低下来的有几只?10-3=7(只)师:瞧,咱们各小组同学仔细观察,积极思考,团结合作,互相配合,提出了这么多数学问题,而且自己解决了这些问题,看来,团结起来的力量就是大!今后,我们还要像今天这样团结合作,争取更大的胜利,好吗?3、生活中的数学问题师:接下来,我们举行一次一分钟口算比赛,谁愿意参加?男、女生各选一名代表,老师发下口算纸,然后宣布比赛要求:(1) 每名代表在一分钟之内算出10道口算题。(2)字写得工整、漂亮。(3) 同时开始,同时停。(4)大家可以小声地为你们的代表加油,但不能大声嚷嚷,以免打扰他们。比赛开始,进行一分钟后。师生共同统计比赛结果: 女:8道 男:12道师:根据比赛结果这一信息,你发现数学问题了吗?如果有,把问题提出来,看谁提的问题又多又合理。生1:他们俩一共算了几道?12+8=20(道)生2:男生比女生多算几道?12-8=4(道)生3:女生比男生少算几道?12-8=4(道)生4:老师要求算10道,可女生只算了8道,还有几道没有算?10-8=2(道)生5:老师要求算10道,可男生算了12道,多算了几道?12-10=2(道)三、课堂小结小朋友们,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感想,有什么收获?(学生发言踊跃)其实,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到处都有数学问题,只要我们留心观察,认真思考,就能发现、解决许多生活中的数学问题。老师希望每个小朋友都能成为学习的小主人,生活的有心人,好吗?课后小记:第十课时;快乐的一天(综合运用)教学内容:小学数学人教版第一册总复习教学目标:1、通过学生感兴趣的情景综合运用关于数、图形、分类、钟表等知识。2、引导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3、让学生经历与他人合作交流的过程,培养学生的团结协作意识和能力。教学重点难点:在具体的情境中提出问题并解决问题,使学生体验到数学就在我们身边。教学过程:一、引入有个小朋友叫乐乐,她的星期天可丰富了,我们一起和她去度过这快乐的一天吧!二、整理卡片乐乐在整理算式,我们一起来帮她整理整理吧!5+6 19-6 6+6 7+9 3+7 5+7 7+8-3 10-4 16-6-2 15-3 8+5+2 8+9(1)现在是( )时。(2)我们一起帮乐乐算一算得数。(直接填在卡片上)(3)你能把这些算式卡按得数是单数或双数分类吗?(同桌合作分一分)(4)这些算式卡还有其他的分类方法吗?说一说。(同桌合作分一分,在全班展示)三、插花(1)现在是( )时,乐乐在插花。(2)请把你最喜欢的花瓶涂上颜色,是从左往右数的第( )个。(3)乐乐想把一样的花插在一起,你能帮她数一数吗?(4)一共有( )朵花。列式: 四、整理餐桌(1)现在是( ),乐乐一家已经吃好饭了。(2)这里共有( )个小盘子,( )个大盘子,( )个杯子。(3)妈妈洗了所有的杯子,其余都是乐乐洗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