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1页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2页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doc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及防范措施=近年来,机采血小板的采集成了血站成分制备中重要的日常工作之一,为了及时满足临床病人的需要又不致血小板因为效期短而报废,对于血小板的供应,我站基本上是采取临床病人预约后采集,机采科接到预约单,及时通知献血员,进行采前抽样初筛,但所抽取的样本时有溶血现象的发生,给检验科的工作带来了诸多的不便,为了解决这一难题,笔者通过近两年的观察分析和反复实践,总结了血标本溶血的原因并提出了防范措施,为检验科提供了合格的血标本。现将2009.1.1-2010.12.31的溶血标本情况统计分析如下: 1材料与方法 1.1采集标本使用的器具与设备一次性使用自动定量静脉采血管5ml、2ml,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0.5%合力碘,TDZ4-WS台式低速自动平衡离心机(长沙湘智离心机仪器有限公司)。 1.2方法皮肤消毒后,将双向采血针刺入静脉,见回血后刺穿采血管,采血完毕,将血样做完初筛项目后送检验科。 2结果(表1) 表1血标本溶血原因情况分析 表1示,09年血标本溶血原因因器具不合格引起所占比例最大,其次是因为血管情况不是太好,比如有血管太细,血液循环不好,选择血管不当,静脉穿刺技术不好,止血带扎得时间过紧过长,过度拍打血管,采血管内的负压过高或过低造成的等等。再就是未及时混匀抗凝剂试管,消毒剂未待干就进行穿刺等操作原因引起的血标本溶血。还有些不明原因的血标本溶血需要我们提出并进一步分析讨论,并采取有效方法给检验科留取合格的血标本。2011年经过我们近一年的规范和防范,出现4例不明原因的标本溶血,溶血标本所占比例由09年的4.62%下降至010年的0.19%,防范效果好。 3讨论 通过我们近两年的观察、分析和总结发现,引起标本溶血的原因是多方面的,除器具质量不合格外,更多的是我们操作过程中,在选择血管方面不够仔细,操作不规范如未及时混匀抗凝管,消毒剂未干就进行穿刺等等。 3.1血标本溶血原因 3.1.1穿刺困难和采血操作不当献血者血管太细,静脉充盈不良,血管弹性差致穿刺困难,使采血时间延长,部分血液凝固,使红细胞机械性破坏,造成溶血1。操作人员抽血时将止血带扎得太紧,时间过长,血液注入试管时速度过快,红细胞撞击试管壁导致破裂溶血2。采血定位不准或进针不准,针尖在静脉中反复进出,造成局部血肿和血样溶血。 3.1.2抽血器具不合格我们使用的采血针为一次性塑料制品,某些产品的增型稳定剂不合格,并因聚合不完全而有毒性,可引起标本溶血。刘贤等3报道1998年6-7月抽血器具不合格引起标本溶血多达37例。抽血试管质量不合格,抗凝管中抗凝剂偏少或有水分导致溶血;抗凝管内有絮状物产生;抗凝管有裂隙、瓶塞有松动现象;抗凝管内负压过高或过低,负压相对较大时,血液流入管底速度快,红细胞相互撞击而破裂溶血;负压不够时,相对管中的抗凝剂来说采血量不足,采血管内剩余负压造成血细胞被压迫而破裂溶血。一次性使用静脉血样采集针包装有漏气,针套有脱落、针尖有毛刺、弯钩现象等。 3.1.4试管离心操作不当离心过程速度过高,时间过长引起溶血。 3.1.5血标本存放和运送不当血标本采集好后未及时送检,放在温度过高或过低处造成溶血。运送途中剧烈振荡造成溶血。 3.1.6其它不明原因的血标本溶血。 3.2血标本溶血的防范措施 3.2.1掌握采集标本的正确方法:通常我们机采科会把肘正中静脉或贵要静脉等充盈良好的血管留在采集血小板时用,而抽血样本时,我们会选择手臂侧边较细的血管,此时我们一定要定位准确和进针准确,实在没有合适的血管,我们不能盲目进针,可以在肘窝以下重新选择血管,甚至可以在手腕和手背部寻找合适的血管进针,经过观察,我们这种选择血管的方法是正确的,进针率99.9%,采集血标本顺利,所以静脉穿刺,选择血管这一关非常重要。最后,采血前常规消毒,待消毒液干燥后进针,采血时止血带不要结扎得时间过长,遇抽血困难时不要进行强烈挤压,亦不要反复拍打穿刺部位,以防机械性刺激造成溶血。 3.2.2抽血器具的质量控制我站总务科从源头上实施一次性使用无菌医疗器材的准入制度,建立合格产品供方目录,索取合格产品供方的资格文件,对国内生产企业进行实际考查;站质管科对所购进产品按照血站质量管理规范进行抽检,合格后方可投入使用;机采科工作人员要从产品外观和产品标识上进行质量控制,采血针塑化的导管均匀无气泡、有弹性、透明,无明显的机械性杂质异物、扭结等;采血针的针尖锋利、无毛边、毛刺、平头、弯钩等缺陷;抗凝管无裂隙、瓶塞无松动、脱落,管内无絮状物等;另外要看产品包装的标识,标识要明显、清晰、牢固,不应因经受所采用的灭菌、运输和贮存而脱落或模糊不清等;如发现有如上述不符现象,立即停止使用该批器材,和总务科进行沟通,直接退货,更换新的批号或更换生产厂家,杜绝使用不合格产品。 3.2.3严格遵守操作规程留取标本过程,要及时混匀标本,均匀摇动,摇动时避免上下暴力振动引起溶血。 3.2.4注意离心的速度和离心时间机采科在初筛时,离心分离血清时速度不宜太快,时间适宜。我们机采科做初筛时离心速度通常是3000r/min,时间3min,离心效果好。 3.2.5妥善运送血液标本运送血标本要避免剧烈振荡,注意血标本的保存温度在应放4低温保存,或在室温下放置时间不能超过2h,以保证送检标本的质量。 3.2.6还有些不明原因的标本溶血,可能与每个献血者的个体差异有关,这有待我们进一步的观察、分析和讨论去搞清原因并预防标本溶血的发生。 针对以上各种原因引起的标本溶血,我们经过一年的规范和防范,取得了长足的进步。2011年我们机采科共采集标本2111例,结果只有4例不明原因的标本溶血(经过离心为轻度溶血),做完初筛后,最终又从机采小样袋里重新成功留取血标本。所以,如果进行了规范和防范还是不可避免地出现了标本轻度溶血时,可在采集血小板时重新留取血标本,这确实是一种好的补救方法。 参考文献 1王芳,庄培芬.静脉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41. 2王芳,庄培芬.静脉血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防范对策J.现代中西医结合杂志,2007,16(7):941. 3刘览,姚志祥.血液标本溶血原因分析与对策J.江西医学检验,2001,19(6):394-395.MNonDPn2VD2XavKObdt2tHfgLYH5eR7cui2kYiWdvAc5cYXgOnYaO9T5i8Se8hN35QcssZqs6F7ifZ4m1ahrtWDkFx2QGrUDnY0BvfopxfT82kQ83fdX0W9ZCscuXPbFltv6ZsrLmstE34iUXtNaDxDHPRy32tHY3EN8pKZAoIl8dvW8A8Ne112ogeg8uoIsaKAogZeDKCmuB4eUuqsuWdW2BZSBdQG0zsXIlhRbTAKpE7cbzBD3vOMxn7c76TZtvmvIXLjDPHQMJho4xqBSDC4bWaUd4JU0bQtSCJ4eSzedy0e6IY9FH6gjhJmwr595nPlsnMsdmXzDYQcWwNLW9EjUkAksW7mMqZqZElJwfWTj6SBHhG0TkdvYgH7dbz6fkdMyZ3HA4OqdlzNIzSBG6JcDdHsxegKgPozT5ChdyqPMmHnhtpe9oqYR09LHBJWO3AEw0tCmlYIGtGQMUB3p1BrZFXSwrPSeJ0Ic3qg0crNGXHXkiynzFhMrIfhSQGvL5dwtxnJdU3CAob1yzhDsbSOceRKN9DZMv1AuKenvfAUCUB3gejTi33kcEJEWSvTGUqFmQ6dLuHCRyC8SNejQkqIrHXg1PGSkgDiewHFX58olrIe2Bm8oB2WdXNUsQcvdpSkkUUW6OCKc2X0ztdpd7dYdh46YmM6TCAwPXtXhG2Pzitb0NVzmmIWBt62PNxJ25rPrabRz68M5DYvoS6BHNKhuekVQq8JIiNurTjPl3zgevQxKBEwHm2el9VDq608xo3Nqe4KjgPDNd3yDnAFcB2Wfi8hxWZf3qjps37f6uDaMpH86Xz2vk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