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4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上册《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世说新语咏雪教学设计郎溪县实验初级中学 何海流教学目标 1、了解古代聪颖机智少年的故事,学习古人的智慧。 2、阅读浅易文言文,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3、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4、背诵课文。 教学重点难点 1、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 2、两种不同的咏雪佳句到底哪个更好。 3、 背诵课文。 学情分析咏雪是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二单元的一篇课文。这篇课文,篇幅不长,文字不深,但面对刚刚接触文言文的七年级学生,我首先设法引导学生认真弄清文中字词句子的基本意思,把握文章的主旨。没有这一环节,教学很容易流于空泛。然后,我努力引导学生自己去解读文本,探究文本。并且运用图文结合的板书,使教学重难点一目了然,同时,让学生结合图文,当堂巩固积累文言字词,并且背诵。教学方法 1、诵读法。学生初步接触文言文,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在充分诵读的基础上,读顺句子,读懂文意。 2、讨论法与点拨法相结合。这两则短文都是叙事性的,但其中又包含着可议论的内容,这正是世说新语记事的特点。我们应按照古为今用的原则来处理这篇课文,这就是利用它来发展学生的思维,多方讨论,交流看法,如咏雪中,你认为哪个比喻更好?师生互动与学生互动结合,自主合作探究与点拨相结合,提高教学效率。 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板书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入: 同学们,我们古代流传下来许多聪明孩子的故事,你能列举一些吗?(学生答)孔融让梨、司马光砸缸、王戎评李(王戎七岁,尝与诸小儿游,看道边李树多子折枝,诸小儿竞走取之,唯戎不动。人问之,答曰:“树在道边而多子,此必苦李。”取之信然。) 今天我们就随着南朝刘义庆再认识两个聪颖机智的少年儿童。他们是谁呢?我们一起来学习世说新语两则。 (板书文题) 二、介绍刘义庆和世说新语 多媒体显示: 刘义庆(公元403444年),南北朝刘宋王朝宗室,彭城(今江苏苏州市)人,袭封临川王,曾任兖州刺史,加开府仪同三史 ,他秉性简素,爱好文史,喜欢招聚文学之士,除世说新语外,还编有函明录等,但已散佚。世说新语是由他组织一批文人编写的。是六朝志人小说的代表作,古代小说所记大多是传闻、轶事,以短篇为主,在写法上一般都是直叙其事。全书原8卷,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方正、 雅量等36 门,咏雪选自“言语”一门 。世说新语主要记载汉末年到东晋士族阶层的遗闻轶事,比较全面地反映了这个时期士族阶层的荒诞生活和风气 。鲁迅称之为“一部名士底(的)教科书”。 三、诵读咏雪 1、听课文朗读,再由学生朗读课文。(共三遍) 2、 准确读出下列生字。俄而 雪骤 差可拟 无奕女 四、阅读质疑,自主探究要求:1、读准字音和朗读节奏,读出人物的语气。2、划出不理解的字词句,交到组内解决。3、对课文大胆质疑,提出你的疑问交给组长,组内讨论解决,解决不了的组长写出老交给老师,班内共同解决。4、结合课下注释自主翻译课文。五、用现代汉语复述故事。六、试着背诵课文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公大笑乐。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七、研读课文要求:1、积累文言词语,在书上用标出疑难词语。 2、结合书下注释,工具书,疏通文意,翻译全文。3、复述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4、重点词句要注意:l (1)谢太傅:即谢安(320385),字安石,晋朝陈郡阳夏(现在河南太康)人。做过吴兴太守、侍中、史部尚书、中护军等官职。死后追赠为太傅。 l (2)内集:家庭聚会。l (3)与儿女讲论文义l (儿女:这儿当“子侄辈”讲,即年轻一辈)l (讲论文义:谈论诗文)(讲:讲解 )(论:讨论 ) l (4)俄而雪骤,公欣然曰l (俄而: 不久,一会儿) (骤;形容雪势大而紧急的样子)(欣然:高兴的样子) l (5)胡儿:即谢朗。谢朗,字长度,谢安哥哥的长子。做过东阳太守。 l (6)撒盐空中差可拟(差可拟:差不多可以相比。差,大致、差不多。拟,相比。)(拟:相比 ) l (7)未若柳絮因风起(未若:不如)(因:凭着,趁着。因风可以翻译成“乘风”)(“因”在这里有特殊含义) l (8)无奕女:指谢道韫(yn),东晋有名的才女,以聪明有才著称。无奕,指谢奕,字无奕。l (9)王凝之:字叔平,大书法家王羲之的第二个儿子,做过江州刺史、左将军、会稽内史等。 八、请几位学生分句翻译文章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一个寒冷的雪天,谢太傅把家人聚会在一起,跟子侄辈的人谈诗论文。俄而雪骤,公欣然曰:“白雪纷纷何所似?”忽然间,雪下得紧了,太傅高兴地说:“这纷纷扬扬的大雪像什么呢?”兄子胡儿曰:“撒盐空中差可拟。”他哥哥的长子胡儿说:“跟把盐撒在空中差不多。”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他哥哥的女儿道韫说:“不如比作风把柳絮吹得满天飞舞。”公大笑乐。太傅高兴得笑了起来。即公大兄无奕女,左将军王凝之妻也。道韫是太傅大哥谢无奕的女儿、左将军王凝之的妻子。 九、复述课文内容,分角色表演。十、多元互动,合作探究(四人小组合作解决,表现好的组加一分。 )1、文章哪句话交代了咏雪的背景?2、“寒雪”“内集”“欣然”“大笑”等词语营造了一种怎样的家庭氛围?3、撒盐空中、柳絮因风起两个比喻,哪一个更好?同时说说还可以用哪些事物来比喻雪。 4、对文中“公大笑乐”一句有不同解释,你如何看?5、文章结尾交待了谢道韫的身份,有什么用意?解析:文章开头一句话“谢太傅寒雪日内集,与儿女讲论文义”短短十五字,涵盖了事件的时间、地点、人物及主体事件等丰富的内容。正因为“寒雪日”“俄而雪骤”,才能引出“咏雪”的事件。 在雪花飞扬的寒冷天气中,外出不便,聚会咏雪不正是赏心乐事吗?文中“欣然”“大笑”“乐”等词可见其融洽、欢快、轻松的气氛。 用“撒盐空中”和“柳絮因风起”来比拟“大雪纷飞”,各有千秋。有人认为“撒盐空中”一喻好,雪的颜色和下落之态跟盐比较接近,而柳絮呈灰白色,在风中往往上扬,甚至飞得更高更远,跟雪的飘舞方式不同。写物必须首先求得形似而后达于神似,形似是基础。有人认为“柳絮因风起”一喻好,它给人以春天即将到来的感觉,有深刻的意蕴。而“撒盐”一喻所缺乏的恰恰是意蕴。好的诗句要有意象,意象是物象和意蕴的统一,“柳絮”一喻就好在有意象。 十一、你能否再举几例古人吟咏白雪时用的比喻的诗句?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燕山雪花大如席,片片吹落轩辕台。 李白北风行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 高群对雪十二、课后作业 片断练笔:自拟题目,描写景色。十三、板书设计: 世说新语两则兄子胡儿撒盐空中差可拟兄女曰未若柳絮因风起十四、教学反思咏雪是一篇浅显的文言文,出自刘义庆的世说新语。全文微言大义,不足100字,却生动地记叙了东晋名士谢安与晚辈谢朗、谢道韫讲论文义,通过二晚辈回答的对比,赞赏了才女谢道韫的智慧和才华。文章在对人物的刻画以语言为主,摹写三人仅用三句对答,人物性格却跃然纸上。这点也正可以作为课本剧的突破口。拟让学生在已有认知的基础上,设计和创造适宜的教学情境,引领学生思接千载,视通万里,通过合理的想象和联想,以表演的形式,从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丰富人物的性格,使人物形象立体化。通过课本剧的表演,使学生进一步感知内化刻画人物的方法,从而逐步提高学生的写人记事的水平。在教学环节的设计上,由于短文浅显易懂,便简单的让学生结合书下注释进行翻译然后结合记叙文六要素的梳理和刻画人物方法的总结,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分配角色,结合人物的特点,从语言,神态、动作、心理活动等方面设计表演。课后,看着手上的准备的关于咏雪的翻译小练习,感受颇多。经过多年的教学,应该说自己在课堂教学流程的操作上和具体教学技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