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转换身份更有新意.doc_第1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转换身份更有新意.doc_第2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转换身份更有新意.doc_第3页
语文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转换身份更有新意.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转换身份,更有新意备课:蒋小玲一、教学目标 通过比较分析同学的例作与名家文章,领悟转变写作思路的方法,发现人物的多重身份,挖掘人物的多重性格,表现文章的多重情感,让写作更有新意。二、教学重点、难点 1、转变写作思路,发掘人物的多重身份; 2、学会用事件展现人物性格。三、学情分析 学生由于自身经历有限,观察角度单一等原因,写作角度经常相同或类似,写作思路如出一辙,也就导致其写人的文章经常是千篇一律,比如写母亲的文章,写的最多的素材便是:妈妈雨天给我送伞,早上给我做爱心早餐,晚上给我泡牛奶、盖被子,经常吵架却一秒和好,严格管教学习等等,没有任何新意。基于此学情,本次作文练习希望能够为学生开拓写作思路,打开一扇窗,让学生走出以往的拘泥,利用发散思维,挖掘人物的多重身份,写出人物的多重性格,以表现文章的多重情感与主题。四、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 师:同学们,从小学到初中,我们已经写了很多作文了,主要以写人记事为主,说到写人,大家一定写过这个题目我的妈妈,是吧?老师看到很多同学会心一笑,也就是说,你们写过很多次了。但是呢,每每写到这个最简单的题目,我们的同学却往往写得十分雷同,妈妈不是同一个妈妈,事情却是同一件事情,似乎妈妈们都长得差不多,事情经历也差不多,文章表达也就没有任何新意。那么,怎样才能把这样一个简单的题目写出新意呢?我们接着来做一个比较阅读。二、比较阅读为此,蒋老师专门搜集了所教班的同学写的一篇我的妈妈,当中,最典型的材料便是这三则,请看大屏幕: 那是一个傍晚,放学前,班上的同学都一个个回家了,诺大的教室里只剩我一个人了。只有窗外那点点的雨声在提醒我时光仍在流逝。又过了一会,教室门前出现了一个熟悉的身影妈妈,我亲爱的妈妈。她对我说:“看下了这么大的雨,你又没有带伞,我就赶紧给你送伞来了,我们快回家吧!”我不知该如何回复,只是拿着伞,走在回家的路上,不知道何时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 马上就要期末考试了,已是半夜,我仍坐在窗边复习。屋外下着毛毛细雨,不时地吹来一阵凉风,我不禁生起一丝烦意。看着看着,我隐约感觉到有人轻轻地推开了门,是妈妈!只见她左手拿着外套,右手端着一杯热气腾腾的牛奶,小心翼翼地走了进来。妈妈把牛奶放在书桌旁,又轻轻地帮我披上外套,就赶紧走了出去,生怕吵到我的学习。我望着桌旁那杯冒着热气的牛奶,泪水如泉水般往下涌。 妈妈对我的学习要求非常严格。她是不会允许我在学习上有一点点马虎的。有一次期末考试,我的成绩很不理想。妈妈拿到试卷后,闷不做声地把考卷从头到尾看了一遍,硬是找出了十一处我粗心的地方,并且指导我把我的错误找出来,随后又找到相关的练习,让我反复练习了三遍。全部做完,已是深夜一点。我虽然很疲惫了,但是望着妈妈指导我做题时兴致勃勃的样子,内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师:同学们们试着归纳一下,都是些什么事情?(雨天送伞、半夜泡奶、严格管教学习)是不是似曾相识呢?其实,这样的材料在同学们的作品当中是经常出现的,可以说是千篇一律。那么,名家大家在写这个主题的时候又会用些什么材料呢?我们一起来看看胡适先生的这篇我的母亲: 有一个初秋的傍晚,我吃了晚饭,在门口玩,身上只穿着一件单背心。这时候我母亲的妹子玉英姨母在我家住,她怕我冷了,拿了一件小衫出来叫我穿上。我不肯穿,她说:“穿上吧,凉了。”我随口回答:“娘(凉)什么!老子都不老子呀。”我刚说了这句话,一抬头,看见母亲从家里走出,我赶快把小衫穿上。但她已听见这句轻薄的话了。晚上人静后,她罚我跪下,重重的责罚了一顿。她说:“你没了老子,是多么得意的事!好用来说嘴!”她气得坐着发抖,也不许我上床去睡。我跪着哭,用手擦眼泪,不知擦进了什么微菌,后来足足害了一年多的翳病。医来医去,总医不好。我母亲心里又悔又急,听说眼翳可以用舌头舔去,有一夜她把我叫醒,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这是我的严师,我的慈母。 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我母亲待人最仁慈,最温和,从来没有一句伤人感情的话;但她有时候也很有刚气,不受一点人格上的侮辱。我家五叔是个无正业的浪人,有一天在烟馆里发牢骚,说我母亲家中有事总请某人帮忙,大概总有什么好处给他。这句话传到了我母亲耳朵里,她气得大哭,请了几位本家来,把五叔喊来,她当面质问他,她给了某人什么好处。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师:我们再来看到胡适先生写母亲时所用的材料,好,请大家先试着归纳一下,这三件事情分别是什么事情(重责罚、舔眼翳,忍让“我”的哥嫂,应对五叔的侮辱)。那么,这三件事情相比我们同学写的,到底有什么根本的变化呢?师:老师提示一个关键词“身份”,大家想一想,我们同学写的这些事情,不管是哪一件,妈妈的身份始终是我的母亲,你们只写出了妈妈作为母亲的单一一面,所以,你们在写事情的时候也无非就是妈妈是如何关心我,是如何管教我的,对吧?老师:那么,胡适先生的文章呢?大家试着把这三则材料的关于母亲身份的词语找出来(身份应该是一个名词,比如老师、学生之类的)。生:严师、慈母,后母后婆,亲戚(待人)老师:再来看看这些身份分别是相对于谁来说的?生:对于我,母亲是严师慈母;对于哥嫂,母亲是后母后婆;对于五叔,母亲是他的亲戚。师:母亲虽然是我的母亲,但是她还生活在一个大家庭里,她还在生活中、工作中,甚至是到社会上扮演着各种角色,我们不能只是关注母亲的单一身份,而要挖掘母亲的多重角色。(板书:转换人物身份)师:我们再来看到,转变了母亲的身份后,母亲的形象也变得丰富起来。师:在我们同学的笔下,母亲对于我而言,她是一个什么样的母亲?生:关心疼爱我,严格管教我。师:而胡适先生笔下的母亲呢?除了作为母亲的性格之外,还有什么?先试着找到表现母亲性格的句子。(板书:丰富人物性格)师:对于哥嫂而言,母亲的性格怎样?生:气量大,性子好,忍让宽容。老师:在五叔面前,母亲的性格又变成了生:刚气,受不得一点侮辱。师:也就是说,母亲的身份一旦转变,母亲的性格也就随之而变了,其实,不止是性格,文章的情感也得到了深化。我们来比较一下这两组材料所表现情感的异同。先把同学写的这三则材料中直接表现情感的句子找出来。(板书:深化文章情感)生:不知道何时泪水已经模糊了我的双眼。泪水如泉水般往下涌。内心里除了感激还是感激。师:情感是什么?生:感动、感激师:再来看到胡适我的母亲中表现情感的句子。有没有直接表现的?没有的话,我们找几个句子,从字里行间去体会下,大家看到下面几个句子:她真用舌头舔我的病眼。 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 直到五叔当众认错赔罪,她才罢休。 从当中,大家可以感受到作者对母亲的哪些情感呢?生:感动、感激,敬佩,赞赏,心疼,怀念师:大家来做一个小结,那么,通过对比分析,我们发现,胡适我的母亲这篇文章相比我们同学写的文章来说,主要是转变了写作思路,转换了人物的身份,挖掘了人物多重身份背后的多重性格,人物的形象变得充实鲜活起来,而文章的情感与主题也变得多元了。那么,学习了名家的作品,我们就要有所借鉴。三、名家借鉴点明身份展现性格1、写人要转变人物身份,尝试从多个角度去写,这样才能使人物形象丰满充实,真实灵动,文章的情感与主题更加深刻,且更有新意。2、写作范例:用事件展现我母亲的气量大,性子好,又因为做了后母后婆,(她更事事留心,事事格外容忍。大哥的女儿比我只小一岁,她的饮食衣服总是和我的一样。我和她有小争执,总是我吃亏,母亲总是责备我,要我事事让她。后来大嫂二嫂都生了儿子了,她们生气时便打骂孩子来出气,一面打,一面用尖刻有刺的话骂给别人听。我母亲只装做不听见。有时候,她实在忍不住了,便悄悄走出门去,或到左邻立大嫂家去坐一会,或走后门到后邻度嫂家去闲谈。她从不和两个嫂子吵一句嘴。)(板书:点明身份、展现性格、事件展现)3、说话训练:师:接着,我们就先做个热身训练,一起来说一说。大家先思考,母亲的身份可以从哪些角度去思考?母亲除了是你的母亲之外,还在什么地方扮演角色?生:家庭、工作、社会师:请同学们依次说一个母亲除了母亲之外的身份。学生依次说(家庭中,母亲可能是父亲的妻子,爷爷奶奶的儿媳妇,外公外婆的女儿,还可能是姐姐妹妹等等;工作中,母亲可能是公司职员,学校老师,医院医生,也可能是单位领导,个体户老板娘等;社会中,母亲可能是小区邻居、社区居民、社会公民,超市消费者等等)。师:老师发现,我们转变思路之后,母亲已经不再只有母亲这一个身份,而是变成了妻子、女儿、员工等等,俨然是一个千面女郎了。那么,这些身份是不是都写到呢?不是的,而是选择最能够表现母亲性格特征的身份来展开。选择了身份后,母亲的性格特征也会随之发生变化,作为女儿,母亲可能很孝顺;作为员工,母亲可能很负责;作为邻居,母亲可能很热心在身份的基础上,表现母亲的其他性格特征,最后用事件来展现。老师先来说说吧:我的母亲作为女儿,十分孝顺。那是一个寒冷的冬天,外公突然中风了,虽然经过抢救,没有了生命危险,但生活却完全不能自理,大小便失禁。照顾外公成了全家人的一道难题,此时,妈妈却主动承担起了照顾外公的全部责任,每天为外公喂饭、清洗秽物、用轮椅推外公出去散步。三年来外公的身上始终干干净净,没有一丝异味,去医院检查,连医生都说外公的状态是中风病人中最好的。亲朋好友逢人就夸外公生了个好女儿!这是老师说的,老师发掘的是母亲的什么身份(女儿),表现了女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