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冲压模具设计】推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说明书+开题报告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
收藏
资源目录
压缩包内文档预览:(预览前20页/共28页)
编号:743424
类型:共享资源
大小:651.12KB
格式:RAR
上传时间:2016-08-25
上传人:机****
IP属地:浙江
99
积分
- 关 键 词:
-
冲压
模具设计
推板多工位级进模
设计
全套
cad
图纸
毕业论文
说明书
仿单
开题
报告
讲演
呈文
优秀
优良
毕业设计
论文
- 资源描述:
-
【冲压模具设计】推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说明书+开题报告等】【优秀毕业设计论文】,冲压,模具设计,推板多工位级进模,设计,全套,cad,图纸,毕业论文,说明书,仿单,开题,报告,讲演,呈文,优秀,优良,毕业设计,论文
- 内容简介:
-
镇 江 高 专 毕 业 设 计 任 务 书 题 目 推板多工位 级进模设计 系 名: 机械工程系 _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学生姓名: 朱云云 学 号: 04017123 指导教师姓名: _易小勇 _ 指导教师职称: _副教授 _ 二 七 年 九月 二十二日 1 课题名称 推板多工位 级进模设计 同组学生姓名 无 设计(研究)内容: 按零件图纸要求绘制模具图,要求设计图纸理论正确,结构合理,无原则错误,能实现加工和装配。 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技能(如调研、收集及查阅资料,标准规范及经验公式的选用等)的训练。装配图中应标出定位及导向零件的配合要求、写出零件的材料及热处理要求、模具的工作过程;说明书中要写出凸模、凹模以及卸料板、固定板的加工过程,模具的装配过程、模具间隙的调整;凡图中标出的以及文字表达出来 的均要求理解和掌握。一般需完成总图、部件图和零件图,折合成 0 号图纸 以上;设计计算说明书 7000 字以上;图纸统一编号;图纸上采用的所有标准必须是现行标准;图纸必须用 或以上版本,画图(按 幅格式打印),说明书的文字一律用 000 或以上版本(包括 印输出。其它内容及要求详见“毕业设计工作计划”。 参考文献及资料: 1 机械设计手册 (全套 ) 化学工业出版社 2史铁梁 模具设计指导 机械工业出版社 3丁松聚 冷冲模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4王芳 冷冲压模具设计 机械工业出版社 5丛书编委会编 冲模设计应用实例 机械工业出版社 6张鲁阳 模具失效与防护 机械工业出版社 7冯炳尧 模具设计与制造简明手册 上海科技出版社 8郑大中 模具结构图册 机械工艺出版社 9李天佑 冲模图册 机械工业出版社 10黄毅宏 模具制造工艺学 机械工业出版社 11王孝培 冲压设计资料 机械工业出版社 . 备注:参考学习网址: ,明确要求 ,准备参考资料 ,制定工作计划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易小勇 2 案论证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3 成方案论证。模具草图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4 确定设计内容,拟定模具设 计的基本方案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5 1 制模具草图,设计具体结 构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6 制模具草图,设计具体结 构,基本完成草图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7 善模具草图,确定并进行 上机绘图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8 成相关零件图的绘制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9 写设计计算说明书 1、提前完成 ( ) 2、按时完成 ( ) 3、基本完成 ( ) 4、未完成 ( ) 10 成全部任务,作答辩前的 准备工作 不检查 11 6 14 参加毕业设计答辩 (该页由指导教师填写) 3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评分(指导教师专用) 学生姓名 朱云云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总 分 评 分 内 容 评 分 等 级 好 较好 一般 差 应用文献资料和调研能力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包括计算方法、数据处理等) 计算机能力(包括编程、数据、图形及文字处理) 论文质量(论点、论据、实验分析、推理、深度等) 设计质量(方案、技术路线、设计水平、图面质量等) 工作量、工作态度 技术经济分析能力(包括技术可靠性、经济合理性的分析评价) 创新 (包括创新意识、独特见解) 写作的规范性 指导教师评语: 该同学在毕业设计期间,设计态度 (端正、较好、尚可、较差) , (能、基本能、不能)遵守毕业设计纪律和相关规定, ( 能、基本能、不能 ) 按照指导教师的规定完成各阶段的任务,设计工作量 ( 多、饱满、较轻、不足 ),( 完成、基本完成、没用完成 ) 相关的毕业实习和调研任务, ( 能较好地、尚能、不能 ) 处理好毕业设计与工作实习的关系。 该同学在设计过程中 ,(能很好地、较好地、尚能、不 能 )应用所学专业知识于毕业设计之中, ( 独立、基本独立、根据参考、不能独立 ) 完成毕业设计规定的任务。应用文献资料和调研能力 ( 强、较强、一般、较差 ) ,具有 ( 很好的、较好的、一般的、较差的 ) 分析与解决问题的能力。设计方案 ( 正确、基本正确、尚正确、不够正确 ) ,结构 ( 合理、较合理、尚合理、不够合理 ); 图面质量 ( 好、较好、一般、较差 ) ;说明书的写作 ( 规范、较规范、尚规范、不够规范 ) ,质量 ( 好、较好、一般、尚可、较差 ) ;计算能力 ( 好、较好、一般、尚可、较差 ) ,设计中的创新意识 ( 强、较强、一般、较少 ) 。 本设计已达到 的标准为 ( 优秀、良好、中等、及格、不及格 ) 。 指导教师签字: 年 月 日 注:评语中对相应的档次下画上横线。 4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评分(主审教师专用) 学生姓名 朱云云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主审总分 评 分 内 容 评 分 等 级 好 较好 一般 差 1 总体设计方案 2 零部件设计方案 3 图 纸 质 量 和 有 关 技 术 标 准 视图 4 图纸幅面 5 标注 6 技术条件 7 标题栏 8 明细栏 9 图号 10 说 明 书 质 量 格式的规范性 11 内容的完整性 12 分析的正确性 13 深度 14 创新 15 其它(资料袋、装订要求等) 主审教师 签字 年 月 日 5 毕业设计(论文)评语及评分(答辩小组专用) 学生姓名 朱云云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总 分 评 分 内 容 评 分 等 级 好 较好 一般 差 学生陈述清楚、精练、正确、逻辑性强 论文质量(论点、论据、实验分析、推理、深度、创新等) 设计质量(方案、技术路线、设计水平、图面质量、创新等) 问题: 1、 2、 3、 答辩小组意见: 该同学设计方案 ( 正确、基本正确、尚正确、不够正确 ) ,结构 ( 合理、较合理、尚合理、不够合理 ); 图面质量 ( 好、较好、一般、较差 ) ;说明书写作 ( 规范、较规范、尚规范、不 够规范 ) 。在答辩中的陈述 (清楚、较清楚、尚清楚、不够清楚 ) ,对所提问题的回答 (正确、基本正确、尚正确、不够正确) , 对基础知识和专业知识的基本掌握 (好、较好、一般、尚好、较差),(已达到、未达到) 毕业设计的要求。 答辩小组成员: 答辩小组组长 年 月 日 最 终 评 定 成 绩 注 :评语中对相应的档次下画上横线。 毕业设计说明书 1 镇 江 高 专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 推板多工位 级进模设计 名: 机械系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学生姓名: 朱云云 学 号: 04017123 指导教师姓名: 易小勇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08 年 06 月毕业设计说明书 2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 2 中国模具的发展前景 4 第二章 冲压设计 1 工艺分析 7 2 工艺方案的确定 8 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8 4 毛坯尺寸的确定 9 5 排样图及其经济性分析 11 6 冲压设备的选用 13 7 压力中心的确定 15 8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6 9 主要零部件设计 21 10 校核压力机安装尺寸 23 第三章 总结 24 第四章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毕业设计说明书 3 推板多工位 级进模设计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学生姓名: 朱云云 指导教师: 易小勇 职称: 副教授 摘要: 本工件的外形和四个 11孔属于落料、冲孔工序, 需要弯两处弯, 伸工序,而两边属于弯曲。方法是先浅拉深,再冲孔,再弯 曲 ,最后落料 。 该零件是大批量常年生产,若用单工序模制造,工序多且生产率低;若用复合模制造, 孔的冲孔凸模与工件外形的落料凹模间的间隙太薄,影响模具的寿命,因此采用级进模。 关键词 : 浅拉伸 冲孔 弯曲 落料 级进模 of of 11mm to of on is of 1) to of 20 +0. 15 mm to in of 2). of to or ie 毕业设计说明书 1 镇 江 高 专 毕 业 设 计 (论 文 ) 推板多工位 级进模设计 名: 机械系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学生姓名: 朱云云 学 号: 04017123 指导教师姓名: 易小勇 指导教师职称: 副教授 2008 年 06 月毕业设计说明书 2 目 录 第一章 绪论 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4 2 中国模具的发展前景 4 第二章 冲压设计 1 工艺分析 7 2 工艺方案的确定 8 3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8 4 毛坯尺寸的确定 9 5 排样图及其经济性分析 11 6 冲压设备的选用 13 7 压力中心的确定 15 8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16 9 主要零部件设计 21 10 校核压力机安装尺寸 23 第三章 总结 24 第四章 致谢 25 参考文献 26 毕业设计说明书 3 推板多工位 级进模设计 专业班级: 机英 041 学生姓名: 朱云云 指导教师: 易小勇 职称: 副教授 摘要: 本工件的外形和四个 11孔工序, 需要弯两处弯, 伸工序,而两边属于弯曲。方法是先浅拉深,再冲孔,再弯 曲 ,最后落料 。 该零件是大批量常年生产,若用单工序模制造,工序多且生产率低;若用复合模制造, 孔的冲孔凸模与工件外形的落料凹模间的间隙太薄,影响模具的寿命,因此采用级进模。 关键词 : 浅拉伸 冲孔 弯曲 落料 级进模 of of 11mm to of on is of 1) to of 20 +0. 15 mm to in of 2). of to or 业设计说明书 4 第一章 绪论 1 1 毕业设计的目的和意义 毕业设计是大学生阶段的最后一次大作业,也是学生从学习向实际的工作过渡的综合演习,更是一次综合提高和学习的过程。毕业设计及其准备工作几乎要花去一个学期的时间,最后要形成 一整套的文档资料 。因此毕业设计也是对学生的最后的和综合的考核。因此,扎实认真高质量地完成毕业设计任务,具有特殊的重要意义。 对于模具专业的学生而言,毕业设计之前应已具备工科大学生应具备的基础知识技能以及模具专业知识技能。通过毕业设计具体应达到如下目的: 1 通过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进一步提高独立调研以及专业业务素质。并通过文献查阅,现场收集资料等工作,锻炼解决模具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 2 巩固深化扩充专业知识,并通过对毕业设计中涉及到的问题的分析研究,提出自己的观点,并完成设计任务,经历一次严格的综合的工程训 练。 3 通过独立地解决一个专门的本专业的工程技术问题或者一个理论问题,完成相应的论文 图纸等工作。进一步提高计算 绘图计算机应用以及模具分析设计能力。 1 2 中国模具的发展前景 毕业设计说明书 5 80 年代以来,中国模具工业发展迅速。国民经济的高速发展对模具工业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也为其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动力。 目前,中国约有 17000 多个模具生产厂点。 1999年中国模具工业总产值已达 245 亿元人民币。工业总产值中企业自产自用的约占三分之二,作为商品销售的约占三分之一。 中国模具工业的技术水平近年来也取得长足进步。目前 ,国内已能生产精度达 2微米的精密多工位级进模。工位数最多已达到 160个,寿命已达到 1 虽然中国模具工业在过去的十年中取得了令人瞩目的发展,但许多方面与工业发达国家相比仍有很大的差距。例如,精密加工设备在模具加工设备中的比重还比较低, 术的普及率不高,许多先进的模具技术的应用还不够广泛等等。 在中国,人们已经越来越认识到模具在制造业中的重要基础地位,认识到模具技术的高低已经成为衡量一个国家制造业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并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产品的质量,效率和新产品的开发能力。 许多模具 企业十分重视技术进步,加大了用于技术进步的投资力度,将技术进步视为企业发展的重要动力,此外,许多研究机构和大专院校都开展了模具技术的研究和开发。目前,从事模具技术的研究机构和院校已经达到 30 余家。从事模具技术和培训的院校已超过 50家。 目前,中国大陆制造业对模具的总市场需求量约为 330 亿元,今毕业设计说明书 6 后仍将以每年 10%以上的速度增长。对于大型,精密复杂,长寿命模具的增长将远超过 10%的增幅。因此我国模具市场发展空间十分广阔。 毕业设计说明书 7 第二章 冲压设计 制件如下图所示,材料为 厚为 2件尺寸精度为 量生产。 工艺分析 该制件形状简单,厚度较大,精度要求不高,大量生产,属普通冲压件,但有几点应注意: 1) 制件较小,从安全考虑,要采取适当的取件方式。 2) 两侧边 2*11 两孔壁距与周边仅 6设计模具时应加以注意。 3) 大批量生产,应重视模具材料和结构的选择,保证一定的模具寿命。 4) 该制件有两次弯曲,在设计时应考虑控制回弹和防止偏移。 毕业设计说明书 8 工艺方案的确定 根据制件工艺性分析,其基本工序有冲孔,落料, 形弯曲,形弯曲四种。 按其先后顺序组合,可得以下几种方案: 1) 落料 形弯曲 -形弯曲,单工序冲压。 2) 落料 形弯曲 -形弯曲,单工序冲压。 3) 冲孔 形弯曲 -形弯曲 件复合冲压。 4) 冲孔 形弯曲 -形弯曲 件级进冲压。 方案 1), 2)属于单工序冲压,由于该制件生产批量很大,而这两种方案生产率低,操作也不安全,生产成本较高,故不宜采用。 方案 3)属于复合式冲压,由于制件有两次弯曲,复合模结构复杂且装配较困难,强度也会受影响,寿命不高。因此采用复合冲压使用价值不高,也不宜采用。 方案 4)属于级 进冲压,即解决了方案 1), 2)的问题,又不存在方案 3)中的问题,故此方案最为合适。 模具结构形式的确定 为保证制件平整,采用弹压卸料装置。它还可对冲孔凸模起导向作用和保护作用, 对提高工艺的稳定性有明显的作用。 为保证制件准确送料,采用侧刃定位,生产率高,材料消耗也不大。为了防止凸模啃伤上模座,采用垫板结构。在进行形弯曲时,为了防止工件偏移,便于卸料和使工件定位可靠,采用顶杆装置。由于该工件的材料为一般材料,采用增加压料力或减小凸凹模之间的间隙,以毕业设计说明书 9 增加拉应力,减小回弹。 毛坯 尺寸的确定 1) 弯曲件毛料展开长度计算 相对弯曲半径为: R/t=8/2=4见,制件属于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应先求弯曲变形区中性层曲率半径。由文献(三)中性层的位置计算公式 =R+文献(三)表 5性层系数 出 X= =R+=文献(三)圆角半径较大( R弯曲件毛料计算公式 L= l 直线 + l 圆弧 ; l 圆弧 =( R+ l 直线=22+5业设计说明书 10 l 圆弧 =( R+ =0 *80 = L= l 直线 + l 圆弧 96) 弯曲件毛料展开宽度计算 相对弯曲半径为: R/t=8/2=4见,制件属于圆角半径较大的弯曲件,应先求弯曲变形区中性层曲率半径。由文献(三)中性层的位置计算公式 =R+文献(三)表 5性层系数 出 X= =R+=文献(三)圆角半径较大( R弯曲件毛料计算公式 L= l 直线 + l 圆弧 ; l 圆弧 =( R+ 毕业设计说明书 11 l 直线 =( *2+7001 l 圆弧 =2( R+ =2*0 *80= L= l 直线 + l 圆弧 ) 弯曲件毛料展开形状如下图: 排样图及其经济性分析 1) 排样图的确定 由文献(三)表 3边 a 和 数值,文献(三)表 3, 文献(三)表 3料与导板之间的间隙b,得: a= =1 b=1下图所示,两侧边 2*11 两孔壁距与周边仅 6制件厚度为 2虑到凹模强度,将 1, 2 两部分在不同的工位冲出。工件间搭边 a 仅 虑到凸模的强度,将 1 分成如图所示的 3, 4 两部毕业设计说明书 12 分,在两个工位中冲出。故该制件需五个工位完成。 由文献(三)送料步距的计算公式: A=D+a 得: A=90+文献(三)条料在无侧压装置的板料之间送料时,条料宽度计算公式: B=( D+2 +b) 0 得: B =( 132+5+2+1) 0 400 样图如下所示: 第一工位 冲成形侧刃 , 第 =工位 冲孔 , 第三工位 冲孔, 第四工位 形弯曲 , 第五工 位 形弯曲及切断 毕业设计说明书 13 2) 经济性分析 材料利用率的通用计算 公式: =00%/A 得: =( 90*60+49*23) /140*4% 冲压设备的选用 1) 计算冲压力 完成本制件所需的冲压力由冲裁力,弯曲力以及卸料力,推料力组成。不需计算弯曲时的顶料力和压料力。 冲裁力 F 冲 孔力,切口力和切断力四部分组成 由文献(三)冲裁力 F 冲的计算公式 F 冲 =由文献(三)表 2 抗剪强度为 =304计算方便,取 350 毕业设计说明书 14 F 冲 =50*2*2*+(41+2+2*( 0) +29*2 =弯曲力 F 弯 用校正弯曲 由文献(三) 校正弯曲时的计算公式 F 弯 =文献(三)表 5位面积上的校正力,得 P=100 形弯曲时) =23*132*100=弯(形弯 曲时) =90*60*100=540 卸料力 F 卸和推料力 F 推 由文献(三)卸料力 F 卸和推料力 F 卸 =K 卸 F 冲 F 推 =K 推 F 冲 由文献(三)表 3料力,推件力和顶件力系数得: K 卸 = K 推 = F 卸 = 推 =F 冲 +F 卸 +F 推 +F 弯(形弯曲时) +F 弯(形弯曲时) =) 初选压力机 查 文献(三)表 1式固定台压力机(部分)参数,初选 压力毕业设计说明书 15 机 压力中心的确定 由于排样图图形规则,上下对称,故采用解析法求压力中心较为方便。 先计算第一工位在 X 方向的压力中心。建立坐标系如下图所示: 根据文献(三)压力中心的计算公式得: 67*7 67+1+ 立坐标系如下图所 示: 毕业设计说明书 16 因为上下对称,所以 y=0,只需求 x。 根据合力矩定理有 x = 23451+3+5 = 28142460+25725+213668*278+303600*28042000 963200 260 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 在确定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方法之前,首先要考虑 工作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结合该模具的特点,工作零件的形状相对较简单,适宜采用线切割机床分别加工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这些零件各个孔的同轴度,使装配工作简化。因此工作零件刃口尺寸计算就按分开加工的方法来计算。用分别加工的凸模和凹模具有互换性,制毕业设计说明书 17 造周期短,便于成批制造。 由 文献(三)表 3裁模初始双面间隙 Z(汽车拖拉机行业用)和文献(三)表 3单形状冲裁时凸,凹模的制造偏差,查出: Z Z 凹 = 凸 =+ 凹 |+| 凸 |= 足 | 凹 |+| 凸 | Z 以可用分别加工法计算刃口尺寸。 由 文献(三)分别加工刃口尺寸计算公式及表 3损系数 X,查出 : X= 第一工位 a 凸 =( 业设计说明书 18 a 凹 =( a 凸 + Z +0,04= 0,04-0 mm b 凸 =(= mm b 凹 =(+0,04= ,04mm c 凸 =(41+ mm c 凹 =(+0,04 0,04-0 mm d 凸 =(67+= mm d 凹 =(+0,04 68 +0,04-0 mm e 凸 =(= mm e 凹 =(+0,04 0,04 第 二工位 d 凸 =(11+ mm d 凹 =(+0,04 0,04-0 第三工位 g 凸 =(= mm g 凹 =(+0,04 4 +0,04-0 业设计说明书 19 f 凸 =(40+ mm f 凹 =(+0,04 41+0,04 第四工位 弯曲时凸模的圆角半经 等于弯曲件的圆角半径。 即 r 凸 = 6产中,按材料的厚度决定凹模的圆角半径: 当 t=2时 , r 凹 =( 2t 所以, 取 r 凹 = 8文献(三)表 5曲 形件凹模的 L 值 , 查得 L=6文献(三)弯曲凸模和凹模之间的间隙的 计算公式: Z = t+ +文献(三)表 5件弯曲模的间隙系数 得 c=以, Z = 4+4* 控制回弹取 由文献(三)弯曲凸模和凹模宽度尺寸的计算公式 L 凸 =( 70+ 业设计说明书 20 L 凹 = (*+0,04 ,04-0 第五工位 1 形弯曲 凸模和凹模的圆角半径与形弯曲时相同。 即: r 凸 = 6 ; r 凹 = 8mm )表 5曲 形件凹模深度 底部最小厚度值h, 查得: 0 ; h=32 2 切断 毕业设计说明书 21 i 凸 = g 凸 = ; i 凹 = g 凹 = 4 +0,04h 凸 =(29+= h 凹 =(+0,04 30 +0,04主要零部件设计 1) 凹模 此类多工位级进模的凹模结构采用整体镶嵌式或分段拼合 式较为合理。冲裁凹模刃口由线切割直接割出 10斜度。 由文献(三)凹模厚度的计算公式 H = 文献(三)表 4数 ,查得 K = 以 H = 32 = 40(取 50 由文献(三)凹模孔壁厚的计算公式 W=0=75定凹模的周界尺寸 L*B L=616 b=292 文 献 ( 2 )表 5 导 柱 模 架 规 格 , 选 用 模 架6301560 毕业设计说明书 22 2) 冲异形孔凸模 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该凸模设计成直通式,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与凸模固定板的配合按 H6/ 其总长 L=2+=108) 冲小孔凸模 如排样图所示,在第三和第五工步上,在 4的 板上,冲长度为 孔,属于厚料冲小孔。为了保证凸模的强度,采用局部导向结构的凸模。 4) 冲圆形孔凸模 因为所冲的孔均为圆形,而且都不属于需要特别保护的小凸模,所以冲孔凸模采用台阶式,一方面加工简单,另一方面又便于装配与更换。 5) 凸模固定板的设计 凸 模固定板的作用是固定凸模。固定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固定凸模用的型孔与凸模固定部分相适应。型孔位置应与凹模型孔位置协调一致。凸模固定板内凸模固定方法通常是将凸模压入固定板内,其配合用 H7/通式凸模用 N7/ 6) 卸料板的设计 卸料板在该模具中既起卸料作用,同时又兼起保护凸模和导向作用。卸料板的周界尺寸与凹模的周界尺寸相同。卸料板采用 45 钢制造,淬火硬度为 40 45料板各型孔应与凸模保持 样有利于保护凸,凹模刃口不被啃伤。应使卸料板超出凸模端面 业设计说明书 23 有误差时通过在 螺钉与卸料板之间安装垫片来调整。 7) 垫板的设计 垫板的作用是防止冲裁时凸模压坏上模座。由于该模具的压力较大,垫板的材料采用 处理的硬度为 52 8) 导料板的设计 导料板的内侧与条料接触,外侧与凹模齐平,导料板与条料之间的间隙取 1样就可确定了导料板的宽度,导料板的厚度按 2料板采用 45 钢制作,热处理硬度为 40 45螺钉和销钉固定在凹模上。导料板的进料端安装有承料板。 校核压力机安装尺寸 模座的外型尺寸为 63015合高度为 28400050大闭合高度为 480在工作台上加一垫板即可。 毕业设计说明书 24 第 三 章 总结 通过毕业设计的准备工作,使我进一步提高了独立调研能力以及专业业务素质。并通过文献查阅,现场收集资料等工作,锻炼了解决模具专业工程技术问题的能力。巩固深化扩充了专业知识,并通过对毕业设计中涉及到的问题的研究,提出了自己的观点,完成了设计任务。经历了一次严格的综合的工程训练。 总之,这次毕业设计让我收获颇丰,不仅锻炼了我的能力,也为以后踏上社会岗位奠定了良好的基础,因此,我很感激学校在毕业之前结我们这么一次好的机会! 在设计过程中,由于采用了计算机技术和数控技术使得设计和制造的难度有所降低,图纸、文件的整理和提炼也相应快了许多。实践证明,用计算机辅助进行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和制造,有很高的实用价值。另外,我们在研究和实践中感觉到,在简化多工位级进模的设计和加工,有利于易损件更换和刃磨,降低设计和制造成本方面,美国 司的 V 进模通用设计系统,代表了一种先 进的设计和制造的观念。如果我国的模具行业也能建立类似的适合于我国国情的设计系统,并形成相应的标准件和经营体系,加工计算机手段的辅助,必定能对我国的工业发展产生重大的影响。 毕业设计说明书 25 第四章 致谢 本文是在指导老师易小勇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
- 温馨提示: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3.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人人文库网所有资源均是用户自行上传分享,仅供网友学习交流,未经上传用户书面授权,请勿作他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