考号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1页
考号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2页
考号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3页
考号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4页
考号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付费下载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考号姓名班级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 命题人:李艳军 审题人:金春晓本试卷分第I卷(选择题)和第II卷(非选择题)两部分。满分100分。考试时间60分钟。第I卷 (选择题,共50分)一、 选择题:(每小题只有一个选项符合题意,计25小题,共50分)1、“二月二,龙抬头,大仓满,小仓流。”这一天是民间传说“龙抬头”的日子,也称为“春龙节”,人们用许多美食祭拜龙王,希望它能够行云布雨,广洒甘霖。从节日的起源看,形成这一风俗的主要因素是( ) A宗教习俗B祭祀祖先C纪念庆典D农业生产2、下列图片最能反映唐代生产力发展水平的是ABCD3、考古是研究历史的重要途径,可以印证历史上的文字记载。考古学家对右图的考古材料展开过积极研究,研究结果是,此图与当时的土地制度有关。其中最合乎研究结果的是 A“盘古开天地”B“溥天之下,莫非王土” C“相地而衰征”D“更名天下田为王田”4、“富者田连阡陌,贫者无立锥之地”是中国古代经济生活中普遍的现象,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A土地兼并B重农抑商C闭关政策D贫富分化5、沈氏农书中记载:“家有织户,织与不织,总要吃饭,不算工本,自然有赢。”这段话反映了中国古代家庭手工业 A与农业相结合,竞争力强B生产方式落后,效率较低 C以营利为目的,面向市场D生产成本较低,自给自足6、下图呈现的是我国古代各个时期的生产工具,其中涉及动力革新的有牛耕 花楼机(花机) 翻车 水排 ABCD7、史记货殖列传中说:“待农而食之,虞(指开发山林川泽等自然资源)而出之,工而成之,商而通之。”并引周书的话说:“农不出则乏其食,工不出则乏其事,商不出则三宝绝,虞不出则财匮少,财匮少而山泽不辟矣。”以上材料表明司马迁的经济主张是A肯定人们的求利活动 B对农工商业一视同仁 C以农为本 D重农轻商8、唐会要卷八六记载:“贞观元年十月敕:五品以上,不得入市。”这说明 A政府禁止商业活动 B政府禁止高官从事商业活动C政府鼓励官吏经商 D政府鼓励高官从事商业活动9、都城,往往是农业社会皇权与文化的集结处和辐射中心。从下图(西汉、唐和北宋的都城)的城市布局上可以看出,都城在功能上呈现出新的变化趋势。 实际上它反映了A、城市商品经济的发展 B、统治者重视都城建设C、吸收国外建都的经验 D、重农抑商的政策10、明朝时嘉兴石门镇有油坊二十家,“杵油须壮有力者镇民少,辄募旁邑民为佣一夕作佣直二铢而赢。”这一记载反映的实质是( )A当地人口严重不足 B当地出现资本主义萌芽C当地工商业经济发展 D当地商品经济渗入农村11、新航路开辟以前,人们所知道的世界,或者是地中海周围,或者是兖州东部和中部,或者是亚欧大陆及北非等等,总之,不出世界的某一局部。造成上述对世界认识局限的原因是A、不同地区资源环境的差异 B、世界各地区处于隔绝闭塞状态C、不同地区经济发展的差异 D、世界各地文化、价值观念的不同12、“直到1500年以前,大西洋一直是一道栅栏,一个终点。到1500年左右,它一变而为一座桥梁,一个起程点了。”架起这座桥梁的开拓者是( ) A迪亚士B哥伦布C达迦马D麦哲伦13、今天,荷兰的成年人经常向孩子们重复这样一句话:“荷兰之所以还是荷兰,是因为我们的祖先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那么对于17世纪的荷兰“照顾好了自己的生意”的说法,不正确的是( ) A成为头号贸易强国B擅长海盗式的劫掠 C组建大型商业公司D.垄断东方香料贸易14、1831年,有一欧洲人描述道:“两世纪以前,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一世纪以前,五百个人当中没有一人穿袜子;现在,一千个人当中没有一人不穿袜子。”导致这种变化的主要原因是( ) A、工业革命的开展 B、欧洲资本主义经济落后 C、化学工业的兴起D、欧洲人生活观念的改变15、18世纪中后期,一场对人类历史发展有着重大影响的革命首先在英国爆发。这场革命虽没有刀光剑影,却对人类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刻影响。下面对这次革命的本质特点叙述最为准确的是( ) A雇佣关系取代师徒关系B手工工场取代手工作坊 C机器生产取代手工劳动D生产高速发展取代缓慢增长16、第二次工业革命最重要的推动力是( ) A科学研究B市场竞争C资本集中D人才流动17、“嫂嫂织布,哥哥卖布土布贵,洋布便宜;土布没人要,饿倒了哥哥嫂嫂”,近代中国的这首民谣反映了当时的一种社会经济现象。这一社会经济现象的实质是( ) A传统丝织业的发展B国内贸易中心的转移 C自然经济开始解体D民族工业的产生18、张謇曾说:“我们儒家,有一句扼要而不可动摇的名言天地之大德曰生。这句话的解释,就是说一切政治及学问最低的期望,要使得大多数的老百姓,都能得到最低水平线上的生活。”因此,他把自己创办的纱厂命名为“大生”。从这个角度看近代民族企业 A发展民族工业,救亡图存B应大力发展重工业 C以轻工业为主,注重民生D儒家思想指导商业19、19世纪60年代以后,上海逐渐形成了以汉字注音为特点的洋泾浜英语。“来是康姆去是够”(come,go),“好度由途叙阔情”(how do you do)等,据此说明这一时期上海社会生活发生的变化包括 英语开始在当地流传 生活方式受到西方的影响 引进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西方饮食文化进入上海 ABCD20、下图为“上海吴淞”铁路。1876年由怡和洋行承建,该铁路于1877年被中国政府购得后捣毁。对此你能得到的正确信息是A洋务派主张利用西方先进技术来维护清朝的统治B清统治者思想愚昧保守,不能顺应世界发展潮流C清政府推行“铁路国有”政策,维护中国铁路路权D民族工业受到外国资本主义和封建势力双重压迫21、“当一月底,在巴兹基召开的守备部队大会上骑兵连的战士就公开提出了意见。从他们的队伍里喊出了这样的口号:赶走征粮队!征粮工作该收场啦!打倒抽食委员!”材料描述的这一现象产生的背景是 A农民对战时共产主义政策不满B新经济政策实施遭到农民的反对 C农民对农业集体化运动强烈不满D斯大林模式下农民生活困苦22、列宁在论粮食税中指出,“我们还不能实现从小生产到社会主义的直接过渡所以我们应该利用资本主义作为小生产和社会主义的中间环节,作为提高生产力的手段、途径、方法和方式。”为此,苏俄采取的措施是( ) A战时共产主义政策B新经济政策 C农业集体化政策D工业化政策23、1933年,美国前总统柯立芝说:“在其他萧条时期,总可以看到能够寄托希望的事物,但现时举目四顾,却看不出任何希望。”有人描述当时的情景说:“人们常常谈到社会革命。成千上万的人的确认为:被剥夺者和饥饿的人们将反抗把他们带进这种绝望境地的政府和经济制度。”上述材料表明经济危机( ) A给社会生产力造成严重破坏B经济繁荣导致社会贫富分化 C加剧了世界局势的紧张D加深了各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社会危机24、大型电视专题片大国崛起中说:“近五百年来,真正意义上拥有过世界霸权的只有三个国家,即荷兰、英国和美国。这三个国家对市场经济进行了接力棒式的创新和发展。”如果此说能够成立,美国对市场经济的创新发展主要表现在 A大力推行重商主义经济政策B最早确立自由市场经济模式 C确立资本主义世界货币体系D开创国家干预经济的模式25、2007年8月发生在美国的次信贷危机犹如风暴席卷美国、欧盟和日本等世界主要金融市场。全球知名投资家乔治索罗斯(George Soros)指出,经过几十年的过度消费后,美国经济处于“非常严重的经济调整边缘”。日前他在接受奥地利日报采访时指出,全球正面临二战以来最严重的金融危机。这使很多人想起了70多年前的“大萧条”。为了克服危机,罗斯福新政的主要内容是通过国家干预 A扩大消费带动生产B使美元升值 C鼓励农民提高产量D保护丧失支付能力的小银行第卷 (非选择题,共50分)二、 主观性试题:(本大题共50分,其中26题22分,27题28分)26、(22分)经济的发展,折射出时代的变迁,影响着社会的进程。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朝代粮食亩产水平(市斤)人均粮食占有量(市斤)全国耕地面积(亿市亩)粮食作物播种面积所占比重春秋战国91(全国)61482394%秦汉117(全国)10483557294%魏晋南北朝122(北方)215(南方)1167738590%隋唐124(北方)328(南方 材料二植茶业在唐代相当发达,产茶地90%集中于今天浙江、福建、江西、江苏、安徽、湖北、湖南等省。据唐朝张途记载:“(祁门县)山多而田少,水清而地沃。山且植茗,高下无遗土,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 据郭亮从茶产地的分布看唐代区域经济的开发 材料三宋朝是中国社会市民阶级正式产生的年代,大批的手工业者、商人、小业主构成了宋朝的中产阶级,他们经济富足,又有自己独立的价值追求,市民的富足闲暇生活及审美趣味和生活情趣促成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戏曲、杂技、音乐、诗歌、小说等都在宋代高度繁荣。 詹子庆编中国古代史参考资料材料四(乾隆时人说)近日富商巨贾,挟其重资,多买田地,或数十顷或数百顷。摘自李文治编中国近代农业史资料第一辑请回答:(1)据材料一,概括春秋战国到隋唐时期中国农业的发展趋势。(4分)(2)据材料一,分析材料二中茶叶种植在唐代发达的原因。(4分)(3)你觉得材料二中“(祁门县)千里之内,业于茶者七八矣”的记录可信吗?(1分)结合材料或所学知识说明理由。(4分)(4)结合材料三,简述宋朝经济发展的主要影响(4分)(5)材料四揭示了什么社会现象?(2分)这种现象对新经济因素发展产生了什么影响?(3分)27、(28分)阅读下列材料材料一: 材料二:1700年,英国人均收入大约只有89英镑,1750年前后,增长到1213英镑,19世纪初,在这个数字的基础上又增长80%,到1860年再增加一倍,在工业革命前的1750年,英国2500人以上的城市人口仅占全国总人口的 25%,1801年增加到338%,1851年上升到502%,1911年达到78.1%,而农村人口则从一个半世纪前的75降至219。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实现城市化的国家。工业革命不仅极大地提高了生产力,还引起了社会结构的重大变革。恩格斯说:“新生的工业能够这样成长起来,只是因为它,把从前的大商人变成了工厂主,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并把居民间的一切差别化为工人和资本家之间的对立。”材料三鸦片战争后的破产农民江南制造总局大门1863年上海洪盛机器碾米厂材料四现代工业和生产所需的能源绝大部分来自煤和石油。据美国石油协会估计,地球可能储藏有近2万亿桶石油,可供人类开采不到95年。而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使用,排出大量有害物质,严重地威胁着人类自身的生存。材料五12英尺的战利品是美国一位摄影家于1908年拍摄的。图中几位伐木工人正骄傲地炫耀即将被他们伐倒的巨树。巨树轰然倒下,随之而来的是自然对人类的惩罚。请回答:(1)材料一反映了世界经济领域的哪一次重大变革?(2分)指出这一变革中最具有代表性的成就。(2分)(2)依据材料二,说明这一重大事件对英国社会和经济领域产生的重大影响。(8分)(3)根据材料三,谈谈工业文明对中国的影响。(6分)(4)结合材料四、五和你的生活实际,指出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6分)(5)面临工业文明给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我们该如何应对?(4分)佳木斯高中三校期中联合考试高一历史试卷答案一、选择题12345678910DABADDBBAB11121314151617181920BBBACACCAB21222324252627282930ABDDA二、主观性试题:26、(22分)(1)趋势:粮食亩产提高;人均粮食增加;耕地面积增加;南方经济发展;粮食作物种植面积比重下降。(4分)(答四点即可)(2)原因:粮食产量提高保障粮食供应;多余劳力种植经济作物;耕地面积增加为茶叶种植提供条件。(4分)(答两点4分)(3)评分说明:以下两种看法,只要言之有理,均同等给分。可信(1分)粮食种植迅速发展为经济作物的专业化生产提供可能;祁门县山多田少,适宜种茶。(4分) 或答不可信(1分)在当时条件下(生产力水平低、重农抑商思想)“业于茶者七八”有夸大之嫌。(4分)(4)促使市民阶层产生,出现了其独立的价值追求和社会生活方式;促进了宋朝文化高度繁荣.(4分)(5)大量商业资本投向土地。( 2分)影响:影响了商业资本的积累,不利于手工业生产规模的扩大,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进一步发展。( 3分)27、(28分)(1)工业革命(2分);蒸汽机的改良并投入使用(2分)(2)提高了人民收入,改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