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心4:教师心理_第1页
教心4:教师心理_第2页
教心4:教师心理_第3页
教心4:教师心理_第4页
教心4:教师心理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礼记 学记 虽有嘉肴 弗食不知其旨也 虽有至道 弗学不知其善也 是故学然后知不足 教然后知困 知不足 然后能自反也 知困 然后能自强也 故曰 教学相长也 据调查 在1972年以前获得诺贝尔物理 化学 生理医学奖金的92名美籍科学家中 有48人曾是前辈的诺贝尔奖获得者的学生 博士后研究生或助手 92名获奖者平均获奖年龄是51岁 而受诺贝尔奖获得者指导的人比没有受其指导的平均获奖年龄要小7 2岁 也就是说 获奖的时间要早7年 名师不一定出高徒 可有了名师 就比较容易出高徒 名师出高徒 第四章教师心理 教师的成长 心理素质与职业角色 主要内容 教师的职业倦怠 第一节教师的心理素质与职业角色 一 教师的心理素质 三 教师的知识结构 1 教师应该具备的知识结构教师的本体性知识教师的实践性知识教师的条件性知识2 学科知识的心理学化 教师的知识结构 五度 教师的能力结构 教师的能力结构李绍依等 1985 善于组织和运用教材的能力 高超的语言表达能力 敏锐的观察能力 迅速而准确的组织能力 申继亮等 1994 教师的认知能力 指教师对所教学科的定理法则和概念等的概括化程度 以及对所教的学生的心理特点和自己所使用的教学策略的理解程度 操作能力 指教师在教学中使用策略的水平 监控能力 教师为了保证教学达到预期的目的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对象 不断地对其进行积极主动的计划 检查 评价 反馈 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动力系统 教师应在动力系统的推动下 才能施展各种教育能力进行教育活动 专家型教师的能力的特点有丰富的组织化的专门知识 并能有效运用解决教学领域问题的高效率专家型教师善于创造性的解决问题 有很强的洞察力 教师的一般教学能力专业知识 实践的知识 如何传授特定学科知识的知识 被称之为 实践的知识 PracticalKnowledge 组织教材的能力表现 充分理解教材的知识内容 并转化为自身的知识 明确教学目的要求及重点 使之成为教师教学的指导思想 根据教学目的的要求 探讨适应学生接受能力 又能促进学生智力发展 完成教学任务的可行的教学方法和步骤 言语表达能力组织教学的能力制定课堂教学计划的能力 正确选择运用教学方法的能力 调节课堂气氛 调动学生积极性的能力 教学媒体使用的能力 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与效能感教师的教学监控能力内涵 教师教学监控能力是教师为了保证教学的成功 达到预期的教学目标 而在教学的全过程中 将教学活动本身作为意识的对象 不断的对其进行积极 主动的计划 检察 评价 反馈 控制和调节的能力 内容 1 课前的计划和准备 2 课堂的反馈与评价 3 课堂的调节与控制 4 课后的反省 提高技术 角色改变技术 教学反馈技术 现场指导技术 微型教学 又称微格教学 它以少数学生为对象 在较短的时间内 5 20分钟 尝试做小型的课堂教学 可以把这种教学过程摄制成录像 课后再进行分析 程序 明确选定特定的教学行为作为着重分析的问题 如解释的方法和提问的方法等 观看有关的教学录像 指导者说明这种教学行为具有的特征 让新教师能理解要点 新教师制定微型教学计划 以一定数量的学生为对象 实际进行微型教学 并录音 录像 和指导者一起观看录像 分析自己的教学行为 指导者帮助教师分析这一行为是否恰当 考虑改进行为的方法 在以上分析和评价的基础上 再进行微型教学 这时要考虑改进教学的方案 进行以另外的学生为对象的微型教学 并录 录像 和指导教师一起分析第二次微型教学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内涵 教师的教学效能感是指教师对自己影响学生学习行为和学习成绩能力的主观判断 教师教学效能感作用模式图 教师的人格结构 二 教师职业角色 三 教师的魅力与师生关系 一 教师的魅力人格魅力学识魅力情感魅力 二 师生关系 双主体 师生生命的相互摄养和创造 陶行知 创造宣言 教师的成功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先生之最大快乐 是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学生 说得正确些 先生创造学生 学生创造先生 学生先生合作而创造出值得自己崇拜的人 第二节教师的成长 三 教师的成长 一 教师成长的过程适应阶段 分化定型阶段 突破阶段 二 教师发展模型新教师 适应型教师 知识型教师 准学者型教师 学者型教师新教师 适应型教师 技能型教师 准学者型教师 学者型教师 专家型教师 可具体描述为那些在教学领域中 具有丰富的和组织化了的专门知识 能高效率地解决教学中的各种问题 富有职业的敏锐的洞察力和创造力的教师 三 教师成长的策略 1 系统的理论学习 2 完善的技能训练 3 科学的自我反思 4 自觉的科学研究 第三节教师职业倦怠 暴力管教学生 教学受挫自杀 职业倦怠 中小学老师的心理健康已经成为一个无法回避的话题 据国家中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题组前不久对辽宁省内168所城乡中小学的2292名教师所进行的检测结果 中小学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竟高达50 惊人的数字提醒我们教师面临的巨大压力 曾经 我们用 红烛 春蚕 来定位教师的角色 可是当这些 红烛 春蚕 自己都不堪重负时 他们又如何能教育好学生呢 关注教师 不仅仅是关注他的物质待遇 心理健康同样重要 江西省教育学院心理咨询中心曾对全省中学的骨干教师心理问题做过调查 在这组年龄段介于22 49岁的群体中 有42 的教师有轻度心理问题 近6 的教师有明显的心理障碍 上海市对小学教师心理健康问题的一项调查显示 教师心理疾患检出率为48 从调查数据看 目前我国正常人群心理障碍发生率在20 左右 而受调查的教师心理障碍发生率高达50 调查 2001年7月13日 陕西一年仅25岁的女教师撇下还不到一岁的儿子服毒自杀 她在遗书中写道 这学期 我不知怎么了 干事没有头绪 遇事急躁 没有教好学生 心里很难受 感到自己是在误学生 想起这些不如死了算了 因为我始终记得一句话 误人子弟 杀人父兄 2001年5月7日 江苏某市区一名30岁的男教师因解答不出学生的提问 竟然自杀 你是否被工作重压困扰 当你踏进校园 孩子们一声声清脆的问好已无法舒展你紧锁的双眉 当你走进教室 同学们婉转悠扬的诵读已难以激起你心灵的共鸣 当你端坐办公桌前 以一句 这点小事也来烦我 打发满含委屈来求助的学生 当你从积满灰尘的书本下找出一份 古色古香 的教案 在上面稍作圈点甚至只瞄上一眼便心安理得地走上讲台 我想提醒你一句 老师 你真的是 老 了 即便你还很年轻 但你的心态已经老了 即便你自认拥有年轻的心态 但此刻的你一定染上了不少教师感染过或正感染着的一种 职业倦怠症 工作倦怠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的普遍现象 国际上通常认为工作倦怠包含如下行为特征 个人感觉工作特别累 压力特别大 对工作缺乏冲劲和动力 甚至出现害怕工作的情况 刻意与和工作相关的人和事保持一定的距离 对工作不是很热心和投入 总是很被动地完成自己份内的工作 对自己工作的意义表示怀疑 并且不再关心自己的工作是否有贡献 怀疑自己不能有效地胜任工作 认为自己的工作对社会对组织对他人并没有什么贡献 一 教师职业倦怠的界定 一 含义职业倦怠 burnout 是美国临床心理学家费登伯格 Freudenberger 于1974年首次提出 也译为 职业枯竭 或 工作耗竭 教师职业倦怠是用来描述教师不能顺利应对工作压力时的一种极端反应 是教师在长时期压力体验下而产生的情感 态度和行为的衰竭状态 二 马勒诗对职业倦怠的界定 情绪衰竭耗尽 用完去人格化冷酷 麻木低个人成就感自我评价低和缺乏适应性 二 教师职业倦怠的成因与对策 社会因素社会对教育的期望 对教师的要求经济 社会地位与劳动强度 社会方面首先 要给教师合理的角色期待 引导教师合理定位 国家切实采取措施提高教师的经济待遇和社会地位 维护教师权益 使教师切实感受到社会的尊重教育部门应该探索出有效的教师教育培训体系 将职前与职后培训有机结合 提高教师智力与非智力能力 重视教师承受工作压力和自我缓解压力的训练 组织因素组织氛围是否和谐学校对教学的评价机制是否科学角色冲突 同时并存又相反的角色 组织方面改善学校领导方式是缓解教师职业压力的有效途径请专家给教师进行咨询或组织培训学习要完善教学评价机制 提倡过程性评价 发展性评价为教师提供深造与参与学校民主决策的机会 增强教师对学校的认同感和自尊心 有效地防止职业倦怠的发生 个人因素A型人格 低自尊缓解提高自己的耐压能力增强自己工作的内部动力了解自我 悦纳自我 乐观 积极向上学习一些心理学知识 进行自我调适借助于他人力量 如倾诉 咨询 申继亮 这是一个很大的问题 从管理者的角度来说 教师管理体制应该有一些变革 最根本的一点就是应该赋权于老师 解放老师 去掉老师身上那些有形或无形的枷锁 为什么 这就又和教师专业化联系起来 任何一个专业都应该有独立自主的空间 如果没有 职业水平就无法表现 教师也是一样 现在的情况是 很多条条框框在限制着教师 如教材限制 考试限制 学生成绩的限制等 而在这种情况下 社会和教育行政部门又希望教师把课教好 把学生教活 这就使得教师经常处于压力和冲突之中 解决问题的办法就是赋权于教师 让教师发挥自己所长 让矛盾和压力在这个过程中得到纾解 这也是体制改革的一个重要思路 另一方面 我们设定教师资格认证 就是要认真把好关 选出一些真正想做老师而又适合作老师的人 而不仅仅是把教书当做谋生的手段 在这种情况下 即使有压力 意义也是不同的 因为人们在干自己喜欢干的事情时 对压力的感受就不同了 中小学心理健康教育要澄清的基本问题 第一是 谁来做 的问题 心理关乎到一个人在所有活动当中的行为表现 因此我们要把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变成实践 需要各学科教师全员参与 这是每位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比如培养学生的自信心和合作精神 所有的学科都应该通过不同的形式来培养 单单一个学科的老师是不行的 心理教师的主要职责是负责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规划 组织心理健康教育专题活动 普及心理学相关知识 实施学生心理发展的专业化评估 当然也包括个别学生的心理咨询与辅导等 第二个是 面向谁 的问题 心理教育不仅是挂着个牌子 谁来看病我管谁 它应该从正面 积极的角度推动学生的心理发展 教师和学生不是医患关系 心理教育课程化是不可取的 同样心理教育医学化也是不可取的 学校心理健康教育是以教育为手段来解决问题的 它面向的是所有同学 而不仅仅针对个别有心理问题的同学 它的目的是了解每个学生的潜能 从而因材施教 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第三个问题 心理教育教什么 怎么教 心理教育虽然也强调普及心理学知识 培养基本心理技能 但不能简单等同于学科教育 它更强调体验 强调活动 正如一个孩子可以不懂心理品质的概念 但不意味他没有心理品质 所以许多人问心理课应该怎么考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