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1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2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3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4页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II )卷.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人教版(新课程标准)五年级上学期语文第25课七律长征同步练习(II )卷姓名:_ 班级:_ 成绩:_小朋友,带上你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一起来做个自我检测吧,相信你一定是最棒的!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53分)1. (2分)写出反义词难_暖_2. (4分)按原文填空。红军不怕远征难,_。五岭逶迤腾细浪,_。_,大渡桥横铁索寒。_,三军过后尽开颜。3. (4分)根据意思写出词语形容道路、山脉、河流等弯弯曲曲延续不断的样子。_气势盛大。_平平常常。_很多的山和水,形容路途遥远险阻。_4. (10分)照样子,加一加,组成新字再组词。 巴 爸(爸爸) _ _扌 _ _ _ _心 _ _ _ _5. (8分)按原文填空。红军不怕_,万水千山_。五岭_,乌蒙_。金沙水拍_,大渡桥横_。更喜岷山_,三军过后_。6. (5分)给划线的字注音_ _ _ _逶迤 磅 礴 岷 山 更 喜 尽 开 7. (5分)说说下列句子运用的修辞手法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8. (15分)按原文七律长征填空并作答。_, 万水千山只等闲。A诗中的“远征”指_“万”和“千”的意思是_“万水千山”指_B作者从“万水千山”中选写的“山”有_,“水“有_。_腾细浪,_走泥丸。“逶迤“是指_的样子;”磅礴“是指_更喜_千里雪,三军过后_。这句话告诉我们长征取得最后胜利的一个难关是_“_”是全都喜笑颜开的意思。“_”这个词语表达了红军战士历尽艰难险阻最终取得长征胜利的喜悦心情。二、 阅读理解 (共1题;共16分)9. (16分)阅读毛泽东十六字令三首,回答问题:十六字令三首一九三四年到一九三五年其一_其二_其三_山,_山,_山,_快马加鞭未下鞍。倒海翻江卷巨澜。刺破青天锷未残。惊回首,_奔腾急,_天欲堕,离天三尺三。_万马战犹酣。_赖以拄其间。 (1)给加横线字注音。下鞍_巨澜_酣_锷_堕_拄_(2)给加横线字注音。下鞍_巨澜_酣_锷_堕_拄_(3)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 .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B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C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站在山上,用利剑刺破青天,剑没有半点残损。D .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就是天塌下来了,山也能把它顶住。(4)下列诗句意思理解有错的一项是( )。A . “惊回首,离天三尺三”:快马加鞭的翻山战士回头一看,那高入云霄的山峰,离天只有三尺三寸了。B . “山,倒海翻江卷巨澜”:骑着马在山中奔驰,感到一座座高峰像倒海翻江般卷起巨大的波浪。C . “山,刺破青天锷未残”:站在山上,用利剑刺破青天,剑没有半点残损。D . “天欲堕,赖以拄其间”:就是天塌下来了,山也能把它顶住。第 7 页 共 7 页参考答案一、 基础运用 (共8题;共53分)1-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