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docx_第1页
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docx_第2页
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docx_第3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林业调查规划20嘶Aug31(4):舳舵CN 531172,S IsSN l研131鹋Forest Inventory and H孤咖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蔡会德1,唐义华2,莫继有2,衡兆林3(1广西林业勘测设计院,广西南宁530011;2国有大桂山林场,广西贺州 542824;3融水县林业局,广西融水545300)摘要:在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文章以桉树适生区为例,通过建立林分平均树 高与环境因子的逐步回归模型以及标准蓄积与林分平均树高模型,获取待评估林地的预估蓄积,并以预估蓄积 与参照评估林地蓄积之比作为立地质量调整系数。关键词:林地;资产评估;立地评价;立地质量调整系数中图分类号:F31623:$724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6713168(2006)04008003On Method for Defming Regulation Factor of Site Quality inAssessment of Forestland AssetCAI Huidel,TANG Yihua2,MO Jiyo,HENG Zhao一1甜(1Guan商Institute of Forest Reconnaissance and Design,Nanning 53001 1 Gl】吲;2State-owned Daguishan Forest Farm,Hezhou 542824 Gu蚰sxi;3Forest Bureau of Rc州County,Rongshui 545300 Guangxi,China)Abstract:Regulation factor of site quality is all important parameter in assessing forestland assetTaking a piece of land suitable for Eucalyptus sppas an example,gradual regressive model of stand average tree height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and model of stand average tree height are set up to obtain preassessed volume offorestland,which compares with assessed forestland volume consulted as an regulation factor of site qualityKey words:foresdand;asset assessment;site appraisal;regulation factor of site quality应用现行市价法进行林地资产评估,立地质量 于无林地不能直接评价。 调整系数是一个重要的参数,它体现了林地优质高(2)采用立地因子对有林地和无林地进行统一 价、劣质低价的原则。根据森林资源资产评估技评价。最常用的是数量化方法,目前已有成熟的理 术规范的要求,应该用评估林地的预估生产力与论和实际应用案例,数量化方法在20世纪60年代 参照评估林地的生产力之比作为调整系数,显然,末由日本数理统计研究所提出,并在预测林木生 调整系数的确定关键是立地评价问题。对森林立地长、研究林木与环境的关系等方面得到广泛的应 评价的研究,在国外已有200多年的历史,目前评用。近年来,在数量化方法的基础上,又衍生出等 价方法可分为2大类:级系数法,能克服数量化方法存在的一些问题。(1)通过林地上林木生长状况,利用立地指从上述2种评价方法可知,第一种方法(地位 数、地位级作为指标对有林地进行评价。地位级、级、地位指数)不适宜评价无林地;第二种方法采 地位指数都是根据林木生长状况直接评价立地条件用立地因子对有林地和无林地进行统一评价,但要 和生产力的重要指标,在生产实践中得到广泛的应求确定立地质量调整系数,还需将评价值转化为公 用,但地位级或地位指数只能说明效果,不能说明 顷蓄积。 原因,同时这种方法必须与一定的树种相联系,对笔者以某国有林业企业为例,采用第二种方法收稿日期:2005一ll一12作者简介:蔡会德(1971一),男,广西象州人,高级工程师,主要从事森林资源监测工作。万方数据第4期,蔡会德等:林地资产评估中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确定方法研究81。探索确定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的方法。在进行立地评 (4)坡向:桉树是阳性树种,理论上,坡向应 价前,首先需要确定林地利用方式。根据该企业今 该对桉树的生长有影响,但从方差分析结果看,阴 后林地利用方向,确定以桉树和马尾松为评价树 坡与阳坡对树高的影响差异不大,可能是由于种植 种,考虑树种的生态习性与经济效益,确定海拔 桉树的林地海拔不高、坡度平缓以及阴坡湿度高于 400m、坡度300、土层厚60em的林地为桉树适 阳坡,交互作用的影响引起该区域的阴坡与阳坡对 宜区,其它林地为马尾松适宜区。笔者仅就桉树适 树高生长的影响差异不明显。宜区进行探讨。(5)土壤种类:虽然桉树对土壤有广泛的适宜性,但不同的土壤条件桉树的生长也有差异。根据1资料整理评估林地的情况,把桉树小班分为红壤(含山地红为了满足对桉树立地评价的需要,从二类调查 壤、赤红壤、砖红壤)、其他土壤2类,通过不同 数据库中筛选出部分桉树小班作为建模样本,要 土壤种类对树高平均生长量影响的方差分析,检 求:林木权属是国有的,以保证经营水平基本一 验差异显著,说明土壤种类对桉树立地条件有影响。 致;郁闭度07及以上,以保证林分不受过度的(6)土层厚度:土层厚度直接影响到林木根系 疏伐而影响林分平均高;林龄49a,以保证树 的发育,土层厚的地方林木根系发育为直根,生长 高生长的稳定性;第一代人工林,以保证树高生良好,土层薄的地方林木根系发育为水平根,吸收 长的基础一致。根据这些要求,共选择225个小班 能力和支撑能力差,容易风倒。将桉树小班分为土 用于建模,30个不参加建模的小班用于模型检验。层厚度069cm、70100cm,101cm以上3个处理,通过土层厚度对树高平均生长量影响的方差分2桉树立地质量评价析,F检验差异显著,说明土层厚度对桉树立地条件21评价因子的分析与选择有影响。 根据评价因子主导性原则、相对独立性原则、根据方差分析的结果,环境因子选择了海拔、稳定性原则与限制性原则,初步选择海拔、坡度、坡度、坡位、土壤种类、土层厚度5个变量,考虑 坡位、坡向、土层厚、土壤种类作为评价因子,对 到完全选择林龄为6a(主伐年龄)的桉树建模样 这些因子易于进行野外直观判断、测定,与森林资本数量不足,为了充分利用现有材料,增加林龄为 源调查规程能很好地衔接。自变量,建模样本林龄要求在49a、郁闭度07 (1)海拔:桉树的自然分布从海滨直至海拔以上的小班(最大限度防止施肥、抚育等经营措施1800m均有分布,但适宜区都是滨海平原向内陆阶 的影响)。 梯上升到台地、丘陵过渡的地貌,经多年研究表22因变量的选择 明,低海拔地区更加适宜桉树生长。将桉树小班分立地评价通常采用优势木平均高或是以地位指为海拔0199m、200299m、300m以上3个处理,数作为模型因变量,由于广西目前还没有正式颁布 通过海拔对树高平均生长量影响的方差分析,F检 的良种桉树地位指数表,同时二类调查资料缺乏林 验差异显著,说明海拔对桉树立地条件有影响。 分优势木平均高的数据,鉴于林分优势高与平均高 (2)坡度:坡度对土壤的水、热、肥的条件影关系紧密,因此采用林分平均高作为因变量。响很大,坡度越大,养分流失越多,同时也不利于 23评价模型建立与检验 桉树的机械化作业。将桉树小班分为015。、16。231模型建立 25。、260以上3个处理,通过坡度对树高平均生长针对评估要求,既要评估有林地,也要评估无量影响的方差分析,F检验差异显著,说明坡度对林地,故考虑选择有交互作用等级系数的逐步回归 桉树立地条件有影响。模型进行评价,该方法概括了数量化模型,也包括 (3)坡位:坡位对土壤的理化性质及林木的生了逐步回归法,既考虑因子的线性作用,也考虑因长有很大的影响。一般而言,分水岭两侧,自上而 子非线性的交互作用。 下,水分和肥力均逐渐增加。对桉树小班分为上、等级系数法对定性因子进行数量化处理是根据 中、下、全坡4个处理,通过坡位对树高平均生长因子在不同的等级水平上的平均效用取不同的值, 量影响的方差分析,F检验差异显著,说明坡位对计算方法为类目林分平均高与类目最小林分平均高 桉树立地条件有影响;进行多重比较分析,结果表 的比值。在计算各项目中各类目的等级系数后,得 明:下坡与其他坡位差异显著,因此,坡位可划分到等级系数的数列矩阵,便可采用回归系数法进行 为下部和中上部(含全坡)2级。分析,筛选出一些作用不明显的因子,留下一些作万方数据 82林业调查规划第31卷用明显的因子进行立地质量评价,环境因子类目及(4)适用性检验:采用30块未参加建模样地 其等级系数详见表l。进行适用性检验,检验样本精度大于80的概率为856。项目I2 3表l环境因子类目及其等级系数24蓄积量预估模型由于广西缺乏良种桉树标准表,为了把预估树等级系数类目等级系数高转化为标准公顷蓄积,因此需要建立蓄积量预估类目等级系数类目海拔互l199 1177 8 200299 1141 4300 10000模型,转化方法采用美国莫泊尔等1952年提出的坡度X2151324 71625 1009 226 1000 0坡位如上中1000 O下1029 4蓄积量一平均高直接回归模型,建模样本要求疏密土壤种类x4红壤类1373 0其它土壤1000 0度07及以上的标准地资料。根据研究区域桉树样土层厚度玛6910000 70100 10980101 1281 2地材料,分别采用幂指数和二次曲线进行拟合,求将建模样地材料,按评价因子赋予相应级别的得桉树蓄积一树高预估模型为: 等级系数和与之对应的林分平均树高,以建模样地 M=0082 2矿+5206 4H一4485 5(R2=0988 3) 的林分平均树高日为因变量,海拔X。、坡度X:、肘:2818 3H12890(R2=0990)式中:M为每公顷蓄积量,日为林分平均高。坡位墨、土壤种类X。、土层厚度X。、年龄X6为上述2个模型均有很好的拟合效果,外延结果基自变量,将其配成多元回归方程:日=B。+B。X。本一致,但日=0时,二次曲线的M=一4485 5,故+召2恐+B。矗。计算出常数项口。和回归采用幂指数模型。根据环境因子与预测林分平均高的系数B。、曰:、日。,为了不遗漏可能有显著效关系,可以建立相应立地类型的预估蓄积。 应的变量,将各项目的交互项均作为变量,采用浮动闽值的逐步回归方法进行筛选。结果表明,本例3立地质量调整系数的确定不考虑交互作用与考虑交互作用的精度没有明显提对任意一个待评价小班,首先根据模型日平=厂 高,故采用不考虑交互作用的回归模型。(海拔、坡度、坡位、土壤种类、土层厚度、年龄) 日=一65337 045 9+13681 827 028Xl+计算林分预估平均高,此时注意把林龄固定为主伐年10522 704 840X2+28942 630 165墨+5280 045龄6口,然后根据蓄积与树高模型M=厂(日平)计算319X4+4825 610 589X5+1756 741 382 4X6待评估林地在主伐时的预估蓄积,根据评估技术规232模型检验范,可得立地质量调整系数,K=M眠(1)复相关系数R:复相关系数从整体上反映式中:Mi为待评估林地主伐时的预估蓄积; 估测值与实测值之间的相关紧密程度,当统计量,胍为参照评估林地主伐时的预估蓄积。 大于检验临界值时,模型可用。R=0849 4,统计量F=9901,差异显著,显著水平P=04结束语(2)偏相关系数P:反映各自变量对因变量重 (t)应用等级系数法进行立地评价前,首先应 要性程度的检验方法。偏相关系数越大,说明该因 根据林地利用方向,在考虑树种的生态习性与经济 子越重要。效益基础上,确定评估林地的适宜树种。表2模型检验(2)建立林分平均高与环境因子关系模型,应 进行方差分析确定具有显著效应的环境影响因子。偏相关t检验值显著水平pr(y,X1)=0153 852314 670021 54为了充分考虑环境因子交互作用的影响,可以采用r(y,X2)=0556 879966 880000 00具有交互作用等级系数的逐步回归方法构建模型。r(v,x3)=0157 102364 8l0018 90参考文献:r(y。X4)=0178 022689 450007 70r(Y,X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