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1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2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3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4页
2020版高考历史第十四单元西方人文精神的起源与发展第35讲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教案北师大版.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35讲西方启蒙思想家的人文主义思想启蒙运动。考点启蒙运动名师导语启蒙运动是17、18世纪西欧资产阶级以理性为武器反对封建专制的思想解放运动。在历年高考中,本考点考查较少。仅在2016年以卢梭的社会契约论为背景,考查启蒙运动的影响或实践,注重考查学生的逻辑推理和史料实证能力。从新高考对学科素养的要求来看,启蒙思想家思想所体现的人文精神和史料实证能力是备考时要予以关注的重点。知识点一启蒙运动的兴起1.背景(1)自然科学的成就,打破了套在人们心灵上的神学枷锁,增强了人们的自信力。(2)资本主义经济力量的壮大,新兴资产阶级要求摆脱封建专制统治和教会神学束缚。2.概况:率先从英国拉开序幕,很快波及整个欧洲,法国成为启蒙运动的中心。知识点二法国的启蒙思想1.孟德斯鸠的启蒙思想(1)代表作:论法的精神。(2)主张(3)作用孟德斯鸠的法治观法就是这个根本理性和各种存在物之间的关系,同时也是存在物彼此之间的关系。有一条基本规律,就是只有人民可以制定法律立法权和行政权集中在同一个人或同一个机关之手,自由便不复存在了;因为人们将要害怕这个国王或议会制定暴虐的法律,并暴虐地执行这些法律。孟德斯鸠论法的精神2.伏尔泰的启蒙思想(1)地位:法国启蒙运动中公认的领袖和导师。(2)代表作:哲学通信和路易十四时代等。(3)观点(4)评价3.卢梭的启蒙思想(1)阶层:代表18世纪法国平民和小资产阶级利益。(2)思想(3)意义知识点三启蒙运动在欧洲的发展1.代表人物:德意志著名哲学家康德。2.代表作品:纯粹理性批判。3.观点(1)启蒙运动的核心是教导人们独立思考问题,作出自己的理性判断。(2)强调人的重要性,提出人非工具。(3)相信主权属于人民,自由和平等是天赋人权。(4)坚持人要自律,自由和平等只能在法律范围之内。4.影响:康德从哲学上为人们开启了智慧的大门,最终确立了人类的主体地位。【构图解史】 启蒙运动信息提取:启蒙运动用理性判断一切事物,批判矛头直指专制主义和教权主义,追求政治民主、权利平等和个人自由,为资产阶级民主革命做了充分的思想动员。【构图解史】 欧洲人文精神的发展信息提取:西方人文主义的发展经历了起源(智者运动)、形成(文艺复兴)、发展(宗教改革)和高潮(启蒙运动)四个历史阶段;人文主义的发展也经历了由低级到高级、由感性到理性的变化,不同时期的人文精神具有不同的内涵。探究1解读重要“历史概念”1.启蒙运动启蒙运动是指发生在1718世纪的一场资产阶级和人民大众的反封建、反教会的思想文化运动。是继文艺复兴后的又一次反封建的思想解放运动。其核心思想是“理性”。这次运动有力地批判了封建专制主义、宗教愚昧及特权主义,宣传了自由、民主和平等的思想,为欧洲资产阶级革命做了思想准备和舆论宣传。2.理性主义“理性”即人自己思考,运用自己的智力去认识、判断和理解事物的能力。启蒙思想家认为,理性是判断是非的唯一标准。其旨在反对专制主义、教权主义和封建特权,追求政治平等和经济自由,构建一个更符合理性和人性的社会。(2015山东文综,20)“这是一场人类相信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并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的世俗运动。”这场运动是()A.实现人类自我觉醒的文艺复兴B.摆脱天主教会控制的宗教改革C.揭开宇宙运行规律的科学革命D.规划人类理性王国的启蒙运动解析题干关键信息有两处,即“自己有能力驾驭自然”和“通过自己的努力完善自身”,二者都符合的是启蒙运动,之前的科学革命使启蒙思想家相信人类不仅能驾驭自然,而且可以构建科学理性的人类社会,故选D项。文艺复兴体现了努力完善自身,驾驭自然是它的影响之一,A项排除;宗教改革没有涉及自然科学领域,B项排除;科学革命没有探讨完善人类自身的命题,排除C项。答案D探究2从“历史解释”角度诠释不同历史时期的人文精神阶段对人文精神的诠释智者运动将研究重点从自然界和神转移到人本身,这是西方思想史上人文主义精神的最初体现文艺复兴强调人的尊严和人的价值;肯定人的现世生活,要求个人自由和个性解放;对教会与贵族的虚伪和腐败进行猛烈批判,揭露禁欲主义对人性的扭曲宗教改革主张信仰得救,实际上否定了教皇的权威,使人民获得了精神上的自由和灵魂得救的自主权,具有鲜明的人文主义色彩启蒙运动由思想领域深入到政治领域,要求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倡导经济自由、人身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等1.(2019辽宁大连模拟)文艺复兴时期,马洛笔下的浮士德是在魔鬼的引导下,享受了24年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最后把灵魂交给了魔鬼。启蒙运动时期,歌德笔下的浮士德把灵魂抵押给魔鬼,利用魔鬼的力量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被上帝拯救,灵魂归于上帝。可见()A.文艺复兴凸显了个人理性B.启蒙运动时期宗教性更强C.两个浮士德都处于中世纪蒙昧中D.启蒙运动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解析通过“纵情声色的世俗生活”与“体验人生的欢乐与悲伤”的对比可以发现,后者更具有人文色彩,故D项正确。答案D2.(2018山西五校联考)弗兰克萨克雷在他的世界大历史一书中说道:“启蒙思想,要求我们摈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据此可以判断,启蒙思想()A.推动了人们观念的解放 B.与科学革命互相促进C.摈弃了天主教的教义 D.开启了理性主义之旅解析根据材料“启蒙思想,要求我们摈弃上帝启示和传统教条,强调理性和自然规律,并且相信人类有无限发展的可能”启蒙思想的推动作用,可以看出其强调的是推动了人们思想观念的解放,故选A。材料无法看出科学革命,B项错误;摈弃了天主教的教义片面,对材料的概括不全面,C项错误;开启了理性主义之旅片面,不是对材料的全面概括,D项错误。答案A探究3从“史料实证”角度解读启蒙运动的发展及其蕴涵的中国因素1.启蒙运动对人文主义思想的发展启蒙运动较之人文主义,主要在下列几点有了新的发展:一是不仅在自由和个性解放上继续追求,而且要根本变革国家体制,实行法治和一整套民主政治制度。人文主义则基本上不涉及整个国家制度。其次是提高到哲学角度论述问题,而且还不给宗教留下一块阵地,用无神论完全否定了任何宗教与神学。再一个是为未来的“理性”社会即思想家们的理想社会描绘了一幅蓝图,而且,其中空想的成分并不很多。像经济自由、人权自由、政治平等、议会制民主、三权分立后来都成为绝大多数资本主义国家奉行的原则,而且行之有效。刘芃朱汉国历史学习精要核心论点:启蒙运动由提倡人性到崇尚理性;集中批判专制主义;注重人权,提出了天赋人权、人民主权说、社会契约论、三权分立和君主立宪等学说;把人文主义思想上升到社会政治制度层面。2.启蒙运动中的中国因素孟德斯鸠承认中国的专制君主比较有节制,承认传教士和伏尔泰交口称赞的皇帝提倡耕织、兴修水利、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具有限制暴政的作用。伏尔泰对中国政治几乎完全持推崇态度。他提倡以农为本,宣称只有农业能够增加财富、贬低货币和商业资本的作用,盛赞中国君主以农为本重视农业的政策与措施,建议法王也效法中国皇帝举行春耕“籍田”的仪式。吴伟仁启蒙运动历史研究核心论点:启蒙运动思想家认为:古代中国对各种宗教采取容忍态度,崇尚自然,主要是针对天主教会推行的精神独裁;推崇中国实行开明君主专制、实行科举考试、设置谏官,主要是针对君主专制的强化;肯定中国提倡耕织、兴修水利、以农为本,适应了新兴资产阶级狂热追求财富的期望。启蒙运动思想家并非完全肯定当时中国制度的先进性,而是出于自身反封建,发展资本主义的需要。1.(2018山东烟台高考适应性练习)欧洲启蒙思想家大多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恶”,是人们不得已而为之的一种强制工具。为此,他们都主张()A.推翻君主制,建立共和制B.消灭私有制,实现社会平等C.建立有效机制,实现权力制衡D.取消国家机构,实现公民自治解析材料中认为国家是必不可少的,但是需要对其进行制约,故C项正确。答案C2.(2019天津南开区模拟)我国著名学者季羡林先生曾明确地指出:“(某段时期)中国人在欧洲人心目中,是天才的民族,是伟大的民族,是有高度文明的民族。当时他们向往的是中国,学习的是中国。”据此判断,“某段时期”是指()A.十一、十二世纪 B.十四、十五世纪C.十七、十八世纪 D.十九、二十世纪解析十七、十八世纪时期处于明清之际,这一时期正值西方资本主义国家进行早期殖民扩张阶段,对于中国的了解空前加强,仰慕之情空前强化,故C项正确。答案C考法1启蒙思想的传播【考题1】 (2018课标全国,33)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的思想家、文学家、戏剧家们,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上流社会不少人也乐于资助他们。这表明()A.启蒙思想逐渐流行 B.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C.专制王权已经衰落 D.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答案A明立意从启蒙思想的传播角度考查时空观念和历史解释。抓关键“18世纪前半期的法国”明确时空观念,知识分子“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讨论的话题广泛,不再局限于传统的信仰和礼仪,思想极为活跃”,在思想领域突破传统的事件是启蒙运动。清误区本题属于材料主旨型选择题,难度不大。考生易错在“先前往来于凡尔赛宫”“开始热衷于参加沙龙聚会”误选宫廷文化普及到民间或者贵族与平民趋于平等。考法2启蒙运动的影响【考题2】 (2019安徽“皖南八校”调研)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但有学者却认为这一时期理性精神仍然受到压抑,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并没有发生根本性的变化。西欧社会真正的变化是从17世纪才开始的,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因此,西方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严格来说不应该放在1516世纪,而应该放在1718世纪。赵林赵林谈文明冲突与文化演进从材料中提炼一个观点,并结合所学知识论证你的观点。(要求,观点明确,史实正确,史论结合,逻辑清晰)(12分)答案示例一1516世纪是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在1516世纪以前,西欧经历了一千年之久的黑暗、愚昧和落后的中世纪;到了1516世纪,西欧在思想文化领域发生了两场重要的运动:文艺复兴运动和宗教改革运动,文艺复兴运动是资产阶级文化兴起,宗教改革运动是资产阶级在宗教领域中的反封建斗争,它们弘扬了人文主义。在经济领域,15世纪前后发生了新航路开辟,促进资本主义世界市场雏形出现。在政治领域,王权正在加强,民族国家正在形成。总之,1516世纪西欧社会发生转型,一个崭新的社会形态已经出现。示例二1718世纪才是中世纪和现代的真正分水岭。社会的转型并非通过一两场运动就可以实现的,文艺复兴和宗教改革虽然弘扬了人文主义,但理性精神却仍然受到压抑,只有在1718世纪的启蒙运动中,启蒙思想家们猛烈批判封建等级和宗教神权思想,构想了资产阶级的“理性王国”,西欧人的思想观念和意识形态才发生根本性的变化。新航路开辟只是形成世界市场的雏形,到17世纪,随着殖民扩张加剧,世界市场才得以拓展。紧接着英国开展工业革命,展示了新型生产力的巨大能量。总之,1718世纪西欧社会发生剧变,工业文明到来。关键信息信息1“1516世纪是一个公认的历史分水岭,它标志着中世纪与现代之间的分界”,这一观点的论据应该是这一时期发生的大事,如: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新航路开辟。信息2“到了18世纪中叶以后,一个全新意义上的现代西方社会才真正产生”,这一观点的论据是启蒙运动和世界市场的拓展等。思路点拨本题为开放型的论述题,无论是选取1516世纪抑或1718世纪作为中世纪与现代的分水岭都是可以的,只需从文艺复兴、宗教改革和启蒙运动等这两个角度进行切入即可。课时作业(时间:45分钟分值:85分)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1.(2018江西赣州适应性考试)16世纪法国政治思想家博丹认为,国家主权是作为一种脱离社会并凌驾于社会之上的统治力量而出现的,是不可分割和转让的永久权力,政府可以更换,主权永远存在。这一思想()A.不利于欧洲社会的进步B.强化了天主教会的神权统治C.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D.有助于欧洲统一民族国家的形成解析材料中强调国家的主权高于社会统治力量之上,不可转让和分割,有利于民族主义思想的发展,对欧洲当时形成统一的民族国家起了积极作用(如德国的统一),故D项正确。答案D2.(2019山东滨州模拟)孟德斯鸠在其出版的罗马盛衰原因论中认为,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人人都是国家的主人翁,具有爱国家、爱荣誉、爱自由的美德。据此可知,该篇文章的主旨是()A.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B.赞美罗马共和制度诸多优点C.研究不同政体产生的不同影响D.为法国大革命奠定理论基础解析结合所学知识,孟德斯鸠属于启蒙运动时期的思想家,根据题目中“共和时期的罗马之所以强盛,是因为当时的罗马公民享有政治权利”得出:为阐发启蒙思想寻找历史渊源,故A项正确。答案A3.(2018河北唐山模拟)伏尔泰认为:“在这个社会里,既无土地又无房屋的人难道也应该有选举权吗?当黎民被容许议论(国事)的时候,一切都将毁灭。”这表明伏尔泰()A.强调天赋人权 B.保留社会等级C.主张精英政治 D.维护私有制答案C4.(2019辽宁重点高中调研)法国大革命期间,启蒙思想家孔多塞认为:“财产的累积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政治家罗伯斯庇尔认为:“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限,主张将自由原则应用到财产上。”这些主张()A.坚持自由平等的指导思想B.维护财产私有与自由原则C.有利于社会的公平与公正D.树立财富平等的革命目标解析据材料“财产的累积不能以牺牲穷人的利益为代价”、“自由应以不妨碍他人的权利为限”,自由与平等的理念有利于推动社会的公平公正,故C项正确。答案C5.(2019湖南师大附中模拟卷)卢梭在社会契约论中强调,“在国家之中,并没有任何根本法是不能予以废除的。即使是社会公约也不例外;因为如果全体公民集合起来一致同意破坏这个公约的话,那么我们就不能怀疑这个公约之被破坏乃是非常合法的”。对该观点判断错误的是()A.实际体现了“社会契约”思想B.即将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C.阐述了“不断革命”的合理性D.有可能导致多数人的暴政解析材料中提及全体公民一致同意破坏公约,但时机和方式并非只有一种,如果当时全体公民认同公约而暂不废除或者都同意废除而和平过渡的话,就不会引起社会秩序的混乱,故B项错误,符合题意。答案B6.(2018河南郑州高考诊断)孟德斯鸠和伏尔泰都是法国著名的启蒙思想家。在下列孟德斯鸠关于国家政治的主张中,与伏尔泰的主张不同的是()A.反对君主专制 B.法律是理性的体现C.主张君主立宪 D.人人生而自由平等答案B7.(2019江西上饶模拟)著名哲学家勒内笛卡尔(15961650)的名言是“我思故我在”,伏尔泰对这一观点也说:“我们确实知道我们存在,我们感觉,我们思维。”这表明他们主张()A.反对蒙昧主义 B.理性至上C.认识你自己 D.思想自由解析笛卡尔和伏尔泰都强调“思”的作用,即强调“理性”,体现了理性至上的主张,故B项正确。答案B8.(2018湖北孝感模拟)卢梭曾满怀热情地宣传:“每个人都生而自由、平等,放弃自己的自由,就是放弃做人的资格。”他向往人类原始的自然状态。这反映了卢梭()A.主张建立法制社会 B.肯定人的宗教信仰C.极端的唯心思想 D.推崇天赋人权答案D9.(2018全国100所名校高考冲刺一)孟德斯鸠在波斯人信札中讲述了一个“穴居人”的故事:在那里,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人们相亲相爱,过着幸福的田园生活。这说明孟德斯鸠()A.主张回归自然 B.反对教会特权C.追求社会平等 D.倡导权力制约解析材料“人们以正义待人,财产永远混在一起”强调社会平等,故C项正确。答案C10.(2018广西桂林中学模拟)西方文明史中说:“启蒙思想家认为具有社会属性的世界很快也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这已成为一种共识。”据此可知,促成启蒙运动的因素是()A.资本主义经济进一步发展B.文艺复兴运动的推动C.宗教改革对天主教会的打击D.近代科学知识的进步解析材料“可以用认识自然界的方法去认识”强调近代科学因素,故D项正确。答案D11.(2018安徽宣城模拟)卢梭曾说:“理性欺骗我们的时候太多了,我们有充分的权利对它表示怀疑;人类一旦成为理性的奴隶,和受神权摆布一样可悲。我决定在我的一生中选择情感这个东西。”这表明卢梭的主张()A.完全背离启蒙运动宗旨 B.丰富了人文精神的内涵C.力图摆脱宗教的束缚 D.科学地诠释了启蒙思想解析卢梭认为,理性容易产生谬论,故应重视人自身的情感,故是以人为本的人文精神的丰富和发展,故B项正确。答案B12.(2019山西太原调研)18世纪后半期,法国思想家狄德罗召集了一批知识分子编撰了一部涉及科技、政治、经济、文学、艺术等领域的百科全书。当局曾在最高法院对百科全书派提出公诉,其罪名是“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这说明()A.科技推动了启蒙运动的开展B.百科全书派都是唯物主义者C.理性思想冲击了法国旧社会D.百科全书集启蒙运动之大成解析由材料“他们形成一个集团,为着拥护唯物主义,摧毁宗教,鼓吹独立自由和败坏风俗”可知启蒙运动冲击了旧思想,故C项正确。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2小题,13题25分,14题12分,共37分)13.(2019湖南长沙模拟)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材料一1789年以前,所有的出版商一共印刷了大约24 000部百科全书。至少11 500部到了法国读者手中。在18世纪,出版是一种很残酷的生意。正如百科全书的出版历史所展现的,出版商们在生意中使用了各种手段:行贿、敲诈、造假账、窃取订购者名录、相互刺探以及建立充满了背叛和密谋的联盟。摘编自美达恩顿启蒙运动的生意百科全书出版史材料二百日维新的失败是因为新教育未开,新教科书未出。几年后情况就变了,18981911年,几乎是新思想、新观念如火如荼的涌现时期,教科书则把它们传播到千家万户,由此推动了近代中国群众性的启蒙高潮的形成。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出现来自民间,且呈现出明显的商品特性。由于激烈的市场竞争、巨大的商业利益,一些民间书坊在销售教科书上是绞尽脑汁,大肆宣传。这一趋势从19世纪末开始愈演愈烈,在民国初年达到高潮。摘编自石鸥简明中国教科书史、吴小鸥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启蒙价值(1)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比较法国启蒙运动和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启蒙的异同。(15分)(2)根据材料一、二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评法国百科全书和中国近代教科书的出版。(10分)答案(1)同:首先从民间开始兴起;通过出版事业传播启蒙思想;有效地影响了广大群众;促进了社会的进步发展;面临巨大的困难等。异:法国启蒙运动出现早,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启蒙出现较晚;法国启蒙运动引发大革命,中国清末民初社会启蒙不足是维新变法失败原因之一;百科全书对法国启蒙运动起到宣传和促进的重要作用,中国清末民初教科书的出版传播,对宣传启蒙思想发挥了重要影响;法国启蒙运动影响到整个欧洲乃至世界,中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