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可 爱 的 中 国备课教师 倪 明教材分析可爱的中国是北师大版小学语文第十二册“珍惜”主题单元里的一篇精读文章。这篇课文节选自方志敏可爱的中国。1935年方志敏不幸被俘,在狱中受尽酷刑,但他坚贞不屈,视死如归。方志敏利用敌人要他“写点东西”的纸和笔,挥笔疾书,写下了可爱的中国等作品。本文运用了大量排比、反问等句式,抒发了方志敏对祖国的强烈情感,呼唤人们振作起来,拯救祖国母亲。文章还运用并列句式和对比手法描述了祖国“目前”和“将来”的景象,语言慷慨激昂,极富感染力,表达了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忱以及要改变祖国悲惨现状的急切心情,同时也表达了他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设计理念以读为本,以读生情,以读促思。根据本文语言文字的特点,在整个教学过程中,突出一个“读”字。力求通过不同要求、不同形式的读,使学生在读中入情入境,感悟课文,在读中体会祖国母亲当时的悲惨现状,感悟作者内心情感,促进学生与作者产生情感的共鸣。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引导学生与文本对话,与作者对话,尽情触摸作者的心跳,聆听作者的心声,才能真正体会方志敏对祖国的满腔热情,才能真正感受到他要改变祖国悲惨现状的急切心情以及对祖国光明未来的坚定信心。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在朗读感悟中,秉持语言文字的训练意识,让学生在积累、丰富语言的过程中,受到情感的熏陶,获得思想的启迪,力求实现“训练与感悟并重,工具与人文共振”。教学目标:1.学习本课生字、新词,理解并能灵活运用其中的重点词语。2.抓住并理解重点语句,通过反复诵读,读懂课文内容,并能从不同的角度进行阅读交流。3.引导学生体会作者对祖国的满腔热忱,激发学生的爱国情怀。教学重难点:1.指导学生自读自悟,学会抓住重点词句品读感悟,理解课文。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情激情,让学生受到强烈的爱国情感的熏陶,激发他们奋发向上的情感。教学准备:1.搜集方志敏及旧中国的有关资料。2.多媒体课件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 谈话导入新课 ,了解方志敏1.谈话入题:同学们,今年我们新中国成立已经六十一周年,并迅速崛起,走向复兴。今天的你们觉得我们的祖国可爱吗?七十多年前,有一位革命先烈在国民党反动派的监狱里,怀着满腔激情写下了一篇文章,也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课文可爱的中国。(板书课题)2.走近作者。(1)同学们交流课前搜集的资料。(2)播放“方志敏”影音资料。二 初读课文,整体感知1.提出初读要求。(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借助工具书查清难读字词。2.反馈初读情况。3.理清文章层次。 文章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或作者是按什么思路写的?三 初步感受可爱的中国之“可爱”1学生找出文中描写中国可爱的语句,谈感受。2补充相应的原文资料,充分感受祖国母亲的可爱。第二课时一、 回顾“赤诚”,以疑导学听“哭骂”(一)回顾“赤诚”,感受英雄之真情1.谈话回顾: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初步了解了课文内容,也初步感受到了方志敏的那份赤诚之心。(1)那这篇文章是在什么情况下写的呢,你们了解当时的情况吗? 学生反馈(结合小资料)(日本帝国主义侵占中国,烧杀抢夺,国民党却实行不抵抗政策。)(2)这篇文章是方志敏在狱中写下的。面对高墙铁窗,他却在同四万万七千万的同胞们诉说着自己对祖国母亲的赤诚之爱。在文章的开头,他就饱含深情地把祖国比喻成母亲。2.朗读首段,启情入文。谁能读出这份深情?指名读第一自然段。“朋友!中国是生育我们的母亲。你们觉得这位母亲可爱吗?我想你们有和我一样的见解,都觉得这位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1)个别读。听出了你对祖国母亲的深情。(2)这里的朋友是谁?(四万万七千万的同胞) 是的,方志敏想告诉全国民众,我们的母亲是蛮可爱蛮可爱的!(3)那你们有和方志敏一样的见解吗?齐读(二)引导质疑,感知祖国母亲之“哭骂”1教师引言:可是如此可爱的祖国母亲却躲到一边伤心地哭泣去了。请同学们快速浏览课文,听听母亲在哭什么。(板书:哭)(1)找到了吗?指名读(出示课件)难道我四万万七千万的孩子,都是白生了吗?难道他们真像着了魔的狮子,一天到晚地睡着不醒吗?难道他们不知道用自己伟大的团结力量,去与残害母亲、剥削母亲的敌人斗争吗?难道他们不想将母亲从敌人手里救出来,把母亲也装饰起来,成为世界上一个最出色、最美丽、最令人尊敬的母亲吗?”(2)指导朗读(伤心得很呀)2.在祖国母亲伤心地哭泣声中,似乎还在骂着。她在骂什么?(板书 :骂) (1)白生了,不争气(2)骂孩子的不觉醒(3)不团结、不斗争(4)不拯救教师相机点评,指导朗读。(三)品读课文,理解祖国母亲的“哭骂”。1、那我们的母亲为什么如此伤心地哭骂呢?请同学们认真默读课文,走进文中,边读边划出相关的词句。2、反馈交流。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得怪我们之中出现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板书屈辱、蹂躏)(1)“屈辱”、“蹂躏” 写法指导(2)什么是蹂躏?(以暴力欺压、侮辱、侵害,残暴地践踏)(3)祖国母亲遭受过怎样残暴的蹂躏呢,你了解这段屈辱的历史吗?学生反馈,相机点评 预设: “生吞活剥”a 土地被列强瓜分,列强入侵中国被瓜分的漫画图这就是当时的时局图,每一种物体代表一个帝国主义国家,各国列强就像鸟兽一样盘踞在中国领土上疯狂掠夺,疯狂地撕咬。课文中有一个词可以形容,就是“生吞活剥”。“生吞活剥”在这里就是指生生地占有,吞噬,剥夺。b日本侵略东北三省等图片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日本迅速占领了东三省,建立了伪满洲国,准备发动全面的侵华战争。c 叛徒等处d. 教师叙述:(课件出示相关资料、图片)自从鸦片战争中国的国门被列强的炮火轰开后,我们就被迫与帝国主义列强签订了一份又一份份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遭受了一次又一次残暴的蹂躏!割地!赔款!而日本侵略者更是惨无人道地在中国的土地上烧杀抢夺,不知有多少无辜的百姓惨死在他们的屠刀之下,被他们的铁蹄践踏过的地方,尸横遍野,血流成河! e.看到这些,你的心情怎样?d.教师小结:是的,我们的心都碎了。祖国母亲遭受着这样多的折磨与摧残,她怎能不伤心地哭骂啊?指名读:“我们不能怪母亲好哭,只得怪我们之中出现了败类,自己压抑自己,眼睁睁地望着我们这位挺慈祥美丽的“母亲”,受着许多无谓的屈辱和残暴的蹂躏。”3.垂死挣扎的祖国母亲经历承受着这样难以忍受的伤痛,她的心在滴血。现在我们再来听母亲的哭骂,你听到的还仅仅是“伤心得很”吗?你还听到了什么?(反馈:愤怒、唤醒、无助、绝望等)指名读。4.祖国母亲受尽屈辱,却还有人不抵抗。如今国弊民穷,山河破碎,她怎能不伤心地哭骂呢。同学们,这里一共用了几个“难道”?(四个)这四个难道又组成了排比句。反问与排比的叠加该表达出多么强烈的情感啊。那这真的是母亲在哭骂吗?面对山河破碎,方志敏借祖国母亲之口,想表达什么?(让我们觉醒,让我们团结,让我们去斗争。)说得好!就让我们读出方志敏的心声吧!(老师引读)男 女 齐读二 拯救“母亲”, 品词析句唤“觉醒”(一)唤情入文,刻不容缓救“母亲”1.过渡引导:朋友们,我多么希望祖国母亲能听到啊!那我们这些做孩子的现在该怎么办啊?请同学们自由读一读课文的第三自然段。2.学生反馈:“朋友,从崩溃毁灭中,救出中国来,从帝国主义恶魔生吞活剥下,救出我们垂死的母亲来,这是刻不容缓的了。3.什么是刻不容缓?(一刻也不能耽搁)4.是的,救出我们伤痕累累的的祖国母亲已经刻不容缓了。齐读。(二)情感共振,唤醒国民救“母亲”1我们该如何去拯救祖国母亲呢?(板书“拯救”) 2. 学生反馈。“欲求。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唯一的方法”3.教师引导:拿起武器,将他们“打”出去。为什么这才是中国的唯一出路,也是我们救母亲的唯一方法?4.学生回顾资料背景谈感受。5.教师小结:是的,血淋淋的历史告诉我们,割地、赔款没有换取我们想要的和平,哭泣、跪求没有让我们走向胜利。反而这些方法只能让我们的祖国母亲受尽屈辱,伤痕累累。所以,我们拯救母亲的唯一方法就是“唤起全国民众起来斗争,都手执武器,去与帝国主义进行神圣的民族革命战争,将他们打出中国去。”6.教师引读:朋友,我们一定自强起来,团结起来,手执武器去斗争!(板书:团结、斗争)谁再来读?指名读,点拨。(指导“打”)有决心、有勇气朋友们,让我们握紧手中的武器,牢记这拯救母亲的唯一方法(齐读)7.拓展延伸:在中华民族最危险的时刻,方志敏就是这样想的,伟大的词曲家聂耳、田汉也是这样想的(课件出示),他们也拿起了自己手中的武器笔,谱写下了无数革命志士内心的声音:这首义勇军进行曲作为国歌,我们已经不知唱过多少遍,今天就让我们起立朗读这首歌词,我相信你们一定有更深的感受(起立齐读):“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中华民族到了最危险的时候,每个人被迫着发出最后的吼声,起来!起来!起来!我们万众一心,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冒着敌人的炮火,前进!前进!前进!进!”8.教师小结:词不同,可这就是无数革命志士发自内心的呐喊,更是无数先烈用宝贵的生命吹响的的集结号。三 展望“将来”,精读感悟生“豪情”(一)走进“将来”,感受作者之憧憬1.在这集结号声中,方志敏看到了,看到了祖国母亲美好的将来。朋友啊,你们看到了吗?请你们再读课文,找到这美好的将来!板书(将来)2.研读“未来的中国”(1)学生读文反馈。 这就是方志敏对祖国母亲美好将来的期望。这里有几个代替(八个)从这八个代替你感受到了什么? 同学们,请你带着憧憬,敞开心扉,用你最舒展的声音,读出这美好的期待。自己先读一读。(2)指导朗读。谁已经快乐地走进这美好的未来了? 指名读,教师相机指导朗读。 齐读:朋友们,让我们一起来看看祖国母亲这美好的将来!(3)多么美好的将来啊!当一切美好都实现,那时的中国会是一个怎样的面貌?a.反馈:“这时,我们民族就可以无愧色地立在人类的面前,而生育我们的母亲,也会最美丽地装饰起来,与世界上各位母亲平等的携手了。”b. 教师点拨,引导学生读出那份期待(出示课件):朋友,这就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理想,这才是我们所期待的祖国母亲的模样。现在就让我们用最动听的的声音,读出心中的那份期待与自豪吧!3.启发思考:这样美好的将来能实现吗?(能)就请你来朗读最后一自然段。(1) “这么光荣的一天,决不在辽远的将来,而在很近的将来,我们可以这样自信,朋友!”(2)从这句话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方志敏心中的那份自信,坚定的信念)(板书:自信 光荣) 我们一起来感受(二)走近“英雄”,感受爱国之情坏1教师叙述,引发感悟:(出示课件)是的,朋友!为了祖国母亲不再哀痛地哭泣,为了实现祖国母亲这光荣的一天,方志敏战斗到最后,流尽自己的最后一滴血。他一直坚持必胜的信念和对祖国的一片赤诚(课件出示)。他曾在文中这样写道:“我老实地告诉你们,我爱护中国之热诚,还是如小学生时代一样的真诚无伪;我要打倒帝国主义为中国民族解放之心还是火一般的炽烈。假如我还能生存,那我生存一天就要为中国呼喊一天;假如我不能生存死了,我流血的地方,或者我瘗(y)骨的地方,或许会长出一朵可爱的花来,这朵花你们就看作是我的精诚的寄托吧!” 听完方志敏的真情告白,你有什么想说的? 2.学生反馈。(方志敏对祖国的忠诚,他是一位个革命英雄。)四 历数成就,拓展延伸抒“自豪”1.过渡启发:就在方志敏牺牲的十四年后,新中国成立了。而七十多年后的今天,我们的祖国已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学们,谁来把如今中国的变化和取得的成就告诉我们的革命英雄方志敏!方志敏,我要告诉您: 。学生反馈,教师相机指导。2.播放课件,激情历数成就:(课件) 今日中国正在崛起,2008年的北京奥运会铭刻了百年梦想,共筑了奥运盛典;神六神七的成功发射,让中国人在太空留下了自己的脚印;2010年我们中国的经济总量已经超越日本,位居世界第二。我们的家乡淮南也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两张图片)。3.豪情满怀,再读“光荣一天”。朋友,曾经的憧憬已经变成美好的现实,我们如今的中国已经:到处都是活跃的创造,到处都是日新月异的进步。欢歌已代替了悲叹,笑脸已代替了哭脸,富裕已代替了贫穷,康健已代替了疾苦,智慧已代替了愚昧,友爱已代替了仇杀,生之快乐已代替了死之悲哀,明媚的花园已代替了凄凉的荒地!4. 艰辛历程,镌刻爱国之声音:多么光荣美好的一天啊!但我们不能忘记,我们的祖国之所以能有如此翻天覆地的变化,那是因为有许许多多像方志敏一样的革命志士,他们怀揣着一颗对祖国的赤胆忠心,英勇战斗,甚至用自己宝贵的生命保卫了我们伟大的祖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入院宣教流程课件
- 健康知识培训心得幼儿园课件
- 偏瘫感觉障碍康复课件
- 伤口造口进修汇报护理课件
- 邮箱平台流程管理办法
- 郑州动态流动管理办法
- 银联卡服务管理办法
- 企业用电安全知识培训
- 海事行政督查管理办法
- 职业能力倾向测验事业单位考试试题与参考答案(2025年)
- 文献检索与科技论文写作入门-第2章
- 无损探伤工(技师、高级技师)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大全-下(多选、判断题汇总)
- 大陆与台湾《建筑抗震设计规范》的比较
- 26字母教学PPT模板
- 辩论赛PPT模板模板
- 2015-2021七年高中数学联赛真题分类汇编 概率统计(学生版+解析版)(共2讲)
- 陶瓷材料基础-陶瓷力学性能-课件
- 开展VIP商务旅客服务的项目策划书
- 广东省封开县金装神梧黄金开采有限公司金矿矿山地质环境保护与土地复垦方案评审意见
- 一年级下册竖式计算题大全
- 大学英语六级(CET-6)试卷模拟真题及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