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文教学计划范文.doc_第1页
传文教学计划范文.doc_第2页
传文教学计划范文.doc_第3页
传文教学计划范文.doc_第4页
传文教学计划范文.doc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传文教学计划范文 xxxx学年四年级传统文化第一学期教学计划祥发小学张体霞 一、指导思想传统文化课程是对少年儿童进行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的启蒙课程,旨在使民族文化得以血脉相承,使学生受到中华传统文化的滋养,从而陶冶情操,开启心智,提升智趣,提高综合文化素养,激发爱国情感,培养民族气节。 二、学情分析四年级一个班约40-50人。 学生经过一年的学习,对我国博大精深的传统文化有了初步的了解。 大多数学生对祖国的文化表现出较浓郁的兴趣,借此时机,将传统文化精髓灌输课堂中,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立志继承和发扬传统文化,教育学生做个具有传统文化素养的中国人。 三、教学目标本册教材就是为了让学生丰富传统文化,增进对传统文化价值的认识,激发学习传统文化的兴趣,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共建中华民族的精神家园,同时也为了提高他们的人文素养及写作水平。 1、在诵读中领略千字文的声韵之美。 感悟古诗的真挚之情。 2、晓通古建筑文化的历史,体会古代人们的智慧和创造才能。 3、认识一些文学巨匠,初步了解他们的生平行迹,领略其独特风骚。 4、知道中国自古就有与外界保持友好往来的优良传统。 5、熟识中国传统工艺,精美玉器,历史古老的青铜器,精美的漆器,陶瓷,文房四宝等,感悟其历史、文化价值,体会中国人的聪明才智。 四、教学措施 1、教学形式多样化。 时而教师讲解、时而学生讲故事、时而读书等。 2、注重游戏教学。 教学中要善于激发学生兴趣,我将运用游戏“对句、接龙、找宝藏、小老师”等多种形式。 3、注重面向全体和个别差异。 集体、小组、个人展示等交错进行,使每一个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都有所提高。 4、重视平常积累,背诵经典名句名篇,通过进行比赛来提高效率。 5、重视多元评价方式,引导学生进行自主评价,并以此作为反馈,激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观察、多积累。 五、教学进度安排教学进度表周次起止时间计划教学内容备注18.319.4从总体上认识中国传统文化2979.11第一单元唐诗第1课南园十三首(其一)39.149.18第2课无题49.219.25第3课问刘十九59.279.30第4课塞上听吹笛610.110.8国庆休假710.910.10第5课走马川奉送冯大夫出师西征810.1210.16第一单元复习910.1910.23第二单元宋词第1课生查子1010.2610.30第2课望江南.超然台作1111.211.6第3课丑奴儿.书博山道中壁1211.911.13第4课诉衷情1311.1611.20第5课扬州慢1411.2311.27第二单元复习1511.3012.4第三单元元曲第1课寿阳曲.渔村夕照1612.712.11第2课南仙侣傍妆台.无题1712.2812.31第6课李白181.031.06第7课杜甫xxxx学年四年级传统文化下学期教学计划葡萄山小学刘金菊 一、学生情况分析四年级一个班约40-50人,经过前段时间的学习,学生在古诗的朗诵、欣赏和背诵上已经有了一定的自主能力。 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让学生认识中华文化的丰厚博大,吸收民族文化智慧,构建学生的精神世界,提升学生的人才素养,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起着重要作用。 传统文化教育是学校开展正常教育教学工作必不可少的一门课程,为切实搞好这一工作: 二、传统文化教育内容 1、“经典驿站”学习、了解中华民族传统原创经典,受益于千古美文的文学滋养,培养对传统文化精髓的喜爱之情。 2、“名人长廊”展示中华民族历史长河中有代表性的名人志士,领悟其智慧、风骨、胸怀和操行,引导学生确立正确的人生坐标,为塑造人生信念奠定基础。 3、“名胜佳境”展示齐鲁名胜中突出的自然文化遗产和人文景观,主要包括“山文化”和“水文化”,了解山水中蕴含的文化内涵,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感。 4、“艺术乐园”步入民族文化的艺术殿堂,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与绚丽缤纷,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这学期我们只学前两部分。 三、实施措施1.坚持以人为本的原则,充分考虑到学生的年龄特点和兴趣特点,营造浓厚的探索实践氛围。 2.充分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3.以提升学生素养为目的,逐步培养其良好得到人文素养,塑造其诚信向上的民族气节和人生信念。 4.注重培养学生的探究学习能力,培养其初步的探究学习能力,形成其积极的人生观和价值观。 5.教师要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素养,提高自己的教学能力。 四、教学中应注意的问题1要关注学生的主体性。 本教材形式多样活泼,遵循学生的认知规律,符合学生的心理体验,教学中要培养学生良好的品德。 2.要尊重学生的主动性。 教学要以“活”为基础,以“动”为特征,旨在倡导研究性学习方式。 3.要体现教学过程中的层次性,关注结果没更关注过程。 4.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体验。 5.注重评价的过程性和激励性。 五、教具准备多媒体,课件等 六、教法学法自学法、感情诵读法、点拨法、讨论法 七、教学进度时课课时教学内容第1周1蔡文姬第2周1陶渊明第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