雾的分类成因和高考题专题_第1页
雾的分类成因和高考题专题_第2页
雾的分类成因和高考题专题_第3页
雾的分类成因和高考题专题_第4页
雾的分类成因和高考题专题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雾 霜 露 雨 雪 冻雨 冰雹 凝结 华 河湖 沼泽 土壤 植物 降温 上升冷却 水平冷却 辐射冷却 对流上升 地形抬升 锋面抬升 热空气遇到冷地面 冷空气缓慢进入下沉 寒流经过 昼夜温差大 雨 雪 冰雹等 雾 露 霜等 凝结核 水汽 本地蒸发 腾 水汽输送 风 气温 辐合上升 雾 一 什么是雾 在水汽充足 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 气温接近露点 在气象学中是指在固定气压之下 空气中所含的气态水达到饱和而凝结成液态水所需要降至的温度 在这温度时 凝结的水飘浮在空中称为雾 而沾在固体表面上时则称为露 因而得名露点 当该温度低于零摄氏度时 又称为霜点 相对湿度 空气中水汽压与饱和水汽压的百分比 达到100 时 空气中的水汽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 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 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 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 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 二是加湿 增加水汽含量 雾的种类有辐射雾 平流雾 混合雾 蒸发雾 烟雾 课标 对地理概念理解能力的评价标准与等级划分 热点问题 雾与霾也是容易被混淆两个概念 雾 在水气充足 微风及大气层稳定的情况下 如果接近地面的空气冷却至某程度时 空气中的水气便会凝结成细微的水滴悬浮于空中 使地面水平的能见度下降 这种天气现象称为雾 雾的出现以春季二至四月间较多 凡是大气中因悬浮的水汽凝结 能见度低于1千米时 气象学称这种天气现象为雾 雾形成的条件 一是冷却 二是加湿 增加水汽含量 霾 也称灰霾 是指原因不明的因大量烟 尘等微粒悬浮而形成的浑浊现象 霾的核心物质是空气中悬浮的灰尘颗粒 气象学上称为气溶胶颗粒 新闻中词用的语汇多为非专业语汇 往往为了达到某种宣传目的 而不严格地遵循科学 给人的感觉是只要有雾 就会有严重大气污染 试想 在完全没有工业文明的时期 有雾吗 三 雾的分类 主要有辐射雾 平流雾 上坡雾 蒸发雾 锋面雾 二 雾和霾的区别 雾是一种自然现象 是悬浮在贴近地面的大气中的大量微细水滴 或冰晶 的可见集合体 霾又称灰霾 烟霞 主要是人为因素造成的 是由空气中的灰尘 硫酸 硝酸 有机碳氢化合物等粒子使大气混浊 视野模糊并导致能见度恶化 一 辐射雾 1 概念 由于辐射冷却作用使近地面空气中水汽凝结而形成的雾 称为辐射雾 一般出现在晴朗 微风而近地面气层又比较潮湿的夜晚或清晨 在秋冬季比较容易出现 一 辐射雾 2 形成条件 晴朗的夜空 无云或少云 近地面辐射冷却快 降温快 有利于辐射逆温层的形成和空气辐射冷却 使水汽凝结 微风 1 3秒 秒左右 有不强的湍流 急而回旋的水流 存在 既能使辐射冷却作用扩展到一定厚度 几十至几百米 的气层中 又不影响近地面气层的冷却作用 近地面层湿度大 在7 8度以内 相对湿度70 以上 有充足的水汽 气温稍有下降 空气就会达到饱和出现水汽凝结 有充足的凝结核 3 辐射雾的特点 季节性和日变化明显 多出现于秋冬季 一般夜间至凌晨生成 日出前后最浓 日出后1 2小时随气温升高逐渐消散 雾起的越早 消散的就越晚 反之 则越早 地方性特点显著 多出现于大陆上潮湿的谷地 洼地 盆地等 范围小 厚度不大 主要发生在地面至200 400米的浅层中 且分布不均 越接近地面雾越浓 归纳 辐射雾在日落后地面的热气辐射至天空里 冷却后的地面冷凝了附近的空气 而潮湿的空气便会因此降至露点以下 并形成无数悬浮于空气里的小水点 这便是辐射雾 它主要在秋天或冬天的清晨 天晴且风弱时出现 在日出后不久或风速加快后便会自然消散 多出现在晴朗 微风 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和清晨 例1 2015四川文综 3 4题 8分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下图为 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1 下列地区中 年平均雾日最少的是A 福建沿海B 黄海沿岸C 准噶尔盆地D 柴达木盆地 D 2015四川文综 3 4题 8分 雾是悬浮在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微小水滴或冰晶 下图为 中国年平均雾日空间分布图 据材料回答下面两题 2 与四川盆地内秋 冬季节多雾直接相关的是A 秦岭阻挡冷空气南下B 气流受地形阻挡抬升C 受暖湿的东南季风影响显著D 晴朗的夜间地面辐射冷却强 D 拓展 俗语说 十雾九晴 用地理知识解释晴朗的夜晚 大气逆辐射弱 地面温度低空气中的水分受冷凝结成雾 二 平流雾 1 概念 暖而湿的空气作水平运动 经过寒冷的地面或水面 逐渐冷却而形成的雾 气象上叫平流雾 这种雾常伴随毛毛雨的天气 2 形成条件 适宜的风向风速 风向应由暖湿空气区吹向冷下垫面区 风速一般2 7m s之间 暖湿空气与冷下垫面温差显著 当暖湿空气流经冷的下垫面时 温差较大的情况下 其下部空气便逐渐降温 并形成平流逆温 在逆温层下部 水汽首先凝结成雾 随着逆温层的发展 雾也向上发展 最后形成较厚的平流雾 暖湿空气相对湿度较大 层结比较稳定 有平流逆温层存在 二 平流雾 3 平流雾特点 日变化不明显 只要条件合适 一天中任何时候都能出现 条件变化后 也会迅速消散 但总体而言 以下半夜至日出前后出现最多 来去突然 能见度极不稳定 如果风向适宜 可很快形成 短时间内迅速覆盖整个机场 一旦风向改变 暖湿平流终止 就会迅速消散 且在白天或夜晚都可出现或消散 范围广 厚度大 水平范围可达数百公里以上 厚度最厚可达2000m 总体而言 平流雾对飞行的影响比辐射雾大 在平流雾上空飞行 很难看见地标 平流雾覆盖机场时 飞机着陆极为困难 例2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而时 就易形成雾 图3中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 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1 2题 1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的主要原因是A 沿岸暖流提供了充足的暖湿空气B 半岛东侧海湾海水温度较低C 海陆间气温差异较大D 沿岸寒流的降温作用较强 D 2 S市夏季常被雾笼罩 是因为A 降水较少B 气温较高C 风力较弱D 光照较强 C 雾是近地面大气层中出现大量微小水滴而形成的一种天气现象 当暖湿空气经过寒冷的下垫面时 就易形成雾 图3中 S市附近海域夏季多雾 并影响S市 据此完成9 11题 3 夏季 S市主要受A 季风影响B 西风带影响C 低压控制D 高压控制 2 8 以区域图和文字为信息载体考查气候及气候因子 从局部区域空间出发 考查从区域图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并进而分析区域地理环境特征及形成原因等分析地理问题的能力 D 辐射雾和平流雾特征对比 我国四川盆地是有名的误区 重庆冬季无云的夜晚或早晨 几乎80 是雾日 优势终日不散 有 雾都 之称 资料一 雾是悬浮于近地面空气中的大量水滴或冰晶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千米的现象 雾多出现在晴朗 微风 近地面水汽比较充沛且比较稳定或有逆温存在的夜间或清晨 资料二 例3 1 辐射雾和平流雾中 具有明显季节性特征的是 雾 1分 2 海洋上暖湿的空气流到的洋面上 一般形成 雾 1分 3 气象谚语 十雾九晴 中的 雾 一般指 雾 1分 4 重庆的雾大多属于辐射雾还是平流雾 分析形成原因 5分 辐射 平流 辐射 辐射雾 成因 位于我国的湿润地区 位于河流交汇处 水汽充足 空气湿润 夜晚地面辐射强 夜晚温度低或夜晚降温快 位于四川盆地 空气比较稳定 近地面水汽积存 城市附近尘埃多 凝结核多 1 概念 蒸发雾 即冷空气流经温暖水面 如果气温与水温相差很大 则因水面蒸发大量水汽在水面附近的冷空气便发生水蒸汽凝结成雾 这时雾层上往往有逆温层存在 否则对流会使雾消散 所以蒸发雾范围小 强度弱 一般发生在下半年的水塘周围 三 蒸发雾 当暖水面蒸发的水汽在空气中冷却达到过饱和时可形成 冷空气移动到暖水面或暖洋流移动到气团控制区均可形成蒸气雾 当暖雨水下降到锋面以下的冷空气中 空气中的水汽过饱和时也常生成蒸气雾 例4 阅读资料 完成下列要求 图示地区属于北温带季风气候区 当冷空气缓慢进入并滞留于图中某些地区时 气温下降致使水汽过饱和会产生浓雾 并对人类的生产生活造成影响 1 甲 乙两段多发浓雾 试说明其原因 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 时间更长 为什么 1 甲 乙两段多发浓雾 试说明其原因 两路段中哪一段受浓雾影响频次更多 时间更长 为什么 答案 地势比较低 冷空气容易进入 水汽较多 靠近河流 易产生浓雾 乙路段乙路段地势较甲路段 更 低平 离山较远 冷空气更容易进入 接近 开阔 河谷的路段比甲路段更长 水汽较多 上坡雾 这是潮湿空气沿着山坡上升 气温降低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产生的雾 这种潮湿空气必须稳定 山坡坡度必须较小 否则形成对流 雾就难以形成 四 上坡雾 锋面雾 经常发生在冷 暖空气交界的锋面附近 一般雾后便是持续性的降雨 锋前锋后均有 但以暖锋附近居多 锋前雾是由于锋面上面暖空气云层中的雨滴落入地面冷空气内 经蒸发 使空气达到过饱和而凝结形成 而锋后雾 则由暖湿空气移至原来被暖锋前冷空气占据过的地区 经冷却达到过饱和而形成的 因为锋面附近的雾常跟随着锋面一道移动 军事上就常常利用这种锋面雾来掩护部队 向敌人进行突然袭击 五 锋面雾 六 地方性雾 地方性雾 这类雾的特点是受局地条件的影响特别明显 例如都市雾 常常出现在大城市 工业中心及工厂附近 由于有大量的活跃性凝结核存在 对雾的形成特别有利 海雾 海雾是海洋上的危险天气之一 海雾是海面低层大气中一种水蒸汽凝结的天气现象 因它能反射各种波长的光 故常呈乳白色 寒暖流交汇处多海雾 寒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低纬度 暧流流经地区多海雾主要在中高纬度 季节为冬季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 冷洋流 被冷却饱和而形成 冷 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 很容易形成海雾 七 海雾 雾的形成要经过水汽的凝结和凝结成的水滴 或冰晶 在低空积聚这样两个不同物理过程 在这两个过程中还要具备两个条件 一是在凝结时必须有凝结核 如盐粒或尘埃等 否则水汽凝结是非常困难的 另一个是水滴 或冰晶 必须悬浮在近海面层中 使水平能见度小于1公里 例5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 冷洋流 被冷却饱和而形成 冷 暖洋流交汇处往往具备这样的大气环流条件 很容易形成海雾 读日本附近海域洋流示意图 回答下列问题 1 在 两海域中 容易出现海雾的是 海域 理由是 2 该海域海雾多发的时间是 A 1 2月B 3 4月C 7 8月D 11 12月理由是 3 试分析P地冬季多降水的主要原因 地理事物现象判断题 海域是寒 暖流交汇处 容易形成海雾 C 夏季 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 当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 易形成海雾 P地冬季吹西北风 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 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 湿度增大 故P地冬季多降水 降雪 思路分析第 1 题 根据材料信息 位于日本暖流和千岛寒流交汇处易形成海雾 第 2 题 根据材料信息 海雾大多是因为暖湿空气流经较冷表面 冷洋流 被冷却饱和而形成 夏季盛行东南季风 性质暖湿 经过 时易形成海雾 第 3 题 P地冬季多降水的原因是因为地处风从海洋吹来的冬季风的迎风坡 答案 1 海域是寒 暖流交汇处 容易形成海雾 2 C夏季 该海域盛行东南季风 当暖湿的季风经过寒冷的洋面时 易形成海雾 3 P地冬季吹西北风 西北风经日本海海面后 遇地形阻挡形成地形雨 又因P地受暖流的影响 湿度增大 故P地冬季多降水 烟雾 通常所说的烟雾是烟和雾同时构成的固 液混合态气溶胶 如硫酸烟雾 光化学烟雾等 谷雾 这个通常发生在冬天的山谷里 当较重的冷空气移至山谷里 暖空气同时亦在山顶经过时产生了温度逆增现象 结果生成了谷雾 而且可以持续数天 冰雾 当任何类型的雾气里的水点被冷凝为冰片时便会生成冰雾 通常需要温度低于凝点时才会生成 所以常见于南北极 八 烟雾 谷雾 冰雾 1 简述世界上最著名的三大雾区分别是什么 答案 日本北海道东部至阿留申群岛 北美圣劳伦斯至纽芬兰附近海面 挪威 西欧沿岸与冰岛之间海面 2 世界海洋上主要雾区产生海雾的原因及季节 答案 日本北海道东部至阿留申群岛常年多雾 这里是黑潮暖流与亲潮冷流的汇合处 夏季 北美圣劳伦斯至纽芬兰附近海面终年多雾 这里是墨西哥湾暖流与拉布拉多冷流的交汇处 夏季 挪威 西欧沿岸与冰岛之间海面常年多雾 北大西洋暖流与冰岛冷流在这一带交汇 夏季频 3 简述我国沿海产生海雾的原因是什么 答案 我国近海有两支海流 一支是著名的黑潮暖流 台湾暖流 另一支是沿岸流 寒流 其中 沿岸流由春至夏 受大陆增温影响 逐渐变性北退 进入盛夏后 沿岸流的低温性质便隐而不见了 与此同时 黑潮暖流 台湾暖流 在由春至夏逐渐增强北上 从而 我国沿海这两支冷暖海流交汇海域也逐渐由南向北推移 以上这种海流分布状况 在适宜的风场配合下 为平流雾的产生提供了必要的下垫面 中国沿海有平流雾产生时 起冷却作用的是中国沿岸流 四 世界三大雾区 我国沿海海雾成因 例6 读下图 世界海洋多雾区分布图 回答 1 下列关于图中多雾区说法正确的是A 多雾海区均为暖流流经的地区B 与多雾海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