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新诗百年,自由的灵魂不死中国新诗的审美范式与民族心理课外拓展文章一九一七年二月,胡适在新青年发表白话诗两只蝴蝶,与此同时,刘半农、沈伊默、周作人等亦有白话诗在新青年发表,不久之后,胡适再次发表诗歌改革理论文章论新诗,并出版了第一部个人白话诗集尝试集。这一系列的现象,被称为“诗界革命”,同时也被认为是新诗的开端。到二零一七年,中国新诗已经走过百年,百年之中,多少风云人物、多少璀璨诗篇,在历史中留下了无法磨灭的印记。但同时,诗歌也从文学最重要的体裁,渐渐变得边缘。诗歌,从打破束缚开始百年新诗的历程中,胡适并非开风气之先的人,早在胡适之前,黄宗宪、梁启超等人就已经开始主张和呼吁诗歌的革命,著名学者、中国现代诗歌研究者、首都师范大学教授吴思敬说:“胡适发表论新诗,出版尝试集,从理论和实践两方面打开新诗的局面,因此他被视为推动新诗出现的标志性人物,这是有道理的,但其实,新诗的出现在此之前,已经有了根源和征兆”。甚至“诗界革命”这个词汇也并非从胡适开始,早在1899年,梁启超即提出“诗界革命”的命题,并提出“新意境”“新语句”“古风格”的诗歌主张。1902年,梁启超在饮冰室合集中再次修正“诗界革命”的含义,提出“以旧风格含新意境”“熔铸新理想以入旧风格”。吴思敬说,“梁启超的主张,和之前黄遵宪等人的新诗实践一脉相承,同时又总结他们在新诗实践中的经验教训”。黄遵宪是清末著名的诗人,也是诗界革命最早的提倡者之一,著名的“我手写我口”即出自黄遵宪的诗中。黄遵宪提倡不受古文束缚,以口语入诗,“即今流俗语,我若登简编;五千年后人,惊为古斓斑”,他认为古代的诗歌亦是平常口语,只是时间让它变得古拙难懂,今天的口语,五千年后谁说不会成为难懂的古文呢?黄遵宪的这一主张受到康有为、丘逢甲等许多当时名士所赞同和支持。吴思敬说:“在当时那个现代化已经敲开中国的大门的时候,黄、梁等人,已经意识到旧体诗已经不适合新时代的要求了,需要一种打破传统束缚的新的文化,使中国人的精神有破茧重生的力量。黄遵宪是形式革命的代表人物,而梁启超更重视精神的变革,主张革其精神,而非形式。”新生,背后是人的觉醒尽管“诗界革命”早已开始,但真正完成,却在五四运动以后。伴随着新文化运动的兴起,诗歌的变革也真正有了实现的基础。吴思敬说:“诗界革命的实现,有两个基础,一个是辛亥革命推翻了皇权制度,把人从皇权时代的思想教条中解放出来,为五四新文化运动奠定了基础。另外一个是国外自由诗论的进入,惠特曼等一大批现代诗人的作品流入中国,对中国诗歌的影响极大。尤其是胡适他们这些年轻的留学生,在国外直接接触自由诗体,从一开始就建立了与以往完全不同的诗歌新视界。”皇权崩溃,皇权制度下的诗教传统也随之崩溃,再加上外来诗论的影响,新诗的诞生已经万事俱备,吴思敬说,“新诗出现在清末民初,五四时代,绝非偶然。”新诗的出现是大时代的必然,胡适把文艺的复兴和人的解放联系在一起,认为诗歌的革新,是人性解放的标志。郁达夫也同样指出,五四的成功是个人的发现,诗体的变化,是人的觉醒在文艺理论中的反应,“从前人是为君父为道而存在,现在人为自己存在”。吴思敬说:“诗歌的变化,恰恰是那个时代社会变化的体现,胡适谈的是诗,出发点却是人,打破了旧诗体的束缚,其实是为了打破精神的束缚。今天看来,胡适的诗不能说达到了多高的水平,不见得就是伟大的作品,但他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人,这是他的可贵之处。正如我们谈论胡适他们的新诗,未必有多高的艺术水平,但却不能否认,新诗诞生的背后,正是人性解放的渴望和努力。”现实,无法回避的联系诗歌在中国传统社会中有极其重要的作用,它不仅是文学体裁中最重要的一个,同时更是传统教化的承载者,即“诗教”传统。而新诗的出现,却并没有完全改变这样的局面。新诗又被称为自由诗,新诗的起源和发展,也和20世纪初的中国知识分子追求人性的解放、精神的自由有关,胡适的新诗主张思想解放,艾青则清楚明白地指出,“诗和自由是生命中最可宝贵的”“诗的声音即自由的声音”,吴思敬说,“那么多优秀的知识分子,出于诗的自由本质的理解,选择了自由诗,也表明了诗人对心灵自由的追求”。不过,在那个风雨飘摇的大时代里,谁又是真正自由的呢?“新诗一开始,就和那个救亡图存的特殊时代有割不断的联系”,吴思敬说。军阀混战、列强入侵,中国近代史中,始终伴随着救亡图存的主题,对于知识分子来说,尤其如此。吴思敬说,“诗人们尽管追求自由诗、追求灵魂的自由,但实际上或自觉或被动地服务于当时的现实、政治。这又和传统的诗教有了某种意义上的相似和联系”。尽管依然有一些诗人坚持诗歌的纯粹,拒绝诗歌和现实、和政治产生联系,但其实也无非是另外一种政治态度。“战争、救亡对诗歌的影响是巨大的,使它不能成为纯粹的文艺变革,而是和民族危亡联系在一起,坚持自由、审美独立的诗歌,始终没有发展起来。”影响,被遮蔽的独立性上世纪三四十年代,抗战时期,民族危亡的关头,救亡图存不仅是所有中国人的责任,也是诗歌的责任,“当时包括一直坚持诗歌的独立性的,也提出诗歌要向现实靠拢,比如著名现代派诗人徐迟,提出放逐抒情。”特殊的时代中,救亡的命题下,诗歌发挥了重要的作用,吴思敬说,“诗人们不约而同地强调诗歌的实际效用,打击敌人、教育人民,唤起人民自信自强的精神。这是诗歌在那个时代的使命,也是诗人们理想和责任的体现”。不过,现实对诗歌强大的干预力量,并没有随着战争的结束而消失,而是依旧顺延而来。吴思敬说,“战争时代出现和强化的诗歌为现实服务的特征,顺延到了1917年文学时期以及后来的文革时期。这使得长期以来,诗歌中个人缺失,诗人缺乏表现世界、表现人的内心的丰富手段。甚至一度出现浮夸、假大空等现象。这是一个沉重的历史教训。当然,也一直有一些人坚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大学统计学期末考试题库:非参数检验在统计推断中的数据分析与结果解释试题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综合素质》教师礼仪与沟通能力训练案例题(含答案)
- 2025年期货从业资格考试法律法规重点知识梳理与测试卷
- 2025年调酒师职业技能大赛酒吧营销与市场分析试题试卷
- 2025年小学教师资格考试《综合素质》教师礼仪与沟通案例分析题库解读
- 2025年地理模拟试题:初中学业水平考试地质灾害防治与可持续发展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考试:风险分级管控与安全生产标准化试题
- 2025年乡村医生考试题库:农村慢性病识别与诊断技能试题
- 2025年安全生产风险分级管控安全管理实务案例分析试题
- 2025年统计学期末考试:假设检验与统计推断的理论应用试题试卷
- 自考英语一单词
- 派出所纪律作风整顿工作总结
- 新人教版高中物理选择性必修第一册课时作业及答案
- 呼吸系统疾病所致精神障碍
- 青光眼小梁切除手术
- 2024(统编版)语文六年级上册 开学第一课 课件
- 招标代理服务服务方案
- 风力发电技术的发展现状和未来发展趋势
- 财税公司报告
- 脱发患者的头皮及头发护理方法
- 球囊扩张支架植入术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