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201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doc_第1页
*市201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doc_第2页
*市201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doc_第3页
*市201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doc_第4页
*市201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市2017年农业和农村工作总结20*年,是我国农业发展史上开创先河的一年,也是农民得到政策实惠最多的一年。按照中央一号文件和市委工作会议精神的要求,全市上下抢抓机遇,求真务实,开拓创新,全面推进,中央一号文件的政策积极效应初步显现,推动了全市绿色农业发展并取得了显著成效。全市粮食总产实现4.1亿公斤 ,比上年增长22.4%;预计全市农业总收入达6.62亿元,比上年增加8.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3608元,比上年增加10.1%。一、“三项补贴”工作进展顺利粮食补贴方式改革、良种补贴、机械更新补贴(下称“三项补贴”)政策是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的具体体现。自省市会议之后,相继召开了全市“三项补贴”工作会议,同时从市直机关单位和各乡镇抽掉170名干部组成85个工作队,分赴全市各村宣传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传播“三项补贴”政策,促进农民有效增收;制发了“三项补贴”工作实施方案。在此基础上,农委、财政局、农机总站等单位抽掉精兵强将,分别成立了政策信访办公室,接待农民上访咨询410人次;张贴省人民政府关于粮食补贴方式改革的公告100余份,将补贴的原则、方式、对象、标准等有关补贴政策原原本本地宣传到村到户,达到了家喻户晓、人人皆知。从前期运作启动到正式发放补贴款,整个过程始终坚持按政策不走样,严格遵守统计上报、核实计税面积、张榜公示、资金封闭运行、直接发放到户的操作程序,积极稳妥地将补贴资金发放到了农民手中。全市发放粮食补贴资金1943万元,受益农户达到22262户、补贴面积达到94.8万亩。水稻良种补贴资金到位849.39万元,第一批已发放340.57万元,受益农户达9613户;第二批资金发放工作于11月20日结束,全市水稻良种补贴面积达到56.626万亩,发放面达100%。全市高油大豆补贴计划8万亩,80万元补贴资金发放到11个乡镇、68个村、1363户。全市农机更新补贴资金发放50万元,补贴的大型拖拉机12台、播种机13台、浅翻深松犁16件,总金额达212.63万元。“三项补贴”政策的落实,农民种地的积极性空前高涨,农村社会稳定。今年全市外包土地达到30.4万亩,比上年增加5.7万亩,其中镇就达8万多亩。二、绿色种植业标准化生产成效显著年初以来,抗低温、除内涝、战冰雹,抢前抓早,加大投入,全面实施绿色农业标准化,绿色农业生产基本实现了种满、种严、种好的目标,农业喜获丰收。一是实施优质粮食产业工程,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创历史新高,绿色食品生产能力提高。全市总播种面积达到139.4万亩,比上年增加24.4万亩。粮食作物种植面积达到 113.65万亩,占总面积的81.5%,比上年增加25.9万亩,其中绿色水稻、大豆分别达到53.8万亩、43.2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23.4%、56.5%。全市绿色种植面积达到92.7万亩,占播种面积的66.4%,其中绿色水稻、大豆分别达到45万亩、30万亩,分别比上年增长12.5%、11.1%。粮经饲比例达到75:14:11。二是农业投入能力增加。今年全市投放农业贷款10182万元,比上年增加1172万元。化肥、农膜等生产资料在价格攀高的情况下,物化投入品依然稳步增加。农村弱势群体340个困难户种地质量好于去年。全市更新大中小型农业机械1324台,配套农具1153台件。农机销售总额达到5989.1万元,比上年增长4倍。三是抢前抓早,克坚攻难,政策影响力增大。在春耕生产之时,全力抗低温、除内涝、战冰雹,以绿色水稻育苗为主要标志的绿色农业生产于4月5日稳步开局,全市水稻育苗、插秧均在高产期进行;加之乌苏里江水位暴涨,东部三个受灾较重的乡镇,进入开播时内涝面积达到5万余亩,到6月10日前全部播上早熟品种;5月31日突降冰雹,袭击中部三个乡镇,1.59万亩绝产地块得到及时毁种,经济损失降到最低。四是加强管理,科技支撑力增强。大力实施良种工程,绿色水稻品种以空育131、龙粳13为主,高油大豆主栽垦丰9、垦农19两个品种,绿色玉米以龙单16、龙单13为主。全市粮食作物优质品种率达到97%。推广农业新技术10项266万亩次,其中大豆抗重迎茬栽培10万亩、平衡施肥15万亩、叶面追肥60万亩。推广新型机械577台,其中大豆行间覆膜机3台、水稻苗盘播种机200台、水稻高留茬还田整地机30台、南韩产水稻插秧机5台、延吉产水稻插秧机144台、国产联合收割机200台。全市应用机械精少量播种达到84.56万亩,水稻机插达到36万亩,机械深施肥达到63.54万亩,机械整地达到62.5万亩,农机农艺结合更加紧密。同时,在绿色水稻、大豆生产关键时刻,组织技术力量及时指导农户灭草、防病虫,为农业丰收、农民增收奠定了坚实基础。三、以培育奶牛、大鹅两大优势项目为重点的绿色畜牧养殖业高歌猛进一是高标准奶牛小区养殖正式启动。从澳大利亚引进的纯种奶牛2000头,已入住、等3个小区,水、电、路等配套设施正在进一步完善。奶牛专业户达到131个。大鹅生产在优惠政策的引导下,通过采取大户规模饲养与分散饲养,小群体发展相结合的措施,大鹅生产创历史最好水平。全市大鹅养殖达到53.2万只,比上年增长184.6%。涌现出了万只大户6个、5000只以上大户8个、千只以上大户206个。国家牧草种子基地建设项目资金到位310万元并已实施,全市种植青贮玉米、饲草分别达到0.5万亩、0.6万亩;省投50万元的青贮利用工程和农业部投入60万元的动物保护工程建设项目资金已经到位,并全面开始实施。截止目前,全市奶牛、黄牛、羊、生猪、家禽饲养量分别达到7316头、1.77万头、4.92万只、9.4万头、113万只,分别同比增长37.4%、2.9%、13.9%、1.1%、27.2%;。二是水产名特优养殖稳定发展。全市养鱼面积达到4.24万亩。大水面主套养河蟹达到2.67万亩,投放种苗2.1万斤,其中池塘养蟹356亩。稻田养鱼落实1万亩,稻田养蟹达到210亩。三是食用菌产业稳步发展。今年围绕提高菌袋的合格率和香菇产量,通过集中办班、现场指导、跟踪服务的方式,全方位提高菇农栽植水平,食用菌产业步入集约型规模发展阶段。到日前,全市香菇、木耳、树黄等食用菌总量达到140万袋,比上年增长3倍。四、促进农业增效、农民增收保证措施落实到位一是 成立和启动了“三农”服务团并取得初步成效。农业科技讲师团自去年底开始,以电视讲座为龙头,通过集中办班、播放录像、发放科技资料、开展科普大集等形式,在全市掀起了科技培训高潮。目前,举办培训班55场,电视讲座30期,播放录像42场次,发放资料1.5万份,培训人员达3万人次,应知面达95以上。二是农业11XX期工程建设进展顺畅。投入5万元,为85个村全部配备并 使用的农业信息接收机、电视无线信息接收机各一台,农业信息传递“最后一公里”问题基本解决。畜牧110已经启动。全市通过农业110信息服务系统,提供市场信息服务200多条,咨询解答810人次,接待农民政策解惑200人次。三是引领农业发展趋势的典型群体建设推向新水平。今年全市典型建设定位在省级水平上,以“一路两带六区”为重点的典型群体,特别是镇绿色水稻基地和高效旱作农业示范基地、青贮玉米标准化示范区、镇千亩绿色高油大豆示范基地等高标准典型达到乃至全省水平。水务、农机、畜牧等部门积极参与并给予大力支持,特别是水务局为旱作小区建设投入水泥板、灌溉井等设施资金达4万多元 。四是绿色农业生态环境进一步改善。以国投资金为主的西南岔水库除险加固、乌苏里江珍宝岛区段防洪、穆棱河下游治理收尾为重点的水利工程大项目按期实施;节水灌溉示范典型达到15个、3114亩;人畜饮水工程解决19个困难村屯的人畜饮水问题,受益人口6320人。全市完成农田水利建设投资1307.42万元,总工程量达到91.28万立方米,新打机井271眼。新建、改善灌排渠道256条207公里,新增、改善除涝面积4.45万亩,新建、维修建筑物27座,维修机电井2000眼,泵站10处,维修喷灌设备20台套。新建堤防一条长6.1公里、护岸0.84公里,新增堤防保护面积0.9万亩,团结、朝阳小流域治理共栽植水保林6000亩、种草500亩。林业全面实施了退耕还林工程,全市造林达到3.6万亩,其中退耕地还林4003亩,宜林荒山荒地6019.9亩,三北转移两荒6003.1亩,封山造林20000亩。全民义务植树达到23.9万株,超额实现“一人三棵树”的目标,完成计划的120。通过义务植树绿化村屯16个,绿化道路5条7公里,营造防护林10条28公里。其中虎林镇城区绿化植树2053株,栽植花灌木3212株,栽植绿篱3934延长米。五是农村中介组织不断壮大。到目前,新增农村各类专业协会11个,协会总数达到27个;全市有78人经培训合格后加入了经纪人队伍,总量增至344人。六是农村劳动力转移实现新突破。全市以出国、省外劳务转移为突破口,以阶段性短期域内打工转移为重点,积极推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增收渠道不断拓宽。到目前,全市外出务工的人员达7230人,占劳动力总数的22%。村外出务工近百人,其中赴韩国就达36人。今年,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通过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农民焕发出高涨的种粮积极性,推动农业经济取得了突出成效,但也存在需要认真研究解决的问题。一是中央一号文件调动了农民发展粮食生产的积极性,部分农民恪守重视种植业、忽视畜牧业的思想进一步加深,从而制约了畜牧业的大发展,单一并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结构依然没有改善。二是国家粮食、良种补贴政策虽然给农民带来了实惠,但二轮土地承包后如计划外土地、无地户、集体机动地超标等深层次问题暴露无疑,将引发农民要地、争补贴、要求分地等现象出现,农村不稳定因素增多。三是农村体制进一步深化,“一补两免”政策的落实,乡镇服务职能需要转变和增强。四是农村二三产业不发达,收入渠道不宽。五、20*年农业工作思路20*年,是继往开来,加快发展,全面推进绿色产业升级的重要之年,也是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实现建设高水平经济强市,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关键之年。按照市委工作部署,农业战线要进一步开拓进取,求是创新 ,与时俱进,强化落实,再创农业和农村工作新局面。20*年,农业总收入达到7.05亿元,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090元,分别比上年增长8%、8%。全市农业和农村工作的指导思想是: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紧紧围绕农民、乡镇、财政增收这个中心,坚持用工业化、城市化、合作化、契约化、资源整和的理念指导农业,用大市场、大龙头、大产业、大服务、大财政的科学发展观,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用城乡统筹互动的观念,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用科技支撑和可持续发展为动力,全面推进绿色产业的战略升级,加速实现建设经济强市,率先进入全面小康的奋斗目标。具体安排是:围绕一个中心,突出三条主线,实现三个突破,建设八大基地,抓好六项重点工作。即:围绕农民、乡镇、财政增收这一中心;突出农业结构调整、绿色产业战略升级和农业保障体系建设三条主线;在创税型农业(烤烟)、创汇型农业(出口蔬菜)、创收型农业(大鹅、有机食品等)三个方面实现突破;抓好以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为重点的政策支撑体系建设、以大项目为重点的农田水利建设、以天保工程为重点的生态保护建设、以农业110为龙头的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建设、以杨岗镇水稻、旱作农业小区为重点的“一路二带六区典型群体建设、以订单为纽带的农业产业化经营体系建设等六项重点工作。 (一)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要发挥优势,突出特色,重点建设绿色食品、“两牛”、大鹅、烤烟、蔬菜、北药、食用菌、木材加工八大基地。1、依托市场需求,调优种植业结构。要坚持“三三”科学轮作制度,重点控制大豆面积在40万亩以内(20*年实际种植49万亩,占旱田近50%)。粮经饲比例由74:15:11调至71:18:11,即水稻53.88万亩、大豆40万亩、经济作物26万亩、饲料玉米和饲草15万亩。要使全市81万亩旱田种植逐步实施大豆、玉米、经济作物“三区”轮作制度。一是实施优质粮食工程。重点解决产量低、品质差的问题。要根据水源状况,控制性发展水稻生产;要改变“十年九豆”,省事热销的大豆种植观念,建立科学的“三三”轮作制度,彻底解决多年重茬造成产量逐年下滑的问题。二是建设创税型烤烟基地。要将优惠政策落实到位,合理配置资源,发挥农民主观能动作用,建立责任奖惩机制,采取引导农民自愿种植、外地农民引进种植、机关企业与农民合作种植等多种途径,全面兴烟促收。全市烤烟面积达到6000亩,比上年增长93.5%。三是建设出口创汇型蔬菜基地。要充分发挥口岸优势,重点建设出口蔬菜基地。要以为重点,围绕俄方市场对胡萝卜、西红柿等品种的需求,以出口公司为龙头,以契约为纽带,严格按照俄方标准进行生产。建设以村为重点的圆葱、胡萝卜等为主的蔬菜出口基地1000亩,建设以为重点的日光节能温室和保护地栽培蔬菜生产基地,新建日光节能温室20栋;大棚50栋;草莓、西甜瓜、蔬菜等保护地栽培面积达到2万亩.要拉长产业链条,大力开展贮藏、加工,提高附加值。同时,要盯住城镇居民的“菜篮子”,采取典型带动,规模推进的方式,大力发展大众品种蔬菜,逐步形成“一村一品”、“一屯一品”种植格局。全市蔬菜面积达到2.5万亩,比上年增长25%。20*年全市经济作物面积争取达到30万亩,其中白瓜面积5万亩,计划比上年增长4.8%,红小豆面积10万亩计划比上年增长29%。四是建设开发契约型北药基地。要依托优势,宜粮则粮,宜药则药,合理布局,突出特色,重点发展。全市药材种植面积达到0.5万亩,比上年增加1700亩。五是建设立体式栽培型食用菌基地。20*年全市计划食用菌种植量300万袋,在做好传统的滑子蘑、香菇、平菇、地载黑木耳等品种规模化开发的同时,加大杨树黄等珍稀品种的引进、驯化、选育及产业化开发;辟建栽培基地,按照“选点示范,逐步发展”的要求,各乡镇以一万袋为基数,每个村都要选择一两个示范户,进行食用菌栽培示范。要依托利用食用菌公司,以水稻大棚小区为示范,以北部山区村屯为基础,充分利用庭院、树林、废弃地,以及承包地,大力发展平菇、香菇、木耳等食用菌,逐步形成规模优势,变副业为主业,进而形成产业。全市食用菌总量达到200万袋,比上年增长43%。2、围绕农民增收,调大养殖业结构。畜牧养殖业是一项稳定增加农民收入的长效中轴产业,一定要摆上位置,常抓不懈。要强劲发展见效快的大鹅养殖项目;持之以恒,稳步发展效益稳定的“两牛”项目;依托资源优势,大力发展特色养殖项目,形成多元发展的畜牧养殖格局。全市农民人均畜牧养殖收入占人均纯收入的25%以上。一是建设产业化经营型大鹅基地。重点解决鹅雏、饲料、防疫、龙头与企业的利益连接等问题。重点做好浙市客商来我市发展大鹅生产工作。要以市食品公司大鹅屠宰加工厂为龙头,发挥政策的导向作用,实施大户带动与农户普养相结合,规模推进,全面发展,大鹅专业乡镇发展到5个,大鹅养殖户发展到500户。全市大鹅养殖万只以上的典型发展到13个,5000只以上的典型发展到13个。要抓住防疫关键环节,提高成活率,增强农民养殖信心,进而提高效益。全市大鹅养殖规模达到100万只,比去年增长一倍。二是建设长效增收型“两牛”基地。重点解决品种不纯、单产不高、奶质不优的问题。要坚持科学发展观,宜牛则牛,不搞一切。要继续扩大“两牛”优惠政策的引导效应,全面宣传“两牛”典型,培育养殖大户,带动农民普遍发展,抓好等奶牛小区建设和奶牛饲养工作,奶牛专业乡村争取发展到8个,奶牛专业户发展到300个。要增强农民养殖信心,防止大起大落,促进“两牛”养殖基地的稳定发展。要继续推广畜牧综合技术和“三化”、“两贮”技术,重点培训奶牛、肉牛、大鹅等饲养管理技术以及疫病防治技术,力争使每个养殖户都有一个明白人。要抓好青贮利用工程建设,青贮玉米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再建青贮窖2万m3,并做好春种秋收青贮玉米工作。要重点完成全市12个乡镇的防疫化验仪器设备的配置工作,建好配种站点,配齐配种员和配种设备,引进优质奶、肉牛冻精,广泛开展奶牛、肉牛人工授精技术。20*年全市奶牛、黄牛分别达到1万头、2万头分别比上年增长33%、17.6%。三是建设水产养殖基地。一方面要开发利用水面资源,抓住养殖品种、提高产量、增加效益三个关键,解决大众品种多、产量不稳、效益低下的问题,同时,要大力推广无公害、绿色养殖技术,进而提高效益;另一方面要开发利用水田资源,大力推广稻田养鱼、养蟹等技术,提高土地利用率,从而增加收入。全市水面养鱼、稻田养鱼分别稳定在4.2万亩、1万亩;以河蟹为特色的养殖面积达到3.6万亩,比上年增加0.4万亩。3、推进农工化进程,调强二三产业结构。一是大力发展农产品加工业。一方面要围绕我市以粮食为重点的农产品资源,宜初则初,宜精则精,多种所有制结构,多种加工方式,培育和建设农产品加工企业群,逐步形成本地龙头企业;另一方面要围绕俄方木材资源,采取引进、培育、合作等方式,建设外向资源型木材加工基地。二是大力发展餐饮、修理等第三产业。三是大力发展劳务经济。全市达到1万人。(二)推进绿色产业战略升级要全面总结我市发展绿色食品的经验,积极探索绿色优价,促进农民增收的有效途径。明年建设绿色食品基地核心是做实做强,方向是推进升级。全市绿色种植面积达到80万亩,占59.1%,其中绿色水稻45万亩、大豆35万亩。其它作物种植也要按照绿色食品生产标准操作。要加强与公司合作,在农场建立万亩有机食品水稻基地,全面应用配套的生物措施生产有机食品,实现有机食品零的突破。一要建立良种繁育基地,保证生产用种。全市水稻和大豆两大作物的种子繁育基地至少达到0.5万亩。种子管理部门要加强管理,确保种子质量。二要成立由农委、环保局、绿办、推广中心等部门参加的绿色食品监督检查管理组织,实行“五统一”管理,即统一种植品种、统一农时播种、统一投入品数量和品种、统一技术规程、统一检查管理。三要建立和完善市场或龙头企业与基地农户的利益连接机制,使农民按照合同要求组织生产,同时要加强农民培训,提高科学种植水平,确保技术到位而不变形,通过标准化生产,提高绿色产品的竞争力。四要制定和完善绿色食品生产技术规程,组织印发aa级绿色食品基本知识手册、生产技术操作规程到管理者、种植户手中,使基地农户真正了解和掌握aa级绿色食品生产技术,指导基地农户建立田间管理档案,跟踪检查,确保aa级绿色食品水稻基地的建设。五要是加大 无公害和绿色食品产品认证力度,增加数量和品种,完成a级绿色食品标志的申报工作。六要采取龙头牵动、乡村促动、经纪人活动、农民互动的“四轮驱动”措施,全民造势,宣传品牌,竭力开拓国内国外市场,提高市场占有率,促进绿色产业的良性发展。(三)强化农业保护体系建设1、全面落实中央、省、市对“三农”的各项政策。一是粮食补贴政策。二是良种补贴政策。三是进一步落实农机补贴政策。更新大型拖拉机50台套,配套农机具100套推广应用新型农机具100台套,农机大户达到90个。四是农村“一事一议”补贴政策。五是退耕还林政策。2、全面加强农田水利建设。一是积极推广杨岗镇自筹资金兴修水利的先进经验。二是积极争取水利项目。确保工程保质保量按期完工。要完成除险加固续建工程,总投资3680万元,总工程量29.93万立方米;护岸工程,总工程量4.79万立方米,总工程量722.44万元。同时,争取以下五项工程列入投资计划的工程项目,要在年底完成设计的基础上,争取20*年列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