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再读《论语》.docx_第1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再读《论语》.docx_第2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再读《论语》.docx_第3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再读《论语》.docx_第4页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再读《论语》.docx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论语复习教案 一、学习目标:1、知识目标: 积累重点实词、虚词的意义及用法。 把握各语段的翻译。背诵课内的选文。2、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对文言文的感知和翻译能力。理解、运用其中的警句。3、情感目标:感受孔子光辉的人格魅力,提高自己为人处事的修养。联系自己的学习经历,体会文段的丰富内涵。二、教学重点:1、朗读文段,背诵教材所选内容。2、正确理解字词含义并翻译句子。 三、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论语内涵。四、教学方法:自主预习,合作探究。五、课时: 1课时六、教学过程: 1、导入: 这是一节中考前的复习课。我们以论语为模板,补充论语中的其它论述,进行文言文复习。希望同学们能查漏补缺,举一反三。2、简介孔子及论语: 孔子,字仲尼,春秋时期鲁国人,是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育家,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他思想理论的核心是“仁”,体现仁的制度或行为的准则是“礼”。孔子打破了学在官府的贵族教育制度,兴办私学,开创了私人办学之先河。为了实践其“仁”的政治主张,他主张“有教无类”,“因材施教”。 请你说说论语中关于学习方法和学习态度的句子。论语是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记录了孔子及其弟子的言行,孔子的政治主张,道德观念,教育原则等。3、句读划分;名句默写;通假字;字词释义;句子翻译;人物形象分析等。4、释论语:5、句读划分: 句首助词后、关联词后;主谓之间;动宾之间;“而”表停顿或前后两层意思,“而”前要停顿等。 朗读练习:(选文6)颜渊、季路侍。子曰:“盍不各言尔志?”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6、背诵(提问110则)7、通假字。(1)尊君在不。“不”通“否”,句末语气词,表询问。(2)日扳仲永环谒于邑人。(伤仲永) 扳:通攀,牵,引。(3)寒暑易节,始一反焉。(愚公移山) “反”通返。(4)甚矣,汝之不惠。(愚公移山) 惠:通慧,聪明。(5)公输盘诎。公输 “诎”通屈;理屈,折服。(6)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核舟记) “有”通“又”。8、翻译语段。关于学习:(1)哀公问:“弟子孰为好学?”孔子对曰:“有颜回好学,不迁怒,不贰过。”孰:谁,哪一个;另:告诉,对说。谓先主曰:“诸葛孔明者”另有:仔细;孰视之。孰与:与比,哪一个,“吾孰与徐公美?”好:喜欢;迁怒:把怒气发泄到别人身上;贰过:两次犯同样的错误。(2)子曰:“吾尝终日不食,终夜不寝,以思,无益,不如学也。”尝:曾经;以:用来。另:认为 。皆以美于徐公; 用。以子之矛攻子之盾; 凭借。以君之力。关于人事:(3)孔子谓季氏:“八侑舞于庭,是可忍,孰不可忍也?”谓:说,谈,常用于谈论人物。孔子谈到季孙氏,说,“他用六十四人在自己的庭院中奏乐舞蹈,这样的事他都忍心去做,还有什么事情不可狠心做出来呢?”八侑: 宫廷乐舞制,八人为一侑,天子的规格。(4)子曰:“关雎乐而不淫,哀而不伤。”淫:过分,无节制;哀:伤心;伤:哀痛,这里指不过于悲伤;(5)哀公问社于宰我。宰我对曰:“夏后氏以松,殷人以柏,周人以栗,曰使民战栗。”子闻之曰:“成事不说,遂事不谏,既往不咎。社:土地神,指祭祀。宰我:孔子的学生,聪明而不够勤奋,有才华而不注重修养。白天睡大觉。“朽木不可雕也。”栗:栗树。(6)子曰:“晏平仲善与人交,久而敬之。”善:善良,心地仁爱,品德淳厚;与人交往越久,别人就越敬重他。(7)食不语,寝不言。(8)子曰:“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善:做好;利:使锋利;(9)子曰:“人无远虑,必有近忧。”假设关系的复句。虑:谋划;近忧:将要到来的忧患。(10)子曰:“过而不改,是谓过矣。”知错能改,善莫大焉。有过错却不改正;谓:称作;(11)子曰:“道听而途说,德之弃也!”从道路上听;在路上传播;有德之士鄙弃;弃:不可取。(12)季文子三思而后行。子闻之,曰:“再,斯可矣。”三:多次;再:(考虑)两次;斯:就。斯是陋室。斯,代词,此。关于志向:(13)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夺:强行改变;匹夫:普通人;志:志气(14)颜渊、季路侍。子曰:“盍不各言尔志?”侍:侍立;盍不:何不;(15)子路曰:“愿车马衣裘,与朋友共,敝之而无憾。”衣裘:衣服;敝:破旧。(16)颜渊曰:“愿无伐善,无施劳。”伐:夸耀;施:显示。(17)子路曰:“愿闻子之志”子曰:“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安:使安乐;怀:使得到关怀。关于君子:(18)子曰:“君子不器。”“形乃谓之器”,像器具,只有一方面的用途。君子博学多识,能安邦治国,能不辱使命。(19)子曰:“君子成人之美,不成人之恶;小人反是。”成:成全;美:好的事情。(20)子曰:“君子泰而不骄,小人骄而不泰。”泰:安舒;骄:骄傲。(21)子曰:“君子周而不比,小人比而不周。”周:结合,团结;比:勾结。朋比为奸:朋比,互相勾结;为,做。(22)子曰:“君子食无求饱,居无求安,敏于事而慎于言,就有道而正焉,可谓好学也已。”安:安逸;敏:努力,奋勉;就:接近;有道:有道德的人;正:改正自己的缺点,(向他们学习)已:语气词。(23)子曰:“质胜文则野,文胜质则史。文质彬彬,然后君子。”质:质地,实质;文:文采;野:粗野;史:原指史官,或在官府执掌文书者,这些人往往显得虚伪正经,故史意指虚浮、浮华;彬彬:配合适宜的样子。(24)子曰:“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荡荡:襟怀坦白的样子;戚戚:忧愁不安,局促的样子。不戚戚于贫贱,不汲汲于富贵。汲汲:心情急切的样子。不为贫贱而忧愁,不热衷于发财做官。(25)子曰:“君子怀德,小人怀土;君子怀刑,小人怀惠。”怀:怀想,关心,追求;德:道德;土:乡土;刑:刑法,法制;惠:恩惠。(26)子曰:“君子喻于义,小人喻于利。” 喻:明白,懂得;义:道义。君子重义轻利。 (27)子曰:“君子欲讷于言,而敏于行。”讷:语言迟钝,不善于讲话。这里指谈话谨慎。(28)子欲居九夷。或曰:“陋,如之何!”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居:居住。九夷:指远古时荒蛮之地。或:有人;如:到去;何:怎么;9、君子之风:、古代指地位高的人。 君子有不战。 孟子公孙丑下 巫医乐师百工之人,君子不齿。(齿:同列) 韩愈师说、指人格高尚、道德品行兼好之人。 子曰:“君子居之,何陋之有?” 论语、对别人的尊称,犹言先生。、旧时妻对夫之称。诗经:“未见君子,忧心忡忡。”“君子”在先秦典籍中多指“君王之子”,强调地位的崇高。而后人们赋予“君子”一词道德的含义,发展为有道德有知识的人都可称为君子,是有道德意味的褒义词。或指立志成为君子的人。诗经:“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 “匪”通“斐”,有文采。就好像切制,就好像锉平,就好像雕琢,就好像磨光。切磋琢磨本来指把骨头、象牙、玉石、石头等加工制成器物的动作。形容那位有文采君子的学问、道德、礼仪、言行举止,是那么深厚、那么高雅,那么让人心生敬意,就如同切磋琢磨过的玉器。将君子应有的理想人格具象化,呈现出了一个个文质彬彬的君子的具体形象,对后世理想人格的形成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论语中的子贡曰:“贫而无谄,富而无骄,何如?”子曰:“可也。未若贫而乐,富而好礼者也。”子贡曰:“诗云,如切如磋!如琢如磨,其斯之谓与?”子曰:“赐也!始可与言诗已矣,告诸往而知来者。”其发展引申为:君子的自我修养就像加工骨器,切了还要磋;就像加工玉器,琢了还得磨。“君子”是孔子的理想化的人格。君子以仁、义为己任。君子也尚勇,但前提是仁义,是事业的正当性。举例语文学习中积累的践行君子之风的诗文,深刻理解其时代意义。10、作业:还原对经典的真实性阅读如:“三思而后行”;“言必信,行必果”等,写一篇200字左右的短文,要求解读原句的含义,并表达自己的思考。附板书:仁以为己任克己复礼为仁论语有匪君子,如切如磋,如琢如磨。诗经 博学而笃志,切问而近思,仁在其中矣。 论语教学思考: 这是中考前论语板块的复习课,之前复习了七年级教材中的论语选段,主要是背诵、默写,以及复习了教育家、思想家孔子对人类文化的贡献。另外学生课外预习了老师摘录的论语中的其它内容。这节课是以论语为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