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真题例析+方法总结+13年真题).ppt_第1页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真题例析+方法总结+13年真题).ppt_第2页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真题例析+方法总结+13年真题).ppt_第3页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真题例析+方法总结+13年真题).ppt_第4页
中考语文复习方案 课内文言文阅读课件(真题例析+方法总结+13年真题).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3课时课内文言文阅读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命题规律 1 顺畅地朗读课文 掌握课文的句读 主要考查学生朗读的能力 2 理解常用的实词和虚词 重点考查通假字 多义词 古今异义词 词类活用等 3 翻译句子 重点考查对文言句式的掌握情况 4 了解课文所蕴含的思想观点和感情 5 了解课文的主要艺术特色和表现手法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命题趋势 1 客观性试题越来越少 主观性试题越来越多 难度加大了 2 此外 久违的文学文化常识也悄悄地进入试题中 还有词类活用等难点内容也将列为考点进行考查 我们在今后的复习中应该引起重视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b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析 骑 是马的意思 名词 读j 乘 是骑 坐的意思 考点 对文言实词的理解 备考方法 熟悉课内文言文中注释里面的重点实词的意思 化简为繁 一般文言实词较好记忆 即与现代汉语意义相差不多 只是将古代汉语中的单音词转变为现代汉语的双音词 因此 词义只是扩充 一些偏难的词语 可以从造字方法 简体字的原本意思来记忆 如 拊 捶打的意思 篆文为一个人用手捶打胸口 可以根据句子前后意思理解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d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析a项 第一个 而 表修饰 第二个 而 连词 表转折 但是 却 b项 第一个 之 结构助词 的 第二个 之 主谓之间 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c项 第一个 为 被 第二个 为 介词 替 给 d项 两个 以 都是凭借的意思 考点 文言虚词的用法及意义 备考方法 把常考的虚词如 而 之 为 等 进行分类整理 掌握其常考的用法及意义 依据语法功能析用法 根据用法辨词义 如 予独爱莲之出淤泥而不染 中 莲 是主语 出 是谓语 之 用在主谓之间 是助词 采用删换替代看变化 通过比较辨词义 如把 鸣之而不能通其意 的 而 去掉 发现它还是原来的意思 这就表明它是连词 瞻前观后析语境 根据位置辨词意 如 而君以五十里之地存者 以 在谓语位置 是动词 是凭借的意思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c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析文章最后一段写江干十余里间观潮人数众多 热闹非凡 是用侧面描写间接表现了江潮之盛和水上表演之精彩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忽然黄色的烟雾四处窜起 人和物彼此一点也看不见 几百个善于泅水的吴地健儿 都披散着头发 身上画着花纹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析此题考查课内文言文翻译 除了能够比较准确地译出句子的意思 还应该落实重点实词 重点实词考查的范围有通假字 异体字 古今异义字 词类活用等 所以 关于实词的特殊用法 是我们学习过程中需要特别注意的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一 通假字初中课本中文言通假字有40多个 它们可以分为 1 音同形似通假 如 辨 通 辩 材 通 才 火 通 伙 等 2 音同形异通假 如 熙 通 嬉 衡 通 横 以 通 已 等 3 音近形似通假 如 见 通 现 属 通 嘱 等 4 音近形异通假 如 亡 通 无 阙 通 缺 要 通 邀 等 5 音异形似通假 如 说 通 悦 被 通 披 等 通假字是中考解词题永久性考点 因此常用通假字要尽量多记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二 一词多义在古汉语中 一个词往往有很多种含义 这就要求我们重点掌握一些典型的 常见的多义词 理解时要以本义为基础 根据具体的语言环境去推求某个词语的具体含义 2009年以来 中考常考文言多义词有 安 病 策 从 负 服 顾 怪 过 横 恒 患 会 居 距 劳 令 谴 前 请 善 适 师 食 使 市 是 实 素 岁 涕 图 往 延 宜 彰等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三 古今异义文言文中有一大批基本词汇古今意义相同 但也有些词语随着时代的变迁 词义发生了很大的变化 复习时 我们要特别注意 不能以今释古 古今词义常见的有以下几种情况 1 词义扩大有些词的意义 以前包含的范围较小 后来扩大了 如 江 河 在古代专指长江 黄河 今指所有的江流河水 2 词义缩小有些词的意义 起初包含的范围较大 后来范围缩小了 如 国 在古代指 国家或京城 今义只指 国家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3 词义转移古代一些词的词义 在现代汉语中已经由原来的意思转变为新的意思了 这就是词义的转移 如 牺牲 原是指祭祀用的牛 羊 猪等牲畜 牺牲玉帛 弗敢加也 中的 牺牲 即是此意 现在的 牺牲 指为了某种正义的目的而舍去自己的生命或权利 词义发生了变化 4 感情色彩的变化汉语在发展演变过程中 一些词语的感情色彩发生了改变 如 能谤讥于市朝 中的 谤 在古代汉语中是指 当面批评 属中性词 今义是指 诽谤 有 中伤 的意思 是贬义词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5 区别单音词和双音词文言文以单音词为主 双音词极少 而现代汉语则以双音词为主 如 先帝不以臣卑鄙 中 卑鄙 是两个单音词 卑 是出身低微 鄙 是见识浅陋 而现代汉语中 卑鄙 是一个词 意为 语言 行为 恶劣 不道德 像 地方 气象 明年 于是 东西 等死 中间 痛恨 颜色 无论 等貌似现代双音词的古今异义是中考试卷里常考的内容 四 词类活用词类活用是指一个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中临时改变词性而作另一类词使用 随着词性的改变 这个词又同时具有新的含义 初中生应该了解并学会推断词类活用词的含义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 名词用作动词如 小信未孚 神弗福也 曹刿论战 福 赐福 保佑 2 形容词用作动词如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尽 吃尽 吃完 复前行 欲穷其林 桃花源记 穷 走完 香远益清 亭亭净植 爱莲说 远 远播 以昭陛下平明之理 出师表 昭 显示 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孟子 二章 威 威震 威慑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3 形容词用作名词如 侍中 侍郎郭攸之 费祎 董允等 此皆良实 出师表 良实 善良诚实的人 造化钟神秀 望岳 神秀 奇丽的景色 4 动词用作名词如 夫大国 难测也 惧有伏焉 曹刿论战 伏 伏兵 5 名词作状语如 斗折蛇行 明灭可见 小石潭记 斗 像北斗星那样 蛇 像蛇爬行那样 主人日再食 送东阳马生序 日 每天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6 使动用法如 山光悦鸟性 潭影空人心 题破山寺后禅院 悦 使 悦 空 使 空 无案牍之劳形 陋室铭 劳 使 劳累 必先苦其心志 孟子 二章 苦 使 苦恼 7 意动用法如 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 醉翁亭记 乐 以 为乐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美 认为 美 8 为动用法如 等死 死国可乎 陈涉世家 死 为 而死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 以今推古法即以现代汉语中的合成词来推断古汉语中词语含义 其形式同现在组词法一样 即ax或xa 如 今为 w i 为了 宫室之美 项为 因为 之强 2 字形推断法如 广 表示房屋 吾庐 小而陋的屋 独破受冻死亦足 安得广厦 大屋 千万间 3 温故知新法对于某些词不明白其意思 就要回忆它在哪些已学过的课文中出现过 是什么意思 哪种含义与这个语言环境切近 由此推求它在此处的含义 如 及之而后知 履之而后艰 句中 推断文言词语含义六法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及 已知学过的义项有 赶上 到达 等意思 及郡下 诣太守 说如此 陶渊明 陶花源记 即是依据 这里用法与 到达 相接近 但不确切 到达 可引申为 接触 由此再引申为 实践 该句中 及 即为 实践 的意思 如 人履其板 六幕相持 自不能动 梵天寺木塔 中的 履 字 已知学过的有 鞋子 之义 如 郑人买履 接触过的成语有 如履平地 如履薄冰 其中 履 均作 以足踏地 讲 这是 履 的本义 上句中的 履 应是在本义的基础上引申为 走过 经过 的意思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附录3 初中常用文言虚词汇总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3讲 课内文言文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4课时文言文比较阅读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命题规律 文言文比较阅读从选文内容看 以写人叙事类为主 选文侧重于忧国忧民 选贤举能 展示个性 为人处世 伤时感怀 抒写志趣 哲学思辨等 显而易见 在考查知识能力的同时也关注着人文精神的濡染渗透 山水游记不多 且以课内为主 从选文篇幅看 以短小精悍的经典故事 名家名篇选段为主 从选文数量看 以两个居多 偶有三个 从选文与教材关系看 有三种组合情形 一是课内与课内型 二是课内与课外型 三是课外与课外型 一般情况下 选取的文段之间 一是必定存在着 联系点 课外文段往往是课内文段的补充或延伸 在作者 文体 主题 题材 人物形象 表达方式 表现手法等要素中有一个或多个相同 相近 之处 二是存在着 可比点 或同中存异 或异中有同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命题趋势 文言文比较阅读在中考阅读中的比重越来越大 2012四川中考有南充 广元 宜宾 眉山 达州 资阳 广安采用了比较阅读 2013四川中考有成都 眉山 宜宾 南充 达州 目前 在比较阅读出现了两种新的趋势 1 文言文与诗词曲比较阅读 2 文白比较阅读 如山东的枣庄 湖北的宜昌等地就是这样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d 既然已经接纳他 难道可以因为情况紧急就抛弃他吗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王芬性情粗疏没有韬略 这事必定成功不了 而且会祸及宗族 您千万不要参与 德行高尚 言行一致 见识过人 名士高风 清正廉洁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析此题所选两则材料皆为课外文言语段 用同一人的两则不同材料进行对比阅读 以人物传记为文本 考察人物的品性 第 1 题 对实词考察 较为简单 要求学生积累常用实词的意思 学会知识迁移 第 2 题 文言翻译 要求掌握基本的文言翻译方法 注意句子中的重点实词和文言句式 第 3 题 对人物评价 要求准确概括并结合例子解释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d a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b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b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衣食是使人生活安定的东西 我不敢独自占有 一定拿来分给别人 现在齐国与魏国长期相对峙 以致使士兵困顿 百姓疲乏 可从曹刿抗敌御侮 保家卫国的爱国精神以及聪明才智等选择任一方面联系生活实际作答 此题为开放性试题 言之成理即可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解析此题所选材料是一则课内语段 一则课外语段 采用语言描写 分别描绘了两位策士的形象特征 都是劝说君王 而且都与战争有关 曹刿论战 作为课内重点篇目 知识要点应当不成问题 齐欲伐魏 要重点落实 极 筋疲力尽 疲 疲惫不堪 罢 通 疲 意思是乏 累 顿 困顿 疲弊 弊 困乏 疲惫 顿其兵 弊其众 两句中的 顿 弊 都是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即 使其兵顿 使其众弊 词语的意思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文言文比较阅读相比课内文言文阅读来说 是增加了难度 考查学生的知识迁移能力 但考点仍然相同 所选材料在文体 主题 题材 人物等方面基本上是一致的 只要我们认真识记课内文言知识 掌握文言用法 举一反三 融会贯通 解答就迎刃而解 进行比较阅读 首先要把握文意 准确理解文章内容 作者的思想感情和写作目的 这是对选文进行比较 对照 鉴别的基础 由于用来比较阅读的选文之间存在着联系 把握文意时要注意发挥迁移思维能力 根据对一篇选文的理解来加深对另一篇选文的理解 相互启发 使理解更准确 更深刻 进行比较阅读 还要注意 同中求异 和 异中 方法总结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求同 同中求异 是对选文之间的不同点要能够辨析 异中求同 是对选文的共同点要能够概括 这正是比较阅读题的突出特点 答题时要看清题目要求 明确比较的角度 看看是文章内容的比较 还是写作特色的比较 是要求 求同 还是要求 求异 只有找准思考方向 才能够避免答题的失误 下面我们继续巩固文言知识 一 文言句式1 判断句是对事物的性质 情况 事物之间的关系做出肯定或否定判断的句子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 用 者 也 表判断 如 陈胜者 阳城人也 司马迁 陈涉世家 2 句末用 者也 表判断 如 城北徐公 齐国之美丽者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予谓菊 花之隐逸者也 牡丹 花之富贵者也 莲 花之君子者也 周敦颐 爱莲说 3 用判断词 是 表判断 如 问今是何世 乃不知有汉 无论魏晋 陶渊明 桃花源记 同行十二年 不知木兰是女郎 北朝民歌 木兰诗 4 本 诚 则 乃 等副词表示肯定判断 如 臣本布衣 此诚危急存亡之秋也 诸葛亮 出师表 此则岳阳楼之大观也 范仲淹 岳阳楼记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陈涉世家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 省略句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 但在古汉语中 省略现象更为普遍 而且按照现代汉语习惯 一些不能省略的成分也都省略了 1 省略主语 如 曹刿 问 君 何以战 曹刿论战 渔人 便舍船 从口入 桃花源记 2 省略谓语 如 夫战 勇气也 一鼓作气 再 鼓 而衰 三 鼓 而竭 曹刿论战 择其善者而从之 择 其不善者而改之 论语 十则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3 介词和介词宾语的省略 如 此人一一为 之 具言所闻 陶渊明 桃花源记 必以 之 分人 曹刿论战 4 修饰语的省略 如 吾妻之美我者 私我也 吾 妾之美我者 畏我也 吾 客之美我者 欲有求于我也 邹忌讽齐王纳谏 3 倒装句我们把文言倒装句式分为宾语前置 定语后置 状语后置 主谓倒装等 1 宾语前置 以 是 之 为标志 如 何陋之有 陋室铭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 定语后置 如 马之千里者 一食或尽粟一石 马说 3 状语后置 如 战于长勺 曹刿论战 祭以尉首 陈涉世家 4 主谓倒装 如 甚矣 汝之不惠 愚公移山 4 被动句指主语与谓语之间的关系是被动关系 它主要有两大类型 一是有标志的被动句 即借助一些被动词来表示 二是无标志的被动句 也叫意念被动句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1 用 为 为 所 表示被动关系 如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杜甫 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2 用 为 动词 表示被动 如 吴广素爱人 士卒多为用者 司马迁 陈涉世家 3 用 于 表被动 如 祇辱于奴隶人之手 马说 4 意念被动句 如 帝感其诚 愚公移山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 胶鬲举于鱼盐之中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 5 固定格式 1 表示疑问的习惯说法 如 何 若 何 奈 何 可以译为 把 怎么样 对 怎么办 怎样对付 处置 安顿 第24讲 文言文比较阅读 真题例析 方法总结 2 表示比较的习惯说法 孰与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