胶印工艺流程简介 PPT课件_第1页
胶印工艺流程简介 PPT课件_第2页
胶印工艺流程简介 PPT课件_第3页
胶印工艺流程简介 PPT课件_第4页
胶印工艺流程简介 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1 胶印印刷工艺流程 P2 目录 绪论印刷前的准备工作印刷作业 P3 緒論 平版印刷的特点平版印刷機的認識印刷步驟印刷工艺概述平版印刷 胶印 原理胶印的特点胶印的操作流程印刷工艺的基本问题 P4 緒論 平版印刷的特点 平版印刷機的認識 P5 緒論 平版印刷的特点 印刷步驟 原稿分析 P6 緒論 平版印刷的特点 原稿 印刷工艺概述 P7 緒論 平版印刷的特点 胶印的操作流程 印刷前的准备 印刷机的调整 调整套印精度 调整印刷墨色 试印刷 正式印刷 油墨准备纸张准备水的准备环境调节辅助材料 油墨调整上纸调整水路调节给墨调节压力调节 调整CMYK各色版套印 调整CMYK各色油墨色彩 以备签样 完好印品 P8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节印版的准备第二节纸张的准备第三节油墨的准备第四节润湿液的准备第五节油墨的叠印及印刷色序的安排第六节印刷压力的调节第七节印刷机各部件的工艺调节第八节其它准备工作 P9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一節印版的準備 1 胶印印版的种类 P10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1節印版的準備 胶印印版的结构 亲墨 亲水 版基的砂目 建立砂目的 a 提高PS版的比表面积b 提高PS版的亲水能力 版基砂目 放大2000倍 感光层 P11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1節印版的準備 印版的检查 客户 订单号 版本图文正确性的检查印版套准印刷线 印刷裁切线的检查印刷色别的检查印版网点的检查印版表面状况的检查印版定位检查 P12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2節紙張的準備 纸张的形式平版紙捲筒紙 P13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2節紙張的準備 纸张的印刷性能 纸张的印刷适性纸张的白度纸张的平滑度纸张的含水量纸张的施胶度纸张的pH值纸张的表面强度纸张的丝缕纸张的不透明性 纸张的工作性能纸张的厚度纸张的抗张强度纸张的伸长率纸张的尺寸纸张的外观特性纸张的耐折度 P14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2節紙張的準備 2 纸张的調濕處理 原因车间温湿度的影响环境相对湿度每变化10 含水量变化1 温度每变化 5 C 含水量变化0 15 平印过程中使用润版液使纸张含水量变化运输和存储过程中气候的变化导致纸张紧边 卷边 荷叶边等变形以上因素导致印刷时套印不准 纸张褶皱目的使纸张含水量均匀并提高纸张的尺寸稳定性 調濕方法解湿法纸张含水量几乎不变 对湿度的敏感程度降低纸张伸缩稳定 套准误差也处于最小值 P15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3節油墨的準備 油墨的组成油墨中的颜料油墨中的连结料油墨中的助剂 油墨的印刷适性油墨的色相油墨的粘性油墨的细度油墨的干燥性油墨的遮盖率油墨的触变性油墨的粘度 P16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3節油墨的準備 确定油墨的色相根据纸张的性质和印刷色序确定调节油墨的粘度和流动性气温高时油墨应稠一些纸张表面粗糙 质地疏散 吸收性大时 油墨应稀印件精细时要稠 印实地时可以稀一些印刷速度快时 应稀确定油墨数量版面图文面积印刷墨层的厚薄印品尺寸和印数 P17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4節润版液的准备 润版液在印刷中的作用抗拒印版上的油墨向印版空白部位扩展补充新的亲水盐层 以增加印版的亲水性能降低印版表面的温度 印刷对润版液的要求能够充分润湿印版的空白部分不使油墨生产严重乳化 不改变油墨的性能具备对印版空白部位的去污能力和不感脂能力不使油墨在润湿液表面扩散在印刷过程中能保持pH值的稳定不腐蚀印刷机的金属部件 P18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润版液的组成普通添加剂磷酸重铬酸铵磷酸二氢铵阿拉伯树胶柠檬酸酒精添加剂普通添加剂 酒精非离子表面活性剂添加剂普通添加剂 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各组份的作用水 用来抗拒印版图文部分的油墨向空白部分扩展添加剂 用来改善水的性能 并能保持印版的亲水性能磷酸 保持润湿液的酸性重铬酸铵 去除气泡磷酸二氢铵 维持润湿液pH值的稳定阿拉伯树胶 增加润湿液的亲水性柠檬酸 增强润湿液的去污能力 第4節润版液的准备 P19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油墨的疊印 InkTrapping 指兩種以上油墨疊合時受墨狀態疊印率三原色油墨實地塊相互疊印時 后原色墨主密度轉移到先印墨上的百分比叠印的条件先印刷的油墨能被后印刷的油墨的润湿先印刷的油墨的内聚力要小于后印刷的油墨的内聚力 重量測量法y2 1是第二色油墨叠印在单位面积第一色油墨上的重量y2是第二色油墨叠印在单位面积纸张上的重量 第5節油墨的叠印及印刷色序的安排 P20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密度測量法 第5節油墨的叠印及印刷色序的安排 D1 2 D1 D2 1 D2 1 D1 2 D1 D2 1是第二色油墨叠印在单位面积第一色油墨上的密度D2是第二色油墨叠印在单位面积纸张上的密度D1 2是二色油墨叠印的总密度D1是第一色油墨叠印在单位面积纸张上的密度 P21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密度測量法密度测量法中所有密度的测量全部采用第二色油墨的补色滤色片 第5節油墨的叠印及印刷色序的安排 P22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油墨的干式叠印干式印刷是指在前一色印刷干燥之后再叠印第二色油墨的方式 油墨的湿式叠印湿式印刷是指前一色印刷还没有干燥之前就进行第二色油墨叠印的方式 第5節油墨的叠印及印刷色序的安排 油墨的疊印 P23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叠印应注意的问题油墨的透明性透明性低的油墨先印 透明度高的油墨后印油墨的性能按印刷色序 油墨的粘性 粘度要求越来越小油墨的厚度按印刷色序 油墨的厚度应戟来越厚印刷色序K C M Y或K M C Y 印刷色序的安排原则根据原稿的内容和特点确定印刷色序以文字和黑色实地为主的印刷品 印刷色序一般采用青 品红 黄 黑根据网点覆盖面积的大小确定印刷色序 根据平网和实地排列印刷色序根据纸张的性质排列色序根据油墨的黏度确定印刷色序根据深 浅色排列印刷色序根据套印特点确定印刷色序 第5節油墨的叠印及印刷色序的安排 油墨的疊印 P24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印刷压力在印刷中的作用印刷压力偏小 印品墨色浅淡 图文残缺不全印刷压力偏大 印品上的网点严重扩大 甚至糊版印刷压力不稳定 印品上则会出现墨杠印刷压力过大或不稳 加剧印版的磨损 从而降低印版的耐印率使印刷机运转情况恶化 减短印刷机的寿命 第6節印刷压力的调节 胶印印刷压力调节采用轻压印刷法正确地确定滚筒的包衬调节压印滚筒的距离逐步增加印刷压力 每次增加0 02mm 正确的确定压力 P25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橡皮布的結構橡胶层决定着油墨的传递性能高弹性层联接作用软棉架层骨架作用气垫层 有的没有 第6節印刷压力的调节 橡皮布 橡皮布的種類不可压缩性橡皮布压缩性橡皮布 普通橡皮布 气垫橡皮布 P26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7節印刷机各部件的工艺调节 给纸机构的飞达 给纸机构的输纸版 P27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橡皮布的結構橡胶层决定着油墨的传递性能高弹性层联接作用软棉架层骨架作用气垫层 有的没有 第7節印刷机各部件的工艺调节 橡皮布的種類不可压缩性橡皮布压缩性橡皮布 普通橡皮布 气垫橡皮布 P28 输墨装置的调节 印刷品质量 下墨量的多少 供墨系统的性能 供墨系统的重要性 传递的稳定性 传递的均匀性 传递的墨层厚度 供墨系统的类型 供墨系统的类型 长墨路供墨系统 短墨路供墨系统 胶印油墨的传递 凸印油墨的传递 凹印油墨的传递 柔印油墨的传递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7節印刷机各部件的工艺调节 P29 输墨装置的调节 给墨系统的结构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7節印刷机各部件的工艺调节 P30 换色工作 换色的情况 换色一般有四种情况 深换深深换浅浅换浅浅换深 换色的工艺 墨辊洗涤法墨辊色相配换 换色的技术要求 墨辊要洗净 不能留有残墨墨斗要洗净 不能留有残墨水辊要洗净 不能挂墨脏 手工洗涤 机械洗涤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8節其它准备工作 P31 印刷作业 第一节试印作业第二节印刷过程中各要素的控制与调节第三节印刷机的监控第四节印刷中的其它作业第五节印刷结束后的工作 P32 输入电子工单 印机订单调出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1節试印作业 P33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1節试印作业 检查套准情况校对印刷品的规格查看印刷品的十字线是否一致水份和墨色的确定与打样样张对比明确印刷品的装订方检查页码是否正确 图是否正确检查印刷品的内容是否正确主要是检查墨迹是否清晰 P34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1節试印作业 初始阶段观察印样印样墨色的观察检查印样规格尺寸的检查印样网点再现的检查印样质量问题多发处的检查 正常阶段观察印样印样墨色的检查印样规格尺寸的检查印样网点再现的检查印样质量问题多发处的检查印样纸粉纸毛的检查印样背面蹭脏的检查 观察印样 P35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2節印刷过程中各要素的控制与调节 输墨量的控制印刷机温度的升高印刷过程中油墨性能的变化印刷过程中水墨平衡的变化印刷过程传墨性能的变化 印刷速度的控制印刷机的精度印刷承印材料的情况印刷油墨的干燥性能印刷压力的影响 P36 水墨平衡的控制 版面水份的消耗 纸张的性能 蒸发 印版表面的水份向周围蒸发 环境的温湿度 通风情况 印刷机的速度 纸张的紧度和施胶度 取决于橡皮布的疏水性能 挤压或甩掉 供液量的大小 印刷机的速度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2節印刷过程中各要素的控制与调节 P37 水墨平衡的控制 影响水量的因素 油墨的吸水性 吸水性小的油墨 保证墨层厚度 供水量需要小一些 吸水性大的油墨 供水量可以大一些 影响油墨的转移 不影响油墨的转移 吸水性大的油墨 吸水性小的油墨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2節印刷过程中各要素的控制与调节 P38 水墨平衡的控制 版面水份大小的判断 出现下列情况一般认为版面水大 印品墨色浅淡 即使增加墨量 墨色也不及时加深墨辊上积存的墨量增多 油墨颗粒变粗纸张发生卷曲墨铲刮墨时有水珠 传墨辊有打滑现象印迹网点空虚 咬口印迹呈波浪形发淡 墨色暗淡无光泽橡皮布拖梢处有水影或水珠 滚筒两端有水珠滴下版面经常出现浮脏 或停机后版面不干 认为版面水小的现象 脏版 但要注意印版的浮脏和油脏现象 印刷前的准备工作 第2節印刷过程中各要素的控制与调节 P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