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 EA111系列发动机结构ppt课件_第1页
03 EA111系列发动机结构ppt课件_第2页
03 EA111系列发动机结构ppt课件_第3页
03 EA111系列发动机结构ppt课件_第4页
03 EA111系列发动机结构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4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V TT 011EA111系列发动机结构 1 4L 1 6L和1 4TSI 1 4L 1 6L 气缸体发动机气缸体由含片状石墨的铸铁制造 密封法兰安装在曲轴上 该法兰上也装有发动机转速传感器G28 气门正时壳体通过密封垫与缸体和缸盖保持密封 而与油底壳是采用液体密封形式 正时壳体的其它功能 集成油气分离器的曲轴箱通风系统 机油过滤器壳体 曲柄连杆机构 曲轴 曲轴后油封总成 密封法兰 PTFE密封环 转速传感器信号轮 曲柄连杆机构 聚四氟乙烯 Polytetrafluoroethylene 一般称作 不粘涂层 或 易洁镬物料 是一种使用了氟取代聚乙烯中所有氢原子的人工合成高分子材料 这种材料具有抗酸抗碱 抗各种有机溶剂的特点 几乎不溶于所有的溶剂 同时 聚四氟乙烯具有耐高温的特点 它的摩擦系数极低 所以可作润滑作用之余 亦成为了易洁镬和水管内层的理想涂料 中文名聚四氟乙烯 英文名Polytetrafluoroethene 别称特富龙 特氟龙 铁氟龙 化学式CnF2n 2CAS 熔点327 密度2200kg m3 外观白色固体 缩写PTFE 涨断式连杆 连杆根据制造方式 有两种配对方法 切割和断裂 曲柄连杆机构 导向板 凸轮轴 曲轴链轮 机油泵链条 张紧器 链条驱动系统 机油泵 配气机构 带油道的柱塞 缸 上油室 下油室 压力弹簧 单向阀 进油口 四气门滚柱液压气门机构 滚珠轴承 配气机构 气门传动机构工作原理 调节功能 存在气门间隙时 柱塞由柱塞弹簧从气缸中压出 直到滚轮贴到凸轮之上 在柱塞被压出时 下油室中的油压减小 单向阀打开 机油进入 当下油室和上油室之间的压力达到平衡时 单向阀被关闭 配气机构 气门传动机构工作原理 气门升程当凸轮紧贴滚轮时 下油室中的压力上升 由于封闭的机油不可压缩 柱塞无法被继续压入液压缸 如同一个刚性元件 支撑滚轮摇臂 使相应的气门打开 配气机构 链条罩盖壳体 油气分离器在窜气进入燃烧循环之前 夹带其中的机油必须排走 这个排离过程在油气分离器中进行 油气分离器是用螺栓固定在正时护罩上的一个模块 气体流过时如同走入迷宫 在这个过程中 较重的机油油滴沉淀到管壁上并在机油回流管中聚集 机油回油管位于油气分离器的底端 并与机油罐连接 机油收集腔结构能阻止 不洁净 的窜气进入发动机进气歧管 链条罩盖壳体 壳体通过密封垫与缸体和缸盖保持密封 而与油底壳是采用液体密封形式 燃油系统 供给系统 供给系统主要由燃油供给系统 进气系统和排气系统 电控单元组成根据发动机各种不同工况的要求 将汽油和空气混合成一定浓度的可燃混合气 并按需要输送到各缸燃烧室内进行燃烧 作功 最后排出废气 供给系统 带压力调节器汽油滤清器 供给系统 发动机机油功用 润滑 冷却 清洗 密封 防锈 减震缓冲 抗磨润滑类型 压力润滑和飞溅润滑机油更换 每5000公里更换一次机油加注 请参照维修手册机油标号 机油标号包括分级和黏度规格两部分 API后边的标号则标明机油的质量级别 SAE后边的标号标明机油的粘度值 请根据发动机型号不同选用不同的机油牌号 润滑系统 机油泵 润滑系统 齿轮泵的特点是 体积小 结构简单 工作可靠 自吸性能较好 对油液污染不敏感 其缺点是 流量和压力脉动较大 噪声大 排量不可变等 内啮合齿轮泵与外啮合齿轮泵相比 主要有体积小 流量脉动小 噪声小等优点 但加工困难 使用受到限制 这里啮合点处的齿面接触线一直起着分隔高 低压腔的作用 因此在齿轮泵中不需要设置专门的配流机构 冷却系统 采用单节温器 冷却系统原理 冷却系统 大循环当节温器打开后 冷却液主要通过散热器进行循环 散热效果明显 小循环当节温器未打开的时候 冷却液主要在发动机内部和暖风加热器中进行循环 发动机升温较快 节温器冷却液变热以后 石蜡变成液体 并因此而膨胀 导致被主轴固定的蜡芯脱离主轴并打开阀门 于是冷却液将会流向散热器节温器在87 2 开始打开 102 全开 开度至少7mm 冷却系统 膨胀箱盖发动机运转时 若系统内压力增加到超过预定压力时 减压阀开启 释放压力发动机停转时 压力逐渐降 为避免散热器变形 通气阀开启 进行必要的控制 冷却系统 链条传动机构 进气系统 冷却系统 高压燃油泵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进气凸轮轴调节 发动机控制系统 1 4TSI V TT 011EA111系列发动机结构 1 4L 1 6L和1 4TSI 链条传动装置 润滑系统 机油泵驱动 润滑系统 机油滤清器 在发动机运行时 当更换滤清器时 润滑系统 曲轴箱通风系统 油气分离器 曲轴箱通风系统 曲轴箱通风系统 碳罐回收系统 活性炭罐滤清器管路直接和邻近的阀门单元通风管路的连接插头相连接 冷却系统 双节温器冷却 主冷却循环管路 冷却系统 增压空气冷却器 冷却系统 双节温器 冷却系统 三种不同位置 节温器1 节温器2关闭 冷却系统 三种不同位置 节温器1打开 节温器2关闭 296 038 节温器1 节温器2 冷却系统 三种不同位置 296 040 二个节温器都打开 节温器2 节温器1 冷却系统 冷却系统 405 037 增压空气冷却器 冷却系统 冷却液循环泵V50冷却液循环泵把冷却液从汽车前端的辅助冷却器中输送至增压空气冷却器和废气涡轮增压器中 该泵在下列条件下开始工作 在发动机每次启动后的短时间内 在发动机扭矩达到约100Nm以上 在进气歧管的增压空气温度达到50 以上 当增压空气冷却器前部和后部的增压空气温度差别小于8 时 当发动机运行时每120秒工作10秒 以避免燃烧积炭 根据发动机综合特性曲线而定 在发动机关闭后工作0 480秒 以避免过热而使废气涡轮增压器形成气孔 如果增压空气冷却器前部和后部的增压空气温度差别小于2 说明冷却液循环泵出现了故障 排气警示灯K83打开 V50 冷却系统 发动机的进气空气供给系统的结构非常紧凑 目标是尽可能地缩短气流路径 系统无需配备空冷式增压空气冷却器和相应的增压空气管路 进气歧管上直接集成了水冷式增压空气冷却器 进气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器模块 空气滤清器 节气门控制单元J338 压力管 进气温度传感器G299增压压力调节器G31 集成了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进气歧管 进气系统 405 027 带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进气管 拆卸与安装安装增压空气冷却器到进气歧管 并用六个螺栓固定 在增压空气冷却器的背面有一个密封条 它用于密封增压空气冷却器和进气歧管 同时支撑进气空气冷却器 进气系统 增压空气冷却器 进气歧管 密封条 增压空气冷却器热空气流过这些铝片 并把热量传递到铝片上 铝片将吸收到的热量传递给冷却液 然后经加热的冷却液被泵到增压空气系统的辅助冷却器 在那里得到冷却 进气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系统 废气涡轮增压器管路 1 4TSI Mortonic原理图 高压燃油系统 高压燃油系统 高压油泵第三代高压燃油泵使用在1 4LTFSI发动机上 更小的输油行程 3mm 集成在泵上的限压阀 无需来自燃油分配器的回油管 根据发动机负载 压力可在30bar到140bar之间任意调节 低压 高压 高压燃油系统 进油行程燃油压力调节阀N276在整个进油行程中由发动机控制单元控制 由此产生的电磁场克服弹簧力将阀门打开 泵塞向下运动 导致在泵腔里的压力下降 燃油从低压端流入泵腔 油压调节阀N276 高压燃油系统 活塞泵 回油行程为匹配实际消耗的燃油供给量 当泵塞开始向上行程时进油阀仍保持打开状态 泵塞迫使多余的燃油回流到低压端 通过集成在泵上的压力阻尼器和燃油供给管路上的限流器来平衡多余脉冲 高压燃油系统 活塞泵 进油阀 输油行程从已计算的输油行程开始 燃油压力调节阀就不再回油了 泵内升高的压力和阀门滚针弹簧的力会关闭进油阀泵塞的向上运动在泵腔里产生高压 如果泵腔内侧压力高于燃油分配器的压力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