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13).doc_第1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13).doc_第2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13).doc_第3页
(部编)初中语文人教2011课标版七年级下册最后一课教学设计 (13).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最后一课教学目的: 1、理解课文所表现的反对侵略、热爱祖国、热爱并努力掌握好自己祖国语言的主题。 2、 了解作者怎样通过平凡的材料,表现重大的社会问题。(以小见大) 3、理解本文标题的含义和作用。 4、学习通过语言、外貌、动作、心理活动来刻画人物的方法。 5、 了解第一人称的写法及其作用。 教学要点:、掌握文学常识、重点的字词、理清小说的基本情节、训练复述能力。、大致掌握小说的结构一、作者与背景 阿尔封斯都德,法国19世纪后半期小说家。小说的情节很简单,它以普鲁士战胜法国后强行兼并阿尔萨斯和洛林两省的事件为背景,通过一个小学生在上最后一堂法文课时的所见所闻与内心感受,深刻地表现了法国人民的爱国主义感情。二、生字 踱来踱去 诧异 懊悔 惩罚 祈祷 郝赫 宛转 哽咽捂(w) 戒(ji) 凳(dng) 叟(su) 膝(x) 赚(zhun) 钥(yo) 匙(shi) 藤(tng) 挟(xi) 皱(zhu) 三、词征发:旧时指政府向人民征调人力或者财物。祈祷:求神降福免祸的活动。思量:心里想。 诧异:觉得十分奇怪。喧闹:喧哗热闹。懊悔:做错了事或说错了话,心里自恨不该这样。惨白:(面容)苍白。 四、课文分析 1作者为何以最后一课为题? -这是亡了国的阿尔萨斯人最后的一堂法语课。 2、这篇小说的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写了哪些人?主要写谁? -小弗郎士和韩麦尔先生 课文线索及结构以时间推移为顺序按情节发展可把文章分为: 一、上课路上(1-6) 二、上课前(7-10) 三、上课中(11-23) 四、下课后(24-29) 想一想朗读课文第l一6节(上课路上),注意“我”在途中的所见所闻。1、我为什么想别上学了?小弗郎士是怎么想的? -小弗郎士这天迟到,怕老师骂,特别是怕检查功课,因此很自然地想到了逃学。-野外的景色是那么吸引人。 2、沿途有哪些景象吸引了他? -天气是那么晴朗,那么暖和;画眉在树林边宛转的唱歌;普鲁土兵正在操练。 3、对于普鲁士兵的操练“我”是如何看的?在文中起什么作用?-认为比学习有趣、天真、幼稚、无知、是非不清,为下文做了铺垫4、可是我还是能管住自己,急忙向学校跑去有哪些地方能说明他能管住自己? -尽管周围的自然环境和普鲁士兵的操练吸引了他,但他还是向学校跑去。-看见许多人在看布告,他只是边走路边猜测,没有停步,“一”表示思想的跳跃,经过一番斗争还是“不停步”。-听到华希特跟他玩笑,还是继续跑,跑得上气不接下气。 小结:这一段写上学途中的情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