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及初步调查及其思考.doc_第1页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及初步调查及其思考.doc_第2页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及初步调查及其思考.doc_第3页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及初步调查及其思考.doc_第4页
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及初步调查及其思考.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网站删除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卫生状况的初步调查及其思考一空调系统卫生状况不容忽视 1空调对室内空气质量是双刃剑2001年全国公共场所的总数达到56.8万个,其中大型公共场所占30-40%。公共场所分布广、人群密集且流动性大,公共场所的卫生安全性直接关系到社会安定与人民群众的身体健康。集中空调系统是现代化建筑必不可少的设施。近年来,我国城乡的室内空气质量问题受到了普遍的关注,也收到了相应的效果。但主要关心的还是由于室内装修产生的化学污染问题。2003年春天SARS的肆虐促使人们高度关注起室内的生物和微生物污染,这一突然事件对空调业是一个严重的挑战。室内环境的好坏和人类对其适应的程度决定了人体健康状况的水平。室内环境的安全性不仅与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生活质量相关,而且与国计民生关系密切。全国各行各业都应该从中吸取教训和思考自己的社会责职。空调系统对于室内空气质量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具有积极意义,在于可以排除或稀释各种空气污染物。另一方面,消极作用在于它可以产生、诱导和加重空气污染物的形成和发展,造成不良的室内空气品质。从卫生学角度来讲,空调系统常常是病菌病毒滋生与繁殖的温床,是传染病交叉感染与传播的渠道,另外通过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进行生物和化学恐怖活动的潜在危险性正在日益加大。空调系统不仅要保证热舒适,更重要的是保证人体健康,以牺牲健康为代价的热舒适是不足取的。 2空调系统的卫生问题美国国家职业安全与卫生研究所(NIOSH)曾评估过,529个建筑存在空气质量问题。其中280座建筑物通风不合格,占调查总数的53%,而建材污染仅为21座占4%,可见空调系统对室内空气的污染充当了重要角色,这就完全违背了设置空调的目的。美国明尼苏达大学和加州伯克利大学劳伦斯实验室论文指出NIOSH对上千所学校调查评估的49份报告得出了如下结论: 表1 空调系统的问题原因百分比新风量不足84%建筑围护结构漏水57%空气分布无效45%空调系统维护不良39%新风入口位置不当20%送风风道和空气处理机脏污18%过滤器效率低下22%冷凝水排放不利12% 我国尚无此方面的统计,估计情况也不会有多大的出入。根据调查,由于建筑物及其内部设备造成的对人体健康的危害或疾病,种类达几十种。根据其对人体的危害,疾病的性质,致病的病源等,大致可分为三大类:即急性传染病(如军团菌病),过敏性疾病(包括过敏性肺炎、加湿器热病等)以及“病态建筑物综合症”。空调使用不当会成为疾病的传播途径,尤其是呼吸道传染病。SARS提醒我们反思目前建筑及其设备的设计和运行。集中空调风管内积尘吸入人体,不仅引起肺组织细胞损伤,还可以作为生物病原体和化学毒素的载体,在空气中传播,导致人群感染和中毒,应引起全社会广泛关注。 3对公共场所空调系统卫生状况的监督管理针对公共场所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2003年SARS流行期间,建设部、卫生部和科技部三个部委发布的“紧急通知”和“应急管理措施”,对空调系统的运行管理提出了一系列的卫生要求。这些措施虽然不很完善,在当时还是也起了很大的作用。但是应急措施只是适用于“应急”状况,不能简单地将它变为预防控制空调通风系统传播传染病的长期措施。此后,卫生部制订颁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规范(卫法监发2003225号文);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颁布了空调通风系统清洗规范(GB 19210-2003);建设部也与卫生部一起编制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同一个问题得到三个政府部门的重视,说明了这个问题的重要性,但是在贯彻和检查监督上还存在一些问题。2004年春季,卫生部组织对全国30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937家宾馆饭店、大型商场、超市的中央空调系统卫生状况进行了抽检,其中近50%的中央空调系统属于严重污染程度,合格的仅占抽检总数的6%。集中空调风管内的积尘量达到20 g/m2以上的占90%,50 g/m2克以上的占57%,最高达到486 g/m2;集中空调风管每g积尘中细菌总数10万个以上占80%,每g积尘中细菌总数最高达到277万个;集中空调风管每g积尘中真菌总数10万个以上占73%,每g积尘中真菌总数最高达到480万个。 二北京市部分商场、宾馆空调通风系统污染现状的调查2004年4月北京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北京市卫生监督所根据卫生部的统一部署,对北京市28家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现状进行了现场调查。 1调查对象:北京市28家公共场所(13个大、中型商场和15个四、五星级宾馆),其中空调系统使用5年以内的有3个场所,510年的有11个场所,10年以上的有14个场所。检测空调送风系统24个、回风系统20个、空调机组32台;共计监测76个点,检测样品260余件。 2检测指标:积尘量和积尘中细菌总数、真菌总数。同时采用现场问卷,填写统一调查表。 3测试结果:测试时可以见到管道内有较厚的积尘(管道底部及侧壁积尘可厚达12cm;有的管道采用的内保温材料上积满灰尘);霉斑多处可见;管道破损后外露的玻璃纤维(有的由于管道年久失修,致使纤维外露,但多数为运行期间人工对管道重新开孔所致);施工垃圾在送、回管道均可见到。 (1)空调系统积尘量 表2 商场、宾馆空调系统积尘量地点 场所数量 样品数量 积尘量范围值 平均值 (个) (件) (g/m2) (g/m2)商场 13 37 3.5183.5 58.9宾馆 15 40 2.6486.9 80.5 表3 使用不同年限空调系统的积尘量使用年限 场所数量 样品数量 积尘量范围值 平均值 (个) (个) (g/m2) (g/m2) 10年 14 33 30.8486.9 113.6 表4 送风、回风系统和机组的积尘量采样位置 样品数量 积尘量范围值 平均值 (件) (g/m2) (g/m2)送风系统 23 3.5142.7 52.1回风系统 18 2.6146.7 61.2空调机组 32 4.2499.8 94.3 (2)细菌、真菌总数的污染状况表5 商场、宾馆空调系统细菌、真菌总数场所 场所 样品 细菌总数 平均值 真菌总数 平均值 类别 数量 数量 范围值 范围值(个) (件) (cfu/g) (cfu/g) (cfu/g) (cfu/g)商场 13 38 1.11042.8105 1.0105 5.91032.9105 4.6104 宾馆 15 38 1.11042.9105 1.0105 701.2105 3.4104 表6 使用不同年限的空调系统细菌、真菌总数使用 场所 样品 细菌总数 平均值 真菌总数 平均值 年限 数量 数量 范围值 范围值(个) (个) (cfu/g) (cfu/g) (cfu/g) (cfu/g)10年 14 47 1.11042.8105 9.4104 5.91032.1105 4.6104 表7 送风、回风系统和机组间积尘中细菌总数采样位置 样品数量 细菌总数范围值 平均值 (件) (cfu/g) (cfu/g)送风系统 30 1.81027.1105 6.8104回风系统 27 2.61029.4105 1.1105空调机组 29 3.21026.0105 1.2105 (4)积尘量与积尘中细菌总数的关系将分别在各相同位置采集的积尘做积尘量与积尘中细菌总数的相关分析。积尘量与积尘中的细菌总数有相关关系(n=48 r=0.472; 经t检验,t=3.631 P0.05)。将采集到的同一样品(积尘)中的细菌总数与真菌总数检测结果做相关分析,得出二者无相关关系(n=87 r=0.047)。 4空调系统的管理情况调查的28个公共场所容纳人数约86000人(包括员工和客人)。空调系统基本由经营单位自身管理。现场调查表明宾馆空调管理的总体水平优于商场。存在的突出卫生问题有以下几个方面:(1) 空调机房内堆放杂物;(2) 空调机组内风阀、邻近管道积尘较为严重;(3) 送、回风管道投入使用后基本没有进行过清洗;(4)空调系统缺乏统一、具体的卫生管理制度。分别有47%、64%和79%的公共场所对空调机房、机组内部和过滤网经常清扫;送、回风口随时清扫;风管投入使用后基本没做过清洁工作。从现场勘察结果可见,虽然各单位按照本单位制定的频率清洗。但是,清洁的方法、部位尚有待完善和进行必要的卫生培训。 表8 在不同时限内做空调清洁工作的场所比例清洗时间 - 部位 14次/月 1次/13月 1次/6月以上机房 47% 15% 38%机组 64% 18% 18%机组过滤网 79% 12% 9%管道 - - -送回风口 宾馆、商场随时 三调查情况讨论1从公共场所空调通风系统的运行、管理情况和北京市19812001年城近郊区大气中总悬浮颗粒物(TSP)污染水平分析,各区间TSP浓度差别不大。调查结果基本能反映北京市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的污染状况。 2通过调查发现,商场、宾馆集中空调系统积尘量污染状况严重;积尘中细菌、真菌总数污染属中等水平;公共场所空调系统污染严重和管道长期未做清洗有直接关系。管道未做清洁工作的主要原因为:(1)卫生法规和相关卫生标准处于空白;(2)国内无管道清洗服务机构;(3)经营、管理者主观上未给与足够重视;(4)清洗费用较高。 3调查使用5-10年与使用10年以上空调系统之间和送风与回风系统之间的积尘量未出现差异。可能与系统使用年限较长,严重的积尘污染已掩盖了因时间等因素影响所造成的差异。 4从调查结果看出,积尘量与积尘中的细菌有相关关系。提示经常清洗集中空调系统,减少空调系统中的积尘量,有助于减少空调系统中的细菌量。 5空调系统管道积尘量与PM10浓度关系进行了初探。当主管道积尘量为严重污染时,送、回风管道内浓度和送风口PM10浓度基本相同且不符合送风卫生要求。PM10、PM2.5是直接危害到人体健康的指标。通过这次初步调查,提示我们在今后应进行管道积尘量与送风中PM10、PM2.5的浓度关系以及室内空气质量进行调查,以便进一步分析空调系统污染状况对人体健康的影响,为今后制定相关卫生标准提供依据。 四对进一步工作的思考1加深对空调系统污染及其危害的认识民用建筑空调是一种舒适性空调,过去偏重于强调要达到规定的温湿度,对于室内空气质量问题要求往往停留在理论探讨上,一到制订规范标准时就会打折扣,到系统设计和运行时差距就更大了。卫生部门和空调业界对此都显得被动与无奈。以流行病学的观点来观察,空调通风制冷系统实际上又常常是某些病菌病毒滋长与繁殖的温床,和交叉感染与传播的最有效渠道。 2制订和贯彻法规和标准在前几年工作的基础上,卫生部于2006年3月颁布了公共场所集中空调通风系统卫生管理办法及其配套的三个规范(卫法监发200653、58号文),卫生部还组织制订有关的管理办法和实施细则文件。建设部与卫生部联合编制的GB50365-2005空调通风系统运行管理规范也于2006年3月起正式执行。国务院的公共场所卫生管理条例也将修订颁布,同时还要修订公共场所的卫生标准,将公共场所的集中空调系统的管理列在其中。这样为公共场所集中空调系统的管理提供了更坚实的法律依据。 3开展进一步的调查和研究应该集中力量当前空调系统的卫生状况认真、细致的调查,掌握污染的实际情况和特点。分析空调系统污染对室内空气质量的影响,有针对性地提出解决措施。并应研究适宜的新技术和新产品,依靠技术进步和创新来解决问题。同时也应开展建筑物室内空气质量的预评价、风险评估和诊断工作,变被动为主动,把问题解决在前面。 4加强监督和检查得到政府部门的重视,在贯彻和检查监督上存在的一些问题也可以得到有效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