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出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方法与结果_第1页
外出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方法与结果_第2页
外出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方法与结果_第3页
外出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方法与结果_第4页
外出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方法与结果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9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外出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世界各国的经济、文化不断交流融合,各国的距离不断缩小,这为学生出国交流提供了极大的便利。我国在全球化的影响下也有大批学生出国交流、学习、深造。随着外出交流学生的数量不断增加,交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受到了学校管理人员和研究人员的关注。交流生多处在青年期,心理发展迅速,面对异文化的环境压力和各种冲突,缺乏成熟的应对方式和较强的应对能力,这将不可避免地产生各种理问题和心理障碍。对交流生心理健康问题的调查研究,为交流生心理健康发展,顺利完成学业,以及在交流期间快乐地生活提供了方法,同时为来华交流生的教育管理提供参考,为国际关系的友好发展提供重要保证。一、 研究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全球化趋势的加强,各国间经济往来频繁,我国外出交流的学生日益增多,交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也日益引起中国学术界的关注。由于多数交流生处在青年期,心理发展很迅速,面对诸多压力和问题缺乏成熟的应对方式和较强的应对能力,这很可能带来一系列的心理问题和心理冲突1。再加上身处异国,异文化的社会环境、文化价值观念的变化、摩擦,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心理问题的出现2。 就现目前,外出交流生因为心理疾病而导致无法完成学业,甚至产生自杀行为的时有发生,这类事件对交流生本身与其家庭都构成了极大的伤害。再加上交流生身份特殊,这一特殊身份导致交流生们在处理心理疾病时稍有不慎就会影响到学校的名誉乃至国家间的关系。因此交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具有较明显的研究意义。二、研究思路和方法2.1研究对象被试是来自兰州大学的本科外出交流的学生,其中包括去港澳台地区和去国外交流的学生,交流持续时间从半年到一年以上不等。2.2 研究工具 SCL-90症状自评量表:从感觉、情感、思维、 意识、行为直到生活习惯、人际关系、饮食睡眠等多种角度,运用九个因子,分别为:躯体化、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抑郁、焦虑、敌对、恐怖、偏执及精神病性,对外出交流的学生的九个方面的健康状况进行调查分析3 4。2.3 研究方法 (1)文献分析:查阅资料以及相关文献,对关于交流生心理健康或留学生心理健康的文献资料进行整理分析,为研究提供借鉴和参考。 (2)调查法: 问卷调查:运用SCL-90症状自评量表,将其发放给兰州大学的外出交流生、回收问卷。对有效问卷进行整理、数据统计、制作图表。探究出兰州大学外出交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 访谈法:访谈法又称晤谈法,是指是通过访员和受访人面对面地交谈,了解受访人地心理和行为的心理学基本研究方法。访谈法与的应用面较广,能够简单而快捷地搜集多方面的工作分析资料。 从被调查的交流生中,抽出10个进行设问访谈,或者以轻松的聊天方式进行对话,最后将访谈资料的内容进行整理,提取出研究的重点内容,并根据这些内容分析外出交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研究结果测试分数总体状况: 总共发放问卷100份,回收94份,其中3份无效问卷,有效问卷91份。在被测中,男生占48.48%,女生占51.52%。从交流地区来看,去港、澳、台交流的同学占60.61%,去国外交流的同学占39.39%,大多数的被试是来自于大三的同学,交流持续时间从半年到一年以上不等。表1交流生人数统计图 性别交流地区男生女生合计(人)港、澳、台地区272855国外171936 从被试测试的总体分数来看,将被试的90个单项分相加。被试中,最低分93分,最高分222分。考察被试的阳性项目数,即单项分2的项目数,也就是表示被试在项目上呈“病状”的项目数。通过测试结果显示,有33.3的同学,其阳性数目超过了43项。按全国常模结果,(为15的5级评分)总分超过160分,或阳性项目数超过43项,或任一因子分超过2分,可以考虑筛选阳性,需要进一步检查。因此,这33.3%的同学需要进一步检查。四、讨论分析4.1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因子分析表2 筛查阳性者因子分分布状况N=91男生44女生473因子分24因子分3因子分4总检出率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人数百分比总体3033,3300.00%00.003033.33%躯体化141538%00.00%00.00%1415.15%强迫症状3336.26%00.00%00.00%3336.36%人际关系敏感2830.76%33.29%00.00%3134.06%抑郁1718.68%33.29%00.00%2021.97%焦虑1112.08%22.19%00.00%1314.28%敌对1920.87%00.00%00.00%1920.87%恐怖1314.28%11.09%00.00%1415.38%偏执1415.38%0O.00%00.00%1415.38%精神病性1920.87%00.00%00.00%1920.87%其他3032.96%33.39%00.00%3336.36%数据依据被测个体总均分2,3因子分2.5为轻度症状,4因子分3为中度症状,因子分4为重度症状。从表2中可以看出,在91名被试的同学中,总检出率为15.38%,占14人。这些同学表现出轻度的心理异常症状,中度症状和重度症状人数为零。表3交流生与大学生常模各因子分比较序号因子统计数据(100人)检验ZP交流生xs全国常模xs0躯体化1.360.421.370.48-0.1950.051强迫症状1.840.471.620.582.6870.012人际关系敏感1.71541.650.610.6560.053抑郁1.620.521.500.951.3530.054焦虑1.580.501.390.432.2610.055敌对1.490.461.460.550.4410.056恐怖1.420.561.230.411.9380.057偏执1.630.471.430.572.3820.058精神病性1.560.471.270.423.4920.019其它1.690.551.440.432.5970.05根据p值标准,如果P0.05,为差异不显著,如果P值0.05,则为差异显著,如果P值0.01,则差异极其显著。由表3的数据得出,交流生在焦虑、偏执和其它方面与全国大学生常模比较,差异性显著(P0.05),强迫症和精神病性差异性非常显著(P0.01),躯体化、人际关系、抑郁、敌对、恐怖差异不显著(P0.05)。讨论:通过观察表格2,在被试的91名同学中,最主要的症状是强迫症状和其它,其它包括睡眠、饮食方面的异常状况,均达到了36.36%,其次是人际关系敏感(34.06%)、抑郁(21.97%)、敌对、精神病性(20.87%)、恐怖、偏执(15.38%)、躯体化(15.15%)。通过表3与全国常模对比可以看出,交流生在强迫症、焦虑、其它等方面还是存在较大心理问题的。强迫症是指个体产生明知道没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还有一些比较一般的感知障碍。如脑子:变空“,记忆力不行等。强迫症对于普通人来说是比较常见的,一个人或多或少都会有一点强迫症,只是表现不太明显,然而对于交流生来说,换了一个陌生的环境,心理的陌生感和紧张感会导致个体在做任何事都格外的小心,表现出来的行为,便是对不确定的事反复检查、检验。而对平时的任务,则更加严格的要求自己,为了不给学校、不给国家丢脸,做任何事都逼迫自己做得又快又好,对于个人的穿衣、打扮、生活习惯也要求更高,这些生活上比较细节的东西就这样被自己严格地要求了起来,因而强迫症症状会比一般的学生显得更加的突出,与全国常模比,P0.01,属差异极其显著。但是,测试结果表明,这些强迫症被试的测试分基本是在23分,表现为轻度的强迫症,并不严重。另外一个较严重的问题是精神病性。精神病性包括幻听、思维播散、被控制感、思维被插入等精神分裂症,当然引起精神病性的因素有多种,包括遗传、社会因素等,在这里主要考虑由于社会中的环境变化、文化冲突、抗压能力以及个人应对问题的方法等原因。与国内熟悉的环境相比,只身一人处于陌生的环境中,面对诸多的压力和问题,无法良好的解决和处理,转移到个人身上就产生了一系列的精神症性问题。再者,其它方面,差异性也显著。首先,就睡眠方面来说,一个人的精神状态受心理、睡眠质量等因素的影响,而人的精神状态也会反作用于人的生理反应。交流生去到国外或港澳台地区,换一个崭新的环境,由于中西方文化不同,各地区风俗习惯也不一样,不同的环境造就了人们不同的生活习惯。虽然文化的迁移促进了文化的交流和融合名,但是各地区本身的文化特色和习惯依然生生不息地流传、继承着。因此异文化的社会环境和文化价值观念的冲突、摩擦,势必会导致一些心理冲突和心理压力,再加上交流生多为心理发展还不成熟的青春期的学生,应对压力和问题的能力较弱,面对着如此多的心理压力、学习压力、人际交往压力,心理负担也随之增加,从而导致失眠、精神状态不佳,整天昏昏沉沉。所以,交流生在睡眠上问题突出也是可以理解的。而饮食文化作为跨文化交流中非语言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饮食与文化紧密相关,不同的民族因其生活地域、中西方农业结构、宗教信仰、价值观念的不同,从而导致饮食观念、饮食方式、饮食对象以及餐桌礼仪的不同5,西方人更偏爱肉食与面食而中国人以米饭与素食为主,副以少量鱼和肉,因此,很多中国人去到国外,成天只能吃面包或汉堡等快餐,感到油腻,多吃几次便难以下咽,从而导致胃口不好,食欲下降6。而对于港、澳、台地区,饮食习惯偏清淡和甜,而且烹饪方法和内地区别也较大,再加上受西方资本主义文化影响较深,饮食习惯也在某些方面日渐趋同于西方。而很多内地学生更喜欢吃口味较重或偏辣的食物,甜食只能作为小点心,因此很多交流生去了港澳台地区,刚开始的一两周,体验不同地区的不同食物的新鲜感还是存在的,所以前两周还是很习惯的,但是一旦持续几个月甚至一两年,在饮食上便极其不习惯,胃口也变得不好。因此会呈现饮食状况不佳的问题7。而交流生的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敌对、躯体化、恐怖等症状问题,虽然与国内常模相比差异不显著,但是问题还是有的,只是症状较轻,也应当适当注意。4. 2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的性别差异表4男女交流生各因子分比较序号因子分男生(n44)女生(n47)检验(Z)Pxsxs0躯体化1.350.411.380.44-0.4560.051强迫症状1.750.431.960.50-2.1350.052人际关系敏感1.630.601.780.46-0.8990.053抑郁1.500.501.760.52-2.1740.054焦虑1.520.531.780.45-2.0650.055敌对1.510.451.460.470.5300.056恐怖1.400.671.490.48-0.8760.057偏执1.590.481.680.47-0.8730.058精神病性1.550.501.560.45-0.780.059其它1.610.461.830.62-2.1750.05表4显示,男生的均分除敌对外,都低于女生,但精神病性得分基本一样。在强迫症、抑郁、其它方面P值0.05,男女差异显著,其它的因子得分差异不显著(P0.05),交流生中的男生较女生心理健康程度要高。研究结果显示:女生在强迫症状、焦虑、抑郁等因子上的均分高于男生,而且,有三项差异显著。这说明,在交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问题上是存在性别差异的,女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水平低于男生。当然,造成这种差异的原因是多种多样的, 包括生理差异、传统观念、家庭、教育、社会以及其它因素8。强迫症方面。女生比男生得分高,说明在陌生的环境下,女生比男生更容易产生那种明知没有必要,但又无法摆脱的无意义的思想、冲动、行为等表现。抑郁的男女得分差异是最大的,P值为0.046,P0.05。抑郁主要指感情和心境苦闷,生活兴趣减退,缺乏活动愿望,并包括失望、悲观和与抑郁相关的躯体方面的问题。研究显示,女性更容易受社会环境的影响,再加上一个月有生理期,加重了女生抑郁的情况,抑郁问题就比男生稍显严重9。焦虑方面的差异不明显,但P值接近0.05,差异存在。男女生相比,女生的感情比较细腻,心思比较多,在遇见事情的时候容易感性、敏感和情绪化。因此在与人相处或处理事情的过程中容易多想,在处理矛盾或问题时,不太理智和冷静,容易情绪化地处理,从而容易使自己陷入烦恼和苦闷之中。而男生往往比较粗犷,再加上思维方式和女生不太一样,想事情比较简单,大事小化,因此,会避免许多因自身的原因带来的困扰,更容易在陌生的环境中快乐的生活。其它方面,也就是睡眠和饮食方面。睡眠方面多数是与个体精神状态相关的,性别差异不太大。性别差异主要是体现在饮食方面,大多数女生对吃喝玩儿乐比较感兴趣,所以也比较在意,尤其是对吃,要求比较高,不像男生那么随和。女生比较挑食,一日三餐,不是像大多数男生追求的那样,能吃就行,吃饱就行,不会专门为了吃而花费大量的精力和时间,而女生为了要吃到精致可口的食物,则可以不顾一切。因此,在饮食习惯有巨大不同的异国他乡,男生更趋向于勉强接受,而女生则很难将就,遇到不好吃的东西宁愿饿肚子或是吃零食也不吃主食。因此在其他方面,女生的心理问题要比男生更加突出10。4. 3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表5交流生心理健康状况地区差异序号因子分国外港澳台检验ZPxsxs0躯体化1.390.431.330.43-0.6400.051强迫症状1.840.401.840.520.0000.052人际关系敏感1.760.461.680.59-0.6220.053抑郁1.730.531.560.52-1.4740.054焦虑1.800.471.550.52-2.1560.055敌对1500.421.490.49-0.0770.056恐怖1.400.461.440.63-0.2530.057偏执1.680.441.590.50-0.7860.058精神病性1.460.341.620.541.3240.059其它1.880.561.620.54-2.1300.05 由表5中结果可以看出,交流生去港澳台地区交流和去国外交流的学生在人际关系敏感、焦虑、其它方面上所得均分差异还是很大的,其中焦虑、其它的差异性显著。 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但就去到不同地区的交流生相比较来说,根据对比,交流生的心理健康状况的地区差异还是很明显的。再由各项因子均分对比看出,去国外交流的学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去港澳台地区交流的学生。同是去到异地交流,根据异文化与心理健康的关系,交流地区的文化背景越接近其本身的文化背景,文化休克程度越轻,文化休克期也就越短,产生的心理障碍也就越小11。港澳台地区虽然在制度上不同于内地,但是毕竟是中国地区,其历史文化、风俗习惯几千年来受到了中国文化地不断熏陶和感染,所以在生活、社会、思维、观念上还是具有趋同于中华文化的传统性特点,再加上都可以用普通话也就是我们的母语进行交流,这在沟通上就没有了困难。据许多学者的研究结果表明,留学生的社会交往将会帮助他们更好地适应新文化,那么,没有语言障碍,这势必会让交流生更好地与人沟通、融入到其中,更好地适应新文化,而且不会产生巨大的陌生感,从而减轻了个人的人际关系敏感、焦虑等问题,交流学习、生活便更加轻松、愉快。而去到国外的交流生,由于文化历史背景不同,一定会有异文化冲突,再加上语言不同,思维方式不同,与人交流沟通都有困难,不可避免会产生心理压力和心理问题,当然就更难适应和融入到新的文化和环境中去了。抑郁、焦虑、人际关系敏感也相伴而来,与社会的距离拉大,陌生感加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