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调剂技术PPT课件_第1页
中药调剂技术PPT课件_第2页
中药调剂技术PPT课件_第3页
中药调剂技术PPT课件_第4页
中药调剂技术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中药调剂 2015年12月 项目一中药饮片调剂的设施和工具 中药饮片调剂的设施中药饮片调剂用具的使用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 知道中药饮片调剂的基本设施 2 学会中药饮片斗谱的编排原则与方法3 知道戥称 天平等常用工具的使用原理 解决戥称称量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技能目标1 能够熟练正确使用戥称 天平 冲筒等中药饮片调剂常用工具 2 能够合理编排200种常用中药饮片斗谱 一 中药饮片调剂常用的设施 1 饮片斗柜 毒性中药柜 贵重药柜 成药陈列柜2 调剂台 货架 中药饮片调剂的设施 一 饮片斗架中屉柜 百药斗 百眼橱 药斗柜 百药斗百眼橱七星斗橱 抬手取 低头拿 半步可观全药匣 1 药斗柜的大小 长宽高 A1 5 1 2 0 4B2 0 1 5 0 6C2 5 2 0 0 8D3 0 2 5 1 0 2 药斗柜材质用什么好A不锈钢B泡桐树C铁皮D樟木 下面三个大斗柜的作用 A放杂物方便B放量大质轻的中药材C放整包药材 灯心草与通草 芦根与茅根 茵陈与金钱草 白花蛇舌草与半枝连 竹茹与丝瓜络 薄荷与桑叶等 1 规格2 0 1 5 0 6 长 宽 高 2 药斗数60 70个 横七竖八或横八竖八 下层设三个大斗3 优质木料 正面刷油漆 背面下部钉1尺高的白铁皮 横七竖八的药斗能装多少味中药 3格斗架书写原则 上一 右中 左内三 顺时针左1上2右3 14 2格斗谱的书写原则 外格药名在右 里格药名在左 4格斗谱的书写原则 竖写外右里左横写外上里下 二 斗谱的编排原则 常用药 不常用药 质轻量少 质重易污染 质轻量少 质松量大 一 排列原则 1 常用者居中上 不常用靠边 2 质重的矿石类靠下 质轻量少类装靠上 3 质松泡量大类如淡竹叶 通草等装入大药斗 4 同一斗中 细小者在前 片大者在后 5 外形相似而功效相反的药不宜相邻放 6 有配伍禁忌的药不放一斗中或相邻放 7 特殊品种不上斗架 可以放在一个药斗的情况 1 经常配伍用的2 同一药物的不同炮制品 不能装于一个药斗内 1 形状类似而功效各异的药物2 属于配伍禁忌的药物3 有恶劣气味的 如阿魏 不能放在一般的药斗内的情况 贵细药品毒性中药麻醉中药防灰尘污染的 熟地黄 龙眼肉 青黛 玄明粉 松花粉 蒲黄 乳香末 抹药末 血竭末 三 查斗与装斗 1 查斗 1 药名是否与药品相符 2 日间消耗量 有无短缺品种 3 药物的清洁度 有无生虫 霉变 走油 结串等现象 编排中药斗谱 P7 任务二中药饮片调剂用具及使用 一 计量用具 戥秤 主要由戥盘 戥陀 戥杆三部分组成 戥秤的构造 戥杆 由木料或塑料或金属制成1 500g 200mg 50g定盘星 戥秤的操作 1 用左手虎口和食指 中指挟持戥杆 无名指 小指拢住戥绳 戥秤的操作 2 戥盘靠近药斗 右手拉斗 抓药 手心向上将药取出 至戥盘上方翻手放药 戥秤的操作 3 右手提绳使戥盘悬空 左手拇 食指将戥陀绳移至所需的星上 左手稍离开戥杆 提戥齐目 戥称的使用 一面可称0 50克 每个刻度为1克 另一面可称50 250克 每个刻度为2克杆长 340毫米砣重 37 5克秤盘尺寸 圆盘直径 180毫米 铲盘尺寸 190 130毫米 戥秤的使用注意 每个戥子的盘 陀不可随意换用 戥陀的重量是固定的 戥盘与戥杆连接的三条线绳 或金属链 长短相同 全部展开时戥盘呈水平状态 盘秤 台秤 电子磅 用来称量500克以上的药物 托盘天平 起始称量为0 1g 移动标尺上的游码 标尺可称量5克以内的重量一般只用于剂量1克以下的药物 电子天平 二 碎药用具 铜冲 缸体杵棒缸盖 1 右手握杵 左手压盖 或单手操作 2 捣完后取下杵 盖 左手手心向外虎口朝下托起缸体 翻腕使虎口朝上将药倒出 铜冲的操作 乳钵 用来研磨或水飞朱砂 雄黄 珍珠等质硬 量小而又贵重的药材 制成极细粉末 铁研船和小型粉碎机 用来制取较大量的药材粉末 小钢锯和钢锉 用来将沉香 苏木 降香 檀香 鹿茸 羚羊角等质硬块大的药材锯成小块或锉成粉末 中药切刀 三 洁净用具 盛药盘 用来盛装称量好的药物 四 包装物品 大小不等的包装纸 纸袋或塑料袋 捆扎绳 钉书机 纸袋封口用 等 项目二审方 知识目标1 知道审方的内容 学会解决审方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2 能准确说出配伍禁忌的具体内容3 知道中国药典记载的毒性中药名称及用量能力目标1 能够审核中药饮片处方的各项内容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流程 任务一中药处方概述 一 处方的概念处方是由注册的执业医师和执业助理医师在诊疗活动中为病患开具的 由药品调剂员审核 调配 核对并作为发药凭证的医疗用药的医疗文书 处方包括医疗机构病区用药医嘱单 处方的意义 调剂人员配药 发药的根据 缴费凭证 药品消耗预算依据 医疗事故医师或药剂人员的责任 麻醉药品处方淡绿色急诊处方白色儿科处方淡红色普通处方淡黄色 二 处方的类型 1 古方2 经方3 时方4 法定处方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及局 部颁标准中收载的处方 具有法律的约束力 5 协定处方由医院药房根据经常性医疗需要 与医师协商制定的方剂 它主要解决配方数量多的处方 做到预先配制与贮备 以加快配方速度 缩短病人候药时间 同时 还可减少忙乱造成的差错 提高工作效率 保证配方质量 二 处方的类型 6 验方 偏方 7 秘方8 医师处方是医生针对某个患者所开的特定的临时组方 内容由医生根据病情而定 具有对症下药或辨证施治的意义 制剂依据 多见中药饮片配方 临时组方辨证论治 思考 用 法定处方 配制的药品不违法 这种说法对吗 三 处方的格式及书写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发 2010 57号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 中成药 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下同 处方 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处方的基本结构 处方格式基本组成由 前记 正文 后记三部分组成 包括医疗 预防 保健机构名称 处方编号 费别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或住院病历号 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 临床诊断 开具日期等 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分列饮片名称 剂量 付数 用法用量 医师签名和 或加盖专用签章 药品金额以及审核 调配 核对 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前记包括医疗 预防 保健机构名称 处方编号 费别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或住院病历号 科别或病室和床位号 临床诊断 开具日期等 并可添列专科要求的项目 正文以Rp或R 拉丁文Recipe 请取 的缩写 标示 分列饮片名称 剂量 付数 用法用量 这是处方的主要部分 注意 1 中药与西药不能同用一张处方 2 确认是否有脚注 是否有配伍禁忌3 是否有剂量 剂量是否符合国家药典规定 4 是否有使用方法 口服用药可不注明给药途径 后记医师签名和 或加盖专用签章 药品金额以及审核 调配 核对 发药的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 注意 1 急诊处方需立即取药者一般用急诊处方笺 淡黄色 书写 或在处方笺左上角加写 急 stat 字样 2 药师有责任检查处方 如发现错误 有权退还医生改正 确认无误才能进行配制发药 并在处方笺上签名 70 三 处方的格式及书写要求 国家中医药管理局关于印发中药处方格式及书写规范的通知 国中医药医政发 2010 57号第三条中药处方包括中药饮片处方 中成药 含医疗机构中药制剂 下同 处方 饮片与中成药应当分别单独开具处方 第八条中药处方应当包含以下内容 一 一般项目 包括医疗机构名称 费别 患者姓名 性别 年龄 门诊或住院病历号 科别或病区和床位号等 可添列特殊要求的项目 二 中医诊断 包括病名和证型 病名不明确的可不写病名 应填写清晰 完整 并与病历记载相一致 三 药品名称 数量 用量 用法 中成药还应当标明剂型 规格 四 医师签名和 或加盖专用签章 处方日期 五 药品金额 审核 调配 核对 发药药师签名和 或加盖专用签章 第九条中药饮片处方的书写 应当遵循以下要求 一 应当体现 君 臣 佐 使 的特点要求 二 名称应当按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规定准确使用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没有规定的 应当按照本省 区 市 或本单位中药饮片处方用名与调剂给付的规定书写 三 剂量使用法定剂量单位 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原则上应当以克 g 为单位 g 单位名称 紧随数值后 四 调剂 煎煮的特殊要求注明在药品右上方 并加括号 如打碎 先煎 后下等 五 对饮片的产地 炮制有特殊要求的 应当在药品名称之前写明 六 根据整张处方中药味多少选择每行排列的药味数 并原则上要求横排及上下排列整齐 七 中药饮片用法用量应当符合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规定 无配伍禁忌 有配伍禁忌和超剂量使用时 应当在药品上方再次签名 八 中药饮片剂数应当以 剂 为单位 九 处方用法用量紧随剂数之后 包括每日剂量 采用剂型 水煎煮 酒泡 打粉 制丸 装胶囊等 每剂分几次服用 用药方法 内服 外用等 服用要求 温服 凉服 顿服 慢服 饭前服 饭后服 空腹服等 等内容 例如 每日1剂 水煎400ml 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处方正文示例 黄芪15g人参酒当归10g陈皮6g升麻3g柴胡3g浙白术10g甘草5g海藻5g薄荷五味子细辛5g 另炖 10g 后下 10g 打碎 10g RP 黄芪20g当归尾15g赤芍10g川芎10g地龙10g桃仁10g红花10g5剂每日1剂水煎400ml分早晚两次空腹温服 中药饮片处方举例 处方管理制度 一 处方权限规定1 注册执业医师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处方权2 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开具的处方权须经所在执业地点执业医师签字或盖专用签章后有效3 注册执业助理医师在乡 镇的医疗 保健 预防机构时 须在执业地点取得相应处方权 79 处方管理制度 4 试用期医生开具的处方须在医疗 保健 预防机构有处方权的执业医师审核并签字或盖专用签章后有效5 医师须在注册的医疗 保健 预防机构签名留样及专用章备案方可开具处方 处方医师的签名与专用章必须与药学部门处留样备案一致 不得随意改动 否则重新登记 80 处方管理制度 二 处方书写规定1 每张处方仅限一名患者的用药 处方记载患者的一般项目应清晰 完整 并与病历一致 2 处方用钢笔 蓝黑色 或毛笔书写 字迹清楚 若需改动 须在修改处另行签字或盖章 并注明修改日期 81 处方管理制度 3 处方填写按照 四查十对 书写要规范 不得使用 遵医嘱 自用 等模糊词句 4 年龄 必须实足年龄 婴幼儿写日 月龄 必要时注明体重5 每张处方不得超过5种药品 82 处方管理制度 6 西药 中成药和中药饮片要分别开具处方 西药 中成药处方中每种药品须另起一行 7 药品名称书写以 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 或 中国药品通用名称 或经国家批准的专利药名为准 8 一般剂量和数量按照药品说明使用 如有特殊使用或超出剂量应注明原因并再次签名 处方管理制度 9 药品剂量和数量一律使用阿拉伯数字书写 剂量使用公制单位10 药剂科不得擅自修改处方 如处方有错误应通知医师更改后配发 凡处方不合规定的药剂科有权拒绝调配 处方限量规定 1 一般处方以7日量为限 急诊处方一般不得超过3日用量 对于某些慢性病 老年病或特殊情况 处方用量可适当延长 但医师必须注明理由 一般不超过1个月 2 处方当日有效 特殊情况下需延长有效期的 由开具处方的医师注明有效期限 但有效期最长不得超过3天 超过期限的处方 须经医师重新开具处方 方可调配 医师不得为本人及其家属开具处方 处方限量规定 3 医疗用毒性药品每张处方不得超过2日极量 4 第一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5 第二类精神药品每张处方不得超过7日常用量 处方限量规定 6 麻醉药品注射剂每张处方不得超过2日常用量 片剂 酊剂 糖浆剂不得超过3日常用量 连续不的超过7日 再次开具处方必须间隔至少10天 同时应有病历记录 7 晚期癌症病人持有科主任申请 院领导批准的特殊证明 允许超限量和连续使用麻醉镇痛药 处方调剂规定 一 调剂资格1 取得药学专业技术资格人员方可从事处方调剂 调配工作 非药学专业技术人员不得从事处方调剂 调配工作 2 若停止在本单位执业者 其处方调剂权即被取消 3 药学专业技术人员签名式样应在本机构药学部门留样备查 处方调剂规定 二 调剂主要职能1 具有药师以上的药学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的人员负责处方审核 评估 核对 发药 以及安全用药指导 2 药士从事处方调配工作 确因工作需要 经培训考核合格后 也可以承担相应的药品调剂工作 处方调剂规定 三 调剂程序审方 划价 审票据 调剂并签字 核对 发药并签字 处方保存 任务二处方审核的内容 一 审核中药名称 一 中药饮片正名以 中国药典 一部 部颁标准或 炮制规范 为依据 一 审核中药名称 二 中药饮片别名 一 审核中药名称 三 中药饮片的并开药名 中药处方中的 二冬 指的是 一 审核中药名称 四 中药处方应付 一 审核中药名称 五 审药时需注意的其他问题1 字迹不清2 药名涂改3 错写药名4 药名重复 二 审核中药的用药禁忌 一 审核配伍禁忌 十八反 十九畏 二 审妊娠禁忌应禁止使用或须谨慎使用的药物 三 审核毒 麻中药的使用 一 毒性中药 三 审核毒 麻中药的使用 一 毒性中药 各级FDA制定的药品经营单位负责 配方由国营药店 医疗单位负责 严防收假发错 专柜专锁专人保管 凭医师签名的正式处方 不超过2日极量 配方人员 药师以上复核人员签章 未注明生用的 付炮制品 本单位或街道办 乡镇人民政府的证明信 每次不超过2日极量 三 审核毒 麻中药的使用 二 麻醉中药 乡镇卫生院以上医疗单位公章的医生处方 处方保存3年 零售 不准生用 严禁单位零售 禁止在中药材市场销售罂粟壳 用量3 6g 不宜常服 孕妇儿童禁用 运动员慎用 乡镇卫生院严格管理 统一管理的药品连锁企业可以申请第二类精神药品 毒性中药品种罂粟壳专用的存放设备双人双锁 四 审核中药饮片处方的其他内容 1 药物缺味2 审剂量 1 超剂量 2 字迹不清 3 漏泄剂量 4 剂量涂改3 审剂型4 审用法5 审处方前记和后记 中药饮片调剂工作流程 收方 中药调剂的依据是处方 收方人员接到处方后 应着重审查以下项目 1 按顺序审核处方的日期 姓名 性别 年龄 药名 剂量 剂帖数及医师签字 章 等 住院处方还要核对科别 住院号及病床号 2 审查处方中的药名 3 审查处方中有无 相反 药味 相畏 药味及 妊娠禁忌 药味 4 发现处方中有毒性药味时 必须严格执行有关毒性中药的管理规定 5 对委托加工丸 散等剂型的处方 应审阅方中所有药物的性质及药物的总量是否可以配制 6 问清患者配药帖 付 数 是自煎还是代煎 7 非正式医师的处方 一般不予调剂配方 8 对于处方中的缺味药 在审方时应先告知患者 并征得医生调换药味后配方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内容 1 处方前记各项内容及医师签字是否齐全2 饮片名称 剂量 剂数 用法等是否准确 中药饮片处方审核注意事项 有无配伍禁忌药对 超剂量用药 超时间用药 妊娠妇女禁忌药等有无临时缺药有无药名 剂量字迹模糊不清或重开药名等处方字迹有无涂改药物调剂 煎煮的特殊要求是否注明 练习处方1黄芩9g连翘9g清半夏6g白芍9g桔梗6g川军6g大黄6g二花6g醋芫花3g丹参6g甘草9g 1 川军 大黄 二花 金银花2 甘草反醋芫花3 大黄重复应用4 甘草9g量过大5 清半夏 醋芫花 练习处方2川乌6g草乌6g天仙子3g花粉9g细辛3g地龙6g蜈蚣10g延胡索6g犀牛角3g 审方 有否重名 临时缺药 配伍禁忌 自费药 剂量 妊娠禁忌 字迹是否清晰 剂数 用法 医师签字 审方主要内容 超时间用药 项目三计价 一 计价方法 汤剂计价 计价方法1 药价 味 用药计量 单价2 药价 剂 药价 味 即各味药价相加求和 3 处方药价 药价 剂量 剂数 散剂计价在汤剂的基数上增收加工费 1 算出汤剂价 2 单位加工费 全方总重量 加工费价 3 汤剂价 加工费 散剂价 练习 甘草6g0 37 10g大黄3g0 25 10g郁金9g0 31 10g 练习实例 甘草6g0 37 0 6 0 222大黄3g0 25 0 3 0 075郁金9g0 31 0 9 0 2790 222 0 075 0 279 0 576实收 0 58元 计价练习处方麻黄 9克 桂枝 6克 杏仁 6克 甘草 3克 两剂麻黄0 10 10g桂枝0 15 10g杏仁0 20 10g甘草0 37 10g 石膏30g桔梗12g丹皮12g二花6g野菊花6g大力子10 薄荷6 大戟6g山楂10 甘草6g蔓荆子10 1 处方审查 2 计价调配 3 复核发药 1 计算每味药价格 2 计算每剂药价格 3 计算每张方价格 剂量 单价 每味药 每剂药 剂数 二 计价常规要求 1 按照物价管理规定的价格计价2 每味要价的位数不得进位或舍去 每剂药价的尾数按四舍五入的规定计算到 分 误差小于0 05元 剂 3 要注意剂数 新调价 自费药品等项内容 不同规格或细料贵重 应在药名顶端注明单价 俗称 顶码 二 计价常规要求 4 注意并开药价格5 原方复配时 应重新核算价格6 开标收款时写明姓名 剂数 单价 总价 金额大小写要相符7 签字使用蓝色或黑色钢笔 签字笔或圆珠笔 不可使用红色笔或铅笔 三 计算机计价步骤 1 录入药名2 录入计量元 10克元 克3 录入剂数 课堂训练 P48 完成项目训练 项目四调配 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1 熟悉中药饮片调配操作要求 能解决配方过程中出现的常见问题 2 知道中药饮片处方的脚注内容及处理方法技能目标能按中药饮片调配操作要求调配中药饮片处方 持戥 抓药 倒药 倒药 捣药 复核等操作规范 配方礼仪 调配前的准备工作 二 调配操作 一 操作要求1 按处方药品顺序依次抓配2 看一味抓一味 唱念处方3 铊绳定位 再抓药4 提戥齐眉 随手推斗5 等量递减 逐剂复戥6 脚注药物 及时处理7 倒药时按方序逐味摆方8 部分中药要捣碎9 自查与签名盖章 二 操作注意事项 1 严格按医师处方要求进行调配 不准生制不分 以生代制 2 伪劣 发霉 不合格 及时更换再调配3 毒性中药不超过2日剂量 处方保存2年备查 4 罂粟壳不得单方发药 不超过3日用量 连续使用不得超过7天 成人的常用量3 6克 处方保存3年备查 5 洒落地上的药物 三 脚注处理 一 宜先煎的药1 质地坚硬 不易煎透的矿物类 化石类 贝壳类及动物的角 骨 甲类饮片 2 有毒饮片因毒性成分久煎降低毒性 三 脚注处理 二 宜后下的药1 气味芳香的饮片 如沉香 降香 薄荷 砂仁 豆蔻 青蒿 鱼腥草 2 久煎后有效成分易破坏的饮片 如钩藤 苦杏仁 徐长卿 生大黄 用于泻下 番泻叶 三 脚注处理 三 宜包煎的药1 含粘液质较多的饮片 以免糊底 车前子 葶苈子2 表面含绒毛的饮片 旋复花 辛夷3 粉末状的饮片 包煎以免药粉分在汤液中 服药不便 蛤粉 蒲黄 海金沙 六一散 滑石粉 三 脚注处理 四 宜烊化的药胶类 蜜膏类药物 阿胶 鳖甲胶 鹿角胶 饴糖 蜂蜜 三 脚注处理 五 宜另煎的药贵重中药 人参 红参 西洋参 羚羊角丝 三 脚注处理 六 宜兑付的药液体中药 黄酒 竹沥水 鲜藕汁 姜汁 梨汁 三 脚注处理 七 宜冲服的药量少 贵重中药 雷丸 蕲蛇 羚羊角粉 三七粉 琥珀 鹿茸 紫河车 沉香 金钱白花蛇 牛黄 麝香 三 脚注处理 八 宜捣碎 研碎的中药1 可以预先加工碾串备用的中药 瓦楞子 石决明 生石膏 石燕 龙骨 鹅卵石 海浮石 花蕊石 芦荟 牡蛎 皂矾 青礞石 珍珠母等2 临时捣碎的中药 丁香 人参 儿茶 刀豆 大皂角 大枣 山慈菇 生川乌 川楝子 木鳖子 木鳖子 五味子 牛蒡子等 新型中药饮片调配 小包装饮片 方便 准确 卫生 新型中药饮片调配 中药配方颗粒 免煎煮 以冲代煎 价格 观念 课堂训练 P56别名改正名需捣碎的中药写出脚注的药及脚注处理方法 项目五复核与包装 学习目标知道中药饮片处方复核的主要内容与注意事项技能目标1 能对调配好的中药饮片进行全面 准确的复核2 根据每剂药物的药量和质地选择大小合适的包装用纸 将药物包装和调剂 任务一复核的常规要求及注意事项 一 复核的常规要求1 复验称药工具是否准确2 审查处方有无相反 相畏 妊娠禁忌药物 剧毒药是否超量 贵重药 自费药调配处理是否得当 3 核对调配好的药物有无错味 漏味 多味和掺杂异物 一 复核的常规要求 4 审核特殊煎煮或处理的药味是否另包并注明用法 单包的药味要拆包复核 5 检查饮片质量有无虫蛀 发霉变质 有无改制不制 生制不分 整药籽药该捣未捣 调配处方有无乱带乱用等情况 6 核对称取的分量 调配剂数与处方是否相符 一 复核的常规要求 7 若为代煎还需复核煎药凭证与处方上的姓名 送药日期 时间 地址 药贴数是否相等 8 审核处方上医生签字 调剂员签字是否齐全 二 注意事项 1 调配完成后 必须经第二人复核 未经复核的药剂不得发出 2 复核时思想集中 高度负责 复核率应达100 3 复核无误后 必须签字或者加盖专用章 核对人员方可包装药品 技能训练 调配 复核 评分 任务二包装 1 根据药量和质地选择大小适宜的包装用纸或纸袋2 需单包的小包应规矩整齐3 若药包捆扎 需松紧适宜 扎十字结 不变包型 捆包顶端留有提系 便于提拎 若纸袋 要封好袋口 以防撒漏 4 在包装上注明患者姓名 煎法 服法等内容 一 包小包 包四角 1 包四角 2 包四角 3 包四角 4 包四角 5 包四角 6 包四角 7 包四角 8 包四角 9 包四角 10 包四角 11 包五角 1 包五角 2 包五角 3 包五角 5 包五角 4 包五角 7 包五角 6 包五角 8 包大包 三 捆扎 项目六发药 一 发药时的注意事项防错发 漏发特殊情况需向患者说明检查包扎检查附带药品是否齐全检查内服 外用药是否用专用包装发现差错要立即纠正耐心解答患者相关的咨询处方签字盖章 处方留存备查 处方保管时限 二 发药时的交代 1 交待单包药的煎法用法2 交待 药引 的选取和使用 药引子 引药 某些药物能引导其他药物的药力到达病变部位或某一经脉 起 向导 的作用 另外 药引还有增强疗效 解毒 护胃 娇味等作用 常用药引 食盐 咸寒 入肾 胃 大肠经 有强筋骨 软坚散结 清热凉血 解毒防腐之效 治疗肾阴亏虚的六味地黄丸 大补阴丸等 宜用淡盐水送服 常用药引 葱白 辛 甘 温 入肺 胃经 作引药能领诸药达表入里 其效有三 和调阴阳 通阳散寒 疏散表寒 但表虚多汗者忌用 治疗感受风寒 小便寒闭不通用量 5 7根 常用药引 灯心草 甘 淡 微寒 入心 脾 膀胱 小肠经 作引药能导诸药入心 脾 膀胱 以清湿热 利关窍 又能清上 中二焦之余热 但气虚小便不禁者慎用之 治疗心火炽盛 小便短赤时引药用量一小把 常用药引 粳米 甘 平 入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