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1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2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3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4页
八年级历史上册 第7课《新文化运动》课件 华东师大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辛亥革命后 多灾多难的祖国摆脱了厄运吗 政治 袁世凯为首的北洋军阀的黑暗统治之下 反动势力还妄图复辟帝制破坏共和思想 袁世凯掀起尊孔复古逆流 1914年12月 袁世凯率领百官 在孔庙演出一场 祭孔 丑剧 第7课新文化运动 背景 内容 学习目标 知识结构 总结近代化 新文化运动 人物 陈独秀 李大钊 鲁迅 胡适 内容 时间 阵地 目的 背景 地位和作用 标志 前期 后期 检讨传统文化 引进新思想 救亡图存 1915 1919年 1915年 陈独秀创办 青年杂志 新青年 P47第二段 大字 卖国割据 一 新文化运动的背景 鲁迅话 1 辛亥革命后 袁世凯称帝卖国 之后 出现军阀混战 中国仍然处入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压制下 2 先进的爱国者认为 要救中国 就必须清除封建帝制旧思想 树立共和体制新思想 药 节选 封建复古思潮泛滥 1917年 新青年 迁到北京 慢慢成为新文化运动的主要阵地 代表人物陈独秀 1915年创办 青年杂志 发表 敬告青年 一文提出民主 科学口号 是新文化运动的倡导者 1917年 发表 文学革命论 又是新文学的倡导者 代表人物 李大钊 在 新青年 上发表 庶民的胜利 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 等 颂扬俄国十月革命 代表人物 鲁迅 1918年发表白话短篇小说 狂人日记 是白话小说的典范之作 代表人物 胡适 1917年发表 文学改良刍议 较早主张以白话文代替文言文 但仅限于文体的改革 激进的民主主义者 在反动势力的攻击面前 用资产阶级民主主义为思想武器 以坚定的态度为辛亥革命作勇敢辩护的知识分子 二 新文化运动的主要内容 1 提倡民主 反对专制 独裁 科学 民主 文学 前期视频 2 提倡新文学 反对旧文学 3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2 提倡科学 反对迷信 盲从 狂人日记 前期 后期 后期视频 1 提倡民主和科学 新文化运动包括了思想革命和文学革命两方面的内容 西洋人因为拥护德 赛两先生 闹了多少事 流了多少血 德 赛两先生才渐渐从黑暗中把他们救出 引到光明世界 我们现在认定只有这两位先生 可以救治中国政治上 道德上 艺术上 思想上一切的黑暗 陈独秀 DEMOCRACY 民主SCIENCE 科学 一 要有话说 才说话 二 有什么话 说什么话 话怎么说 就怎么写 三 要说我自己的话 别说别人的话 四 是什么时代的人 说什么时代的话 胡适 建设的文学革命论 1918年 胡适新诗 电文是这样写的 才学疏浅 恐难胜任 不堪从命 胡适说 这份写得确实简练 仅用了12个字 但我的白话电报却只用了5个字 干不了 谢谢 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新文化运动的新阶段 俄国十月革命的胜利 促使激进的民主主义者转变为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知识分子 中国的先进分子 用马克思主义为精神武器 教育和组织人民 将革命推进到一个新的时期 鸦片战争 太平天国 外患 内忧 洋务运动 维护清统治 奕 李张 曾 19世纪60 90年代 军事工业 民用工业 1 机器生产的工厂2 火车轮船新交通3 留学生新人才4 引进西方新科技 5 新式火药武器 自强 求富 中国近代化开始起步 甲午战败 帝义瓜分狂潮 戊戌变法运动 救亡图存 康有为梁启超 1895 1898年 政治 1 由君主专制变为君主立宪2 由抑商变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