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阳市社会经济及物流业现状概述.doc_第1页
德阳市社会经济及物流业现状概述.doc_第2页
德阳市社会经济及物流业现状概述.doc_第3页
德阳市社会经济及物流业现状概述.doc_第4页
德阳市社会经济及物流业现状概述.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2章 德阳市社会经济及物流业现状概述2.1德阳社会经济概况德阳市位于四川省东北部,成都平原西北部,成德绵产业带的中心,中国西部大开发的两个中心城市(成都与西安)的联动轴上。东北部与绵阳市接壤,西南部与成都市相连。地域面积为5954平方公里,辖三市、两县、一区,人口380.97万。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为424.78亿元。德阳是中国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属四川经济社会发展超前地区,市域经济发展快、经济实力强、产业优势突出,已形成以装备制造、化工、食品三大传统优势产业为主体,兼具新材料、现代医药、服装、天然气等新兴产业的独具特色的工业体系。突出的产业优势,为德阳市发展现代物流业提供了有力的保障。德阳市可以依托现代物流的先进技术和管理理念进一步把优势产业发展成为区域强势产业,为德阳经济的长期发展提供完备的基础设施、畅通的道路环境、规范的物流市场和与之配套的物流服务。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如表2-1所示。表2-1德阳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主要指标计量单位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国内生产总值亿元260.07286.0315.11355.38424.78第一产业亿元61.8664.5569.2072.9587.47第二产业亿元113.62125.5137.81163.81202.48第三产业亿元84.6095.96108.10119.25134.83人均国内生产总值亿元686675998419955211468 数据来源:德阳统计年鉴2005图2-1德阳市主要年份GDP情况图2-2德阳市主要年份人均GDP情况德阳市各县、市、区在2004年的国内生产总值如图2-3所示:单位:亿元 图2-3 德阳各县、市、区的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德阳市各县、市、区在2004年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如图2-4所示: 单位:元图2-4 德阳各县、市、区的人均地方财政收入(2004年)德阳各辖区GDP、人均GDP比较:2004年在德阳市主要辖区中,旌阳区的GDP最高,为96.5亿元,其次依次为绵竹市、什邡市、广汉市、中江县、罗江县。从人均GDP占有量来看,什邡市最高,为19723元,其次依次为绵竹市、旌阳区、广汉市、罗江县、中江县。具体数据见表2-2。 表2-2德阳(县、市、区)国内生产总值(2004年) GDP(万元) GDP增加值(%) 人均GDP(元)旌阳区96508620.615063广汉市73267017.5 12600什邡市84552917.5 19723绵竹市87257821.1 17164中江县70994315.1 5815罗江县18454221.2 7977数据来源:德阳统计年鉴2004/2005图2-5 2004年德阳(县、市、区)GDP增加值 由图2-5可以看出,2004年GDP增加最多的是罗江县,为21.2%,GDP增加最少的是中江县,为15.1%。2.1.1德阳产业概况2004年德阳市实现国内生产总值424.78亿元,其中第一产业87.47亿元,第二产业202.48亿元、第三产业134.82亿元。三大产业结构的比重分别为20.6%、47.7%和31.7%,属于-产业结构型。可以看出德阳市中心区的经济是以二、三产业为主体。2004年德阳各产业构成如图2-6所示:图2-6 德阳市产业结构图(2004年)从统计数据上分析,德阳市的产业结构在19802004年间具有较大变化。第二产业在整个GDP中的主导地位日益显著,已成为德阳市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产业。而第三产业发展尤为迅速(从1980年的19313万元到2004年的1348193万元),成为德阳市经济发展新的亮点。表2-3德阳市产业结构表GDP产值(万元)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一二三产业比例198012790257600509891931345:40:15199051967222085119119310762842:37:211995161656050460267299543896331:42:2720002600749618550113619584600424:44:32200335537627294981631777119248720:46:34200442477718747362024842134819320:48:32德阳市产业结构具有非常明显的特征,即第二产业在GDP中占较大的比重。由于产业规模较大,又是劳动和资金密集型产业,因而从事第二产业的人员也明显偏多。如表2-4所示。表2-4 德阳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数及比例 单位:万人()第一产业第二产业第三产业1999150.2(82.70%)19.34(10.55%)12.08(6.65%)2000119.49(50.33%)44.33(18.72%)76.9(31.95%)2001115.23(46.66%)52.81(21.39%)78.9(31.95%)2002112.66(46.37%)50(20.58%)80.27(33.04%)2003108.36(44.86%)49.20(20.37%)83.99(34.77%)2004101.39(40.54%)56.65(22.66%)92.01(36.80%) 数据来源:德阳统计年鉴2005 第一产业2004年第一产业实现增加值87.47亿元,比2003年增长了6.1。第一产业中主要由农业和畜牧业组成,林业和渔业产值都比较低。第二产业第二产业在城市国民经济中占主导地位。重工业是德阳市城市工业的主导,而且重工业是以重大技术装备制造业为主体,原材工业和加工工业占了很大的比重。从1983年建市以来,德阳市城市工业发展迅速,形成了一批国内知名的行业龙头企业。机械制造以中国二重、东方电机、东方汽轮机三大重装企业为代表;化学工业以磷化工为主,是全国五大磷矿基地之一,有宏达化工、龙蟒集团、金路集团等骨干企业;医药工业有300多个药品品种获得了国家批准的生产文号,香港新世纪、深圳三九集团等都在德阳有投资;服装工业年加工能力达4000万件(套),有得福、琪达、都通、斯凯等全国双百强企业;食品工业历史悠久,有50多个品种被评为国家、部、省优产品,其中剑南春酒、蓝剑啤酒、德阳酱油、长城雪茄、什邡卷烟、天府花生等已成为全国知名品牌。但是,德阳的工业发展无论是速度、总量,还是效益,与东部沿海地区相比都还有很大的差距,工业增加值的比重比全国平均水平约低3个百分点,人均工业增加值也低于全国平均水平。 从工业结构的角度来看:除机械、化工和食品三大产业以外,其它产业(尤其是科技含量高的产业)都还比较弱小,这种工业结构不足以支撑德阳市工业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从技术水平和产品档次的角度来看:知名品牌不多,产品质量不突出,缺乏“高、精、尖”产品;从所有制结构来看:市属国有工业企业困难很多,非公有制工业经济发展速度不快,不少企业管理水平低下,在激烈竞争的市场条件下,工业结构如何适应市场经济的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结构调整的任务艰巨而紧迫。城区工业布局较分散,工业和居住混杂情况严重,一方面大大影响了城区的环境质量,另一方面限制了工厂发展的余地,不利于产业间的相互合作,不利于基础设施集中供给,不易形成集聚效应。第三产业第三产业包括交通运输、邮电、商业、金融、服务等,是城市经济的主要组成部分,也是城市承担区域中心功能的体现。2004年,第三产业增加值134.82亿元,占全市GDP31.7%。高于第一产业,但低于第二产业,说明城市的第三产业发展的空间比较大。德阳各辖区产业结构比较如表2-5所示。表2-5德阳市各辖区产业结构对比 (2004年)第一产业(万元)第二产业(万元)第三产业(万元)旌阳区132976472156359954广汉市129400342670260600什邡市116695517932210902绵竹市135786486557250235中江县288454164624256865罗江县714257411039007数据来源:德阳统计年鉴20052.1.2德阳基础建设概况德阳市域基础设施建设综合条件好,城市地势平坦,平原经济发达,投资效益好。公路、铁路、航空等交通便捷,特别是公路等级高,使对内对外联系非常方便。城市供电供水有保证,距江油、成都大中型电厂近,有省网11万、22万、50万伏高压复变电设施保证供应;有绵远河、石亭江、鸭子河、人民渠等水系,且地下水资源丰富,能满足工业和城市发展需要。铁路建设:宝成铁路纵贯全境,成达铁路途经中江县。公路建设:德阳市域内以德阳市区为中心,已经形成了 “一主一副,一纵一横一环,多条放射干道”的道路网布局。供电情况:目前城市电源来自国家220KV电网,2005年以后城市电源来自国家500KV超高压电网。500KV超高压输电线路往南接龙王庙500KV变电站。220KV输电线路往北接绵阳永兴变电站,往南接220KV新丰变电站。220KV变电站间输电线路采用双回路输电,这样可保证供电安全。现有的三个工业企业(二重、东电、八角钢厂)根据各自需要扩大自用110KV变电站,容量分别为24KVA、21KVA、34KVA。邮电通讯情况:在大力发展传统业务的同时,积极开拓新业务,促进邮政业务量,特别是农村业务量的发展。同时加强邮政“四网”建设,即:邮政金融网、特快专递查询网、邮运调度网、报刊发行网。2.1.3德阳人口、就业与经济吸引力概况人口状况德阳市辖广汉市、什邡市、绵竹市、中江县、罗江县和旌阳区, 2004年底总人口380.97万人,(其中乡村人口300.88万人,乡村人口与非农业人口之比为3.76:1)。其中旌阳区62.92万人,广汉市58.73万人,什邡市42.92万人,绵竹市51.28万人,中江县141.06万人,罗江县24.03万人。表2-6德阳市人口情况 年份人口2000年2001年2002年2003年2004年2004比2003增长%年末总人口(万人)379.30379.25380.07380.59380.970.10农业人口(万人)306.81305.20303.60302.34300.88-0.48非农业人口(万人)72.4974.0576.4778.2580.092.35男性人口(万人)196.20196.32196.36196.60196.780.09女性人口(万人)183.10182.92183.70183.99184.190.10 数据来源:德阳统计年鉴2005德阳市人口增长趋势如图2-7所示:图2-7 德阳市人口增长趋势 (单位:万人)就业情况2004年德阳市从业人员共计250.05万人,其中第一产业从业人员101.39万人,第二产业从业人员56.65万人,第三产业从业人员92.01万人。德阳市第一、二、三产业就业人员数比例图如图2-8所示:图2-8 德阳市三个产业就业人数比例德阳经济吸引力德阳工业基础非常好,1958年以来建设的第二重型机器厂、东方电机厂、东方汽轮机厂等是全国重点机械和发电设备制造企业,是国家重大技术装备制造基地。机械制造、食品、化工等是德阳经济发展的支柱,也是城市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德阳市自然资源丰富,蕴藏着储量丰富的天然气、磷矿石等;水利条件优越,农业基础稳固。德阳市国有企业改革已全面展开,以产权制度改革为核心的县(市、区)属中、小企业改革已基本完成。对外开放的软硬件环境得到不断改善。对外经济技术交流与合作不断扩大,与德国济根县、西班牙阿古迪和芬兰拉赫蒂市等结成了友好城市。“三资”企业300多家,2004年全市实际利用外资4641万美元,与周边地区的区域经济合作不断加强。德阳1995年以来自营进出口和直接利用外资额如表2-7所示:表2-7 德阳1995年以来自营进出口和直接利用外资额 单位:万美元进出口总额出口总额进口总额进出口差额直接利用外资金额199518501670180149026351996280227336926644340199743044001303369846091998528244598233636979199966075588101945693784200085825633294926843090200110782671040722638528320021597392746699257537772003214251125310172108189572004360101598520025-404012280德阳1995以来对外贸易自营进出口总额如表2-8所示:表2-8 德阳1995年以来对外贸易自营进出口总额 单位:万美元实际进出口总值实际出口总值外贸系统生产企业三资企业199518501670805458901996280227339057410831997430440019891567144519985282445987216761911199966075588114920532382200085825633974226923902001107826710655378922392002159739274823542330282003214251125320376039317720043601015985363477044645总的来说,德阳是一个产业基础较好、优势产业突出、发展势头强劲、增长潜力巨大的外向型经济城市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