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下语文导学案(改).doc_第1页
四下语文导学案(改).doc_第2页
四下语文导学案(改).doc_第3页
四下语文导学案(改).doc_第4页
四下语文导学案(改).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2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初步了解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3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4能给课文分段。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通读文本,扫清障碍。1通读课文,想想课文写了一件什么事?(自读,思考,小组讨论)2学会生字词瞧一瞧 生疏 幼儿园 秘密横切面 循规蹈矩 图案清晰 鲜为人知 五角星 拦腰 魅力 感触 通常 隐藏(1)每组4号领读,其他组员纠正,跟读。(2)组员自己汇报学习中难写、难记的字,小组内想办法共同记忆。(3)每组3号试着给下列生字组词,找一找这些词在课文中什么地方,每组1号结合课文讲讲什么意思。瞧 横 疏 循 矩(4)自读生词。(5)组内默写。活动二:再读文本,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讨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分段,用铅笔写出段意。2每组一个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汇报,讲分段理由。【检测反馈】完成习字册一、导入新课。1、今天我想给大家们讲一故事,不知你们是否喜欢?什么故事呢?是关于韩国三星集团创始人李秉哲的故事。在讲故事之前,我想问问大家,你们是否见过卖报纸,想一想他们是怎样卖报的?谁能来学学卖报的过程?2、你们想知道李秉哲是怎么卖报纸的吗?3、从这个故事中你发现什么?(老师为什么先讲这个故事?)4、揭示课题,解题激趣。板书课题。课题中的五角星为什么要加引号?二、初读课文1、 请同学们自由阅读课文,可以大声读,可以小声读,可以默读读完几遍后,感觉自己没有阅读障碍了,再试试提出一些问题。(生自由阅读课文)2、请说出你们还不能理解的问题如: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苹果?我想知道这个五角星最早是由谁发现的?作者为什么要写这篇文章?“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能提出问题也是一种学习方式。爱因斯坦说:“提出问题比解决问题更重要。”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思维是从问题开始的,提出了问题,才促使我们去解决问题。)3、问题暂时留到下节讨论。先说说你读后知道了什么?(能说出课文主要内容。)(课文记叙了邻居家的小男孩一次来我家玩时,把他在幼儿园学到的横切苹果的有趣发现传给“我”。他的切法是拦腰切苹果。)4、这件事为什么给我如此深刻的印象呢?初步说一说原因。三、再读文本,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讨论每一自然段的意思,分段,用铅笔写出段意。2每组一个代表分自然段读课文,汇报,讲分段理由。四、作业:1、 练习朗读课文。2、 思考提出的问题。回家操作:用不同的方法切苹果,看看能发现些什么。教学反思苹果里的五角星(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懂得人的创造力来源于打破常规的思维方式,树立创造意识,激发创造潜能。2体会作者前后态度的变化。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一:体会作者前后态度的变化。( )-( )-( )请大家根据下面给我们的提示完成这个填空。 1当小男孩要告诉“我”苹果里藏着什么的时候,“我”态度怎样?2揣摩小男孩的性格,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一读小男孩和“我”的对话(分角色读、表演读)3小男孩是怎样切苹果的。(可以小组自己切,也可以去前面演示切)4看到苹果里有颗五角星,“我”态度发生了什么变化?5“我”深有感触的是什么?找出课文中深有感触的语句,用浪线画出来。活动二:联系课文深入理解“魅力”1“魅力”之大体现在何处,找出相关语句,自由读一读。2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魅力?【检测反馈】1作者从这件事上得到的感触是什么?2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上想到了什么呢?(故事、名言等都可以),自己写下来。 一、检查复习1、听写词语。2、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二、汇报交流。说说你回家切苹果的情况,你是怎样切的,分别看到了什么?三、学文探索1、 一般人是怎样切的?理解 循规蹈矩 2、 课文中的小男孩是怎样切的?理解拦腰切下去(1) 演示一下切法。(2) 由此产生了怎样的图案?理解 横切面 果然3、 一般人为什么不拦腰切呢?你想过没有?(思维定势作用 或是出于方便 出于公平 想不到切苹果还需要创造性思维 ) 4、 “这鲜为人知的图案竟有那么大的魅力”这句话,是什么意思? 理解 “魅力”。文中指什么? (小男孩的喜悦,传递秘密的远。) 四、体会何谓创造“是的,如果你想知道什么叫创造力,往小处说,就是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为什么说换一种切苹果的方法,就能理解了创造力?(所谓创造,就是要打破思维定势,用他人没有用过的方法,发现新秘密。自己寻找出解决问题的办法。有时需要自己提出问题等。)出示名言警句(1)、 好奇心是学者的第一美德。(居里夫人) (2)、 我最怕/人们睁开眼睛/毫不惊奇/对白昼习以为常/活着/不追求童话的幻想/而出入 (罗日杰斯特文) (3)、健康的好奇心会帮助你消除无知。五、总结全文说说你从小男孩切苹果的方法中想到了什么。安排练笔。写一写,再交流。把你感悟最深的语句多读几遍(最后一节),建议背一背。六、作业:1、 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用下列词语造句。清晰魅力* 学了课文,你想探索什么?(想知道第一个发现这秘密的人是谁吗?还想探索其他吗?)教学反思最佳路径(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中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故事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通读文本,扫清障碍。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2想办法记住生字。 3组内默写词语。4各组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和难理解的词语写上黑板,汇报组内学习情况。活动二:再读文本,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2组内交流,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概括的段意写在黑板上。12自然段: 34自然段: 56自然段: 7自然段: 3对照黑板上内容全班交流汇报。【检测反馈】1在字音和词语全对的一组后打“”。吆喝(h) 干躁 选择 ( )催(cu)促 绵延 优雅 ( )狭窄(zi) 攻克 启发 ( )2给下列词语组词。稿( ) 踩( ) 克( )搞( ) 采( ) 刻( )一、激趣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么?大家一定对“米老鼠”“唐老鸭”这样的动画人物不陌生。知道他们是谁创造的么?2、迪斯尼公司的创始人不但创造出了这么多个性鲜明、活泼可爱的动画人物,对于全世界热爱动画片的人来说,他还有一个巨大的贡献,那就是迪斯尼乐园。迪斯尼乐园备受全世界男女老少的喜爱,这里可以说是每个人梦的故乡,好像来到了用梦和幻想编织的殿堂。3、揭示课题,质疑。今天我们要学习的课文,就是和迪斯尼乐园有关的。【板书课题:6、最佳路径】二、初读课文,理解大意1、请同学们带着这些问题,自由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2、检查读书情况。指名分节通读全文,正音:滨、窄、踩,多音字:吆喝(h)、看(kn)管、调转(dio zhun)。3、交流初步阅读后能解答的问题,也可提出新的问题。三、理清课文层次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吗?(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后来从一位年老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方法上受到启发,最终他设计的路径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你能按照事情的发生、发展、高潮、结果来给课文分分段吗?第一段(12)写格罗培斯为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大伤脑筋,前往地中海海滨清理思绪。(遇到难题)第二段(34)写一位年迈的葡萄园主卖葡萄的办法让格罗培斯从中受到启发。(获得启示)第三段(56)写格罗培斯设计迪斯尼乐园路径的方案和过程。(完成设计)第四段(7)迪斯尼乐园的路径设计最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获得最佳)分排分段朗读课文。四、复习生字词,学生抄写生字词。五、作业: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阅读有关迪斯尼乐园的资料。教学反思最佳路径(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精读课文,懂得“尊重他人,相信他人,给人自由与选择的机会”所蕴含的价值。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一:研读人物1默读1、2节,从哪些词语体会出世界建筑大师格罗培斯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圈画出词语后再美美地读读这一自然段。2你读出了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3各组挑选喜欢的朗读方式进行展示前的准备。(个人读、齐读、领读、创造性读)4各组面向全班进行朗读展示并交流比较朗读的感受。 活动二:感悟“最佳”1默读课文37自然段,思考:格罗培斯的迪尼斯乐园路径设计为什么被评为世界最佳设计?它与法国南部农民卖葡萄有什么联系?2组内交流以上两题,并将形容格罗培斯的词语写上小黑板。3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交流感受时先有感情地朗读相关语句)【检测反馈】读完课文,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 一阅读课文12自然段1、指导看图,带入情境格罗培斯是一个世界建筑设计大师,从事建筑研究已经40多年,攻克过无数个建筑方面的难题,为什么路径设计却让他大伤脑筋?比起迪斯尼乐园的设计,路径的设计应该是微不足道的,简直可以说是“小菜一碟”,为什么会让他伤脑筋?(景点之间的道路设计并非如一般人所说的“微不足道”,而是与整体设计密切相关,是有机组成部分;因为他追求的不是“设计出”,而是“最佳”。)2、可以看出格罗培斯是一个怎样的人?(对路径设计的要求之高,总是力求完美,追求最佳,并为之付出艰辛的劳动。对工作一丝不苟、认真严肃、精益求精)二、阅读第二段(37)1、后来迪斯尼乐园的路径不仅设计出来了,还被评为世界最佳,这是怎么回事呢?自读课文3-7自然段。2、老太太卖葡萄的办法好在哪儿?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给人自由,任其选择”的做法得到启发后,立即返回了巴黎,设计了怎样的方案?他是怎么想的?4、你对格罗培斯的设计是如何认识的?说说你的见解。5、你认为格罗培斯成功的秘诀是什么?三、总结延伸1、至此,你想对格罗培斯说些什么?2、有感情地朗读全文。3、格罗培斯从老太太的做法中深受启发,获得成功。你们从格罗培斯身上得到了什么启发呢?联系生活,寻找生活中的“最佳路径”。(超市等)4、布置以“走近迪斯尼”、“迪斯尼的故事”等为主题开展语文综合性学习活动。教学反思人类的老师(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能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2学会本课9个生字,绿线中的1个生字只识不写。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3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尝试用小标题概括故事内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通读文本,扫清障碍。1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结合上下文理解生字新词的意思。2想办法记住生字。 3组内默写词语。4各组将容易读错写错的字和难理解的词语写上黑板,汇报组内学习情况。活动二:再读文本,概括内容。1默读课文,想想课文的每一自然段讲了什么,并试着给课文分段吗?2组内交流,用最简洁的语言将概括的段意写在黑板上。 3对照黑板上内容全班交流汇报。【检测反馈】1在字音和词语全对的一组后打“”。吆喝(h) 干躁 选择 ( )催(cu)促 绵延 优雅 ( )狭窄(zi) 攻克 启发 ( )2给下列词语组词。稿( ) 踩( ) 克( )搞( ) 采( ) 刻( )一, 揭题激趣1、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新课文。2、 激趣读了课题,你想了解什么?(人类的老师是谁?它们为什么是人类的老师?)过渡:那就请大家带着好奇心去读一读课文吧。二、 初读课文1、 自由读,要求:拼读生字3遍,记住字形。读词语2遍,准备听写。联系上下文理解词语意思。读课文,要求读正确、流利,努力读出感情;准备提出自己觉得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向老师、同学请教。准备交流初读收获、疑问。2、 指名读词语,齐读。3、 提出难以读好的词语、句子三、理清课文条理1、课文哪些自然段讲了“人类的老师是谁”这个问题“?指名朗读1、2自然段。概括:自然界种种生物是人类的老师(板书)2、为什么说生物是人类的老师?课文哪些自然段回答了这个问题?指名朗读3、4、5、6自然段。在学生朗读每节后,做总结,并板书:飞机设计 轮船设计 建筑设计 汽车设计 坦克设计3、集体朗读课文最后一段,这是一个感叹句,是作者通过这些具体例子说明后,发出的由衷的感叹。(与文章的开头联系起来,体会首尾呼应的特点)4、把课文分成三个部分。体会课文总分总的结构。5、概括课文段落大意课文第二部分举了“飞机设计、轮船设计、建筑设计、汽车设计、坦克设计”等六方面的例子。比较一下,这六个例子在写法上有什么区别?(教师讲解两种写法:具体介绍、简单列举)课文中还有属于简单列举的例子吗?(出示课文第一句)把课文的三、四、五段浓缩成一句话(即简单列举)提示学生可以采用两种句式:(1) 科学家从得到启示,发明了(2) 人们模仿(制造)出了四、指导生字书写。 1、 自由记忆生字字形。2、 交流记住字形的方法。与形近字比较:利用形声字构字规律记:编口诀记:编故事记:抓住易错笔画、部件记:3、 指导书写难写字、易错字: 4、 描红。五、作业。1、 在习字册上练字。2、 读课文,至少2遍,争取读出感情(并试背、试默写)。教学反思人类的老师(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文字,了解人类以生物为师的有关事例。 2理解课文内容,理清文章脉络,并尝试用小标题概括主要内容。3激发主动探索自然的愿望和对科学的热爱之情。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一:细读感悟1默读3、4、5节,用小标题概括各小节的主要内容,写在小黑板上。2各组挑选感兴趣的一小节交流:科学家是如何以生物为“老师”的。3各组面向全班进行朗读展示并交流感受。(个人读、齐读、领读) 活动二:奇思妙想1你还知道那些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事例?平时你也一定观察过许多动物,从它们身上有没有受到些启发?请将搜集的资料或自己的设想在小组里交流一下。2组内交流,并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展示在小黑板。(可用绘画、表格、文字等方式)3各组派代表在全班交流汇报。【检测反馈】根据课文内容填空。人类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飞机;从 身上得到启示,发明了新式飞机;从 身上得到启示,改进了船体设计,大大提高了轮船航行的速度;从 身上得到启发,设计了许多“薄壳结构”的建筑物;模仿袋鼠制造了 ;模仿贝壳制造了 。所以说, 是人类的“好老师”。 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通过上一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人类的“老师”是谁呢?2、那么课文哪些自然段具体说明了自然界里有许多生物是人类的老师的呢? 3、请同学们打开书,快速浏览课文,找出有关的自然段。(学生回答)二、学习第三、四、五节1、同学们,这三个例子写得很具体很有趣,下面请你们选择自己最感兴趣的或者说最喜欢的一个认真读一读,注意要一边读一边想,争取把每句话读懂。2、谁先来说说,你最感兴趣的是哪个例子?(1)读了这一段,你知道了什么?你能选用下面两个句式中的一句把这一段的主要内容说清楚吗?(2)卡片:科学家从_得到启示,发明了_。人们模仿_造出了_。小结:课文第三段从人类遇到了难题,到向鸟儿、蜻蜓等昆虫学习,最后找到解决的方法,写得非常具体生动。这样的写作方法就是(板书:具体介绍)(15)现在,让我们来仔细体会这样描写的好处吧!一起读。三、拓展延伸人类以生物为师的例子就只是这三个吗?你们还知道哪些?(引导学生用前面出示的句式,说说自己收集到的资料)四、总结全文,深化感情1、学了这篇课文,你们有什么感想呢?想干什么?2、看来大家对发生了兴趣,为了让大家得到更多关于的知识,老师送几个网站给大家,相信会给你们带来更多的收获。(投影网站)五、作业超市1、课外自己寻找并阅读介绍人类向生物学习的儿童科普读物。 2、搜集有关人类以生物为“老师”的文字或图片资料,下节课交流。教学反思练习二(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了解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会为人物对话加标点。2学习用不同的言语表达同一种意思。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学习处处留心(一)1自由读小芳和爸爸的对话,思考:这段话讲了哪几个问题?2.小组内说说你读后的收获,补充介绍自己收集的有关磁悬浮列车的知识。3.小组内分角色朗读这段对话,辨别出提示语的位置。4.回忆如何根据对话提示语的位置加标点,尝试给这段话加上合适的标点符号。5.小组内交流讨论,完善答案。活动二:学习处处留心(二)1.自由读处处留心的第二部分,了解小芳想告诉我们什么?2.假如你是小芳,坐在列车上,你还可以怎么说?3.小组内交流完善,全班交流。【检测反馈】春天来了,家乡变得很美很美,我们可以怎么说?试着写一写吧!看谁的表达形式更多! 1、教学第一部分(1) 创设情境:爸爸带小芳坐了一次磁悬浮列车,这可是小芳第一次坐磁悬浮列车呢!(2) 让学生自由练习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仔细分辨哪几句是小芳说的,哪几句是爸爸的回答,并判断提示语的位置。(3)请学生回忆:如何根据提示语的位置来加标点。(4)学生自己独立完成加标点的练习,教师巡视。(5)全班集体订正。(6)学生默读爸爸与小芳的对话,思考:通过和爸爸的交谈,小芳对于磁悬浮列车有了哪些了解呢?请学生谈谈。(7)以后遇到不明白的事情也要像小芳这样多提几个“为什么”2、教学第二部分(1) 磁悬浮列车的速度极快了,每小时可以走400500千米。小芳第一次坐上磁悬浮列车,说了什么,又是怎么说的呢?请学生练习读一读小芳说的话,要读出小芳兴奋的心情。(2) 小芳的话突出了磁悬浮列车的一个重要特点,就是车速快。思考:为了表现列车的快,还能怎么说?(3)学生自由练说,教师巡视指导。(4)全班交流。练习二(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练习写好钢笔字。2读背成语和小诗真知,体会诗歌的意蕴。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一:写好钢笔字1.读一读,看清三个字的间架结构,结合“我的提醒”,进行字形上的对比,掌握其中的规律,明白书写要领。2.各自练习描红,小组内由小组长带大家点评。3.全班展示临摹的钢笔字。(其他人评议)(1)展示写得好的字,指出好在哪里。(2)对写得不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训练。活动二:读读背背(一) 1.自由读读成语,要求读正确。2.联系本单元的课文,小组内讨论成语的大体意思。3.小组内推荐一人谈谈对成语的理解。4.全班抽号背诵成语。活动三:读读背背(二) 1.自由朗读小诗,读准字音、读出节奏。2.边读边想诗的两小节,分别把“真知”比作什么?联系本单元课文谈谈自己的理解。3.小组内轮流朗读,说说自己的体会。4.各组派代表向全班同学汇报学习成果。(注意形式要多样:读小诗 说大意 谈体会 举例子)5.各组继续朗读,做到熟读成诵。一写好钢笔字1、审题。(1)指名读题目。(2)通过谈话让学生明确练字的重点。2、指导。(1)出示生字卡片,学生认读“启、戴、氛”三个字。(2)引导学生读帖,重点观察这三个字的结构和关键笔画的书写要求。在观察比较的基础上作出小结:“启、戴、氛”这三个字,都是半包围结构的字。(3)示范书写“启“。提醒学生注意:写这三个字时,既要注意被包围的部分要略伸出外框些,又要注意字中的撇、斜钩或横斜钩要写得舒展些。3、练习。(1)学生练习描红,教师巡视指导。(2)根据描红情况,教师即时小结,再让学生仿写。4、反馈。(1)展示写得好的字。(2)对于写得不够好的字,进行纠正,强化练习。二、熟记成语。(1)请学生说一说想怎样学习词语。(2)请学生自主学习词语。(3)指名汇报学习成果,教师相机指导读准字音,引导学生理解词语意思,并体会每排两个词语再意义上的联系。浅尝辄止:略微尝试一下就停止。比喻学习或做事不肯下功夫,深入钻研。囫囵吞枣:把枣子整个咽下去,不加咀嚼,不辨滋味。比喻学习时生吞活剥,对所学的并不理解。浮光掠影:水面上的反光,一闪而过的影子,比喻观察不细,印象不深。不甚了了:了了,了解,明白。不太了解,不太清楚。天道酬勤:上天偏爱于勤奋的人们,付出的努力一定会得到回报。熟能生巧:熟练了就能产生巧办法,或找到窍门。(4)学生练习朗读和背诵。三、背诵真知。(1)出示诗歌内容,学生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诗句。(2)指名试读,相机正音。(3)理解诗句意思。学生再读。思考:在你的印象中真知是什么?我们要怎样做才能获取真知呢?在小组内谈谈自己对诗句的理解,并提出不懂的问题。全班交流,教师适当点拨。(4)指导学生正确断句,读出节奏。(5)指导学生朗读全诗,并能正确、有节奏、有感情地背诵。(6)课外拓展:课后搜集同样有关真知地诗句或名人名言等。练习二(第三课时) 教学目标:学习续编童话故事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准备: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活动一:回忆故事,展开想象1.思考:狐狸和乌鸦这一故事中,乌鸦上当,狐狸诡计得逞的原因是什么?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时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展开想象,续编故事,自己练说。3.小组内互说。4.每组内推选代表进行全班交流。活动二:写一写受骗以后 【检测反馈】 1大声朗读自己续编的童话故事,两人一组,相互修改。 2.推选编得好的,全班展示。一回忆故事,展开想象1、审题学生读题,明确本次说说写写的具体要求。2、指导。(1)请学生讲述原狐狸和乌鸦的故事,讨论:乌鸦会上当,狐狸能得逞的原因是什么?(2)想一想,当狐狸再次遇到叼着肉的乌鸦的时候会怎么做?乌鸦又会怎么应付呢?再想想,可能会有几种结局呢?(3)学生选择一种自己觉得最合理的结局续编故事,分组练说,组员之间互相评议。(4)每一组推荐代表到讲台上说,师生评议。二进行续写三小组修改,全班展示同桌互相评改自己编写的故事,再试说修改后的故事。教学反思三顾茅庐(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理解生字组成的词语。2熟读课文,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分段,概括段意。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会生字。1.自由朗读课文,注意读正确,读通句子,把不能理解的词语用“ 画出来。完成课后生字描红。2互相阅览生字描红,看谁写得正确美观。讨论不理解的词语含义。小组内朗读课文,比谁读得正确、流利。3展示质疑。活动二:再读课文,初知大意。1默读课文,想一想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3集体交流,注意评点完善。活动三:理清结构,划分段落。1轻声读课文,想想各节主要内容。试着按事情的发展顺序给课文划分段落层次,归纳段意。2组内交流。3全班展示交流,评议完善。 一、启发谈话、揭示课题1、谈话导入。三国演义、群雄纷争。2、板书课题。示范“茅”、“庐”两字写法;学生练习写“茅”、“庐”两字,写在课题旁边。3、解题。理解“顾”、“茅庐”意思。二、初读课文1、范读。(或听录音)提问:谁“三顾茅庐”,刘备三顾茅庐干什么?“三顾茅庐”在课文中是什么意思?2、自渎课文。借助拼音读准生字新词;读熟读通顺课文;难读的句子多读几遍。思考: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3、检查自渎情况。检查字音掌握情况A.生字卡片;诸葛亮辅助捆来尊重卧龙疏疏朗朗潺潺吩咐恭恭敬敬半晌时辰策略茅塞顿开同塌讨论B.重点字音:疏潺晌辰诸尊吩塞策C.理解有关词语的意思;指名分自然段试读课文。要求:不破词破句,不添字漏字,不复读,不唱读。边读边评议。感知文章主要结构:略写前俩次,详写第三次。讨论:通过读课文,你了解到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板书:刘备:尊重人才诸葛亮:雄才大略教学反思三顾茅庐(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精读课文,体会刘备等人物形象。2学习文章有详有略的写作方法。 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课文,了解前因后果。1轻声阅读课文,思考:刘备拜访诸葛亮的目的是什么? 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2组内交流。3全班汇报、完善。活动二:精读课文,研究人物形象。1阅读文章23自然段,圈出描写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的词句。2用自己喜欢的学习方式,研究自己感兴趣的人物,组内完成表格。人物语言动作、神态人物特点刘备张飞3班级展示交流;分角色朗读。活动三:再读课文,学习写作。1阅读课文,思考:课题是“三顾茅庐”,实际上作者只详写了刘备第三次拜访的过程,这样写行吗?2班内交流汇报。一、细读课文1、细读第一自然段。(1)自由轻声读课文。 思考:这段话告诉我们什么?刘备为什么还要去拜访诸葛亮?(2)填空:刘备()前往隆中()诸葛亮,()地()他出山,辅助自己实现统一中国大业,但都没有见着。(3)讨论填空,理解重点词语:两次、拜访、诚心诚意、邀请,体会刘备求才的急切心情和虔诚态度。(4)指导朗读,体会。2、学习第24自然段,过渡:刘备诚心诚意邀请诸葛亮,第三次来到隆中诸葛亮的茅庐,终于见到了诸葛亮先生,请到了一位智谋过人的军事,留下一段佳话。下面,我们来学习第24自然段。 (1)小组学习。读课文,思考:(2)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划出刘备有关动作、语言、神态等词语、句子,读一读,想一想。哪些地方可以看出诸葛亮雄才大略?找出有关语句,读一读,想一想。(2)讨论问题一:哪些地方可以看出刘备对诸葛亮的敬重?要点:第二自然段。重点指导分角色读张飞、刘备的话,讨论,指导朗读,细细感悟品味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三自然段。精读赏析:“下马步行、轻轻敲门、轻轻走、恭恭敬敬、等了半晌、又等了一个时辰、快步走进”等重点词语的细节描写;讨论,指导朗读,感悟刘备对人才的敬重、虔诚。第四自然段。同塌睡觉、同桌吃饭等。(3)重点句理解。3、讨论:课文中哪些地方写出了诸葛亮的雄才大略?理解句子:刘备听了茅塞顿开,象拨开了云雾见到了青天。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理解句子:我得到到诸葛先生,就象鱼儿得到水一样啊!比喻句教学,什么比做什么?体会比喻句的精妙。二、总结、写作特点刘备、诸葛亮是什么样的人?作者是从哪些方面写出人物的特点的,指名读有关的语句。三、指导复述课文。1、理清课文脉络。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2、看板书学生自由练说。3、指名复述。四、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1、指名读:“他们来到隆中秀丽宜人”。2、分析:写了那些景物,按什么顺序写的?描写这些景物有什么作用?3、指导用“来到只见”说话。如:我们来到烈士陵园,只见:_。4、自由练说,同桌说,指名说。五、板书设计:三顾茅庐两次拜访没见到上路前第三次拜访的经过见面前见面后刘备、诸葛亮的鱼水情教学反思祁黄羊(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学会本课生字词,理解由生字组成的词语。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理清结构,初步体会祁黄羊的品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1自由读一读课文,画出生字词及不理解的词语。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下列词语的意思。推荐 征伐 准许 辞职 接替 慎重 安危 意外 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 出以公心 2组内轮读课文,交流对词语的理解。3展示质疑。活动二: 再读课文,理清结构。1祁黄羊为什么要辞职?他先后向晋悼公举荐了谁?思考这两个问题,试着给课文划分段落。2组内交流以上问题。3展示质疑。【检测反馈】1用“”画出下列词语中带点字的正确读音。 晋国(jn jng ) 落下了毛病(lo lu ) 统帅(shui sui ) 兴亡(xng xng ) 解狐(xi ji ) 慎重(shng shn ) 2. 写出下列词语的近义词。 推荐( ) 慎重( ) 才能( ) 重任( ) 一、介绍人物导入课题。1简介祁黄羊,板书课题:祁黄羊。2围绕课题质疑:课文是以人名为题的,一看就会想到什么?(祁黄羊是一个怎样的人?课文叙述了他的什么故事?)二、初读指导。1自读课文:读准字音,认清字形;画出词语,理解意思;思考前面提出的问题。2检查自学情况。3理清课文层次。本文写祁黄羊几次举荐人选?(两次)从哪儿写到哪儿?指名朗读。他第一次举荐谁?(解狐)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3-7自然段)二次举荐谁?(祁午)是哪几个自然段写的?(第8-11自然段)默读全文,分段归纳段意。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因病辞职。第二段(第3-7自然段):祁黄羊两度荐贤。第一段(第1-2自然段):祁黄羊举荐受赏。三、指导写字。1自学田字格中的生字,注意它们的间架结构。2讨论生字的写法。“祁、尉、慎”为左右结构。“选、适、避”是半包围结构的字。教学反思祁黄羊(第二课时) 教学目标:1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2借助课文具体的语言材料,领会祁黄羊公私分明、处事公正、一心为国的品质。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初识祁黄羊1自主朗读12自然段,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2小组内互相说一说。3全班交流、完善。活动二:再识祁黄羊1默读课文312自然段。思考:“外举不避仇” “内举不避亲”各说的是怎么一回事?解狐和祁午听到祁黄羊的举荐,他们会怎么想,怎么说,怎么做?想一想,在有关自然段旁写下体会。2组内把相关内容读一读,互相说说自己的体会,试着分角色演一演。3全班展示小组学习成果: 读出相关内容,指名一个小组分角色表演。活动三: 加深印象。1回忆课文各段大意。2小组内复述。3全班展示:指名复述、评议。【检测反馈】 若你是晋国的一名百姓,或是晋国的官员,或是祁府家丁,或是,听了祁黄羊的故事,你会说些什么?假如我是_ _ ,我会说_一、复习。分自然段指名读课文。二、学习第一段。1指名读,思考:这一段告诉我们什么?你是怎么知道的?2讨论交流:结合理解词语:几个大国、征伐3用因为所以”的句式说说祁黄羊辞职的原因。板书:因病辞职。4练习朗读。三、学习第三段。1出示句子:悼公听了很受感动,说:“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你做事如此出以公心,真是难得呀!”2齐读句子。3学生质疑,师板书:外举不避仇内举不避亲出以公心四、学习第二段。1自读课文,思考:“外举不避仇”说的是怎么一回教学反思公仪休拒收礼物(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1 学会本课生字新词。2了解独幕剧的特点,学会阅读剧本。3初步把握剧中人物的特点。学生活动教师活动调整与改进【活动方案】活动一:通过对比,了解戏剧。1阅读课文,看一看这篇课文和以前所学课文有什么不同?2小组交流讨论剧本的特点。3交流小结。(指定小组发言)活动二:初读课文,学习字词。1学生自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读顺句子,读通课文。思考:这个独幕剧讲了一个什么故事?2小组内学习词语:轮流读,说说词语的意思。拒收 鲁国 宰相 幕起 麻烦 务必 腥味 呕吐 哇违犯 法纪 无可奈何 恍然大悟 日夜操劳 心满意足3集体交流,注意评点完善。活动三:创设情境,感悟人物。1阅读课文,想一想:公仪休喜爱吃鱼,有人送鱼来了,他为什么不收呢?用浪线在文中画出有关语句,读一读。2小组内交流。听了公仪休的一番话,子明明白了什么?他会怎样去做?从这些语句中我想到了 3全班交流,自我完善填空题。 【检测反馈】找出文中的四字词语,抄写。 一、激情导入,揭示课题1、同学们,今天,周老师要和大家一起学习一篇新课文,结识一位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的古人,他叫公仪休。这篇课文的题目就是(板书:齐读)公仪休拒收礼物。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课文与以前学过的课文完全不同,把书翻开。二、初读剧本、了解剧本知识、内容1、首先请同学们快速地自由朗读课文,看看你有什么发现,可以边读边划。注意:与以前学过的喔。2、引导回答师:是的,课文就是一个独幕剧的剧本(板)独幕剧。A、(让学生看课文开头5行内容)本和我们平时学的记叙文不同,它在开头先点明故事发生的时间、地点和剧中人物。B、(指明试读开头两句对话,然后让学生浏览全文,看看是不是主要内容是对话)剧本的主要内容是人物的对话。C、(让学生看看课文方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方括号主要交代布景和人物活动等。D、(让学生看课文圆括号里的内容)剧本中圆括号主要交代说话时的表情、动作等。3、本的一切都是为演员演好戏服务的。它通过人物的对话告诉我们一个生动的故事,那这个剧本讲述了怎样的一个故事呢?请大家快速阅读,然后来说一说。4、听老师朗读课文要求:要求:找出生字、词,划出难读的地方,听懂课文内容。5、了解了剧本的知识,接下来就请你们大声地独立朗读全文三、用各种形式,读懂剧本,读好剧本1、边读边体会剧中人物的内心活动,可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