拣麦穗上课版正稿_第1页
拣麦穗上课版正稿_第2页
拣麦穗上课版正稿_第3页
拣麦穗上课版正稿_第4页
拣麦穗上课版正稿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拣麦穗 教案一教学重点:1、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涵的感情。2、品味作者在对话描写、行为描写及含意丰富的语句中流露出淡淡伤感的散文语言。二 教学难点:1、理解文中关键语句的深刻含意。2、体会作者的思想感情,以及对农村妇女命运的感伤。三 课时安排: 2课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了解作者以及作品,理清文章的脉络,整体感知文章内容。2、品味部分含意丰富的语句。教学重难点:品味含意丰富的语句。教学过程: 一导入同学们,上课之前,想问大家,童年的时候你有过梦想吗?请描述一下到现在为止,你印象最深刻的一个梦想。大家的梦想真是丰富多彩,无论哪个地方,哪个时代的人,他们的童年都或多或少地编织着相同或不相同的梦,今天我们也要去学习一篇描写童年梦想的散文,到底是谁的什么梦想呢?让我们一起走进张洁的拣麦穗。首先我们简单了解一下作者(结合68页注释1)。除了这些,还有谁有补充吗?(她的作品以“人”和“爱”为创作主题。感情非常细腻深挚,优雅醇美。她有一组作品是以童年生活为主的,张洁把她命名为“大雁系列”,“大雁系列”主要描述了一个憨知、纯朴的女孩“大雁”追逐美好的人与事的故事,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拣麦穗就是其中的一篇。 二整体感知首先请大家快速地浏览课文,给课文的各段标上序号,然后找一找,既然这是一篇描写童年梦想的散文,那写得是谁的梦想,是怎样的梦想。(明确:“我”、“农村姑娘”“拣麦穗”)主要是写谁的梦想(“我”)既然文章主要写得是我童年的梦想,为什么在文章的开头部分要写到一群农村姑娘的梦呢?带着这个问题,我们一起朗读课文的第111段。1 为什么要写农村姑娘拣麦穗的梦呢?a.为故事提供了一个背景:自然环境,社会环境.(作者开篇写旧时农村姑娘拣麦穗的特定风情,是为全文创设了一个大的背景。当时的“我”也是与姑娘们生活在同一片土地上,作者借助这个背景,巧妙地暗示了姑娘们所面临的婚姻上的不幸,同时也感伤她们对自己梦想的不自觉放弃,哀叹美好事物的流逝,为全文奠定感伤的基调)b.总领全文,并贯穿全文,为下文写“我”儿时幼稚,纯真的梦作铺垫。 2 下面我们具体来看姑娘们的梦,大家思考一下,姑娘们拼命地拣麦穗,到底是为了什么?(攒钱买嫁妆) 3 那么最后姑娘们的梦想实现了么,是否和她们当初拣麦穗所想愿望一样呢?(从课文的哪个段落可以看得出来)(明确:第9段) (一起朗读第9段) 大家注意第9段中的这句话,“多少年来,她们剪呀,缝呀,绣呀是多么的傻;”中的“剪呀,缝呀,绣呀”在前文中是否有出现过? (明确:第8段)4 思考一下,为什么在两个段落中要重复使用?把第9段中的“剪呀,缝呀,绣呀”换成“当初”可以吗?(不可以,强调她们为准备嫁妆做了许多,而这一切在她们出嫁时全都成为一场虚空,更显出惆怅和伤感。) 就算是现实和想象中的差距很大,她们还是?(依依顺顺地嫁出去)5“依依顺顺”可以看出姑娘们什么样的心情?(无奈)6为什么要姑娘们要选择依依顺顺地嫁出去,而不选择反抗呢?(从课文中找出原因)(明确:正如文中所说没有人“会为她们叹一口气,表示同情。也不会关心她们还曾有过幻想。甚至连她们自己也不会过分感到悲伤”。正因为当时那种妇女婚姻不自由的现状及妇女们不敢抗争的麻木,令她们不能寻找一份她们拣麦穗时幻想的真正的爱。)小结:在文章的前半部分,我们了解了在旧时的农村,一群姑娘拣麦穗时的梦想,令人惋惜地是,她们梦想最终都没能实现。而我所生活的地方和年代和这群姑娘们是一样的,我也有着我的梦想,那么,在相同的背景下,我的梦想又是什么,实现了么?让我们继续往下看。二 分析我的梦想接下去,课文写到,我也学着这一群农村姑娘拣麦穗,那么大家思考一下,为什么我也要拣麦穗,也就是说,我拣麦穗的目的是什么?(嫁老汉)那究竟老汉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呢?而我又是怎样一个小女孩呢?请同学们仔细地阅读课文的1237段,尤其注意体会我与二姨,以及我与老汉的对话。思考这个问题。 1通过刚才的阅读,我们可以知道,我是一个怎样的小女孩?谈一下你对这个小女孩的感受。请找到关于小女孩的信息。(贪玩,天真无邪,孩子气)a、从“歪歪趔趔地跑路,那篮子未免太大了” 我还是一个五、六岁的小孩。b、从“我看不见田里的麦穗,却总是看见蚂蚱和蝴蝶” 看出我还是一个贪玩的儿童。c、从“我大言不惭地说”,“笑啥嘛,我生气了”神态、心理描写,看出我是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孩。 课文中除了通过动作,神态,心理等描写突出了我的性格特征,更重要的是通过对话来表现。同学们现在再一次品味老汉与我见面时的对话,想象一下我与老汉对话的场景。d、当老汉说我年纪太小的时候,我说:“等我长大嘛。”e、 当老汉说等我长大,他已经进土了,我说:“你莫死啊,等着我长大。” 从这样几句对话,我们可以知道,我还只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对于生死没有什么概念,可见我的天真与孩子气。 2 那么卖灶糖的老汉又是怎样的形象呢?请同学们找出文章中与老汉的相关句子并谈谈你对老汉的印象。(和善、慈祥)a、从他的外貌描写中可以看出他的慈祥。b、很爱笑,“见到我就乐了”、“张着大嘴笑”、“咧着嘴笑”、“笑眯眯”、“乐呵呵”,从这里看出他的和善。c、 老汉不是真的要娶我,我只是一个与他不相识的小女孩,他不忍心伤害一个小女孩纯真的梦想,因此答应等我长大,然后来接我。 这是善良的体现。 小结:正因为我是这样一个天真无邪的小女孩,我才有那么一个天真的想法。也正因为卖灶糖的老汉如此的和善,慈祥,他才不忍心拒绝我,不忍心伤害我幼年时稚嫩纯真的梦想。所以,我与老汉的感情就在这样的基础上慢慢建立起来。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品味文中对话描写和行为描写塑造人物的生动传神的语言 2、体会文中作者蕴涵的思想情感。教学重难点:1 引导学生体会作者舒缓从容而略带伤感的语调中所蕴涵的感情蕴涵的思想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拣麦穗的前半部分,知道了在旧时的农村,有一种特殊的风俗,那里的姑娘们用拣麦穗所赚得的钱换取嫁妆,同时我们也认识了故事里的主角:大雁、卖灶糖的老汉。那么下面我们继续学习课文。二 课文学习 1大家看一下,在我和卖灶糖的老汉的交往之中,老汉是如何关爱我的?(提示,注意课文的36段) 在我小的时候,老汉“每逢经过我们这个村,他总是带些小礼物给我。或一块灶糖,或一个甜瓜,或一把红枣”,当我渐渐长大了,老汉“不再开那玩笑,不过他还是常常带些小礼物给我。”(尊重小女孩的内心,保护她的感情) 我又是如何回报老汉的爱呢?而我“也学着大姑娘的样子,绣了一个皱巴巴,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倒真是越来越依恋他。”“我也担心他早晚有一天会死去”。 总结:我生活贫困而又缺少疼爱,老汉能给我糖吃,所以我依恋他。后来是因为老汉对我的“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朴素的疼爱。”就像爷爷对孙女的爱护。我与老汉在这么多年的交往中,建立了深厚,朴素的情意。 故事发展到这里,似乎一切都美好。可是随着时间的流逝,我慢慢长大,到老汉已经越来越苍老了,课文的第40段:“他的背更弯了,步履也更加蹒跚了”。,后来发生了什么?(老汉去世了)2 当老汉最后去世了,我拣麦穗的梦想也破灭了,此时的我是怎样的?请同学们一起阅读课文最后四个自然段。此时的我是这样的?(哭,常想念) 思考 “我哭了,哭那陌生的,但却疼爱我的卖灶糖的老汉”。为什么说疼爱我,却又是陌生的呢?(明确:之所以说老汉是陌生的是因为,居无定所的老汉与我,只有在他“经过我们这个村子,才能见上一回,联系他们的纽带只是我一句所有人都不当真的小孩稚语。但老汉却为了一个“贪吃的、因为丑陋而又少人疼爱的孩子”付出了他“没有任何希求,没有任何企望的”爱。)那么大家思考一下,我和老汉之间是一种什么样的爱。(朴素的爱,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 3课文的42、44段,两次提到了小火红柿子,但两次的描述却是不一样的,请大家一起朗读课文的4244段对小火红柿子,运用的是一种什么样的表现手法(复习学习过的表现手法有比喻、象征、夸张、排比、对偶、烘托、拟人、用典。象征:就是在文学作品中,明写甲事物,借写甲事物暗示乙事物,但甲事物本身作为一种表现手段,一种具体形象,也要求给予充分注意。比喻要求本体与喻体有相似性,比如月亮像圆盘。而象征是借某事物表达特殊的含义,比如灯塔象征着目标、希望 )(1) 小火红柿子象征着什么? (明确:那个小火柿子象征着有着顽强的生命力的美好事物,它们历经风雨,不改本色。) (2) 表达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对人与人之间的至真、至善、至美的纯朴感情的向往与追求。)4 思考课文最后一段,“真的,我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可是,它早不知被我丢到哪里去了”。学生思考讨论问题:(1) “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在前文中是否有出现过?(37段)为什么在这里要重复使用?烟荷包在文中寄托了作者什么样的感情?(明确:多次提到“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是因为它会让人想到前文中写到的童年时代,寄托了“我”儿时纯真的梦想和对美好感情的憧憬。“烟荷包”象征着人与人之间一种纯真的感情。)(2) 为什么我常常想找到那个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呢?(明确表达作者在卖灶糖的老汉去世后一直在追求着这种真爱,追寻着失落的梦) 5 姑娘们与“我”的梦的异同?(相同:都破灭了,不同:在美梦破灭的态度) 明确:姑娘们梦幻般的期待被活生生地打断之后,“还是依依顺顺地嫁了出去”,用一种原始的勇气与无知的韧性去接受残酷的现实。 而“我”在得知疼爱自己的卖灶糖的老汉死去的消息之后,“哭得很伤心”,“常常想念他,也常常想要找到那个皱巴巴的,像猪肚子一样的烟荷包”,伤心之余,还有对爱的渴望和珍惜。 可见,对于人与人之间的纯朴的感情,“我”还有留念,不曾忘怀。这种纯朴的感情正是“我”当初缝制“烟荷包”时寄托的感情。是“我”与其他农村姑娘相比,没有成为一个悲剧的重要区别。 小结:由此可见,我还是有梦的,我跟那些忘记了梦想,不再梦想的姑娘们是不一样的。我想要找到烟荷包,是因为这个烟荷包寄托了作者对老汉的思念和感恩之情。我怀念老汉,怀念他对我的“没有任何希求,也没有任何企望的爱”,同时也是怀念人与人之间的纯朴的感情。 三 总结:这篇散文中,作者以微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