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子波与电磁透镜原理.ppt_第1页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原理.ppt_第2页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原理.ppt_第3页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原理.ppt_第4页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原理.ppt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6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1 1电子波 2电磁透镜原理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原理 2 机械波 3 4 水波 5 电磁波 6 电磁波的粒子性 7 8 德布罗意 1892 1987 法国科学家 1924年发表电子波论文1929年获诺贝尔奖 提出电子波动性的德布罗意 薛定谔奥地利物理学家1933年诺贝尔物理学奖 9 1927年 贝尔实验室的两名研究员戴维森和革末验证了电子的波动性 1928年 G P 汤姆逊进行了多晶体电子衍射试验 1937年 戴维森和汤姆逊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电子衍射的实验发现 10 1937年 克林顿 戴维森 因发现晶体对电子的衍射作用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56年 贝尔实验室科学家威廉 肖克利 约翰 巴丁 沃尔特 布拉顿 因研制晶体管获诺贝尔奖 1977年 安德森 因在玻璃和磁性材料电子结构方面取得的成就获得诺贝尔物理学奖 1978年 彭齐亚斯和威尔逊 因发现宇宙微波背景辐射共享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7年 朱棣文 因在激光冷却和 捕获 原子方面的贡献荣获诺贝尔物理学奖 1998年 霍斯特 斯多莫尔 罗伯特 拉夫林和崔琦 因发现并研究电子的分数量子霍尔效应 共享物理学诺贝尔奖 贝尔实验室大楼 11 父亲J J 汤姆逊因研究阴极射线并发现电子 荣获1906年诺贝尔奖 父亲发现电子粒子性 找到第一个基本粒子 电子 称他为电子之父 儿子G P 汤姆逊因电子衍射实验证实物质波 荣获1937年诺贝尔奖 儿子发现电子波动性 父子都得诺贝尔奖 前后相隔31年 12 海森堡和波恩 1927年位置和动量不确定关系能量和时间不确定关系 1932年获得诺贝尔物理奖 13 14 用扫描隧道显微镜搬动48个Fe原子到Cu表面构成量子围栏 15 16 宏观物体的波动性 17 波粒二相性 18 1电子波 2电磁透镜原理 电子波与电磁透镜原理 19 透镜 SEM成像 光学成像 需要一个 透镜 20 电磁透镜 21 带电粒子在均匀磁场中的运动 匀速直线运动 22 旋转半径随 速度增加而增加磁场强度增加而减小可望实现 聚焦 23 3 有望形成 焦距 24 带电粒子在非均匀磁场中的运动 带电粒子在非均匀磁场也作螺旋线运动 但 常量 25 26 Br Bz B vt qvtBr qvtBz vz qvzBr 初速度 形成切向力 形成螺旋运动 随磁场强度变化 圆周半径变化 到达B点继续聚焦 27 28 设电磁透镜的物距为L1 像距为L2 焦距为f 电磁透镜的放大倍数 29 式中 U 加速电压I 激磁电流N 激磁线圈的匝数 30 电磁透镜是会聚透镜 不管I方向如何 f总是正的 电磁透镜的焦距 放大倍数是变化 可调的 I f M 电子波在电磁透镜中的运动与可见光在玻璃透镜中的运动相似 也用双凸球面符号表示 特点 31 总结 1 电子具有波动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