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工作总结 .doc_第1页
2018年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工作总结 .doc_第2页
2018年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工作总结 .doc_第3页
2018年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工作总结 .doc_第4页
2018年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工作总结 .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8年省编办第一书记工作组工作总结 按照省委、省政府关于继续选派第一书记抓党建促脱贫的统一部署,我们省编办三名第一书记负责帮包鄄城县董口镇董口村、仝堂村和刘田庄村。一年来,我们认真贯彻省委和办领导关于做好帮包工作的指示精神,学习借鉴上轮第一书记经验做法,以村两委班子和党员队伍建设为总抓手,以加强公共基础设施建设为突破口,以推动特色产业扶贫项目为支撑点,以三严三实高标准抓好自身建设为保障,扑下身子,真抓实干,取得了较为显著的工作成效。一、摸村情,听民意,迅速理清扶贫帮包工作思路为摸透实情,尽快开展工作,到村后1个月的时间里,我们开展了全面细致的调查研究。与上一批第一书记召开2次对接会,听取他们工作中取得的经验、遇到的困难及应注意的问题;多次与镇领导同志和镇干部进行座谈交流,就村班子建设、产业发展、宗族关系和风土人情等问题交换看法、听取意见;先后召开村两委会议15次,全体党员会议5次,农村致富能手座谈会8次,宣传中央和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工作的政策要求,探讨致富的路子;为更全面了解村情民意,我们深入田间地头,与村民一起翻地施肥,进村入户,拉家常、听建议,共走访党员130余人,致富能人50余人,贫困户500多户。通过座谈走访,明晰了扶贫帮包工作思路,制定了两年工作规划和2018年度,列出了29项重点工作任务,并将其细化分解,确定了完成时限和承办人员,为今后两年的工作指明了方向。二、抓班子,带队伍,着力增强村党组织战斗力针对村干部年龄偏大、安于现状、思想不太开放的情况,我们下大力气抓党建,从基础做起,多措并举,从严要求,短期内使村干部的能力素质得到了提升,队伍凝聚力、战斗力得到增强。一是定制度。帮助村两委班子建章立制,制定了村委民主决策、党务村务财务公开、党组织会议和党员学习、村干部坐班、村环境卫生保洁责任制等5项制度,制成展板悬挂上墙,督促党员干部严格遵守,用制度管人管事。二是抓学习。每月固定半天时间组织村两委班子成员传达学习有关三农工作的文件规定和会议精神,及时了解党的方针政策、现代农业发展趋势。带领村干部、致富能人到莘县、范县、临朐等地考察学习,选派村干部参加省委组织部、省扶贫办在泰安、济宁等地举办的培训活动,邀请专家就中药材种植、农村电子商务、果菜种植进行授课,引导村干部解放思想、开阔思路。三是选人才。针对董口村村干部缺职情况,我们在前期调查走访、征求意见的基础上,采取选举的方式产生3名新任干部人选,仝堂、刘田庄也补充6名群众认可的村干部,保证了村组事务有人干、不断档。同时,注重发现年纪轻、有头脑的后备人才, 目前三个村初步确定7名入党积极分子、25名致富能人加以重点培养。四是压担子。明确村班子成员的分工,落实印章使用、财务管理等各项责任,改变村干部之间责任不清甚至推诿扯皮的工作状况。在工程施工、活动举办等事情上,我们帮办不包办,给他们出思路想办法,具体落实时让村干部担当主角、锻炼能力。三、推进基础设施建设,改善生产生活条件,满足群众公共服务需求针对帮包村公共基础设施落后、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普遍较差的情况,我们将急需建设的公共基础设施列出清单,三个村共确定6大项、29小项建设项目,并制定了详细的推进方案。为落实资金,在办领导的指导和有关处室协调下,多次到省发改委、水利厅、财政厅、交通厅、建设厅、林业厅、体育局、残联等部门反映帮包村实际困难和现实需要,共争取到各类资金1165万元。在工程实施中,坚持高起点规划、高水平设计、高标准建设、高质量施工,切实把好事办好,赢得了群众对第一书记的信任和支持。一是改造董口村自来水管网,全村七百多户、三千多群众吃上了安全卫生的自来水,改变了镇政府驻地村长期使用不上自来水的状况。董口村文体广场、戏楼已由省林业监测规划院的专家完成设计正在施工,年前即可落成。二是为仝堂村建成1000多平米的文体广场,添置了健身、娱乐器材,组建了文艺团队,为丰富群众文体生活提供了场所和条件。三是为刘田庄村建设办公楼及文体广场,配备了办公家具和健身器材,结束了该村没有办公和活动场所的历史。四是改善交通条件,协调县交通局为三个帮包村建成高标准水泥路9公里,其中村内道路6公里,出村道路3公里。五是加强农田水利设施建设,新打机井30眼,新挖沟渠11公里,新建涵管桥32座,修建、加固桥梁2座,大大改善了农业生产条件。六是为三个村安装了146盏太阳能灯,搞好主街、广场绿化美化,村容村貌焕然一新。四、培育特色产业,全力提质增效,探索建立村集体和贫困户双增双赢的长效机制三个帮包村主要以传统粮食种植为主,生产结构单一,经济效益低,村集体无经济来源,为改变落后现状,我们着力在培育特色产业上下功夫。一是考察论证,科学谋划项目。先后到肥城、莘县、青州、临朐等地考察有机蔬菜、西瓜甜瓜、花卉苗木、作物烘干等特色产业,并邀请省农科院、省中医药大学专家现场指导,明确了发展方向、坚定了发展信心。二是因地制宜,合理确定产业。结合帮包村土地、光照条件好、有中药材种植传统等实际情况,我们选定大棚瓜菜种植和金银花烘干加工作为扶贫产业项目。这两个项目不仅可以提高群众收入和技能,还可使村集体通过收取租金的方式增加经营性收入,达到村集体、贫困户收入双增双赢的效果。三是统筹谋划,精心组织实施。项目确定后,我们采取多种方式广为宣传,请莘县大棚种植大户现身说法,解问答疑,逐步打消群众顾虑,得到村民认同。为解决大棚集中连片使用土地问题,我们和村干部登门做工作,促成村民签订了84亩土地的流转协议,为建设大棚示范基地提供了保证。为解决种植技术和产品销路难题,我们先后4次赴聊城洽谈协商,最终选择莘县宏源瓜果蔬菜专业合作社为合作对象,委托其建设大棚、提供技术指导并包销产品,解除了种植户的后顾之忧。目前,董口、仝堂和刘田庄瓜菜种植示范基地已落成,共建成28个高标准拱棚,周边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