折弯加工基础知识-内部培训PPT课件_第1页
折弯加工基础知识-内部培训PPT课件_第2页
折弯加工基础知识-内部培训PPT课件_第3页
折弯加工基础知识-内部培训PPT课件_第4页
折弯加工基础知识-内部培训PPT课件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折弯加工的基础知识 折弯加工在各领域的应用 建筑装饰业 办公器械业 自动金融机柜 电器通信业 金属板材的折弯原理 中立面具有既不拉伸也不压缩的特点 所以中立面的长度被用来作为折弯工件的展开长度 V型折弯后 在工件的折弯部分的内侧表面发生了压缩变形 在工件折弯部分的外侧表面发生了拉伸变形 这些压缩和拉伸的变形量在材料的表面为最大 随着向板厚内部逐步深入 其变形量也逐步减少 也可以说材料的内部存在着一个既不压缩也不拉伸的中立面 中立线 在这里取名为X X线 判断这个中立面的位置时 如果工件的内R在板厚的5倍以上的话 那么他的位置在板厚的中央 如果工件的内R在板厚的5倍以下时那么工件折弯处的板厚变为t 中立面的位置按工件ir的变小逐渐向内部偏移 如果中立面的半径以P表示的话 那么P与IR就有如下的关系了 板材折弯回弹的原因 所谓折弯 就是在同一板材的正反面同时存在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的变形 板材在折弯到目标角度后 一旦撤去加压力后由于拉伸应力和压缩应力的作用 材料将会有回复到原来形状的反弹 我们把这种反弹称为折弯回弹 折弯回弹的量一般用角度来表示 这个量将受到材质 板厚 加压力 折弯半径等条件的影响 要很精确的计算折弯回弹量是很困难的 在折弯后的材料上加压力的不同 其反力也相应不同 一旦加压力去除 角度也会向缩小方向回弹 我们把这种现象称为还原回弹 1 在使用相同的模具 材料厚度一样的情况下回弹量SPCC AL SUS2 在使用相同的模具 相同材质的材料厚度小的回弹量比较大3 相同材质的材料折弯内R大的回弹量比较大4 折弯使用的压力越大回弹量越小 压缩的反力 拉伸的反力 加力时的状态K 加力时的状态K 3种最常用的折弯方式 冲压折弯 加压限度由于折弯需要的压力非常大 所以一般SPCC的厚度不能超过2mm SUS的厚度不能超过1 5mm 因为2mmSPCC材料冲压折弯需要1100KN的压力 模具的最大耐压在1000KN超过了模具的耐压值 注意 由于各类模具的耐压值有所不同 所以不是所有模具都可以加工2mmSPCC材料 冲压折弯的称呼来源于硬币 COIN 冲制的加工方式 也是获得及其高精度的意思 冲压折弯不仅有很高的精度 而且还具有很小的制品内R 它的压力要比密着折弯高约5 8倍V槽宽度冲压折弯的V槽宽度比密着折弯要小 通常是板厚的5倍 这是为了减少工件的内R 以减少上模尖端对工件内R处的啃入量 缩小V槽的面积能获得较高的面压力 冲压折弯的问题由于折弯力很大 所以机床的吨位也必须增大 模具磨损加大 模具只能使用耐压较高的模具 上模尖端啃入材料 密著折弯 最常用的折弯方式 密着折弯的英文为BOTTOM意思为折弯触碰到底 密着折弯是用较小的压力获得良好的折弯精度的一种方法 也是常用的一种折弯方法 V槽宽度 请以下表选用下模的V槽宽度 工件的内R 工件的内R通常用ir来表示 在密着折弯时 工件的内R往往是下模V宽的1 6 ir v 6 但是根据材质的不同他们的ir也有所不同 如SUS和AL是有所不同的 密着折弯的模具精度 密着折弯后的角度会受到折弯回弹的影响 所以在采用密着折弯的方式时往往会考虑折弯回弹量 通常的解决方式是通过过度折弯板料的回弹量以获得目标角度 折弯回弹小的材质 形状 板厚 90度模具 折弯回弹大的材质 形状 板厚 88度模具 折弯回弹更大的材质 形状 板厚 84度模具在密着折弯时要遵守上 下模具同样角度的原则 悬空折弯 悬空折弯是英文 PORRTIAL 意思是部分的 材料只有A B C3点和模具接触其他地方不和模具接触进行的折弯 特点1 模具加工角度的范围很大 加工角度不小于上模尖端角 使用30度的模具可以加工180 30范围内的角度2 折弯需要的压力很小3 折弯的角度精度不高4 材料反弹较大V槽选择的宽度一般为12t 15t折弯的内R一般为2t 2 5t 上模的选择 1 选用何种上模是由工件的形状决定的 也就是说在折弯工件的时候 模具与工件之间不能有形状的干涉 要实现模具与工件之间的互不干涉 其折弯顺序的确定 将起到很重要的作用 在选择上模形状时 可采用上模的1 1图形 上模的断面模型图 2 上模尖端R的选择工件的ir主要由下模的V宽决定 ir V 6 而上模的尖端R也有若干的影响 由ir V 6可得到工件的内R 上模的尖端R可选择比工件的内R略小一些 然而近年来因为1 为了能正确的上下模对芯 2 上模尖端的磨损等理由在折弯薄板时往往推荐使用0 6R的上模尖端 3 上模尖端角度的选择除了冲压折弯选用90度的上模外 现在折弯2mm以下的软钢板时如果工件的回弹量很小的话也可以选用90度上模 但是在折弯回弹量大的SUS AL或者中 厚板时 按材料回弹量的大小可依此选择88度84度82度的上模 此外在使用上下模时要选择同一的形状角度 88 下模和90 下模的选择原则 上模尖端啃入板材 1 材料抗拉强度的大小 强度大选 下模 强度小选90 下模 2 折弯回弹量的大小 回弹量小选90 下模 回弹量大选88 下模 3 冲压折弯方式 选用90 下模 密著折弯 冲压折弯 1 密著折弯的场合 请参照下表 2 确认产品最小折弯宽度b 检查选择的V槽是否满足工件的最小折弯宽度b 注意V槽的值越小折弯压力就越是大 这点请务必注意 3 图纸没有特别指定ir的情况下 请用标准R R 板厚 作为R值 ir有指定的情况下 必须严格按照指定的ir来选择V槽 根据情况不同 必须选择比目标V槽值大或者小的V槽值 决定了V槽大小之后 就要能够进行必要的压力计算 对于该压力 请确认以下的项目是否满足机器加工能力吨数 是否满足模具耐压能力 V槽宽度的选择 b 0 7V ir V 6 材料的延伸率 在折弯加工的时候由于内侧产生压缩现象 而外面产生拉伸显现材料会有部分延伸延伸的部分我们称为延伸率 材料的延伸率不是固定的 影响延伸率的主要因素有以下几点 1 材料的属性 材质 板厚 2 模具的属性 V宽 尖端R角 3 加工属性 折弯加工的角度 现在材料的延伸率都是由计算机来计算的各个厂家的计算方式都是专利技术不于以公开的 但是在实际加工的过程计算的延伸率会有一定的偏差所以最准确的延伸率需要通过实际的试加工来测得 A B 展开长度 延伸率 影响折弯加工的 大属性 使用什么机床 機械属性 使用什么材料 材料属性 使用什么模具 金型属性 什么尺寸角度 加工属性 在什么环境下 環境属性 大属性 折弯加工 V形折弯压力计算 折弯压力 下模宽度 折弯长度 板厚 材料的抗张力 补正系数 补正系数列表 与折弯压力的关系 与工件长度成正比关系 与材料的抗张力成正比关系 与工件的板厚成平方关系 与下模宽度成反比例关系 以上是通过实验所得的折弯压力计算公式 上模耐压強度計算 硬度 的場合 保証耐圧 kN 例如 H 15L 30 保证耐压 9 42 225 30 10 9 42 7 5 10 706 5KN M 70TON M 模具耐压强度 耐压強度 折弯机是压力机中的一种 压力机加工的制品单一的话 安全的对策还比较容易 如果制品的种类繁多但数量不多 那么安全的对策就不那么容易了 在折弯机的加工作业中和模具的安装时也存在着安全的对策问题 在其他的作业中经常发生的安全问题在折弯加工中也同样存在 在折弯加工中经常发生手指被夹在上下模具之中 同样也会被夹在模具与工件之中 对于事故的安全对策光靠一些光线式安全装置 围栏式安全装置是不够的 还必须要建立操作者的自身正确的操作方法和安全意识 有关安全策略 安全作業 模具耐压值确认 在上下模闭合前确认模具中心是一致的 不要把手伸入上下模之间 戻 每个模具都有一个相应的最大耐压值如果在加工时使用的压力超过了模具的耐压值 模具就会变形 弯曲甚至爆裂 上模耐压刻印 模具上刻印的耐压吨位是以米为单位的请根据折弯零件的长度进行计算 例 产品长200MM模具刻印 1000KN M1000KN M 0 2M 200KN M TON 折弯最大压力不能超过20吨 模具的耐压 下模耐压刻印 上模耐压刻印 模具在下列情况下耐压降低 开避让槽 打孔 其他追加工时 加热 硬度下降时 有一小部分的开裂时 用砂轮切割机自制耳部时模具受热硬度下降 原来有细小的开裂继续使用 开孔和耳部割槽 2V模具的正确使用方法 前 后 材料 后定规 前 后 材料 不正确 正确 后定规 选择正确的上模 不正确 正确 标准上模 标准上模 危险 戻 在拆卸模具时尽量使上模进入下模V槽以防模具落下砸伤手指 危険 注意 不要在紧急停止按钮上悬挂物品 模坐安装 下模 不能在2V的下模坐上安装单V的模具 会使下模不稳定可能在加工时脱落 模具安装不正确 客户加工的危险场面1 使用在前侧的 槽 客户加工的危险场面2 对于压边折弯 2V的下模座不适用 对于折弯所需要的吨数非常的大 幅宽的下模座偏心力大 容易发生模具倾倒的情况 请按照图片所示使用下模座 1 板厚变化对于行程的影响 板厚增加了 同一折弯角度的行程就要减少 板厚变大 V t就变小 板厚变化对于行程变化的影响 影响SUS SPCC AL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