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海大学图书馆.doc_第1页
河海大学图书馆.doc_第2页
河海大学图书馆.doc_第3页
河海大学图书馆.doc_第4页
河海大学图书馆.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5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关于庆祝华东水利学院建校60周年纪念文集征稿河海大学图书馆11级管科3班 王伟君、方袁方、刘赫、聂嘉文一、简介河海大学图书馆创建于1986 年9月,由3个校区图书馆组成,总面积约41000平方米,图书馆纸质文献馆藏量达190多万册,全馆设有资源建设部、读者服务部、技术部、信息部和办公室等五个业务部门。设有教师参考书阅览室、学生参考书阅览室、现刊阅览室、过刊阅览室、新书阅览室、检索室、电子阅览室等七个阅览室,共有阅览座位 1000 多个。图书馆纸质文献馆藏量达190多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8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12.7万册,现刊2000多种,生均纸质图书文献馆藏量约65册,平均每年生均新增图书量约6册。为进一步完善馆藏资源的结构和配置,实现了校园网上的共享,为教学和科研提供了有力保障。图书馆在提供多层次文献信息服务的同时,还为加强科学管理,提高工作效率和服务质量,制定了严格的规章制度和业务操作流程。建馆以来,图书馆多次获得常州市、河海大学、校区先进集体、文明单位等荣誉称号。图书馆学校本部及江宁校区图书馆面积约31000平方米,常州校区图书馆面积约9000平方米,另有资料室1000平方米,生均图书馆面积为1.76平方米。图书馆 纸质文献馆藏量达190多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8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12.7万册,现刊2000多种,生均纸质图书文献馆藏量约65册,平均每年生均新增图书量约6册。 图书馆有39种网络数据库和光盘数据库,其中含电子图书70多万册,电子期刊 8万种(其中全文电子期刊3万多种),生均电子期刊约30种,全校生均纸质文献和电子文献合计馆藏量约95册种。 图书馆每年接待读者达百万人次,纸质文献年平均借阅量为70多万人次,生均年平均借阅25册次;电子文献的网上被点击次数呈巨增趋势,生均被点击达133次。目录:部门设置特殊服务 楼层分布开馆时间部门设置读者服务部 书库管理 借还书流通作业 一般阅览服务 馆际互借 借书证管理 破损图书修补剔旧管理 参考咨询服务 随书光盘管理 多媒体阅览室管理 电子阅览室管理 期刊验收划到与装订管理 资源推介与整合 受赠图书阅览与管理 资源建设部 图书馆各种文献的征集购置 图书资料加工、分类、编目 图书资料验收、登录 馆藏书目建档与维护 赠书处理 信息部 科技查新 信息咨询 网上资源利用培训 数据库查询 全文传递 文献检索教学工作 硕博士论文管理 图书馆利用推广 技术部 资讯系统之规划管理 图书馆自动化系统管理 www与各主机系统管理 图书馆网络管理 图书馆设备购置及维护 办公室 协调和保障图书馆的日常工作图书馆的行政和福利工作 文书档案管理工作 资产维护及管理工作 环境建设和规划工作 楼层分布楼层 馆藏类型 阅览位次数 一层 电子阅览室 244 二层 外文图书阅览室 32 三层 中文图书阅览室 142 四层 中文现刊阅览室 338 五层 自修室 385 六层 外文期刊阅览室 131 七层 电子阅览二室 40 八层 中文过刊阅览室 158 九层 工具书、资料阅览室 36 特殊服务 科技查新河海大学科技查新工作站,设在河海大学图书馆。图书馆纸质文献馆藏量达190多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180多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12.7万册,现刊2000多种,生均纸质图书文献馆藏量约65册,近三年平均每年生均新增图书量约6册。学科领域覆盖面广,拥有学术期刊、学位论文、会议论文等文献资源,中外文专业特色数据库, 中外文专利及标准数据库,重点收藏有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海洋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水文水资源、环境工程,工程力学等方面文献资源,形成了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为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并可以实时检索DIALOG联机检索数据库系统。 原文传递图书馆为了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用户的需求,依托万方数据库资源系统,国家科技图书文献中心等原文传递单位,为广大用户提供原文传递服务。 原文传递服务是为读者索取、传递不能在本馆直接获取的馆外文献全文,包括:图书、期刊论文、学位论文、中外文会议录等。原文传递是一项收费服务。每次传递的费用由两部份组成:一是由提供原文的图书馆确定的,包括:查找、复制、扫描、邮寄等产生的费用,二是本馆在传递过程中实际产生的通讯、打印等费用。 开馆时间服务窗口 地点 提供资源 开放时间 流通借还书室 老馆2楼 中文图书 周一至周日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周三下午内务整理不开放) 外文图书阅览室 电子文献检索室 科技查新站 研究生论文库 新馆2楼 新馆7楼 外文图书 电子文献数据库 研究生论文 周一至周五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17:30 (周三下午内务整理不开放) 中文图书阅览室 新馆3楼 中文图书 周一至周六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22:00 (周三下午内务整理不开放) 中文现刊阅览室 报纸阅览室 新馆4楼 中文现刊、报纸 周一至周六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22:00 (周三下午内务整理不开放) 外文期刊阅览室 新馆6楼 外文期刊 周一至周六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22:00 (周三下午内务整理不开放) 中文过刊阅览室 资料室 新馆8楼 中文过刊、资料 周一至周六 上午:8:00-12:00 下午:14:00-22:00 (周三下午内务整理不开放) 电子阅览室 新馆1楼 电子文献数据库 周一至周日 8:00-22:00 二、发展历程简介河海大学现存最早的图书馆建筑创建于1952年,馆址在南京西康路1号,矗立在风景秀丽的清凉山城西干道东侧。随着学校教育事业的蓬勃发展,河海大学图书馆事业也同步发展壮大。学校现有馆舍面积2万余平方米,其中西康路校区有老馆0.2万平方米,新馆1.1万平方米,江宁新校区目前使用的图书馆面积0.7万平方米。另外常州校区建有一座0.93万平方米的现代化图书馆。目前,江宁新校区正在动工兴建一座1.8万平方米、设施一流的现代化图书馆,可望2004年秋建成并投入使用。 长期以来,河海大学图书馆是学校的文献信息中心,也是水利及相关行业的文献信息中心,是服务于教学科研的学术机构,同时也是学校对外交流的开放窗口,在数字化校园的建设中,图书馆以其丰富的数字化信息及丰富的特色资源宝库成为数字化校园最重要的组成部分。在为教学科研服务的同时,图书馆也是对广大学生进行素质教育的重要课堂和基地。为适应图书馆的现代化建设,河海大学图书馆内部机构设置不断优化,以提高服务的质量和效率为目的。目前馆内设有办公室、资源建设部(采、编)、信息部、技术部以及读者服务部(分三部分进行管理)等部门。河海大学图书馆目前纸质图书收藏文献108万册,其中,中、外文图书近100万册,中外文期刊合订本约10万余册。近年来,随着计算机及网络技术的普及,图书馆电子版文献资源建设飞速发展,馆内收藏有国内外著名数据库及行业特色电子文献数据库,极大地丰富了馆藏资源,为广大图书馆读者提供了更加丰富的信息资源。我校图书馆经过多年的积累,馆藏特色明显。重点收藏有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海洋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纸质及电子类书刊资料,形成了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为特色的文献保障体系。学校还与江苏省所 有高校及南京水利科学研究院等省内外多家科研单位签订了共建共享协议,进一步丰富了学生和教师的可利用资源。 2004年以来,图书馆还加强了“数字教学资源库”的项目建设,充分利用图书馆的数字文献优势为学校的本科教学服务,与教务处合作开发“本科教学资源信息管理和服务系统”,系统具备“专业设置”、“培养方案”、“参考书目”等12个功能模块,实现了与“精品课程”、“学位论文”、“教师教学工作信息管理系统”等相关系统的无缝链接、数据共享。图书馆于2000年使用汇文图书馆管理系统,建立了局域网,并与校园网互联,接入CERNET和INTERNET,实行了校园网上24小时全天候服务,包括图书信息查询、电子文献阅读、水利信息资源导航、校内研究生论文目录、常用软件下载等信息的查阅、检索和连接服务。我校图书馆1998年获批为水利部科技查新单位;2000年获批为江苏省科技查新单位;2004年获批为教育部科技查新单位。河海大学图书馆事业发展中,结合学校的行业建设特色,重点收藏有水利水电工程、岩土工程、海洋工程、港口航道工程,海岸工程、水文水资源及环境工程,工程力学等方面的纸质及电子类书刊资料,形成了以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保护、发展为特色的藏书体系。河海大学是全国进入“211工程”建设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