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桂林理工大学屏风校区教四楼和教十楼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编 制: 一班二组 复 核: 审 批: 桂林理工大学测绘地理信息学院测绘08-1第二小组2011年12月28日目 录一、 工程概况二、 执行的规范标准三、 水准基点的设立及检测四、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五、 沉降观测周期六、 观测精度及观测值的平差计算七、 沉降数据统计分析八、 沉降数据评价附 录NO:1 水准基点位置示意图 NO:2 沉降观测点位置示意图 NO:3 沉降量统计分析表 NO:4 各个监测点沉降量与周期(S-T)关系曲线图 桂林理工大学屏风校区教四楼和教十楼 沉降观测技术报告一. 工程概况桂林理工大学屏风校区位于桂林七星区建干路12号,监测建筑物为校区内教四栋与教十栋,其中四栋楼高度为4层、十栋楼高度为3层,5期沉降观测已完成,出此报告。二. 执行的规范标准1.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2、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 国家一、二等水准测量规范GB 12897-91;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工程测量规范GB50026-93。三. 水准基点的设立及检测水准基点是整个观测工作的基准,为保证观测值的高可靠性,在监测区附近(变形区外)布设沉降观测使用的1个水准基点(J1),其具体位置见附图NO:1水准基点位置示意图。高程系统采用独立高程系,由已有的资料知此水准基点(J1)符合二等水准的工作基点,可以作为此次沉降观测的工作基点。基准点的假定高程为150.4000m。四. 沉降观测点的布设根据该建筑物的结构、地基及荷载特点并结合有关规范要求,对教四栋与教十栋两楼共布设了30个沉降观测点,观测点具体位置见NO:2沉降观测点位置示意图。五. 沉降观测周期根据此次实习的要求,这两栋楼的首期观测时间为2010年12月20日,在建筑物运营期间每15天观测一次,于2012年2月18日进行了最后一次观测,这两栋楼在运营管理期间进行了6次观测工作,共历史258天。六. 观测精度及观测值的平差计算1.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第3.0.4条表3.0.4规定:变形测量精度等级定为二级,观测精度按二级精度即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0.5mm。2. 水准线路的观测限差:(1) 水准线路闭合差定为:fhmm,(L为距离)。;(2) 测站前后视距差1米;(3) 各测站视线长度30m。3. 观测仪器:采用国产南方数字精密水准仪DL-201,仪器标称精度:每公里往返测高差中误差1mm/km,配合条码式水准钢尺施测,外业视距限差均由数字式水准仪机载软件进行自动控制,如限差超限将由仪器对该站超限数据删除,并当场对该站数据进行返工重测。4. 观测值的平差计算每次外业观测工作结束后将仪器内存中的外业观测数据下载进计算机后,用南方测绘仪器公司开发的专业控制网平差软件PA2002进行平差,计算各点的高程和精度。如平差后观测点测站高差中误差低于二级精度(0.5mm),则立即返工重测,直至满足精度要求为止,其后将各观测点平差后的高程填写在已定的统计表格中,计算累计沉降量及本次沉降量,并填明日期和施工情况等资料,最终形成沉降量统计分析表(附表NO:3)。5. 观测精度统计:对各观测周期的平差资料进行统计,观测点水准线路测量最大测站高差中误差为0.49mm(2012年2月18日的观测数据),统计数据表明观测精度完全满足二级变形测量精度要求。七. 沉降数据统计分析1. 截止2012年2月18日最后一次观测止,教四栋最大累计沉降量为11.8mm(S15观测点),最小累计沉降量为2.1mm(S12观测点),最大累计沉降差为9.7mm(S15观测点S12观测点),平均累计沉降量为5.21mm。教十栋最大累计沉降量为52.8mm(T1观测点),最小累计沉降量为3.9mm(T9观测点),最大累计沉降差为48.9mm(T1观测点T9观测点),平均累计沉降量为12.93mm。2. 在所有观测周期之间,可计算出整个时间段内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速率,经计算:教四栋在2010年12月20日2012年2月18日期间,时间间隔为258天,点位最大沉降量为11.8mm(S15观测点),点位最大沉降速率为0.0457mm/天(S15观测点)。教十栋在2010年12月20日2012年2月18日期间,时间间隔为258天,点位最大沉降量为52.8mm(T1观测点),点位最大沉降速率为0.2047mm/天(T1观测点)。3. 在最近5个观测周期之间,可计算出最近时间段内建筑物的平均沉降速率,经计算:两栋楼在2011年12月20日2012年2月18日期间,时间间隔为60天,点位最大沉降量为0.4mm(S10观测点),点位最大沉降速率为0.00667mm/天(S10观测点)。4. 沉降量与周期(S-T)关系曲线图分析从沉降曲线(见附表NO:4各个监测点沉降量与周期(S-T)关系曲线图)的沉降趋势来看,2011年12月20日以后所有沉降曲线开始逐渐趋缓,表明建筑物在2011年12月20日以后开始逐步进入稳定沉降阶段。八. 沉降数据评价1. 根据已有地方标准建筑地基基础设计规范规定:对框架结构的工业与民用建筑相邻柱基的沉降差,变形允许值0.003LL为相邻柱基的中心距()。由沉降分析可以看出:在观测期间教四栋的相邻柱基的最大沉降差为7.70mm(S13观测点S14观测点,该两点相邻柱基的中心距为30400mm),规范相应允许值应为:0.00330400mm91.20mm;教十栋的相邻柱基的最大沉降差为41.60mm(T1观测点T15观测点,该两点相邻柱基的中心距为42100mm),规范相应允许值应为:0.00342100mm126.30mm;由此表明本栋建筑物在整个观测期间,建筑物地基变形值小于规范变形允许值。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变形测量规范JGJ8-2007规范要求:“当最后100d的沉降速率小于0.010.04mm/天,可认为已进入稳定阶段,具体取值根据各地区地基土的压缩性能确定”,根据两栋楼基础情况及桂林的地质环境,取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3mm/天作为进入稳定阶段的标准,即当最后100天的沉降速率小于0.03mm天时才能停止观测工作。且在最近5个观测周期内,教四栋与教十栋在2011年12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建设银行2025临夏回族自治州数据分析师笔试题及答案
- 邮储银行2025鞍山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工商银行2025金华市秋招群面案例总结模板
- 农业银行2025襄阳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连云港市信息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
- 中国银行2025金融科技岗笔试题及答案贵州地区
- 交通银行2025汉中市结构化面试15问及话术
- 邮储银行2025吉安市小语种岗笔试题及答案
- 2025 普通外科甲状旁腺功能亢进查房课件
- 邮储银行2025毕节市秋招笔试EPI能力测试题专练及答案
- 2024宅基地房屋租赁合同范本
- 手术室核心制度
- 常见血液病科普
- 2023年社区工作者面试题库及答案
- 火力发电土建项目监理实施细则
- 中学生心理健康影响因素
- 医院疼痛科建设与管理的标准化经验
- 认知功能障碍的饮食调理及保健指南
- 2024年中邮保险公司招聘笔试参考题库含答案解析
- 第3章 Word 2016文字处理软件
- 工业机器人的发展现状和未来趋势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