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70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水保资证甲字第87号工程设计甲级311001-sj号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2003 年 12 月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送审稿) 院 长: 总工程师: 项目负责人:目 录前言11 方案编制总则3 1.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 1.2 方案编制依据 1.3 方案编制深度 1.4 设计水平年2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7 2.1 工程基本情况 2.2 工程建设概况 2.3 工程总体布置 2.4 坝、厂址、枢纽方案 2.5 工程征地占用 2.6 拆迁安置与占地补偿 2.7 防治责任范围 2.8 建筑材料来源及用量、水电供应 2.9 施工导流 2.10 土石方量 2.11 劳动力 2.12 主要工程特征2.13 工程施工计划3 项目区环境概况14 3.1 自然环境概况 3.2 社会环境概况 3.3 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情况4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20 4.1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 4.2 预测的内容、方法和范围 4.3 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形式 4.4 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量预测 4.5 水土流失造成的危害分析 4.6 综合分析5 水土流失防治方案30 5.1 方案编制的原则和目标 5.2 防治责任范围及设计深度 5.3 主体工程中具有水土保持功能的防治措施分析 5.4 水土流失防治分区及水土保持总体布局 5.5 水土保持分区防治措施 5.6 水土保持方案论证分析 5.7 分年实施计划 5.8 水土流失监测6 工程投资估算及效益分析40 6.1 工程投资估算 6.2 效益分析 6.3 估算概论7 方案实施保证措施60 7.1 组织领导和管理措施 7.2 技术保证措施 7.3 监督管理措施 7.4 资金保证措施8 结论及建议62 8.1 结论 8.2 建议9 附图及附件64V设计研究院 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 前言前 言黔江区位于重庆市东南边陲,外与湖北省接壤,内与酉阳县和彭水县相临,是有名的“老、少、边、穷”地区,为全国重点贫困县。境内水资源丰富,主要有酉水河、甘龙河、梅江、阿篷江等,都属长江水系。均具有水头集中、比降大的特点。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2415.5MW(不含乌江),约占重庆市水能资源理论蕴藏量的10.5%;技术可开发量651MW(不含乌江)。随着重庆直辖市的成立和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黔江区国民经济有了较大发展,城市建设和其他各种基础建设也发展迅速,为当地经济发展奠定了良好基础。重庆乌江电力(集团)有限公司(业主)是渝东南唯一的中型供电企业,公司总部位于黔江区政府所在地,目前已形成覆盖黔江区及四县,并与湖北咸丰、湖南花垣、贵州松桃等县实行110kV联网运行的供电网络。网内电源主要为径流式水电站,总装机容量为200MW左右,随着各区县的经济发展加快,电力负荷大幅增长,而电源建设的速度无法跟上,同时有的县已无更多的电源建设的条件,因此在今后供电存在大量的缺口,特别是网内主要电站为径流式水电站,枯期电力缺口较大。根据黔江区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纲要、酉阳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基本思路、秀山土家族、苗族自治县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十五”计划纲要、石柱、彭水两县2001年至2005年向黔江电网购买电力计划预测,在规划建设了一批电源点的情况下,各区县仍有较大的电力缺口,因而渔滩电站的扩建是必要的。渔滩电站位于濯河(阿篷江)中游黔江区冯家镇境内,扩容厂房枢纽位于冯家镇北东大坝左岸,距冯家镇约1km。本区属剥蚀侵蚀中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库周山顶高程达1000m以上,其植被状况较好,水土流失强度轻微,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预防保护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采用已建拦水大坝,扩建厂址位于左岸坝后,坝式进水口,引水方式为单机单管,单机引用流量65.4m3/s,电站扩容装机容量为16MW(原电站装机容量为12MW)。只有单一发电功能,无防洪、灌溉等其他综合利用要求。工程原有设计、校核洪水位、死水位分别是436.28 m、437.66 m、422.40m,本次设计、校核洪水位、死水位分别是436.35 m、437.76 m、427.60m。扩容工程总工期为2年。遵照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乌江电力集团委托我院编制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接受委托后我院即派设计人员进行现场实地踏勘,对工程概况进行分析了解,结合工程特点,依照分区防治原则,确定了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域及其防治措施,于2003年12月编制完成本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上报市水利局,敬请审查。在方案编制过程中得到重庆市水利局、黔江区政府、黔江区水利局、重庆乌江电力(集团)有限公司等单位的大力支持和帮助,在此一并致谢,对方案中不足之处,敬请各位领导及专家批评指正。 中煤国际工程集团重庆设计研究院 6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 方案编制总则1 方案编制总则1.1 方案编制的目的和意义1.1.1 方案编制目的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在施工过程中,因改变了地面水流状况,扰动地表、岩土层、堆置弃石、弃土、布设各种构筑物等人为因素和作用,将改变原有地貌,破坏了工程建设用地范围内的原生地貌、地表植被,引起水土的大量流失,因此需要采取相应的水土保持措施,以防止工程建设中造成水土流失。编制重庆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目的就是:(1)贯彻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确定的“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在对工程所在地环境状况进行实地调查,查清工程沿线现有的水土流失状况及水土保持设施的基础上,针对工程的建设特点,确定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2)通过对主体工程设计中的水土保持措施进行效果分析和论证,提出补充和完善方案;(3)对工程实施过程中可能产生的水土流失问题进行预测分析;(4)提出切实可行的防治水土流失的措施;(5)落实水土保持措施所需的资金,并将其纳入工程建设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6)为建设单位、施工单位及水行政主管部门,提供水土保持工作的治理、施工及管理依据和建议。1.1.2 方案编制的意义(1)落实法律规定的水土流失防治义务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落实建设方所应承担的水土流失防治范围和责任,为水土保持监督部门的监督实施、收费、处罚等提供科学依据。(2)水土保持列入开发建设项目的总体规划中将水土保持方案列入建设项目的总体安排和年度计划中,按方案有计划、有组织的实施。(3)使水土流失防治有了科学规划和技术保证(4)有利于水土保持执法部门监督实施1.2 编制依据1.2.1 法律、法规(1)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2)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3)中华人民共和国土地管理法;(4)中华人民共和国水法;(5)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实施条例(1993.8)。(6)建设项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1998.11)。(7)重庆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办法。1.2.2 部委规章(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管理办法(水利部、国家计委、国家环保局水保1994513号);(2)水土保持生态环境监测网络管理办法(水利部第12号令);(3)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设施验收管理规定(水利部2002第16号令);(4)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编报审批管理规定(水利部1995第5号令)。1.2.3 规范性文件(1)水利部保监200115号“关于印发规范水土保持方案编报程序、编写格式和内容的补充规定的通知”;(2)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水保监方案函2002118号“关于印发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大纲及报告书技术审查要点的函”;(3)全国生态环境保护纲要;(4)水利部文件水总200367号“关于颁发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和定额的通知”;(5)水利部水土保持司保监199618号“水利部水土保持司关于加强水土保持预防监督体系规范化建设的通知”;(6)财务部、国家计委财综200225号文“全国性行政事业性收费项目目录”,将水保设施补偿费纳入其中;(7)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公告;(8)重庆市财政局、重庆市物价局关于收取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的通知渝财综2002208号文;(9)重庆市物价局、重庆市财政局关于核定水土保持设施补偿、水土流失防治费收费标准的通知渝价2002578号。1.2.4 规范标准(1)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2)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技术规范(GB/T16453-1996);(3)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规划通则(GB/T15772-1995);(4)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验收规范(GB/T15773-1995);(5)水土保持综合治理 效益计算方法(GB/T1574-1995);(6)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7)防洪标准(GB50201-94);(8)水土保持监测技术规程(SL277-2002);(9)水利水电工程制图标准 水土保持(SL73.6-2001);(10)水利水电工程施工组织设计规范(SDJ338-89);(11)水土保持工程概(估)算编制规定;(12)水土保持工程概算定额。1.2.5 技术文件及技术资料重庆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可行性研究报告(重庆市涪陵区水利电力建筑勘察设计院)1.2.6 水土保持设计委托有关文件(1)重庆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编制合同(2)委托函1.3 方案编制深度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中“其编制内容及深度与项目主体工程所处的阶段相适应”的规定,拟建项目的水土保持方案编制深度为可行性研究阶段。1.4 设计水平年根据业主对渔滩电站扩建工程的要求,计划2003年动工,2005年发电。根据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文件水保监方案函2002118号文,生产类项目土建区以验收交付使用年为设计水平年,即2005年为土建区设计水平年;生产区以一定生产期为设计水平年,根据水利功能设计规范规定,采用第一台机组运行后510年作为设计水平年,但考虑本工程是在原有电站基础上进行扩容,可不考虑生产区生产期。因此,本工程的设计水平年以扩容工程验收后第一年即2006年为设计水平年。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2 建设项目工程概况2.1 工程基本情况2.1.1 项目名称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2.1.2 地理位置与交通渔滩电站位于濯河(阿篷江)中游黔江冯家镇境内,扩容厂房枢纽位于冯家镇北东大坝左岸,距冯家镇约1km,川湘公路经过冯家镇,并有乡村公路经过左坝附近,且有在建的渝怀铁路距工程300m处通过,交通比较方便。重庆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地理位置见附图1所示。2.1.3 建设性质扩建2.1.4 工程总投资及资金来源本工程总投资约为6000万元,全部由建设方自筹。2.1.5 建设单位重庆乌江电力(集团)有限公司。2.2 工程建设概况2.2.1 工程建设内容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只有单一发电功能,无防洪、灌溉、供水、航运、漂木和其他综合利用要求。工程采用已建拦水砼重力坝,增建厂区枢纽,主要建筑物包括取水口、压力钢管、主厂房、副厂房、尾水建筑物、厂区公路交通等。2.2.2 工程规模及等级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大坝为原渔滩水电站砼重力坝,原水库正常蓄水位430.60m,正常库容2180万m3,电站扩容装机容量为28MW(原电站装机容量12MW),共装机容量28MW。根据水利水电工程等级划分及洪水标准(SL 252-2000),渔滩电站扩容 工程属等工程(小(1)型)。渔滩电站工程主要建筑物为4级建筑物,次要建筑物为5级,临时建筑物为5级。2.2.3 设计洪水标准本工程坝址以下对工程无防洪要求,防洪标准如下表2-2-1。 表2-2-1 渔滩电站设计、校核洪水标准表建筑物级别设 计(年)校 核(年)厂房主要建筑物430100次要建筑物52050本工程厂房的设计、校核洪水如下:设计洪水 P=3.33% Q=5820m3/ s H=424.20m校核洪水 P=1.00% Q=6940m3/ s H=425.58m2.3 工程总体布置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利用原大坝,扩容厂址位于左岸坝后,坝式进水口,引水方式为单机单管,单机引用流量65.4m3/s。厂区枢纽建筑物包括主副厂房、尾水渠、厂区公路交通等,布置在大坝左岸坝后。该处除已有公路通过外,紧靠正在修建的渝怀铁路,交通运输非常方便。布置时除考虑充分利用有利自然条件满足各建筑物运行基本需要外,还考虑了结构物紧凑、运行管理方便、防洪及施工条件等因素。主厂房长57.0m(包括安装间),宽19.13m,高40.1m,内设两台水轮发电机组,机组间距17.10m,机组安装高程414.00m,发电机层高程421.50m,机组纵轴线与大坝轴线平行布置,方位角NW82021。副厂房布置在主厂房两侧。上游侧副厂房共分三层布置,自上而下设35kV高压开关室、6.5kV高压开关室和母线层。下游侧副厂房分四层布置,自上而下中控室、电缆夹层、油汽层,水泵房。尾水平台顶高程425.0m,接于主厂房下游侧,其后接长22m的尾水渠,尾水渠与河道水流方向平行,水出口高程410.74m。主变场布置在厂坝之间平台上即35kV高压开关室上游侧,地面高程425.00m,布置有一台主变压器,检修时由轨道推进安装间检修。由于下游尾水位变幅较大,下游校核洪水尾水位为424.30m,高出发电机层2.80m,厂房下游侧及左侧采用钢筋砼防洪墙挡水,顶高程为425.00m。厂区平面布置详见附图2。2.4 主体工程设计内容2.4.1 坝体渔滩电站扩容工程采用已建拦水大坝,该坝为条石镶边混凝土及浆砌石重力坝,最大坝高32m,库坝无渗漏等不利因素存在,运行良好。2.4.2 厂址本扩容厂址方案遵循经营合理、安全可靠和不影响原厂发电的原则,利用原电站大坝,与其共用同一水库,在左岸大坝下游顺河布置主厂房,取水口布置在坝前库内,取水口设拦污栅和快速闸门各一道,压力管道与坝轴线垂交进入水轮机,主厂房内不设主阀。扩容厂房布置在左岸,其有利方面有:(1)施工期不影响原渔滩水电站发电,并通过原渔滩水电站调节坝前水位,有利于取水口施工;(2)由于大坝的作用,取水口主厂房可进行独立施工,减少因施工场地受限而带来的施工干扰;(3)进厂公路、施工交通运输条件好,交通建设投资省;(4)施工条件优越,施工布置紧凑。唯一不利条件是厂区需新增部分用地。2.4.3 枢纽采用28MW轴流转浆式(两台机)方案,其取水口布置为对称喇叭形,压力管道闸门处为66m矩形,底板高程418.30m与进口同高,经长4.5m的渐变段由矩形断面渐变为4.8m的圆形断面,水轮机导水机构前设5.0m长的锥管由4.8m变为4.6m进入水轮机,压力管道总长38.5m。主厂房按机组设备布置要求,以机组中心分上游侧宽9.00m,下游侧宽6.50m,跨度15.50m。受下游校核洪水位限制,为节省投资,安装场地面高程为425.00m,发电机层地面高程241.50m,水轮机安装高程(以管轴中心高程计)414.00m,水轮机层地面高程417.00m,尾水底板高程404.34m,肘管最低高程403.33m,根据机组尾水渠的强度要求,设有尾水中墩。主厂房上游侧由下至上设有管道间、高压开关室和35kV开关室,室外地面布置主变场。主厂房下游侧由下至上布置有水机副厂房、电缆夹层和中控室,外地面设尾水启闭台车一台,全厂共用,地坪高程与进厂公路同高为425.00m。厂内各层设有通道相通。该方案具有基岩好,边坡容易处理;施工条件方便;厂房基础高,渡汛容易;厂区布置可不破坏溢流坝等优点。2.5 工程征地占用本工程总占地面积5.18hm2,其中永久占地3.85hm2(包括枢纽工程、取水口占地2.85hm2和渣场占地1.0hm2,渣场位于本工程下游约700m处,有简易公路通达),临时占地1.33hm2(430.60m高程以下库内面积已包含在原电站范围内,淹没面积未变)。占地范围内用地性质见表2-5-1。表2-5-1 工程占地范围用地性质统计结果表 单位:hm2项目名称耕地坡地林草地果园荒地小计备注一、永久性占地工程用地2.5770.2430.0270.0032.850弃 渣 场0.8000.2001.000小 计0.8002.7770.2430.0270.0033.850二、临时施工用地0.3331.000合 计0.8003.1100.2430.0271.0035.1802.6 拆迁安置与占地补偿受原电站建设的影响,工程周围住户及建筑物很少,拆迁户仅3户,另因工程建设和渣场占用土地,具体拆迁形式以货币补偿为主,征地补偿和拆迁安置均按重庆市相关规定执行。2.7 防治责任范围本工程防治责任范围为5.18hm2,其中:工程建设区永久占地:3.85hm2;工程建设区临时占地:1.33hm2工程建设直接影响区防治责任范围:1.75hm2防治责任总范围:6.93hm2。本工程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见表2-7-1。表2-7-1 水土流失防治责任区划分序号名 称项目建设区(hm2)直接影响区(hm2)一工程永久性占地1工程用地2.851.002弃渣场1.000.40二临时占地1.330.35合计5.181.752.8 建筑材料及来源及用量、水电供应本次扩容工程中未选定新的料场,砂石料及块石等各种建筑材料均为购买;水泥由黔江水泥厂或就近符合标准的水泥厂供应;钢材由重庆、黔江等地供应;各建筑材料用量见表2-8-1。表2-8-1 主要建筑材料用量汇总表材料名称(单位)水泥(t)钢筋(t)2#炸药(t)柴油(t)汽油(t)板枋材(m3)砂(m3)碎石(m3)块石(m3)数 量232571395282120764640350916141318203施工期用水取至阿蓬江,经处理后供应生产生活使用。施工期用电由冯家坝镇附近变电所架设一回10kV线路至厂区工地,线路长约4km。2.9 施工导流本工程导流建筑物主要有上游子围堰、上游砼拱坝围堰、下游粘土心墙土石围堰和过水缺口,均为5级建筑物。导流标准为5年一遇洪水,全年导流,导流流量为3450m3/s(子围堰导流时段为12月2月,导流流量为165m3/s)。导流方式为枯水期上下游围堰挡水缺口过流,汛期上下游围堰挡水大坝溢洪道泄流。2.10 土石方量本工程土石方量约为25.051万m3(包括覆盖层5.820万m3,石方明挖18.827万m3,石方洞挖0.229万m3,大坝砼拆除0.069万m3),来自于取水口、大坝、主副厂房、尾水渠和公路工程的施工,土石回填0.384万m3;施工导流土石方开挖0.042万m3,拆除砼0.065万m3,石渣填筑4.851万m3,粘土0.217万m3。土石回填总量5.452万m3(其中粘土可用本工程开挖的覆盖层,其余5.235万m3石方均为外购),则工程产生弃方24.834万m3。2.11 劳动力本工程共需531736工日,施工平均人数为1166人,施工最高峰人数1750人。2.12 主要工程特性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主要工程特性见表2-12-1所示。表2-12-1 主要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工程类别单位数量备注1、工程占地hm23.852、建设地点重庆市黔江区冯家镇北东大坝左岸3、建设性质扩建4、建设规模(1)、装机容量MW12/16原有/扩建(2)、正常水位/死水位M430.60/422.40(3)、正常库容/死库容万m32180/745(4)、调节库容万m31435(5)、机组台数台4/2原有/扩建(6)、年发电量亿kWh10064非溢流坝导墙长度M105.28(7)、枢纽建筑物续表2-12-1 主要工程特性表序号及工程类别单位数量备注建基面高程M401.3取水口淹没水深3.3m,依次设进口段、喇叭口段、闸门段、渐变段等。 主厂房M5719.1340.1长宽高 副厂房(上游侧)M39.98.113.7,三层同上 副厂房(下游侧)M34.27.217.9,四层同上 尾水平台M40.610.185长宽5、主要工程量见表2-11-26、拆迁安置户17、建设工期年28、工程建设总投资万元约6000表2-12-2 主要工程量统计表工程项目单位工 程 量取水口大坝主副厂房尾水渠公路施工导流合计覆盖层开挖m339579700686799472773158202土石开挖m3418418石方明挖m32503026454249743617575632188265石方洞挖m322922292砼折除m36886501338C15砼m3334619576107523997C20砼m342671765021917C25砼m3341441671800935192212238土石回填m3137024724850552347粘土m321702170喷C25砼m3568568浆砌块石m315842070275618379539200锚杆(22,L=3m)根98442302154996锚杆(25,L=3.5m)根11771177钢筋t1758842837728固结灌浆m2660660帷幕灌浆m220922092回填灌浆m2298298M7.5砂浆砌砖m311501150土工布m2470047002.13工程施工计划黔江渔滩电站扩容工程施工计划总工期为两年。工程施工进度安排见表2-13-1。表2-13-1 工程施工计划序 号项目名称起止日期工期(月)备 注1施工准备期第一年11月第二年3月52主体工程施工期第二年4月第三年8月173工程完建期第三年9月第三年10月23 项目区环境概况3.1 自然环境概况3.1.1 地形地貌地质(1)地形地貌本区属剥蚀侵蚀中低山丘陵地貌类型。库周山顶高程在1000m以上。濯河河床最低高程405m,相对高差达600多米。库区河段长约16km。多为不对称“U”型谷,少数为“V”型谷(官渡峡及鲤鱼塘峡一带)。河床纵坡比降一般不大,流速较小,只有官渡峡进口一带比降较大。河流漫滩及一、二级阶地比较发育。漫滩可分高、低两级,低漫滩台面略高于河水面,高漫滩高出河水面23m,呈条带状或新月形状断续分布于两岸。一级阶地台面高出河水面914m,宽度一般在100m之内。冯家坝一阶地宽达200m,呈带状或三角形状分布于冯家坝、渔滩、官渡及黔江河一带。二级阶地台面高出河水面2025m,一般宽100200m,最宽达300m,呈带状或扇状分布于冯家坝、渔滩及官渡峡进口以上河段。以上阶地多属基座阶地,河漫滩属堆积阶地。本区冲沟不甚发育,较大的有库尾的黔江河、库区中部的深溪河及鲤鱼塘沟,以及库区南部的游家沟,多分布于右岸,仅深溪河在左岸。发育方向一般为北西(与主要裂隙方向一致),仅深溪河为南北向,冲沟横断面多呈V型,少部分呈U型。最宽达500m,最深达70m。(2)地质根据四川省构造体系图及四川省地矿局编1/20万黔江幅地质图,本区属新华夏构造体系第三隆起褶皱带。濯河坝大集坊向斜轴部及东翼,向斜轴在本区境内为北20度东,轴部比较开阔,由侏罗系(J)及白垩系(K)地层组成,局部地层中小褶曲比较发育。本区岩石产状一般为走向1030度,倾向北西,倾角5070度。本区出露地层由新至老有新生界第四系、中生界白垩系、侏罗系、三迭系以及古生界二迭系等。地震:根据1865年小南海地震(震中烈度7级)和1931湖北利川与咸丰间地震(6级),再参考乌江彭水电站地震烈度(6度)以及1/4000万中国地震烈度区划图,本区地震基本烈度应为6度。3.1.2 地质灾害主要有滑坡、崩塌、岩溶、风化及卸荷作用。滑坡:主要分布于库北部及南部,中部较少。右岸(逆向坡)以堆积层滑坡为主,左岸(顺向坡)以基岩滑坡为主。崩塌:主要分布于官渡峡两岸。平面形态多呈扇形及三角形,规模一般不大,最大的崩塌体见于官渡峡中部右岸。岩溶:本区灰岩分布地段岩溶不甚发育,岩溶类型仅有溶洞及溶沟、溶槽,垂直形态的落水洞网,漏斗等尚未发现。斜坡地带多有溶沟、溶槽发育,一般由地表溶蚀形成,最深12m。溶洞主要发育于T1j,P2及K2X地层。主要溶洞有官渡峡中部左岸的朝阳洞、进口右岸樊家洞、出口左岸的大白岩洞和出口右岸的官渡洞及鲤鱼塘左岸的鲤鱼塘洞。其中朝阳洞、大白岩洞和鲤鱼塘洞洞口均在正常水位以下。风化及卸荷作用:库区风化作用较弱,强风化岩石少见,风化层多呈带状分布;卸荷作用主要以官渡峡进口较显著,卸荷带上宽下窄、充填有风化残积物。3.1.3 地下水文本区地下水以岩溶水为主,裂隙水及第四系孔隙潜水次之。岩溶水含水层主要为三迭系、二迭系、白垩系灰岩及岩溶角砾岩(隔水层为志留系页岩);裂隙水含水层主要为侏罗系及三迭系砂岩;孔隙潜水含水层主要是第四系冲积层及滑坡堆积物。后两类地下水以侏罗系及三迭系粘土岩为相对隔水层,溶洞水的储藏、运移以及场所是溶洞,溶隙及裂隙;裂隙水的储藏、运移场所则主要是裂隙。3.1.4 气候阿蓬江流域地处重庆市东南角,属亚热带湿润季风气候区。总的气候特点是:冬天严寒,夏无酷热,暖湿多雨,但雨量分配不均,常有暴雨、大风、干旱等灾害天气发生,山地立体气候特征明显。据黔江气象站资料统计,多年平均气温15.4,极端最高气温38.6(1971年7月21日)。极端最低气温-5.8(1977年1月31日),多年平均相对湿度80%,多年平均降雨量1213.0mm,最大年降雨量1549.9mm(1964年),最小年降雨量868.6mm(1981年)。多年平均日照1249.3小时,多年平均无霜期288天,多年平均蒸发量999.3mm(20cm口径蒸发皿),多年平均降雪日数8.3天,历年最大积雪深度11cm(1971年4月2日),历年平均风速1.3m/s,最大风速18m/s,极大风速20m/s,3.1.5 水文阿蓬江为乌江中下游右岸一级支流,发源于湖北省利川市毛坝区,向南流经龙潭司、朝阳寺后,入重庆市黔江区境,又经冯家坝、濯河坝、两河口镇,在两河口下游不远处入酉阳县境,折向西南流,在经大河口、梯子洞、征潭等地,在酉阳县龚滩附近注入乌江,全长249km,全流域面积5585km2。本工程所在地属于阿蓬江中游段(湖北省朝阳寺黔江区两河口),该段习称濯河,河长68.8km,落差76m,河床平均比降1.11。3.1.6 生态环境(1)土壤阿蓬江流域为中山及低山地貌,土壤类型包括黄壤、水稻土、紫色土、黄棕壤、红壤、冲积土、石灰石土等,成土母质多为冲积母质。本工程在阿蓬江流域中游,以黄壤和紫色土为主,分布于河流沿岸的河漫滩、一级阶地和洪积扇上。(2)植物阿蓬江流域属于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区的川东盆地及川西南山地常绿阔叶林带、川东盆地偏湿性常绿阔叶林亚带、盆边东南部中山植被地区、七曜山南部植被小区。流域内植被呈垂直分布。工程区涉及的植被类型主要为农耕植被、次生灌丛及经济林,未发现珍稀保护植物;栽培作物主要有水稻、小麦、玉米、红薯、洋芋等粮食作物和油菜、烟叶等经济作为,经济林木有柑桔、李树、油桐等。(3)陆生动物黔江区有兽类7目19科41种,鸟类14目36科79种,爬行类2目6科17种,两栖类2目5科9种。属国家级级保护的野生动物有猕猴、林麝等,主要分布在区境东南中山阔叶混交林中。工程区受人类活动影响,野生动物稀少,主要为啮齿类动物,无珍稀保护动物。(4)水生动物阿蓬江共有鱼类6目12科59种,属于长江上游鱼类区系,其中鲤科鱼类比例最大,包括鲤鱼、白甲鱼、中华倒刺鲃等,另外,鲶科中鲶鱼和南方大口鲶分布也较广。由于近年来过量捕捞和电站建设阻隔鱼类回游,工程河段主要为一些常见的鲤类和鲶类,无珍稀鱼类和产卵保护场。阿蓬江流域内植被状况总体上较好,但朝阳寺以下至渔滩之间(即中游段)植被较差,由于开垦坡土多,坡度较陡,每逢山洪爆发,洪水携带泥砂进入河道往下游排泄,在河道平缓的地方和两河交汇处有成片冲积物。3.1.7 资源(1)矿产资源区内矿产资源种类有:汞、锰、铅、锌、铁、煤、硫、萤石、重晶石等,其中铝土矿储量达1700万t,名列重庆市前茅,也有很大的开发价值。煤有一定数量分布,但煤质较差,且经历年开采,所剩储量不多。(2)水资源利用现状阿蓬江干流河段水力资源丰富,水资源主要用作发电。工程河段上游已建朝阳寺水电站(装机容量约45MW),舟白水电站(原装机容量为2.4MW,正扩建为22MW),原渔滩电站(装机容量为12MW)和下游大河口水电站(装机容量69MW)。3.2 社会环境概况3.2.1 行政区划及人口黔江区下辖3个街道办事处15镇12乡,2002年末,全区总人口49.97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6.86万人,占总人口的13.73%,人口自然增长率为7.12,人口密度208人/km2。3.2.2 社会经济黔江区经济以工业、建筑业为主,2002年全区国内生产总值227786万元,其中第一产业46943万元,第二产业113502万元,第三产业67341万元,人均国内生产总值4587元。3.2.3 文化教育黔江区文教事业发展较快,2001年全区有中等专业学校2所,普通中学19所,职业中学2所,小学274所,特殊教育学校1所。在校学生共77294人,适龄儿童入学率达99.1%。3.2.4 风景名胜及文物保护黔江区旅游产业发展较快,以小南海为主要风景区,2001年全区共接待游客21.3万人次,其中,景区景点接待游客11.6万人次。本工程地处阿蓬江中游,不在该风景区范围内,工程占地范围也无文物古迹等。3.3项目区水土流失现状及治理情况3.3.1 土地利用现状黔江区地处丘陵山区,土地资源丰富,全县土地总面积2404km2。工程区以旱地为主,有少量灌草地和梯田。3.3.2 水土流失现状黔江区地处四川盆地东南边缘,境内山峦起伏,溪河横流,森林覆盖率为35%左右,主要分布在上游中山区,田土面积占流域面积的20%左右,主要分布于河谷两岸、槽地、台地及缓山坡,其余为灌丛及裸岩。总体上,区内植被较好,水土流失不严重,仅在洪水季节水土流失才较为明显。工程区位于河谷和缓坡,以旱地为主水,土流失类型主要为水力侵蚀,表现为雨季地表径流冲刷及沟蚀,水土流失强度为轻度至中度。经现场调查及有关资料分析,并结合工程占用的各土地类型及植被盖度分析:河谷耕地坡度在05之间,水土流失为微度侵蚀,平均侵蚀模数按400t/km2a计;林草地坡度在05之间,水土流失为微度侵蚀,平均侵蚀模数按200t/km2a计;林草地坡度在515之间,由于其植被覆盖率大于30%,水土流失为轻度流失,平均侵蚀模数按600t/km2a计;林草地坡度在15以上的,由于其植被覆盖率大于30%,水土流失为中度侵蚀,平均侵蚀模数按1500t/km2a计;未利用地坡度15以上,水土流失为强度侵蚀,平均侵蚀模数按3500t/km2a计;园地坡度在05内,水土流失为微度侵蚀,平均侵蚀模数按300t/km2a计。按上分析,工程占地范围内的平均侵蚀模数约804t/km2a。 工程区水土流失的形成与工程区的地形地貌、岩性、土壤、气候等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密切相关,自然因素是导致水土流失的重要条件,人为因素进一步加剧了水土流失。根据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划分水土流失防治区的公告,本工程所在地属于水土流失重点防治区,水土流失容许值为500t/km2a,水土保持工作以治理水土流失、改善生产条件、建设生态环境为主,同时作好预防保护和监督管理工作。3.3.3 水土流失治理情况目前,工程区水土保持措施实施较为落后,除自然或人为形成的梯田梯地、塘堰及退耕还林等,尚无小流域治理或其他专门的水土保持措施。4 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4.1 水土流失预测时段的划分本工程建设引起水土流失的因子主要是人为因子。拟建工程建设分为建设施工期和生产运营期两个时段。工程建设施工将不可避免地对沿线的水土资源和生态环境造成一定的负面影响。在建设期由于取土、路基填筑、道路平整、弃土弃渣等施工活动,严重破坏原地貌、土壤植被及水土保持设施等,导致土壤结构破坏,林草、梯田等水保设施毁坏,降低了表层土壤的抗侵蚀性,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填筑的路基边坡由于地面裸露,土体松散,易产生面蚀和细沟侵蚀;开挖的土石方因受地形和运输条件的限制,短期内不便全部运往填方路段或弃渣场,将产生一定量临时弃渣,由于其结构较为疏松,孔隙度大,极易产生水土流失。在运行初期,因施工破坏而影响水土流失的各种因素在各项水土保持措施实施后逐渐消失,并且随着时间的推移水土保持措施功能日益得到发挥,生态环境逐步得到恢复和改善,逐步形成新的自然景观,水土流失量逐渐减少直至达到新的稳定状态。本水土保持方案把工程土建区施工期及运行初期确定为水土流失的预测时段。根据施工计划,本工程施工期为2年;根据水利功能设计规范规定,本工程运行初期为510年,故水土流失预测时段为7年。4.2 预测的内容、方法和范围4.2.1 预测内容和方法根据该工程建设施工的特点和工程的实际情况,以及前述水土流失影响因子分析,在分析评价的基础上,依据开发建设项目水土保持方案技术规范(SL204-98),确定本项目的预测内容和方法见表4-2-1所示。表4-2-1 预测内容和方法预测对象预测目的预测内容预测方法扰动原地貌、破坏土地和植被面积为准确预测水土流失量提供基础数据预测工程建设扰动地表、占压土地、破坏林草植被面积和数量现场勘察及收集研究相关资料弃土、弃石、弃渣为工程措施布局提供重要依据根据工程施工活动预测土石开挖量、利用量、弃土弃渣的来源和数量收集、分析相关资料,采用水文分析法预测流失量损坏水土保持设施的种类和面积为计算水土保持设施补偿费提供依据预测破坏的林草地、水田、梯田、土坝等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现场勘察及收集研究相关统计资料、当地水行政主管部门对水土保持设施面积的确认函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及流失总量为布设具体水保措施和计算水保效益提供依据掌握工程建设地表植被扰动情况,了解弃物的组成,堆放位置和形式,预测水土流失量采用经验公式和类比分析法、水分分析法4.2.2 预测范围根据“谁开发谁保护,谁造成水土流失谁负责治理”的原则,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的水土流失的预测范围为该工程水土流失的防治责任范围。(1)扰动原地貌、损坏土地和植被的面积根据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设计资料,并且结合实地勘察,本项目施工建设区永久性占地和临时性占地总面积为5.18hm2。A 工程永久占地本工程永久占地是指被工程建筑物永久占用,不能恢复原土地功能的永久性用地,主要为建设征地及占地范围,包括枢纽工程、渣场等的占地。总的面积约为3.85hm2。B 工程临时占地本工程临时占地是指工程施工当中用地,工程完工后可以恢复原土地功能的临时用地。包括工程建设当中的临时公路、临时仓库、临时设施堆放地、料场、临时住房(含临时办公用地)及其他临时用地。总面积约为1.33hm2。各项工程占地统计结果见表2-5-1。(2)弃土、弃石、弃渣量预测黔江区渔滩电站扩容工程中土石方主要工程施工过程中开挖。工程建设时各处挖、填、弃方量见表4-2-2。表4-2-2 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建设期土石方量平衡表工程项目挖方量(万m3)填方量(万m3)弃方量(万m3)填方来源、弃方去向枢纽工程 取水口2.8990.1372.8990.384万m3条石及回填砂石料等均为外购,土方回填可利用工程开挖的覆盖层。弃方全部运往渣场。 大坝3.9133.913 主副厂房3.1843.184 尾水渠4.6124.612 公路10.3360.24710.089施工导流0.1075.0684.851万m3石料外购,粘土0.217万m3可用本工程开挖土方。合 计25.0515.45224.834(3)损坏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和数量项目建设可能破坏的水土保持设施面积包括工程建设及弃土石渣堆放过程中,改变、损坏或压埋地表植被,从而降低或丧失土地原有的水土保持功能的面积或设施;以及施工临时道路、预拌制场等工程施工的影响,造成原有水土保持设施被破坏的面积。通过实地调查及查阅工程可研设计等有关技术资料,本工程施工期破坏的水土保持设施主要有林草地、果园、梯田和截洪沟等。据调查统计测算,本工程建设将破坏林草地的面积为0.243hm2,果园内有果树300株,另外渣场有部分梯田(0.6hm2)和截洪沟(约350m)。各项占地面积见表4-2-3。(4)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渔滩电站扩容工程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面积为6.93hm2,其中包括项目建设区5.18hm2,直接影响区1.75hm2,其中各项占地面积见表2-5-1。4.3 项目区水土流失影响因素及形式产生水土流失的因素主要有当地土壤的成土母质与土壤结构,地形因素中的坡度与坡长,当地气候条件中的降水量、降水强度、风力大小等,以及植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5年绿色环保车间承包运营合同(高端制造研发)
- 2025年智慧办公场地租赁与智能化设备维护服务合同
- 2025年高科技产业园区搬迁工程合同范本
- 2025年智能绿色建筑设计与节能优化咨询服务合同范本
- 2025年新型车库租赁权抵押贷款业务合同
- 2025年住建部绿色建筑节能评估与施工一体化服务合同
- 2025年城市污水处理环保技术与设备采购合同
- 2025年现代农业项目资金贷款还款协议范本
- 2025年度高端酒店群综合安全管理体系及安保服务合同
- 2025高端民宿装修工程:家具及装饰材料一站式采购合同
- 养老机构风险防范课件
- 腰椎融合术后护理课件
- 炸药安全课件
- 新入职员工遵纪守法培训
- 中学新生入学培训
- 肿瘤科中医护理适应技术
- 专题:完形填空(含解析)六年级英语下册期末复习考点培优专项鲁教版(五四学制)(含答案解析)
- 口腔科护士核心职责与操作规范
- 死亡病例讨论病例汇报
- 人教版(2024)八年级(下)期末物理试卷(含解析)
- 期末真题演练卷(试题) 数学七年级下册北师大版(2024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