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学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1页
法学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2页
法学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3页
法学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4页
法学基础知识试题.doc_第5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此文档收集于网络,如有侵权,请 联系网站删除试卷编号:9101开放教育本科补修课程考试法学基础知识试题一、单项选择题(每小题2分,共30分)1、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 (B )A社会主义制度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人民民主专政制度 D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制度2、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采用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C )A复合制 B联合制 C单一制 D联邦制3、现行宪法规定,我国的基本经济制度是 ( C )A生产资料社会主义公有制 B公有制经济与非公有制经济长期并存、共同发展 C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 D全民所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经济共同发展 4、根据法律的地位、效力、内容和制定程序的不同为标准对法所作的分类是 (B ) A成文法与不成文法 B根本法与普通法 C实体法与程序法 D一般法与特别法5、我国现行婚姻法规定的法定婚龄是 (C )A男女各满18周岁 B男满20周岁,女满18周岁C男满22周岁,女满20周岁 D男满24周岁,女满22周岁6、以下不属于民事诉讼当事人的是 ( D )A原告 B被告 C共同诉讼人 D诉讼代理人7、下面属于抽象行政行为的是 ( C )A行政许可 B行政征收C行政立法 D行政处罚8、民事诉讼当事人不服一审法院判决和裁定的上诉期限分别是 ( C )A7日内、10日内 B10日内、15日内 C15日内、10日内 D7日内、15日内 9、人民法院在审理下列哪一种民事案件时必须经过调解程序 ( B )A合同纠纷案件 B离婚案件 C追索劳动报酬案件 D继承案件10、下列不属于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是 ( D )A拘传 B取保候审 C逮捕 D拘役11、下列案件中,人民检察院可以直接受理的是 ( D )A盗窃罪 B虐待罪 C绑架罪 D贪污罪12、按照我国刑事诉讼法的规定,无权行使侦查权的是 ( D )A公安机关 B人民检察院 C国家安全机关 D人民法院13、下列各项中,属于行政诉讼特有原则的是 ( B )A回避原则 B司法变更有限原则 C公开审判原则 D两审终审原则14、消费者权益保护法中侵犯消费者合法权益应承担的行政责任有 ( D )A警告 B没收违法所得 C罚款 D退还货款和服务费用15、下列有关行政主体的叙述中,说法正确的是 ( B )A行政主体就是行政机关B行政主体是组织而非个人C行政主体可以是行政机关的内部机构D人民法院可以作行政主体二、名词解释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 法律创制法律创制:又称法的创立、法的制定,法的创制是指有法律创制权的国家机关或经授权的国家机关在法律规定的职权范围内,依照法定程序,制定、修改、补充和废止法律和其他规范性法律文件以及认可法律的一项专门性活动。2、政权组织形式政权组织形式:又称政体,指的是在一定的社会中,掌握国家政权的统治阶级或集团为了行使国家权力,依据一定的原则和方式而确立的旨在反对敌人、保护自己、治理社会的国家政权机关的组织体系。3、行政许可行政许可:是指行政主体根据自然人、法人或者其他组织依法提出的申请,经依法审查,准予其从事特定活动、认可其资格或特定民事权力能力、民事行为能力的行为。4、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因为一方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人民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中作出裁定,对一方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特定的财产或有争议的财产采取措施,限制其处分的一种法律行为和法律制度。三、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32分)1、简述法的基本特征。答:法具有以下特征:(1)法律是调整行为关系的规范(2分)(2)法律由国家专门机关创制(2分)(3)法律的内容体现国家意志性(1分)(4)法律以权利义务为调整机制发生作用(2分)(5)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1分)2、简述宪法作为国家根本大法的主要表现。答: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主要表现在:(1)从内容上看,宪法规定的内容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内容具有根本性。(2分)(2)从效力上看,宪法的效力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的法律效力具有最高性。(2分)(3)从程序上看,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与普通法律不同,宪法制定、修改程序具有严格性。(2分)宪法的上述基本特征充分说明了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它比普通法律更具有严肃性、权威性、稳定性和连续性。(2分)3、 简述民事诉讼中的起诉所必须符合的条件。答:民事诉讼中的起诉必须符合下列条件:(1) 原告是与本案有直接利害关系的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2分)(2) 有明确的被告;(2分)(3) 有具体的诉讼请求和事实、理由;(2分)(4) 属于人民法院受理民事诉讼的范围和受诉人民法院管辖。(2分)4、简述行政合法性原则的要求。答:行政合法性原则应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1)行政主体及行政人的设立必须合法。(2分)(2)行政主体及其行政人的一切职权必须有合法的依据和授权。(2分)(3)行政主体的行政管理活动必须遵守法律。(2分)(4)任何违法行政行为都会引起做出该行为的行政主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2分)四、案例题(每小题18分,共18分)张某,男,30岁,是某县人民银行的出纳员,他利用职务之便,采取伪造、涂改单据等方式,贪污公款35872元。案发后,在提起公诉时,县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张某某主动提出回避,因为张某是他的儿子。本案在人民法院受理后,组成了以审判长王某为首的合议庭,但后来发现王某是张某的表哥,于是上级领导决定王某回避。请依据以上案情,回答问题:张某的贪污案应该由谁来立案侦查;检察长张某某的回避属于什么种类的回避,应当由谁来决定;审判长王某的回避属于什么种类的回避,应当由谁来决定。答:张某的贪污案应该由人民检察院来立案侦查(4分);检察长张某某的回避属于自行回避(4分),应当由同级人民检察院检察委员会来决定(3分)。审判长王某的回避属于指令回避(4分),应当由本院来决定(3分)。试卷编号:9001浙江广播电视大学2006年秋季学期开放教育本科补修课程考试法学基础知识试题一、不定项选择题(每小题3分,共30分)1、法的产生有一定的标志,具体包括( AC )。A国家的产生 B出现义务性规范 C权利与义务的分离 D法典的颁布2、法的历史类型的更替要以( C)为条件。A生产力发展 B群众运动 C社会革命 D政治改革3、英美法系是以( A )为基础发展起来的。A英国法 B美国法 C德国法 D法国法4、地方性法规不得与( ABC )相抵触。A宪法 B行政法规 C法律 D司法解释5、修改我国宪法的提议可以由( BC )提出。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1/3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 D1/5以上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6、行政合理性原则的主要内容包括( BCD )。A合法性 B正当性 C平衡性 D情理性7、继承遗产的诉讼,由( AC )人民法院管辖。A被继承人死亡时住所地 B被继承人死亡时所在地 C主要遗产所在地 D继承人住所地8、民事诉讼中,对第一审判决不服的上诉期间为( C )。A5日 B10日 C15日 D30日9、下列情形中能够引起行政诉讼中止的有( ACD )。A原告丧失诉讼行为能力,尚未确定法定代理人的B原告死亡,没有近亲属或者近亲属放弃诉讼权利的C作为一方当事人的行政机关、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终止,尚未确定权利义务承受人的D一方当事人因不可抗力的事由不能参加诉讼的10、在刑事诉讼的法庭审判过程中,可以延期审理的情形有( ABCD )。A需要通知新的证人到庭,调取新的物证,重新鉴定或者勘验的B检察人员发现提起公诉的案件需要补充侦查,提出建议的C由于当事人申请回避而不能进行审判的D被告人当庭拒绝辩护人为其辩护,要求另行委托辩护人的二、判断题(对的打,错的打,每小题2分,共20分)1、法律一般都可以适用于其生效前发生的事件和行为。 ( )2、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我国的最高权力机关。 ( )3、我国行政区划的最小层次是村一级。 ( )4、“过失”是指行为人明知自己的行为会导致危害社会的结果,而且希望或放任这种结果发生。 ( )5、当事人申请仲裁后,可以自行和解,但是达成的和解协议并无法律效力。 ( )6、在我国行政诉讼中,行政机关对自身作出的具体行政行为应提供事实和法律依据,否则将有败诉的可能。 ( )7、抽奖式的有奖销售,最高奖的金额超过5000元就属于不当有奖销售。 ( )8、偷税是指纳税人在纳税期限届满后,仍未缴或少缴应纳税款的行为。 ( )9、我国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的不正当竞争行为的实施主体必须是经营者。 ( )10、我国消法所称的消费者是指为了满足需要而直接购买、使用商品或者接受服务的个人或组织。 ( )三、名词解释(每小题5分,共20分)1、法律规范法律规范,是指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具有严密逻辑结构的行为规则。2、行政主体行政主体,是指依法享有独立的行政职权,能够代表国家,以自己的名义行使行政职权、独立参加行政诉讼并能独立承担行政行为效果与诉讼效果的组织。3、财产保全财产保全是指因为一方当事人或者利害关系人的行为或其他原因,有可能使将来生效的法律文书不能执行或难以执行,人民法院在诉讼前或诉讼中作出裁定,对一方当事人或利害关系人特定的财产或有争议的财产采取措施,限制其处分的一种法律行为和法律制度。4、“三同时”制度“三同时”制度,是指一切建设项目(包括新建、改建、扩建的项目,技术改造项目,自然开发项目以及一切可能给环境造成污染、破坏的工程项目)的环境保护措施,必须与主体工程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投产使用。四、简答题(每小题8分,共16分)1、简述我国经济法的基本原则。答:经济法的基本原则是指对经济法所调整的经济关系的各方面和全过程,以及对经济法制的各方面和全过程都具有普遍意义的指导思想和基本准则。(1)适度干预原则;(2)社会本位原则;(3)责权利效相统一原则;(4)维护公平原则。2、简述我国的产品质量管理制度。答:(1)产品标准化制度;(2)企业质量体系认证制度;(3)产品质量认证制度;(4)生产许可证制度;(5)产品质量监督检查制度。五、论述题(共14分)试述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的概念及种类。答:我国刑事诉讼中的强制措施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为了有效地同犯罪作斗争和保障诉讼活动的顺利进行,依法对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所采取的暂时限制或剥夺其人身自由的各种强制方法。种类:(1)拘传,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没有被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被告人依法强制其到指定地点接受讯问的一种方法。(2)取保候审,是指公安机关、人民检察院和人民法院对于没有拘留、逮捕的犯罪嫌疑人、保管人,责令其提供保证人或交纳保证金并出具保证书,保证其不逃避侦查、审判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