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缕玉衣的前世今生_第1页
金缕玉衣的前世今生_第2页
金缕玉衣的前世今生_第3页
金缕玉衣的前世今生_第4页
金缕玉衣的前世今生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金缕玉衣 1 什么是金缕玉衣 金缕玉衣是汉代规格最高的丧葬殓服 大致出现在西汉文景时期 据 西京杂志 记载 汉代帝王下葬都用 珠襦玉匣 这种玉匣就是人们日常说的金缕玉衣 当时人们十分迷信玉能够保持尸骨不朽 更把玉作为一种高贵的礼器和身份的象征 玉衣也称 玉匣 玉押 是汉代 公元前206年 公元220年 皇帝和高级贵族死后穿用的殓服 它们是用许多四角穿有小孔的玉片 用金丝 银丝或铜丝编缀起来的 形状如人体 由于等级不同 玉衣分别有 金缕玉衣 帝王级 银缕玉衣 诸侯王级 铜缕玉衣 公侯级 1968年 西汉刘胜和窦绾夫妇墓中发掘出两套完整的古代帝王贵族的葬服 金缕玉衣 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 据考察 这两套 金缕玉衣 是我国考古出土中 时代最早的 也是最完整的两套 金缕玉衣何时消失的 由于金缕玉衣象征帝王贵族的身份 有非常严格的制作工艺要求 汉代的统治者还设立了专门从事玉衣制作的 东园 这里的工匠对大量的玉片进行选料 钻孔 抛光等十多道工序的加工 并把玉片按照人体不同的部分设计成不同的大小和形状 再用金线相连 制作一件中等型号的玉衣所需费用几乎是当时一百户中等人家的家产总和 用金缕玉衣作葬服不仅没有实现王侯贵族们保持尸骨不坏的心愿 反而招来盗墓毁尸的厄运 许多汉王帝陵往往因此而多次被盗 到三国时期 魏文帝曹丕下令禁止使用玉衣 从此玉衣在中国历史上消失了 现存状况 我国已经出土玉衣的西汉墓葬共有十八座 而金缕玉衣墓只有八座解放以来 汉墓中所发现的玉衣已在十件以上 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两件 定县西汉中山孝王刘兴的一件 江苏省徐州东汉彭城靖王刘恭的一件 安徽省亳州东汉末年曹操的宗族曹某的一件 共5件 已经完全复原 江苏徐州楚王陵金缕玉衣是现今出土最早 做工最好 最有价值的国宝 西汉 长174 宽68厘米 1994 1995年徐州狮子山楚王墓出土 现藏徐州市博物馆 楚王陵金缕玉衣玉片总数为4248片 是目前年代最早 玉片数量最多 玉质最好 工艺最精的玉衣 其中最具代表性的是河北满城一号墓出土的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2498块大小不等的玉片 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整件玉衣设计精巧 作工细致 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 1968年 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 轰动了世界 满城汉墓位于河北保定城西北21公里处满城县陵山 是西汉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的墓葬 是中国目前保存最完整 规模最大的山洞宫殿 举世闻名的 金缕玉衣 长信宫灯 错金博山炉 朱雀街环杯 就出土于此 中山靖王刘胜的金缕玉衣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金缕玉衣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 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整件玉衣设计精巧 作工细致 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 1968年 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 轰动了世界 玉衣的起源 可以追溯到东周时的 缀玉面幕 缀玉衣服 到三国时曹丕下诏禁用玉衣 共流行了四百年 皇帝及部分近臣的玉衣用金线缕结 称为 金缕玉衣 其他贵族则使用银 铜线缀编称为 银缕玉衣 铜缕玉衣 到目前为止 全国共发现玉衣二十余件 中山靖王刘胜及其妻窦绾墓中出土的两件金缕玉衣是其中年代最早 做工最精美的 它用一千多克金丝连缀起金缕玉衣2498片大小不等的玉片 由上百个工匠花了两年多的时间完成 整件玉衣设计精巧 作工细致 是旷世难得的艺术瑰宝 1968年 这件金缕玉衣出土时 轰动了世界 窦绾的玉衣略小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