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理解“海燕”这一敢于搏击暴风雨的勇敢形象,学习它不惧怕困难的战斗精神。2进一步学习象征、映衬、对比等写作手法。【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新课海燕在暴风雨来临之前,常在海面上飞翔,因此,在俄文里,“海燕”一词含有“暴风雨的预言者”之意。在高尔基充满激情的描绘中,海燕的勇敢形象更给人一种鼓舞人心的力量。海燕原题为海燕之歌,是高尔基在1901年3月写的“幻想曲”春天的旋律的结尾部分。但后来单独发表,成为广为传抄,极受欢迎的著名的散文诗。当时的俄国在沙皇的专制统治下,社会黑暗,民不聊生。人民的革命运动日益高涨,高尔基目睹、经历了当时的群众革命运动,于是结合当时的革命斗争形势,写出了海燕,用象征的手法,号召人民进行革命斗争和迎接革命风暴的来临。这首诗也深受列宁、斯大林的赞赏,被誉为“战斗的革命诗歌”。二、阅读课文,整体感知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清文章结构。第一部分(16段),写暴风雨即将来临,海燕高傲地飞翔,以其革命的激情、迅疾的行动表现了对暴风雨的渴望。第二部分(711段),重点描写暴风雨迫近时,海燕搏击风浪,积极战斗,以其欢乐的情怀、必胜的信念,迎接暴风雨的到来。第三部分(1216段),描绘暴风雨将临时的奇观,反复抒写海燕呼唤暴风雨的战斗豪情。三、合作探究(一)学习第一部分。指名朗读,学生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13段),写“风卷云集,海燕高翔”。开头一句,写暴风雨即将来临的前兆,点明海燕所处的环境。“苍茫”描写大海磅礴的气势;“卷集”描写乌云翻滚聚拢的情景。然后正面描写海燕:“黑色的闪电”描写形与色,用比喻表现海燕矫健的雄姿;“高傲地飞翔”总写行动,“翅膀碰着波浪”“箭一般地直冲向乌云”作了具体描绘。提问:“碰”字与“冲”字,写出了海燕怎样的情态?明确:“碰”写出了海燕勇敢低飞,触及海浪;“冲”写出了海燕迅猛高翔,锐不可当。写海燕斗志昂扬,渴望暴风雨的到来。然后着重写“声音”,正面描写“叫喊”的勇敢,侧面烘托这“叫喊”具有震慑敌胆的威力,运用排比句式突出海燕敢于斗争的精神。第二层(46段),写其他海鸟吓得惊慌失措。这三段通过声音、行动、情态描写海鸥、海鸭、企鹅“呻吟”“飞窜”“恐惧”“胆怯”等种种丑态,与高傲的海燕自由自在地飞翔形成鲜明对照。(二)学习第二部分。指名朗读第二部分。提问: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78段),先用“越越”描写暴风雨逼近的情景。乌云低暗,加上雷声轰响、狂风吼啸的声音描写,渲染了黑暗的社会环境的气氛。在这种情景下,波浪“歌唱”“冲向高空”“迎接那雷声”“呼叫”“争鸣”,写出了波浪乐观地与狂风搏斗,显示了大海的力量。而狂风不甘心,“恶狠狠”“甩”和“摔”,这些词语,写出了它的猖狂反扑。第二层(911段),绘形绘声地描写海燕在与云、风搏斗的背景里,“叫喊”“大笑”“号叫”,显示出其欢快、豪壮;从“飞翔”到“飞舞”,从“直冲”到“穿过”,从“碰着”到“掠起”更显出其敏捷、勇猛。它像个“敏感的精灵”“从雷声的震怒里”“听出了困乏”,表明它有高度的洞察力,它深信“乌云是遮不住太阳的”,用肯定的语气,表达了必胜的信心。五、小结这篇散文诗描写了海燕在暴风雨即将来临时勇敢、乐观、大声疾呼的形象,谱写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六、布置作业完成研讨与练习第二题。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重音、停顿和语速的处理。二、继续学习第三部分指名朗读第三部分,思考两个层次怎样划分。明确:第一层(1213段),写大海与闪电激战:先写风“吼叫”雷“轰响”,用声音渲染气氛,再把乌云比喻为“青色的火焰”,火焰在“燃烧”,气氛比之前更为紧张。“闪电”像“一条条火蛇”,这是新出现的形象,大海抓住它的箭光,“熄灭”在自己的“深渊”里,再次显示出大海的力量。这场激战象征着阶级斗争的激化,大海的胜利象征了革命必胜。沙皇反动势力虽气焰嚣张,最终还是葬身于人民革命的汪洋大海之中。第二层(1416段),写海燕的呼喊,写它两次大声疾呼,第二次呼喊用祈使句表达了海燕作为报讯者的欢快之情,作为胜利预言家的豪迈情怀。海燕的形象终于随着暴风雨的渐次迫近而更加鲜明、完整。三、学习文章写作技巧1象征手法。象征是“托义于物”,也就是“借此言彼”。如本文,大海的波涛象征革命高潮时的广大人民群众的力量,暴风雨象征席卷一切的革命浪潮和风暴;海燕象征英勇善战的无产阶级革命先驱;海鸥、海鸭、企鹅象征害怕革命会破坏它们的安乐窝的形形色色的假革命者和不革命者。象征与比喻的比较:两者都是“借此言彼”,有几分相似,但适用的程度和表达的范围明显不同。比喻只是借助喻体形象化地表现本体;而象征不同,用作象征的事物,既是自身,又不仅仅局限于自身,还蕴含着别的意义。所以象征技巧擅长用单纯的揭示复杂的,用形象的暗示抽象的,是一种托具体形象,寄深远意蕴的艺术手段。比喻只是一种修辞方法,只针对一种现象,如“海燕像黑色的闪电,在高傲地飞翔”,这个比喻突出海燕的敏捷、矫健。象征是一种创作手法,往往体现在一段或一篇之中,如果孤立地从一句话来看,不容易看出它的象征意义。如海燕,作者用象征手法构思全文,构成一幅完整的画面,让各种形象分别象征斗争的形势、环境和各种力量,表现了1905年俄国革命前夜的社会现象,预示了无产阶级革命风暴的到来。2有力的对比和烘托。这篇作品为了表现海燕的勇敢、乐观和对暴风雨的渴望,除了对海燕作直接描写外,还通过对暴风雨来临前夕大海海面变化的描写来进行烘托,并以海鸥、海鸭、企鹅等来作对比。第一部分写海鸥、海鸭、企鹅的呻吟、飞窜、恐惧、躲藏,与海燕那高傲的飞翔、欢乐的叫喊形成鲜明的对比,有力地突出了海燕的英勇、乐观。第二部分写海浪与狂风生死搏斗的激战场面,正是以壮阔背景来烘托海燕的战斗雄姿。第三部分写风、云、雷、电一齐出动,以此背景来烘托海燕迎接战斗的豪迈激昂。3具有强烈抒情性的语言。作为散文诗,海燕的语句不分行,但它精练、形象、优美,有一定的跳跃性,节奏感强。例如“海燕叫喊着,飞翔着,像黑色的闪电,箭一般地穿过乌云,翅膀掠起波浪的飞沫”,短短一句,以“叫喊”写声,以“黑色的闪电”写形,以“飞翔”“穿过乌云”“掠起波浪的飞沫”写一连串的快速敏捷的动作;有比喻、有夸张(“箭一般地”,比喻中兼有夸张),特征鲜明;较多的句中停顿增强了语言的节奏感,朗朗上口。全诗语言充满激情,使人振奋,如结尾“让暴风雨来得更猛烈些吧!”既是期盼、呼唤革命的风暴,又是对人民的战斗召唤。比喻、夸张、拟人、排比、反复等修辞方法的运用,使语言优美而有气势,增强了表达效果。四、小结作者创造了“海燕”的艺术形象,欢呼即将来临的革命风暴,为无产阶级唱出了一曲充满战斗激情的颂歌。海燕既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公司年会餐饮合同范本
- 厂房排水外包合同范本
- 合同变更流程补充协议
- 协议控制架构合同模板
- 动物管理协议合同范本
- 区域合作代理协议合同
- 南京提供租车合同范本
- 一级2026年注册建筑师之设计前期与场地设计考试题库300道及参考答案(b卷)
- 公司销售外包合同范本
- 2026年一级注册建筑师之建筑经济、施工与设计业务管理考试题库300道及答案(真题汇编)
- 2025年成人高考专升本生态学基础真题及答案
- 2025年肿瘤内科正高试题及答案
- 水务大数据分析与应用-洞察及研究
- 十八项电网重大反事故措施第一课培训课件
- 计生科应急预案(3篇)
- 修理扫帚课件
- 治边稳藏课件
- 医院消防安全管理架构及人员职责
- 小小园艺师教学课件
- 设计部工作流程
- 电气设备状态监测与故障诊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