U形盖落料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1页
U形盖落料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2页
U形盖落料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3页
U形盖落料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4页
U形盖落料模具设计论文.doc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1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毕业设计用纸中文摘要目前,我国经济仍处于高速发展阶段,国际上经济全球化发展趋势日趋明显,这为我国模具工业高速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条件和机遇。对冲压生产而言,单工位模具结构单一,生产效率低,而且钣金零件不能过于复杂,否则就需要多副单工位模具才能实现。如果采用级进模进行冲压生产,就可以改变这些缺点。多工位级进模是在普通级进模的基础上发展起来的一种高精度、高效率、长寿命的模具,是技术密集型模具的重要代表,是冲模发展方向之一。这种模具除进行冲孔落料工作外,还可根据零件结构的特点和成形性质,完成压筋、冲窝、弯曲、拉深等成形工序,甚至还可以在模具中完成装配工序。冲压时,将带料或条料由模具入口端送进后,在严格控制步距精度的条件下,按照成形工艺安排的顺序,通过各工位的连续冲压,在最后工位经冲裁或切断后,便可冲制出符合产品要求的冲压件。为保证多工位级进模的正常工作,模具必须具有高精度的导向和准确的定距系统,配备有自动送料、自动出件、安全检测等装置级进模的特点是生产效率高,生产周期短,占用的操作人员少,非常适合大批量生产。级进模设计的要点之一就是毛坯排样,排样方案对材料的利用率、冲压加工的工艺性以及模具的结构和寿命等有着显著的影响。 本次的毕业设计课题来源于工厂的工作实践, 模具结构也较为常见,对于我们初学者是一种锻炼。在设计该模具的同时总结了以往模具设计的一般方法、步骤,模具设计中常用的公式、数据、模具结构及零部件。把以前学过的基础课程融汇到这次毕业设计中来。在这次毕业设计中同时还用到了CAD、UG等软件。 由于实际经验和理论技术有限,设计的错误和不足之处希望各位老师批评指正。关键词:级进模、排样、工艺分析、模具制造ABSTRACTAt present, Chinas economy is still in stage of rapid development, the international trend of economic globalization is increasingly clear that rapid development of Chinas mold industry to provide good conditions and opportunities. For stamping, the single-station single die structure, low productivity, and sheet metal parts can not be too complicated, or need more single-station dies vice can be achieved. If the use of progressive die stamping production, you can change these shortcomings.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progressive die in general developed on the basis of a high precision, high efficiency, long life of the mold, the mold is an important representative of technology-intensive, is one of the development die. The punching die blanking addition to the work, but also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art structure based on the nature and shape, complete beading, punching hole, bending, deep drawing forming process can even be completed in the mold assembly process. Stamping, it will be with the material or strip materials sent from the mold after the entrance, step in the strictly controlled conditions, accuracy, forming process in accordance with the order arranged by the continuous pressing of the station, at the last station, or by punching cut off, the system can be washed to meet the requirements of stamping products. To ensure multi-position progressive die work, die must have a high-precision-oriented and accurate fixed pitch system, equipped with automatic feeding, automatic parts, safety testing and other devices is characterized by progressive die for high production efficiency, production short cycle, the operator takes less well suited for mass production. Progressive Die Design is one of the main points of the rough layout, layout program on the utilization of materials, stamping and mold processing technology of the structure and longevity have a significant impact. This time, the graduation project from the practice factory, the mold structure is also more common, is an exercise for us beginners. In the design of the mold die design were summarized in the past the general methods and procedures commonly used in mold design formula, data, die structure and components. The basis of previously learned to integrate the graduate design programs in the past. In this graduation design is also used in the CAD, UG and other software. Because the limited practical experience and theoretical techniques, design errors and deficiencies hope that teachers criticized the correction.Keywords: Progressive die, layout, process analysis, mold manufacturing 目 录引言1 第一章 冲压件及其工艺分析4 1.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5 1.2 工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5 1.3 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5 第二章 排样设计及工艺参数的计算6 2.1排样方式的确定6 2.2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7 2.3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8 2.4 冲压力的计算8 装 订 线2.5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9 2.6模具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10第三章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113.1 凸凹模的结构设计11 3.2模具总体设计 13 3.3 凹凸模的线切割加工工艺 15 3.4模具的装配 173.4.1模具的装配工艺173.4.2 模具总装图173.5 冲压设备选定18总结 20致谢 21参考文献22装 订 线 第一章 冲压件及其工艺分析工件名称:U形盖落料工件简图:如图所示 生产批量:大批量材料:不锈钢1cr18Ni9Ti材料厚度:1mm制件精度:IT11级 1.1 冲压件的工艺分析: 此料板只有冲孔和落料两个工序,材料为不锈钢1cr17,具有良好的冲压性能,适合冲裁。工件结构相对简单,只有中间方形四角带圆弧的孔,孔与边缘之间的距离也满足要求(最小壁厚为24.57mm),精度为IT11级,尺寸精度不高,普通冲裁能满足要求。1.2 工件的精度和断面粗糙度 1)冲裁件的经济公差等级不高于IT11级,一般要求落料件公差等级最好低于IT10级,冲孔件最好低于IT9级。零件上所有未注工差的尺寸,属自由尺寸可按照IT11级确定工件的工差,零件外形: 160,567.5 ,11,5,R4,542.33内部形状:R5.25,50.86,95.86,4.242)冲裁件的断面粗糙度与材料塑性、材料厚度、冲裁模间隙、刃口锐钝以及冲模结构等有关。当冲裁厚度为2mm以下的金属板料时,其断面粗糙度一般可达。1.3 冲压件工艺方案的确定该零件包括冲孔、落料两个基本工序,可有以下三种工艺方案:方案一:先落料,后冲孔。采用单工序模生产。方案二:落料-冲孔复合冲压,采用复合模生产。方案三:冲孔-落料连续冲压,采用级进模生产。分析:方案一:模具结构简单、但需两道工序两副模具,生产率较低,难以满足该零件的年产量要求。方案二:只需一副模具,冲压件的形位精度和尺寸精度较高,生产率高。但材料利用率不高、冲压后成品件留在模具上,在清理模具上的物料时会影响冲压速度,操作安全不能保证。方案三:也只需要一副模具,生产率较复合模高,操作方便,材料能合理利用,工件精度也能满足要求。模具制造、安装稍复杂。通过对上述三种方案的分析比较,该件的冲压生产采用方案三为佳。 第二章 排样设计及工艺参数的计算2.1排样方式的确定根据材料的合理利用情况,条料排样方法可分为三种1有废料排样 如图a所示。沿冲件全部外形冲裁,冲件与冲件之间、冲件与条料之间都存在有搭边废料。冲件尺寸完全由冲模来保证,因此精度高,模具寿命也高,但材料利用率低。 2少废料排样 如图b所示。沿冲件部分外形切断或冲裁,只在冲件与冲件之间或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留有搭边。因受剪裁条料质量和定位误差的影响,其冲件质量稍差,同时边缘毛刺被凸模带入间隙也影响模具寿命,但材料利用率稍高,冲模结构简单。3无废料排样 如图c所示。冲件与冲件之间或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均无搭边,沿直线或曲线切断条料而获得冲件。冲件的质量和模具寿命更差一些,但材料利用率最高。另外,如图c所示,当送进步距为两倍零件宽度时,一次切断便能获得两个冲件,有利于提高劳动生产率。采用少、无废料的排样可以简化冲裁模结构,减小冲裁力,提高材料利用率。但是,因条料本身的公差以及条料导向与定位所产生的误差影响,冲裁件公差等级低。同时,由于模具单边受力(单边切断时),不但会加剧模具磨损,降低模具寿命,而且也直接影响冲裁件的断面质量。为此,排样时必须统筹兼顾、全面考虑 综上述该工件的排样图如下:工件的形状采用直排法可提高材料的利用率,显著减少废料,搭边值取7mm,条料宽度为567.5mm,步距为167mm2.2 材料利用率的计算冲裁件的实际面积与所用板料面积的百分比叫材料利用率,它是衡量合理利用材料的经济性指标。一个步距内的材料利用率可用下式表示若考虑到料头、料尾和边余料的材料消耗,则一张板料(或带料、条料)上总的具体计算如下: =*100%=*100%=90.1%选1220mm1800mm的钢板,每张钢板可裁剪=2.14即2张条料,每张条料有=10.2个步距,则: =100 =1707800 2074000即每张板材的利用率为82.3%。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废料,是由冲件的形状特点产生的;另一类是由于冲件之间和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以及料头、料尾和边余料而产生的废料,称为工艺废料。要提高材料利用率,主要应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减少工艺废料的有力措施是: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减少料头、料尾和边余料),或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 2.3 提高材料利用率的方法冲裁所产生的废料可分为两类:一类是结构废料,是由冲件的形状特点产生的;另一类是由于冲件之间和冲件与条料侧边之间的搭边,以及料头、料尾和边余料而产生的废料,称为工艺废料。要提高材料利用率,主要应从减少工艺废料着手。减少工艺废料的有力措施是:设计合理的排样方案,选择合适的板料规格和合理的裁板法(减少料头、料尾和边余料),或利用废料作小零件等。2.4 冲压力的计算1)冲裁力的计算冲裁力是冲裁过程中凸模对板料施加的压力,它是随凸模进人材料的深度(凸模行程)而变化的。通常说的冲裁力是指冲裁力的最大值,它是选用压力机和设计模具的重要依据之一。用普通平刃口模具冲裁时,其冲裁力F一般按下式计算:式中 F-冲裁力; L-冲裁周边长度; t-材料厚度;-材料抗剪强度; K-系数。系数K是考虑到实际生产中,模具间隙值的波动和不均匀、刃口的磨损、板料力学性能和厚度波动等因素的影响而给出的修正系数。一般取K1.3。为计算方便,也可按下式估算冲裁力: FLt式中为材料抗拉强度L=1166+318.5=1484.5mm则冲裁力为F=1484.51550=816.5KN2)卸料力的计算根据公式及上表系数代入得F=0.045816.5KN =36.7KN则压力机的压力应大于816.5+36.7=853.2KN装 订 线2.5压力中心的确定及相关计算计算压力中心时,先画出凹模型口图则根据力矩原理,可得压力中心由以上计算结果可以看出,该工件冲裁力不大,压力中心在坐标原点0处,这样可以便于模具的加工与装配。 2.6模具凸凹模的刃口尺寸计算在确定工件零件刃口尺寸计算之前,首先要考虑工件零件的加工方法及模具装配方法,结合该模具特点,工件零件的形状较为简单,适宜采用线切割机床分别加工落料,凸模、凹模、凸模固定板以及卸料板,这种加工方法可以保证这些零件各个孔的同轴度,使装配工作简化。基本尺寸及分类冲裁间隙磨损系数计算公式计算结果落料凹模567.5 Zmin=0.11Zmax=0.15Zmax-Zmin=0.15-0.11=0.14制造精度为:IT11级,故x=0.75D=567.13542.33D=541.9611D=10.925D=4.94R4D=3.94冲孔凸模R5.25d=5.3150.86d=5195.86d=96.0254.24d=4.3第三章 工作零件结构设计及固定3.1 凸凹模的结构设计(1)落料凸模结合工件外形并考虑加工,将落料凸模设计成下宽上窄式,落料凹模主要起料片的切断作用.采用线切割机床加工,4个M10螺钉固定在垫板上,与固定凸模的配合按H6/M6,则总长L=h+h+t+h=35+20+1+19=85mmh-凸模固定板厚度(mm)h-卸料板厚度(mm)t-材料厚度(mm)h-增加长度(mm)落料凸模 (2)凹模 冲裁的凹模采用线切割加工,安装在下模板上。 凹模厚度 H=kb=0.1577.5=57.75凹模H取50mm凹模壁厚C取32mm凹模宽度B取71.5mm凹模长度L取618mm凹模轮廓尺寸为61871.550mm 落料凹模3.2模具总体设计. 定位方式的选择因为该模具采用的是条料,控制条料的送进方向采用导料板,无侧压装置,控制条料的送进步距采用机械自动控制,因为条料长度有一定的余量,可以靠操作工目测来设定.卸料、出件方式的选择因为工件料厚为1mm相对较薄,卸料力也较小,所以采用下出件比较便于操作与提高生产率。.导向方式的选择为了提高模具寿命和工件质量,该模采用四导柱的导向方式。(4)卸料板的设计该模具采用卸料板及固定在卸料板上的窗口板起卸料作用,厚度为50mm卸料板采用45钢制造。 (5)模架及其他零部件的设计该模具采用四导柱模架,这种模架导柱在模具冲压时可防止由于偏心力矩而引起的模具歪斜,以凹模固界尺寸为依据选择模具规格.导柱d/mm*L/mm分别为63x250,导套d/mm*L/mm*D/mm分别为,63*80*80上模座厚度H1上模取60mm上模垫板厚度H2取10mm凸模厚度H3为85mm,下模座厚度H4下模取70mm,凹模厚度H5取50mm 上垫脚高度270mm 下垫脚高度264mm那么该模具的闭合高度:H闭=H1+H2+H3+H4+H5+H6-L =60+10+85+70+50+270+264-9=800mm式中 凸模进入凹模深度L=9mm3.3 凹凸模的线切割加工工艺1.凹模的准备工序:(1).下料:用锯床切割所需材料。(2).锻造:改善内部组织,并锻成所需要大形状。(3).退火:消除锻造内应力,改善加工性能。(4).刨(铣):刨六面,厚度留磨余量0.40.6mm。(5).磨:磨出上下面及相邻两侧面,对角尺。(6).划线:划出刃口轮廓线,孔(螺孔销孔穿丝孔等)的位置。 (7).加工型孔部分:当凹模较大时,为减少线切割加工量,需将型孔漏料部分铣(车)出,只切割刃口高度;对淬透性差的材料,可将型孔的部分材料去除,留35mm 切割余量。(8).孔加工:加工螺孔销孔穿丝孔等。(9).淬火:达设计要求。(10).磨:磨销上下平面及相邻两侧面,对角尺。(11).退磁处理。(12).线切割。2.凸模的准备工序:凸模的准备工序,可根据凸模的结构特点,参考凹模的准备工序,将其中不需要的工序去掉即可。但应注意以下几点:(1).为便于加工和装夹,一般都将毛坯锻造成平行六面体。对尺寸、形状相同,断面尺寸较小的凸模,可将几个凸模制成一个毛坯。(2).凸模的切割轮廓线与毛坯侧面之间应留足够的切割余量(一般不小于5mm)。毛坯上还要留出装夹部位。(3).在有些情况下,为防止切割时模坯产生变形,在模坯上加工出穿丝孔。切割的引入程序从穿丝孔开始。工序号工序名称工序内容1备料将毛坯锻成长方体577.5mmx38.1mmx85mm2热处理退火3刨刨6个面互为直角,留单边余量0.54热处理调质5磨平面磨6个面互为直角,6钳工划线划出中心孔位置线7加工螺钉孔安装孔及穿丝孔按位置加工螺钉孔,销钉孔及穿丝孔等8热处理按热处理工艺淬火回火达到5862HRC9磨平面精磨上下平面10线切割按图纸线切割轮廓达到要求即可11钳工精修全面达到设计要求检验落料凸模的加工工艺凹模的加工工艺与凸模相同,在此不列出3.4模具的装配3.4.1模具的装配工艺1)凸凹模预配1装配前仔细检查各凸模形状及尺寸,以及凹模形孔,是否符合图纸要求尺寸精度形状2将各凸模分别与相应的凹模孔相配检查间隙是否加工均匀不合适者应重新修磨或更换2)凸模预配以凹模孔定位,将各凸模分别压入凸模固定板上的形孔中,并挤紧牢固3)装配下模1在下模座上华中心线;按中心预装凹模导料板2在下模座导料板上,用已加工好的凹模分别确定其螺孔位置并分别钻孔,攻丝4)装配上模1在已装好的下模上放登高垫铁,再在凹模中放入0.12mm的纸片,然后将凸模与固定板组合装入凹模2预装上模座,划出与凸模固定板相应螺孔,销孔位置并钻铰,螺孔,销孔3用螺钉将固定板组合垫板,上模座连接在一起,单不要拧紧。4复查凹凸模间隙并调整合适后,紧固螺钉。5安装导料销,承料板。6切纸检查,合适后打入销钉5)调试装机试冲并根据试冲结果作相应的调整。3.4.2 模具总装图通过以上设计可得如图所视的总装图,模具上模部分主要由上模板垫板凸模凸模固定板等组成。卸料方式采用下出料方式,下模部分由下模座凹模板导料板卸料板等组成。料送由机器自动进给,由导料板控制进料方向来为条料送进的精确定距。1 上垫脚 2 下垫脚 3上模板 4 下模板 5 凸模 6卸料板 7凹模8导正钉 9导柱 10导套 3.5 冲压设备选定冲压设备的选定通过校核,选择闭式压力机JB36-160能满足使用要求其参数为:公称压力:1600KN公称压力行程:13mm滑块行程:400mm最大装模高度:600mm工作台尺寸:19001120总结从整个设计过程来看,该U形盖下料模采用级进模,模具结构设计合理,加工简单,操作方便,通过连续冲裁等几道工序一次成形,工作效高,零件成形质量好,大大提高了生产率,降低了生产成本,满足了生产需求,而且该设计思路可扩展推广到其它类似零件的产品模具设计中。当然,由于作者知识水平有限,对实践的缺乏,当中不乏有不足之处,还有待在以后的工作实践当中不断地完善和创新!此副模具整体设计合理规范、工作过程可行有效、成本适度适合大批量的生产和现有设备的使用。致谢 本次设计是在指导老师*老师的悉心指导下完成的。导师敏锐的学术思想,严谨的治学态度,认真的工作作风使学生受益非浅。值此成文之际,特向老师致以忠心的感谢和诚挚的敬意。作者在设计过程当中,得到同窗好友的支持以及在AutoCAD2004软件应用、参考资料提供等方面的具体性指导和帮助,在此作者向他们表示深深的谢意。非常感谢他们同我一起学习和生活,让我们结下真挚的友谊。特别感谢我的父母,是他们对我的支持和无私的奉献,使得我能够顺利完成学业。最后,谨以此文献给所有关心和帮助过我的人们! 参考文献1.刘建超、张宝忠主编冲压模具设计与制造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 20042.姜敏风主编工程材料及热成型工艺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3.黄云清主编公差配合与测量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74.陈万林等主编实用模具技术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05.陈剑鹤等编模具设计基础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20036.张鼎承主编冲模设计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97.徐发越主编冲模设计应用实例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8.彭建声主编冷冲压技术问答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49.杜东福主编冷冲压工艺及模具设计长沙湖南科学技术出版社10.周大隽等编冲压技术数据手册北京机械工业出版社,1998装 订 线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羅膃蚈螂羁膂莈蚅袇膁蒀袀螃膀薂蚃肂腿节衿羈腿莄蚂袄芈蒇袇螀芇蕿蚀聿芆艿蒃肅芅蒁螈羁芄薃薁袆芃芃螆螂芃莅蕿肁节蒈螅羇莁薀薈袃莀艿螃蝿荿莂薆膈莈薄袁肄莇蚆蚄羀莇莆袀袆羃蒈蚂螂羂薁袈肀肁芀蚁羆肁莃袆袂肀薅虿袈聿蚇蒂膇肈莇螇肃肇葿薀罿肆薂螆袅肅芁薈螁膅莃螄聿膄蒆薇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芁芇莄袀肄膃莄羂艿蒂莃蚂肂莈蒂螄芈芄蒁袆肀膀蒀罿袃薈葿螈聿蒄葿袁羁莀蒈羃膇芆蒇蚃羀膂蒆螅膅蒁薅袇羈莇薄罿膄芃薃虿羆艿薃袁节膅薂羄肅蒃薁蚃芀荿薀螆肃芅蕿袈芈膁蚈羀肁蒀蚇蚀袄莆蚇螂肀莂蚆羅袂芈蚅蚄膈膄蚄螇羁蒂蚃衿膆莈蚂羁罿芄螁蚁膄膀螁螃羇葿螀袅膃蒅蝿肈羆莁螈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