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文活泼不起来的这条溪.doc_第1页
作文活泼不起来的这条溪.doc_第2页
作文活泼不起来的这条溪.doc_第3页
作文活泼不起来的这条溪.doc_第4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作文,活泼不起来的这条溪(上)关于作文与生活的关系,有一段很经典的论述:“生活如源泉,作文如溪水,源泉丰盈而不枯竭,溪水就会活泼泼地昼夜流个不歇。”生活对作文很重要,毋庸置疑。语文老师面对作文广泛引用这句话,一方面是借以强调生活对作文的重要性,另一方面有意无意地暗示了这样一个信息:有了生活就有了作文。因此,为了让孩子能够作文,老师千方百计、挖空心思来为学生制造生活,以便让作文这条溪活泼泼地“流”起来。尽管如此,现实作文的状况却仍是不容乐观,这是为什么?要想弄明白这个问题,我们必须要知晓人能作文的前提条件:第一,要有内容可写,即要写的思想和情感;第二,要有写的这种能力,即把思想和情感转变为语言文字符号的输出行为;第三,要有写作的动机,即写的这种需求或冲动。如果这三个条件不具备,写作这件事就不会发生。条件一,可以理解为我们所说的“生活”。可是,即便有了生活,缺乏条件二和三,同样是不能作文的。而我们的小学习作教学,就是要培养学生用笔书写思想和情感的这种能力;最起码的作文需求也是现实存在的。这两个条件我们暂且不谈,光就第一个条件,也很有问题。只要活着的人,谁没有生活呢?可是,有了生活,人就真的可以作文了吗?很显然,现实情况不是这个样子。于是,为了不去怀疑权威说法的正确性,为了让不能说明的现实情况说得过去,就又有了诸如此类之云云:现在孩子的生活太简单了,三点一线,没有多彩的生活,所以就没有了作文的内容,所以孩子到了写作文时就要咬笔头、挠脑袋,所以学生的作文就写得干巴巴的作文写不好的原因,都指向了孩子没有生活或童年生活太单调。因为生活是存在的,无法回避,于是就在生活内容的多寡上寻求学生写不好作文的解释。这里,需要特别指出的是,我们的孩子是一群天真烂漫的生命体,他们是有生活的,而不是没有生活。所谓生活,即一个生物体生命的活动过程和内容。我一贯是这样认为的。而生活,又可分为现实生活、情感生活、理想生活。说孩子生活的单调,其实是指前者,而非后两者。而后两者,其本身内容要比前者丰富得多,而这也是作文过程中最重要的内容,把最重要的内容都丢了,都忽视了,作文难写,写得干巴巴的,也就在所难免了。因为在现实生活和情感生活、理想生活之间,前者如果说是作文的骨架,后两者则是文章的血肉,只有骨架而缺乏血肉的作文,不干巴巴的才怪呢!这就又牵涉到了现实生活的丰盈度、充实度。孩子是从小学三年级开始写完整的习作,三到六年级,就是913岁之间,这个年龄段的孩子,正是在学校求知时期,不仅小学如此,此后三到六年的中学,都是一个人求知的黄金时代。在求知阶段的孩子,该有怎样的生活才是丰盈、充实的呢?让他们到社会上去闯荡一回、历练和体验一番,回来就能作文了吗?就能写好了?如果这种情况不现实,那我们不如退一步、十步、百步,退一万步再来谈这个问题:让孩子们走入大自然,沐浴阳光和雨露,呼吸着野外新鲜的空气,奔跑在绿草、溪流相间的原野他们的生活是不是该丰盈、充实了呢?他们就能写好一篇篇作文了吗?如果真是这样,我们小时候似乎是拥有了这样多彩而快乐的童年生活,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到写作文的时候不仅人人不愁,并且个个都写得妙笔生花了。很明显,我们那个时代的人同样拥有生活却无法作文,面对作文也是很犯难的。如果以上的这些内容还不足以说明问题,我们再来看看现实生活中的这种情况:生活在同一个时代,拥有同样的蓝天白云,上同一所学校,坐同一间教室,听同一个老师上课,拥有的生活算是相同了吧?但每个班里,总有那么一些孩子会把作文写得神形兼备,让人如睹其物、如历其事、如临其境,这又是怎么回事?难道写好作文的这些孩子就比那些写不好作文的孩子的生活丰盈了许多倍、充实了许多倍吗?很明显,现实情况也非如此。于是,我们又会找托辞:人与人之间的天赋不同,作文的效果就不同。是啊,天赋不一样的人,最后写出来的文章是不一样的。可是,我们这里说的是生活丰盈程度与人的写作啊,不是在谈论人的天赋与写作关系。因为认识不到生活并非作文、拥有生活不一定就能作文,认识不到从生活内容转化成为作文内容及能力需要关注点和敏感力的训练,认识不清作文的本质和其独有的特质,所以,我们一直为不能说明的现实情况和作文现象找理由、寻借口。以上所有的论述都归于一点:拥有生活,并非一定能够作文,并且就能把作文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