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 教材分析本课主要是从古代“区域经济和重心的南移”的角度,对中国农业经济的基本特点进行叙述和分析。内容包括三目,第一目“四大经济区域的形成”分析了我过古代经济发展的多样性和不平衡性。第二目“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介绍了古代中原人口大量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南迁的原因和影响。第三目“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分析了我国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原因及影响,贯穿于本课的线索是“经济重心”。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1)记忆西汉时期四大经济区域的范围,重点分析山东、山西成为经济重心的原因;掌握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2)培养的基本能力:在老师的引导下,学会用其它学科的知识与方法来记忆历史事件,分析历史问题,解读历史现象的本质原因 ,达到学科之间的相互交融。培养学生的看图能力和阅读分析史料的能力。【过程与方法目标】(1)通过现在行政区图与古代四大经济区域图的比较,让学生正确理解古代的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通过丰富的图表、图片、融合其它学科史料知识,让学生自提取历史信息掌握历史知识。(2)结合乡土历史让学生深刻理解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所产生的历史影响。【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通过对古代四大经济区域的描述,认识我国古代经济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南方经济的发展是北方南迁人民和南方人民共同开发的结果。(2)通过对一些地方史的认识,增强学生对家乡区域文化的热爱与兴趣。从而培养学生对乡土历史的兴趣与求知欲。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古代中国中原人口南迁的三次高潮及其影响,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及其过程。【教学难点】古代中原人口南迁和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及原因。 课前准备 1、本节课运用图片、幻灯、课件、录像、计算机、白板等多媒体教学设备; 2、教师在教学过程中进行多媒体的演示和示范。 教学过程一、 导入新课人在囧途春运期间客流量非常大。2017年春运大幕将启,2017年春运将于1月13日启动,为期40天。中国国家发展和改革委员会副主任连维良28日在北京表示,初步预计,此次春运客流量将达到29.78亿人次,同比增长2.2%。被外国媒体形容为“世界上最大规模的周期性人口迁徙”。 其实,从古至今,人口的迁徙从来就没有停止过。而从秦汉 到宋代 的“北民南迁”还引发了中国经济格局的变化。思考:春节时期人口为什么会发生大规模的迁移?人口大迁移给社会带来了什么影响?要是古代发生这种事情会有什么影响呢?二、 进入新课(一)四大经济区的形成1、四大经济区的分布【展示课件】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指导学生研读。知识之窗:古代山东、山西的地理概念:与今天的山东、山西地理概念不同。它们以河南崤山分界,以东称为山东,以西为山西。因为崤山附近有函谷关,所以又有关西、关东之称。山东包括了今河南、山东、河北三省及晋南、苏北、皖北等部分地区。历史上这里被称为中原。山西在战国属于秦地,大体是以关中为主,后又扩展到河西和巴蜀等地。古今之山东、山西四大经济区域分布图启示: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影响教师:司马迁根据汉代经济特点,将全国分成哪四大经济区?学生:山东、山西、江南和龙门碣石以北。【展示课件】【合作探究一】:西汉形成的四大经济区域及其主要特点和形成原因,以表格形式完成。经济区地理位置特点形成原因山东黄河流域鲁冀豫(崤函分界)农业区,经济实力较强(山东最发达),是全国经济重心。自然条件优越,开发早,人烟稠密。山西黄河流域关中河西、巴蜀江南长江以南原始森林覆盖经济实力较弱地势复杂,气候炎热潮湿,人口稀少生产技术落后龙门碣石以北山东、山西以北(塞内、塞外)畜牧区和半农半牧区,经济实力有限气候寒冷,土地贫瘠。【课件展示】材料一:颜氏家训中说:“昔在江南,不信有千人之毡帐;及来河北,不信二万斛船。” 材料二:史记货殖列传:“楚越之地,地广人希(稀),饭稻羹鱼,或火耕而水耨不待贾(买卖)而足无积聚而多贫。是故江淮以南,无冻饿之人,亦无千金之家。思考:从以上两则材料,这句话反映了什么历史现象?它说明了什么问题?学生:反映了古代南北经济差异很大,北方黄河流域长期居于经济重心地位,南方长江流域经济不发达,全国经济区域呈现出多样性和经济实力发展不平衡的特点。而这种情况到唐朝时有所改变,白居易在忆江南中写到:江南好,风景旧曾谙。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能不忆江南。 【课件展示】江南风情图片过渡:为什么江南会从一个落后、荒凉的地区成为一个经济繁荣,风景如画,人人向往的美好地方?是什么原因使江南得到开发?一个最重要原因是中原人口的大量南迁。原本在中原地区安居乐业的居民为什么要外迁呢?(二)中原人口的大量外迁1、 人口外迁的原因教师:古人总结的人民流亡的原因:“一曰天,二曰官,三曰军,四曰钱,五曰愚。”具体地讲就是天灾、徭役、供应军需、高利贷的盘剥、经营不善五个原因。2.中原人口外迁的三次高潮【展示课件】【学生概括讨论、教师总结】(1)西晋永嘉之乱后(2)唐安史之乱后(3)北宋靖康之乱后【课件展示】 37.16624296 62.911224760北宋 56.85148529 43.23920415唐朝 80.29985785 19.82470685西汉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占全国户口比例 人口(户)朝代北 方南 方摘自杨远西汉至北宋中国经济文化向南发展教师:思考:比较表中南北人口数目的变化,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通过分析引导学生学会唐代南方户口增加,数量接近北方;宋代南方户口数大大超过北方。过渡:古代农业社会,人口数量是衡量经济的重要指标。大量中原人口的南迁会给江南带来怎样的改变呢?最突出的一点就是经济重心不可避免的南移了。(三)中国古代经济重心的南移1.经济重心南移的原因教师:古代经济重心南移的主要原因有哪些?学生:(1)中原人口的南迁(2)南方社会环境的相对稳定(3)南方地区本身蕴涵着发展农耕经济的巨大潜力2.经济重心南移的过程【合作探究六】:概括经济重心南移的基本过程南强于北完全确立,正式成为经济重心南宋农、工、商业和都会继续发展,逐渐超过北方中唐以后经孙吴、东晋、南朝开发,江南农业发展、手工业、业商业进步,形成建康三国两晋南北朝重心在北方黄河流域两汉以前3.经济重心南移的影响【展示课件】材料一 今之沃壤,莫如吴、越、闽、蜀。材料二 国家根本,仰给东南。材料三 “苏湖熟,天下足。”材料四 明代内阁大学士籍贯分布表南方114北方48南直浙江福建四川广西江西湖广广东北直山东山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14 圆明园的毁灭 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
- 化妆实训室安全培训课件
- 2025年秋部编版语文五上 21 古诗词三首(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案++备课素材)
- 先从自己做起课件
- 勾股定理说课稿课件
- 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课件
- 康复技术专业介绍
- 家庭教育学解读
- 灯箱制作技术分析
- 2025年轨道车司机(高级技师)职业技能鉴定考试题库(含答案)
- 2025至2030中国门诊外科中心行业项目调研及市场前景预测评估报告
- 2025年食药监局考试题库
- 2024年下半年黑龙江省嫩江铁路有限责任公司校招笔试题带答案
- 2025廉洁答题题库与答案
- 整本书阅读教学课件
- 企业法制讲座课件
- 【高朋律师事务所】RWA发展研究报告:法律、监管和前瞻(2025年)
- 汽车网销电话邀约话术培训
- 2025年福州房地产市场分析报告
- 《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课程教案
- 音乐感知:从听觉到绘画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