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PMC柔性制造系统和PMC精益生产的区别首先说“柔性制造”和“精益生产”的关系。精益生产不等于丰田式生产,它是美国的研究者基于丰田公司这个具体的案例抽离出来的一个生产管理系统,并加上了研究者自身的理解,并藉由精益三部曲这样的书籍世界周知。如果丰田式生产的信息量是100,那么最早的精益生产的信息量大约是30,这是信息抽象带来的损失,如果你看改变世界的机器,主要讨论的是“适时生产”,丝毫没有介绍“自働化”,倒是有几处提到机械的自动化,但是和“自働化”是两个概念。事实上,从美国人的语境,他们是将“精益生产”放在和MRP一样的程度来研究,作为一种新的生产组织方式。当然,现在精益生产一直处在不断被补充完善的过程,很多丰田式生产最初没有被介绍的东西也不断被加入进来,但是依旧不能说精益生产等同于丰田式生产。柔性生产是一个比精益生产小得多的概念,可以说是精益生产的组成部分,肯定是丰田式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如果不用大量的文字介绍精益生产或是丰田式生产,零基础的读者会完全不知道这是什么概念,那么“柔性生产”本身,至少可以做到望文生义,光凭名字就对这个概念有一定的认识。我查了一下百科,“柔性生产,是指主要依靠有高度柔性的以计算机数控机床为主的制造设备来实现多品种、小批量的生产方式。”我感受到知识被商业侵占的痕迹,这个解释既不专业,也不客观。柔性生产是指的高度适应市场需求变化的生产模式,无论使用任何手段。我都怀疑百科是“计算机数控机床”利益相关撰写的。我举一个例子,丰田公司当年因为购买的冲压设备的产能太大,并不适应市场,于是某些零件的制造使用千斤顶,而不是冲压机来加工,这也是柔性生产。因为市场需求仅仅用千斤顶慢慢的压制就可以满足,所以我们可以看出,快速的提升产能和下降产能,以适应市场需求,这就是柔性的生产,而不一定是什么“计算机数控机床”,何况那些人工作业的企业?还有一种“伪柔性生产”,就是为自己企业预备富余的产能,随时可以应对大订单,但是订单小的时候存在大量闲置产能,效果和柔性生产一样,成本高很多。我们要区别一个概念,就是生产系统的柔性和生产设备的柔性。设备的柔性是指它可以生产的产品的种类,种类越多,设备柔性越大。但是生产系统的柔性则不仅仅是看品种,还有产量的柔性。所谓柔性的生产设备,我认为这个柔性有些蹭热度的嫌疑,设备无非是“专机”或是“通用机”,所谓的柔性设备,不过就是通用机。单台设备是不存在“产量柔性”的,比如一台设备,它的生产速度可调,在100-1000件/小时。那么生产管理看它的产能就是1000件,为了适应试产需求,将设备调到100件/小时属于产能的损耗,这一点可以看设备OEE计算的原则。还有一点就是柔性生产的适用范围在整个制造业领域也是很窄的,你是为了适应市场频繁的变化而需要柔性。对于市场并没有柔性要求的行业,柔性可用性并不高。 比如,你一家石油化工企业,产品种类不多,连续生产,存在什么柔性需求?(类似的企业很多) 比如,你一家造船厂,一年2艘船的订单就够活了,又存在什么柔性需求?(类似的企业也很多,它可能需要柔性的生产设备,但不需要柔性的生产管理系统)柔性生产适用的领域,一般是“多品种少数量”或是“多品种多数量”的生产企业,或者说,品种和数量的变化很快的工业企业。还有一类就是尽管品种数量变化不快,但是企业明显存在淡旺季的企业。最后小结一下区别:精益生产系统,是一种“在客户要求的时间只生产客户需要数量的客户需要品种的产品”的生产管理体系,它着眼于生产成本的最低化,也就是消除各类的浪费。其中包括因为市场的波动带来的生产品种切换的浪费,产能不足的浪费和产能过剩的浪费。而“品种切换的浪费,产能不足的浪费和产能过剩的浪费”都是因为刚性制造引起的,因此,柔性制造成为减少这些浪费的精益生产工具。柔性制造的目标,首先是致力于品种切换成本为零的目标,尽可能减少这部分浪费;然后就是可以调整的产能,使之和市场需求产能一致。在设备方面:和福特时代生产提倡高速专用机器不同,柔性生产更需要通用设备,即使速度低一些,也要做到方便在不同产品间自由方便的切换。车间的布置、硬件设施和设备的摆放要易于设备的移动,以方便新产线的建立。在人员方面:尽可能多的训练可以操作各类岗位的多能工;企业自身有较为完善的培训体系,以保证在产能急速扩大时新员工的培训质量;基层领导岗位都有足够的储备干部,以方便产能扩大时快速提拔基层干部。在管理技术方面:快速换模(SMED)或称快速转款(QCO),细胞生产或单元生产等都是可以选择的柔性生产管理技术。再补充一点:有人认为,至于排产和柔性制造的关系,排产属于柔性制造的概念,但是我并不这样认为。因为,所谓柔性制造的目的是服务生产计划,就是按照生产计划,在物理层面柔性的变化自己,以适应生产计划的需求。所谓柔性,必然发生物理层面的制造体系的变化,说白了,就是设备的变化,产线的变化,人员的变化等,比如昨天公司有2条产线生产A系列,4条生产B系列;今天市场需求变化了,于是公司有3条生产A系列,3条生产B系列。两个不同系列的产线,如果可以一夜之间变化,那么我们可以看做高度柔性。至于生产计划排产,对昨天是基于“有2条产线生产A系列,4条生产B系列”,对今天则是“有3条生产A系列,3条生产B系列”。不可能对于物理上不存在的生产线进行排产。我认为排产本身并不存在柔性这个概念,算法并不能对现实不存在和未来规划不存在的产能排产。柔性制造系统做到极致,应该是无论生产计划如何排产,我都可以柔性的变化生产的物理形式以适应你的排产。但是柔性排产?是不是制造系统任何物理变化都不用做,光靠排产就可以做到柔性生产?我不明白想要表达的意思?于是我查阅了“柔性制造系统”的百科,原来是一个商品名。和生产管理类教科书的柔性生产还是有区别的,我认为这不是柔性生产的本来解释,而是机械加工自动化的一个集成系统。回到柔性制造系统的本意,这段解释引自百科的“柔性制造”第一方面是系统适应外部环境变化的能力,可用系统满足新产品要求的程度来衡量;第二方面是系统适应内部变化的能力,可用在有干扰(如机器出现故障)情况下,系统的生产率与无干扰情况下的生产率期望值之比来衡量。“柔性”是相对于“刚性”而言的。(其实我对红色字部分还是存疑的,“满足”这个用语并不能体现精益生产或柔性生产的本意,因为只要能力大于需求就是满足,“满足”一词不能消除能力过剩带来的浪费,这不精益啊。)我认为,精益生产人员所谓的柔性制造和自动化设备销售的柔性制造是两个不同的概念,后者是前者在很窄领域的商品化应用。同时也属于商品名,而不是经典的知识概念。将一组数控设备串联或并联到一起,通过计算机系统控制其生产,肯定有节省人工,降低成本的意义,但是它不是管理意义上的“柔性生产”。比如说我的公司引入了一套这样的“柔性制造系统”,无论这个系统包含多少台自动化设备,在运作管理上,我会将这一套设备当作一台设备来管理,这台设备也许会”自动排产“,但是没关系,我会将“自动排产”看作这台设备的加工工序之一,因此,我的生产计划还是要对这台设备按照市场需求进行人工的排产,这台设备只要自动排产的结果不违背我的人工排产的时间和数量的要求,没问题。这样的系统还有一个问题,那就是一旦系统建成,我很想知道未来因为市场需求变化而改造它的成本,还有改造它的周期。如果改造成本很高,改造周期大于客户的订单提前期,我并不会认为它是一个“柔性制造的系统”。我并不反对自动化,但是我反对传统知识的商业化解释,片面而不专业。最后想补充一点对柔性和刚性的经验之谈:事实上,就像不存在绝对的刚性生产,也不可能存在无限制的柔性生产。所谓柔性,其实就是生产系统克服刚性的能力。我做一个比方:你有一气球,它是体积是柔性的,有多少体积的水进来,它就变化成为对应的体积,但你不可能无限制的吹大这个气球,它会爆炸。如果和生产系统的刚性进行比较,现在制造业的生产柔性还是很低的,就好像一棵大树左右5度的摇摆那种程度的柔性。毕竟,你不可能让一条电冰箱生产线生产洗衣机,或是让一台注塑机生产五金件。一般而言,在某个产品类别下的某个系列的产品可以做到自由切换,或是从这个系列到另一个系列可以低成本短时间的切换,都可以看做有很好的柔性了。需要指出的,生产的刚性也不是一无是处,刚性意味着高度标准化。在精密制造领域,比如制造高精度的五金件,为了保证整批产品的尺寸精度的一致,即使有同类的加工设备,生产者也不会使用,他们更愿意自始自终用相同的设备完成这批产品,即使数量巨大。很重要的原因是,整批都用一台设备,可以最大的保证尺寸一致而不那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数控冲床操作工入职考核试卷及答案
- 工业供气工抗压考核试卷及答案
- 烧结成品工成本控制考核试卷及答案
- 铸造模具工数字化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溶解乙炔生产工异常处理考核试卷及答案
- 维纶热处理操作工培训考核试卷及答案
- 喉部插管与气管切开术:临床操作技巧与注意事项 课件
- 工业机器人系统操作员三级安全教育(车间级)考核试卷及答案
- 电解精炼工专业技能考核试卷及答案
- 劳动保障协理员成本预算考核试卷及答案
- 粮库业务知识培训课件
- 医师临床“三基”训练综合试卷(含答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综合能源服务市场竞争策略及行业投资潜力预测报告
- 土地要素保障课件教学
- 2025-2026粤教粤科版(2024)科学三年级上册教学设计(附目录)
- 《鸿蒙应用开发项目教程》全套教学课件
- 2025年陕西省中考数学试题卷(含答案详解)
- 2025年注册计量师考试计量器具管理与维护试卷
- 国内公司外汇管理办法
- 高中数学教师学情分析现状的调查研究
- 起重作业安全知识考核试题(含答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