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2)_第1页
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2)_第2页
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2)_第3页
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2)_第4页
14.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2)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8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十四一个青年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 陈祖芬 1943出生 上海人 作家 现为北京作家协会专业作家 北京作协副主席 曾连续五次获全国优秀报告文学奖及其他文学奖几十次 已出版个人作品集二十多种 走近作者 代表作 祖国高于一切 哈佛的证明 我爱篮球 等 一个摄影师和四个文化名人各是谁 摄影师 邓伟 四个文化名人 国画大师石鲁 美学大师朱光潜 学者作家钱锺书 书画家李可染 石鲁 1919 1982 原名冯玉珩 因崇拜石涛和鲁迅 遂改名石鲁 生于四川省仁寿县一个大地主家庭 15岁开始学画 20岁到陕北参加抗日宣传活动 曾编导过电影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留在西安 担任美术领导工作 和西安美协一批志同道合的国画家 组织成立了 国画研究室 对国画创新进行了大胆的探索 当时美术界称这些画家为 长安画派 朱光潜 1897 1986 安徽桐城人 著名的美学家和文艺理论家 早年接受中国传统教育 1918年考入香港大学教育系 1925年冬赴欧洲留学 1946年冬起 到1986年逝世以前 一直在北京大学任教 讲授美学和西方文学 重要著作有 悲剧心理学 文艺心理学 诗论 和 西方美学史 译作有黑格尔的 美学 柏拉图的 文艺对话录 等 这些论著和译作对奠定我国美学研究的基础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 朱光潜还有 谈文学 谈美书简 等理论读物 深入浅出 内容切实 文笔流畅 对提高青年的写作能力与艺术鉴赏能力颇有启迪 钱锺书 1910 1998 学者 作家 钱锺书深入研读过中国的史学 哲学 文学经典 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 哲学 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 著有 管锥编 等享有盛誉的学术著作 他的散文和小说也很出色 特别是长篇小说 围城 才情横溢 妙喻连篇 可谓家喻户晓 李可染 1907 1989 生于江苏省徐州市 画家 李可染自幼即喜绘画 13岁时学画山水 1923年入上海美术专科学校学习 两年后毕业回乡做小学教师 并任教于徐州艺术专科学校 李可染的山水画重视意象的凝聚 他强调作山水画要从无到有 从有到无 即从单纯到丰富 再由丰富归之于单纯 李可染善书法 喜搜求书帖 尤爱北碑 他的书法 得益于黄道周 亦得益于他的绘画修养 重结体的建筑性与神韵 态静而多姿致 刚劲 苍秀又温绚朴厚 浑厚发霉气势磅礴苍劲深沉闻名遐迩铿锵虔诚臻于 qi nch n k ngqi ng w nm n xi r zh ny 生字词 q sh p n b h nh u f m i c n j n sh nch n 气势磅礴 形容宏伟壮观 雄壮有气势的样子 多形容景物 闻名遐迩 形容名声很大 远近都知道 铿锵 形容乐器声音响亮 节奏分明 形容有节奏而响亮的声音 也用来形容诗词文曲声调响亮 节奏明快 虔诚 指恭敬而有诚意的态度 阅读课文 理清结构 概括内容 第二部分 12 28 邓伟与朱光潜的多次交往 显示了朱光潜博大精深的知识和深邃的思考力 也折射出邓伟拍摄文化名人肖像过程中的知难而进精神 第一部分 1 11 邓伟凭着执著的精神为国画大师石鲁留下一张苍劲深沉的头像 整体感知 第四部分 50 60 邓伟与李可染画家结成忘年交的经过 处处以赞赏的语气展现这位名人和蔼可亲 诲人不倦的形象 第三部分 29 49 邓伟凭自己的真诚和执著 赢得了钱钟书的理解和信任 终于照到了钱钟书的肖像 留下一个 甘心寂寞 做学问的人的风采 阅读第一部分 分析 谁感动了谁 细读感悟 1 石鲁感动了邓伟 气势磅礴的作品 把西洋画的表现手法融进国画 染天染地 雄健浑厚 画展引起轰动 为人谦恭 我应该感激你 2 邓伟感动了石鲁 邓伟执著的事业心 为了见石鲁 为了把石鲁的精神气质留下来 自费到西安 在住院处楼梯口等了四天 终于见到了石鲁并摄下了老人苍劲深沉 气势不凡的头像 这一部分中哪里体现了文学性 请举例说明 动作细节 把邓伟仰慕石鲁的内心激动传递给了读者 1 他下意识地从病房的小玻璃窗上先看一眼石鲁 把脸贴在玻璃窗上 细节描写和对比手法的运用能为文章增添文学趣味 即文学性 用比喻的手法刻画了邓伟思绪突变的心理细节 2 他的情绪好像叭的一声中断了 叭的一下把情绪的开关拔了 3 对比手法 不让见石鲁 终于被打动允许见石鲁 邓伟被石鲁的精神征服 石鲁对邓伟的感激 气势磅礴的石鲁 病床上抽缩了的石鲁 抽缩的老人 他头像的苍劲深沉 气势不凡 刻画人物性格 分析第二部分 邓伟走进朱光潜的家为什么有一言难尽的心情感觉 消费议论的对比 社会上对物质的追求超越了对知识对学问的追求 而朱光潜的工作室仍然极其简陋 你如何理解美学大师读过许多书却没有书柜 脑子就是朱光潜的书库 北大图书馆是他的脑库 找出有关细节描写的语句 分析其作用 1 环境描写 寒冷的假期 空荡荡的阅览室 把攻读知识誉为 充实而有光辉 让我们对这位长者肃然起敬 2 肖像描写 身高 白发 闪烁着哲人光彩的眼睛 朴素的布鞋布衣 走路的姿态 让人看到他追求知识的身影 充实而有光辉之谓美 你能理解 包里装的是醋瓶而不是书 这一细节吗 心头书要多 案头书要少 哲人不会拿厚厚的书来炫耀自己 鼓励邓伟考大学 引导他在知识上要站得高望得远 指导邓伟写好毕业论文 教导他要有自己的创见和思维 赠与 朝抵抗力最大的方面努力 的自励语 给邓伟工作学习以动力 读读对话部分 理解朱光潜话的意义作用 说说 不要人家说什么你就说什么 写文章要说心里话 说自己的话 光是延续别人的话 历史也就停顿了 这话蕴含着什么哲理 学习的最高层次是批判继承 批判吸收 要形成独自的学识 形成自己的观点 只有这样才能推陈出新 推动历史进步 推动学术发展 谈谈朱光潜是如何 朝抵抗力最大的方面努力 的 朱光潜几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 以淡泊名利的献身精神去搏击 他在对物质追求超越对知识学问追求的今天 甘受清贫 八十多岁的老人在追求知识的途中用顽强的意志去战胜年迈体衰 阅读第三部分 对第一句中 终于 一词有何理解 写出了邓伟寻找钱钟书家费尽了周折 因为钱钟书夫妇 很愿意被人忘掉 这从钱锺书夫人 野草野菜 开一朵小花报答阳光雨露之恩 并不求人 勿忘我 的话中可见 转变的契机在于邓伟没有功利思想 他没有介绍信 没有资历 是业余的 自费的 有的只是为文化事业添砖加瓦的真诚和执著 同时一个真诚学者的纯真感情也油然流露 钱锺书为何从一连三句 不能拍 朝他直摆手 到 你看 在哪拍 写字台前 书柜前 这么大的转变 这说明了什么 甘心寂寞 和 不会寂寞 各有什么含义 甘心寂寞 指的是远离名利地位 禁忌哗众取宠 不会寂寞 指的是毕生为追求知识和思想而努力 攻之不完 学之不尽 默默坚持 永无空闲 也指在品格的修炼中臻于完美成熟的艺术才会被人接受 在默默的坚持中趋于博大深沉的心灵才会被人推崇 这部分中有一个突出的特点就是 作者的议论突出了报告文学政论性的特点 找出富有哲理的议论性语言 A 甘于寂寞的人 是不会寂寞的 B 只有真诚才能赢得真诚 只有执着才能融化执着 C 一切成功离不开默默的坚持 D 心灵在默默的坚持中趋于博大深沉 E 艺术在品格的修炼中臻于完美成熟 如何理解 尽心极力的塑造不一定保证作品 一位坏作家的最好的创作 1 学术的成功来自追求者自甘寂寞的默默坚持 不哗众取宠反倒能求得真知 为名利而包装出来的只是廉价的产品 2 文学无需包装 学术无需包装 一位求得真知的学者或作家无须哗众取宠 那些哗众取宠的包装产生的轰动效应 只会败坏真正学者 作家的声誉 如果把此效应当作最高的收获和追求 反证出他只是一位低品位的作家或欺世盗名的学者 分析第四部分 谈谈 实者慧 的含义 实者 指的是天真的人 纯真的人 慧 指聪明 只有 实者 才能达到聪明 才能落实自己的希望 找找邓伟结识李可染的几处细节描写 分析其作用 1 老老师也不告诉他自己的名字 只是撕 你就按这个地址来找 这正是李可染这个 实者 的纯真处 他不愿以自己的名字声望来影响他人 他要收的只是一种对艺术执著追求的 愚人 2 呵 冰凌花里有个雪白的人影 一个落满了雪的小邓伟 写出了邓伟的 愚 为学艺术而拜师 不为名望而拜师 有体察写字者 静心 的心理而 程门立雪 的精神 3 李可染的几句话语 可见李老师的谆谆善诱 和蔼可亲 4 李老师 急得又脸红 又结巴 神态描写 突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 愚人 品格 概括总结四位文化名人的形象特点 石鲁国画大师为人谦恭 胸怀开阔 气势磅礴 风度不凡 朱光潜美术大师意志坚韧 刻苦好学 和蔼可亲 诲人不倦 钱钟书学者作家淡泊寡欲 追求执著 博大精深 真情淳厚 李可染书画家平易近人 关心他人 循循善诱 天真无我 1 用小标题 概括各部分的主旨 名人给与邓伟的不同影响有层进的逻辑关系 写法探究 2 五个人物形象鲜明 抓住哲理性的一两句话写出思想境界 3 动作肖像个性鲜明 形神统一 4 记叙 描写 抒情 议论融为一体 5 语言精练 耐人寻味 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哲理性 这是一篇颇具知识性和哲理性的报告文学 作者用文艺笔调报道了青年摄影师邓伟为当代文化名人摄像立传的事 一个个画家 作家 学者的音容笑貌 道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