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课题4、古诗共( 2)课时教学目标1、会认6个生字,会写3个字。2、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体会诗人对秋天的赞美之情。教学重难点识字和朗读背诵课文。在朗读诗句中进入情境,有感情朗读教学准备课件、识字卡片教学预案第一课时一、导入揭题1、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第四课古诗两首,板书课题(要求学生抬起右手,跟老师一起来书写课题,师对“首”作强调:下面是“自”不是“白”),齐读课题。2、引导学生观察课文插图,用上我们在识字一学过的成语来形容这些美丽的景色。(生回答:层林尽染,山河壮美)不光我们现代人喜欢秋天,赞美秋天,在我国古代有一位伟大的诗人苏轼他也写了一首描写秋天美丽景色的古诗送给他的好朋友刘景文。题目叫:赠刘景文(板书)齐读。大家想读读吗?快快打开语文书第15页。二、初读古诗1、生借助拼音读古诗,要求读准字音。(生自由读34遍)2、同桌互相读古诗,互相纠正。(生互读12遍)3、四人小组轮读,读完后说说自己读懂了词语或者句子?(整体感知,了解古诗的大意,交流字词理解,形成一定自主学习的能力。)三、识字1、出示本课6个生字,带拼音。生自由练读,不认识的借助拼音朋友,读完以后,有哪些字比较难读,你在刚开始读的时候就读错了,需要提醒一下大家。(生自由读,全班交流,师做重点指导,必要时领读)2、组词、读准字音。(借助一定的语言环境) 刘景文 菊花 残枝 君子 橙色 橘子(齐读,开火车读。)3、去掉拼音练读词语。4、保留生字,抽读。5、这些生字大家都读的非常准确,相信大家也有自己能很快的记着这些生字,你把哪个字记的最牢?在小组里跟同伴说说。(小组合作记着生字)然后全班交流。(鼓励好的识字方法)6、齐读生字。(师檫掉生字)这些生字现在跑到古诗里去了,赶快打开书,读一读吧。四、学习古诗1、听了同学们的朗读,老师也想读一读,听听老师哪里读的最美。(师有感情的范读,以夸张的节奏、韵律来感染学生。)生评价老师。师:“大家想不想学学老师,把古诗读的有感情?”生齐读,抽读(朗读能力较强的学生,师作评),模仿读。2、师作意境的渲染。请同学们把书合上,(师在黑板上一边进行简笔画焉而低垂的荷叶、枯萎的菊枝、黄澄澄的橙子、绿油油的橘子,一边用赞美的语言描述这美丽的景色。)(运用图画的直观效果,想像古诗的画面,使学生感悟古诗的意境,理解古诗的意思)3、面对这么美的景色,同学想怎么表达?那就快快读读古诗吧,边读边看看黑板上的画。(师放古典的轻音乐)4、多种形式的朗读。(男女生赛读,师生赛读,配乐读)5、诵读:看着黑板,边看图画,边跟老师一起背诵。生自由练背。比赛背诵,看谁背既准确又有感情。(采用激励方式。)五、写字1、小黑板出示本课要求学生会写的3个生字:首、刘、记。生自由认读,抽读,小老师带词语教读。2、我们看到一个生字能不能马上就动笔写?对,要先观察。观察什么呢?(生:观察它是什么结构,观察它的重要的笔画,观察发生变化的笔画)那就请大家仔细观察吧,呆会儿看谁观察的仔细,提醒大家的最好。(生观察生字,并全班交流。)3、师范写生字(边写边指导)4、生练习,师作评价、展示。(给学生展示的机会,体验成功的快乐,让学生乐于写字。)第二课时一、创设情境,引领入诗。喜欢旅游吗?让我们跟随唐朝著名诗人杜牧去秋游吧(音乐)这是深秋的一天,杜牧乘着马车,顺着山路而上,山上美景让他流连忘返,他情不自禁挥毫写下了这首流传千古的绝句山行(板书诗题)1、齐读诗题。2、配乐范读。二、初读古诗,读通读顺。1、自由读诗。要求:读准读顺。2、同桌互读。3、指名读诗。重点指导“生”“斜”。4、齐读全诗。三、再读想象,整体感知。1、诗人被这美丽的山景深深打动,再读读诗,边读边想象深秋那迷人的景色!学生自读想象。2、同桌互说。3、指名说。(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四、以画为媒,研读感悟。1、课件出示图画。(图画内容:石径不斜,人家太显,枫叶不红,人物不见)这幅画把诗人描绘的景象画出来了吗?边读诗边思考。(1)学生个人自读思考。(2)小组讨论研读,教师巡视指导。2、全班反馈,读中悟诗。根据学情,相机指导:(1)指导朗读第一句:“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指名学生交流研读情况:根据学生指出的“小径太直、人家位置错误”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小径由直变曲、人家移至白云生处。个人读、学生练读、师生共读、齐读相结合。重点体会“斜”“生出”。教师引读:白云人家,蜿蜒石径,有些寒意了!到底是深秋时节啊,诗人远远望去,感叹道:“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边吟诵边想象配乐齐读。(2)指导朗读第二句:“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大家都沉浸在浓浓的秋意之中啊!来,我们再来看看画,读读诗,还有什么问题吗?根据学生指出的“人物马车不见”的画面问题,相机操作。多媒体演示:马车出现。a、诗人坐在马车上边走边看,为什么停车呢?b、根据学生感受,相机操作:枫叶变红。诗人没有想到,深秋的山林中,竟然有一片红红的枫林,他停车就是因为爱这美丽的枫林!c、师生齐读。引导学生角色换位体验:你就是诗人,你看到什么?想到什么?学生交流个人感受,进一步体会“坐爱”、“红于”、“晚”。练读,读出各自不同的感受。多种方式读诗:指名读、小组共读、师生读、两人读等。配乐齐读3、配乐背诵(1)描述画面。石径弯弯曲曲地伸向远方,白云缭绕的地方人家隐隐约约,秋意绵绵啊,当那一片枫林跃入眼帘时,那比二月花还红的枫叶更让诗人惊喜不已,他停车欣赏!留恋忘返!指名读(2)指名看画面背诵诗(3)配乐齐诵五、为画题诗,指导默写。1、把画送给大家,请你在画上题上这首诗,为画更增一份美。2、学生默写,老师指导。3、展示作品,点评。4、作业:好多同学也写得不错,拿回家给画涂上颜色,还可以把它放进你的成长记录袋里。板书:21古诗两首山行杜牧寒山石径(斜)枫林(红)白云(生处)人家教学反思与改进: 这首古诗是描写秋景的。读了之后,我们会被诗中所描绘的深秋美景所深深陶醉。赠刘景文写的是秋末的景色。荷枯,菊败,橙黄,橘绿,色彩鲜明,突出了秋天的特点。其中描写菊花傲寒斗霜的气慨,间接表达了对人的敬佩之情;配有插图,便于对诗意的理解。对于上古诗这类课文,确实心中没底,毕竟他距离我们太遥远,且理解起来难度很大。即使自己理解了,也不知该如何传达给学生。但是没办法,作为教师,只有去适应教材,而不能让教材适应我们,我也只好赶鸭子上架。在教学这首诗之前,我先对这首诗的诗人苏轼的生平事迹作了一番讲解,从而拉近诗人和学生之间的距离。再让他们理解这首诗的题目,没想到他们一下就说出来了,让我欣喜不已。对于刚进入二年级的学生来说,理解这首诗确实有很大的难度,特别是“擎雨盖”、“傲霜枝”这样的词语。因此我让孩子们一边对照词语手册上的注解,一边自己理解课文,让他们对全诗有一个大概把握。接下来我重点对“擎雨盖”、“傲霜枝”这两个词语进行了讲解,并找来一些图片,让他们明白为什么要将“荷叶”叫做“擎雨盖”,怎样的枝条叫“傲霜枝”。通过观察图片,孩子们对这两个词语的意思有了基本的认识。教学中,我以尊重学生独特的心灵体验,尊重学生自身的知识构建以及多元认识为出发点。利用学生已有的古诗学习经验,再加上诗画相通的特点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南昌校园安全教育主题展厅
- 累积滑移施工方案
- 保险公司营销策略方案
- 景区公众号活动方案策划
- 会计实习报告范文两篇
- 建筑车行坡道分析方案设计
- 会务会展活动施工方案
- 九年级化学第五单元定量研究化学反应第2节化学反应的表示练习试题以及答案(适合鲁教版)
- 城镇雨污管网施工方案
- 2025至2030年中国维生物磷酸酯镁市场分析及竞争策略研究报告
- 历届澳网男单冠军一览表、历史介绍
- 中国冠心病康复循证实践指南(2024版)第一部分
- DL∕T 1870-2018 电力系统网源协调技术规范
- 预防导管相关性血流感染(CDC指南解读)
- AQ 1083-2011 煤矿建设安全规范 (正式版)
- FZ∕T 54007-2019 锦纶6弹力丝行业标准
- 2024年江苏省高中学业水平合格性考试数学试卷试题(答案详解1)
- DZ∕T 0148-2014 水文水井地质钻探规程(正式版)
- 关于颈椎病介绍
- 膝痹病的中医治疗方案
- Know Before You Go:趣谈“一带一路”国家智慧树知到期末考试答案2024年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