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省桐乡三中八年级科学下册《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课件1 浙教版_第1页
浙江省桐乡三中八年级科学下册《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课件1 浙教版_第2页
浙江省桐乡三中八年级科学下册《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课件1 浙教版_第3页
浙江省桐乡三中八年级科学下册《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课件1 浙教版_第4页
浙江省桐乡三中八年级科学下册《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课件1 浙教版_第5页
已阅读5页,还剩37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6节自然界中碳和氧的循环 回顾上节课知识 1 植物新陈代谢的规律是 A 白天进行光合作用 夜晚进行呼吸作用B 晴天进行光合作用 雨天进行呼吸作用C 先进行光合作用合成有机物 后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D 光照下同时进行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 黑暗里只进行呼吸作用 2 下列变化不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 CO2通入紫色石蕊试液中 试液变红B CO2在低温高压下变成雪状的固体C CO2通入澄清石灰水 石灰水变浑浊D 植物利用CO2进行光合作用 生成有机物 D B 5 植物的光合作用 不需要的物质是下列哪种物质 A水B无机盐C二氧化碳D太阳光6 植物通过光合作用 制造出下列哪种物质 A蛋白质B水C脂肪D淀粉 3 绿色植物制造有机物的器官是 A 叶绿体B 叶绿素C 叶肉细胞D 叶4 光合作用在下面的哪个结构中进行 A 细胞壁B 细胞膜C 细胞核D 叶绿体 D D B D 科学家自1910年开始测定大气中的氧的含量以来 至今几乎没有变化 在自然界中 生物不断地进行呼吸 消耗氧气产生二氧化碳 那么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是否会因此而增加 而氧气是否会因此而减少呢 问题2 在一个门窗禁闭的房间里待久了 人会感到空气污浊 有什么办法使室内的空气保持新鲜 思考与讨论 问题3 鱼缸内养的鱼多了 鱼会因缺氧而死亡 有什么办法让鱼缸内的氧气增多 换水 使用增氧气泵 养水草等 问题4 为什么在鱼缸里养一些水草 可以增加溶解氧呢 活动 取A B两个密闭的钟罩 在A B钟罩中分别放入植物和蜡烛 然后将两个钟罩放在阳光充足的地方 观察A钟罩内蜡烛熄灭时间为 而B钟罩蜡烛熄灭的时间为 从实验结果你能得出什么结论 快 慢 绿色植物光合作用能释放氧气 AB 一 自然界中的氧循环 1 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途径 绿色植物的光合作用 2 大自然中氧气消耗的途径 1 各种燃料的燃烧2 动植物的呼吸作用3 微生物氧化分解有机物 讨论 大自然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在哪些 大自然中氧气消耗的途径有哪些 大自然中氧气随着生物的呼吸和物质的燃烧而减少 但随着植物的光合作用而增加 周而复始地进行循环 这就是自然界的氧循环 3 自然界的氧循环 大自然的氧循环 生物呼吸 可燃物燃烧 植物光合作用 物质缓慢氧化 O2 CO2 思考 根据氧的循环原理 在塑料大棚可以用什么方法使农作物产量增加 思考 根据氧循环的原理 在屋内可以用什方法来使空气保持清新 开窗通风 使用清新剂 白天放置绿色植物 人工补充二氧化碳 肥水管理 增强光照 夜间适当降温等 二 保护臭氧层 1 你知道臭氧是怎样产生的吗 O2 2O 紫外线 O O2 O3 3 你知道臭氧在哪吗 1 臭氧 O3蓝色的带有腥臭气味的 2 臭氧有很强的氧化性 不稳定 大气中的臭氧90 聚集在距地面20 35千米处的大气平流层里 即臭氧层 讨论 臭氧层对人和生物的影响 P66 2 臭氧层的作用 臭氧层就有阻挡和削弱过强的紫外线 对人和生物起保护作用 南极臭氧空洞 这种现象是怎么产生的 会给地球带来什么后果 讨论 你知道臭氧层的现状如何 臭氧层的现状 臭氧层正遭受破坏 变薄 并出现臭氧空洞 臭氧的层为什么会有空洞 1 电冰箱 空调器的致冷剂的排放 2 过量的二氧化碳渗入 3 太空火箭喷出的氢氧化氮以及高空飞行的飞机喷出的尾气 4 大量使用化肥等 3 臭氧层的破坏 氯氟烃等物质对大气中臭氧的破坏作用 4 保护臭氧层的措施 禁止生产 使用含氯氟烃的致冷剂 发泡剂 洗洁剂 喷雾剂等化学物质 练习应用 1 自然界中产生氧气的途径主要是 消耗氧气的途径主要是 2 臭氧的化学式是 臭氧能阻挡对人的皮肤 眼睛甚至 都会造成伤害 会 影响的生长 会破坏 组碍各种农作物和树木的 作用 呼吸作用表达式为 呼吸作用产生的二氧化碳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之间有什么关系 分析上述两个表达式 你又有什么发现 光合作用的表达式为 碳是构成生物的基本元素之一 自然界中的碳可以是单质或化合物的形式存在 在大气中二氧化碳占空气总体积的0 03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 讨论 煤 石油和天然气 光合作用 呼吸 死亡的生物 水生植物 死亡 微生物分解作用 CO2 CO2 呼吸 光合作用 腐败生物 呼吸 讨论 P67 自然界中碳的循环 自然界中碳的循环主要有哪些途径 讨论 动植物 残体 地下漫长反应 煤 石油 天然气 动植物 动物 植物呼吸 有机 光合 有机 有机 有机 光合 光合 光合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是通过什么被消耗的 大气中的二氧化碳通过植物光合作用被消耗 又随动植物的呼吸作用 有机物的燃烧以及腐烂分解等过程 源源不断地重新释放出来 结果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的数量与重新释放出的数量大至相等 碳循环 讨论 现代工业迅速发展 人类大量燃烧煤和石油等燃料 这对碳循环会带来怎样的影响 增加了大气中二氧化碳的量 从而破坏了碳在自然界的平衡 致使大气温室效应增强 从而导致全球气候变暖并引起一系列的后果 清水 把它们同时晒一小时左右 的杯内水温高 你认为其中的原因是 盖玻璃片 太阳光能透过玻璃 使水面温度升高 而水面的放射却很少能穿透玻璃 因此有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 大气中二氧化碳具有与温室玻璃相似的作用 对地球起着保温作用 这种作用称为温室效应 二氧化碳像温室玻璃一样 来自太阳的光能能很好地穿过到达大地使地面温度升高 而地面的反射却很少能穿透这层二氧化碳 使得它具有保温作用 温室效应的成因 讨论 温室效应有什么利弊 我们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利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 适于动植物生存 弊 措施 提倡植树造林 使用氢能 水能 太阳能等不产生二氧化碳的燃料等 练习 1 CO2占空气总体积的0 03 自然界中CO2的循环如下图所示 在A处不参与该循环的是 A 生物的呼吸作用B 含碳燃料的燃烧C 发展利用氢燃料D 人和动物的呼吸 练一练 C 2 下列情况会使大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增多 A 利用石灰水吸收空气中的二氧化碳B 汽车数量增加C 发展太阳能 水能以代替煤 石油等燃料D 植树造林 3 碳在自然界中的循环是通过二氧化碳来完成的 自然界中主要吸收二氧化碳的途径是 A 呼吸作用B 蒸腾作用C 光合作用D 分解作用 B C 4 关于温室效应 有下列说法 温室效应有利也有弊 温室效应的加剧是大气层中臭氧层受到破坏引起的 温室效应的加剧主要是由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升高引起的 发展太阳能 水能以代替煤 石油等燃料 可以防止温室效应的加剧 适度的温室效应能保证地球上的气温衡定 适于动植物生存 森林被称为地球之肺 所以大力提倡植树造林 可以消除温室效应 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 B 讨论 近些年 广州等地家里流行一种生态球 其构造是外部用透明玻璃制成的密封球 球内有水 水中有几尾小鱼 还有一些水草等 请你分析这种求放在家里的什么位置合适 为什么 并说明球内水草和小鱼能共同长期生存的原因 5 科学家通过大量实验证明大气中的二氧化碳含量的增加是引起全球气温上升的罪魁祸首 请你设计一个科学实验 证明二氧化碳具有温室效应 实验仪器 相同两只塑料瓶 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实验药品 红墨水 二氧化碳气体实验要求 写出简明的实验步骤 将两只塑料瓶中分别标上记号 甲 乙 在甲 乙中分别装满空气和二氧化碳 塞上带玻璃导管的单孔橡皮塞 在水平位置各放入一滴红墨水 将它们放在同一环境下 如同一地点的太阳下或灯光下照射 观察玻璃导管中红墨水的位置变化 如果发现乙瓶中红墨水向外移动得快 则可证明二氧化碳是一种温室气体 作业 造成温室效应的原因是什么 自然原因 自然界的碳循环 人为原因 大量使用煤 石油等燃料 大量砍伐森林 控制矿物燃料的燃烧 合理开发 合理利用燃料 寻找新能源如太阳能 生物能 地热等以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故 保护森林 保护植被 禁止乱砍滥伐 植树造林 利用森林涵养水源 调节气温 控制人口激增 讨论 2 利用碳的循环分析 我们可以采用哪些措施防治温室效应的加剧 如图显示了自然界中和一个简单的碳循环过程 根据图中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1 哪些过程消耗了空气中的二氧化碳 2 动物如何摄取植物中的碳元素 3 哪些过程可使绿色植物转化成二氧化碳 4 动物在哪一人过程中释放出了二氧化碳 植物的光合作用 动物摄取植物制造的有机物时 吸收了碳元素 植物的呼吸作用 植物枯枝败叶腐败 呼吸作用 智力闯关 三 据报道 2002年4 5月份一个月时间内 南极冰川中面积相当于一个上海市的 拉森B 冰架塌融化 冰川融化可造成海平面上升 海平面若上升1米 我国珠江三角洲 长江三角洲 渤海湾地区将会被淹没 这是大自然发出的又一警告 地球正在变暖 1 冰川融化的主要原因是 造成温室效应引起的 2 温室效应增强将对人类产生很大的影响 如 3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