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5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第4课专制时代晚期的政治形态 汉相坐议事宋相站议事明相跪议事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明朝政治制度改革的创始者 明太祖朱元璋 明成祖朱棣 中央废丞相 权分六部 设内阁 结合资料 分析明太祖废丞相的历史原因 直接原因 根本原因 1376年 明太祖为加强中央集权 废总揽地方军政大权的行中书省 改设布政司 都指挥司和按察司 分管地方行政 军政和监察 三司隶属中央 地方权力集中到了中央 统领中央各部的宰相职权也随之扩大 那时 掌握实权的丞相胡惟庸骄横跋扈 擅权专恣 1380年 明太祖诛杀胡惟庸同时下令废除中书省和丞相 自秦始置丞相 不旋踵而亡 汉 唐 宋因之 虽有贤相 然其间所用者 多有小人专权乱政 我朝罢相 摘自 明太祖实录 元氏之有天下 固由世祖之雄武 而其亡也 由委任权臣 上下蒙蔽故也 人君不能躬览庶政 故大臣得以专权自恣 摘自 明太祖实录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 废丞相 历史原因 认为 历代王朝丞相 特别是元朝 专权乱政 妨碍皇帝行驶权力的根源 直接原因 明初 丞相权力过大 特别是胡惟庸骄横跋扈 激化了相权与君权的矛盾 相权过大 威胁皇权 根本原因 材料一 明太祖 今我朝罢丞相 设五府 六部 分理天下庶务 彼此颉颃 不敢相压 事皆朝廷总之 所以稳当 材料二 据统计 洪武十七年 1384年 9月14日至21日 内外诸司奏事札达1660件 共3391事 即朱元璋平均每日要处理奏章207件 411事 以致 星存而出 日入而休 仍无法处理好 遇到大事更深感 密勿论思不可无人 废除丞相制度带来了怎样的结果 积极 消除了皇权与相权的矛盾 一定程度上加强和巩固了专制统治 消极 导致繁杂的政务集于皇帝一身的弊端 内阁制应运而生 设内阁 1 创立原因 朱元璋废宰相制度 造成皇帝政务繁多 需要辅臣和顾问 2 内阁设立与演变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 设内阁 官位较低的官员当值 后来入阁官员的权势和地位逐渐提高 明太祖 明成祖 明宣宗 明神宗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发展 内阁首辅 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太祖 成祖 宣宗 神宗 Y 政治地位上升情况 O X 时期 侍从顾问 顾问 参与机密事务决策 票拟权 部权尽归内阁 明内阁政治地位演变图 明强化皇权的措施 设内阁 3 阅读下列材料 概括明代内阁制度的特点 明代皇帝的秘书处称为内阁 秘书便是内阁大学士 太祖 成祖时代 皇帝自己处决事情 口头吩咐大学士代笔 大学士自然只如一秘书 后来皇帝年轻不懂事 事事要谘询大学士意见 而且皇帝因于自己不懂事 也怕和大学士们时常见面 内外一应章奏 现由大学士看过 拿一张小签条 写出他们意见 附贴在公事上 送进宫里 在由皇帝细阅决定 这在当时叫做 条旨 就是向皇帝分条贡献意见的意思 又称 票拟 是说用一个小条子 即票 拟具意见 送皇帝斟酌 待皇帝自己看过 拿这条自撕了 亲用红笔批下 名为 批红 亦称 朱批 批好拿出去 这便是正式的谕旨 参与处理国政 秘书 票拟 自宪宗成化以后 到熹宗天启 前后一百六十七年 皇帝都没有召见过大臣 皇帝有事交付与太监 再由太监交给内阁 内阁有事 也同样送太监 再由太监呈与皇帝 这样 太监就慢慢地弄了权 甚至皇帝嫌麻烦 自己不批公事 私下叫太监批 批红的实权 落到太监手里 掌握政府一切最高最后的决定权 张居正是神宗的师傅 而且又是内阁大学士 然而先生见不到学生面 大学士照政制论 是无法主持政令的 于是张居正只有同司礼监勾结 他才能舒展抱负 来策动当时的政事 但当时朝臣大家都反对张居正 说他不像前朝宰相 不是政府正式的行政首长 不该弄权专政 这批评实在也不错 当时尚书六部才是政府最高行政长官 他们只须听命于皇帝 并不须听命于内阁 钱穆 中国历代政治得失 第四讲 受司礼监 太监 牵制 无实权 指挥不动六部百司 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它是明朝君主专制加强的产物 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可能对皇权起制约作用 4 内阁评价 拓展1 造成明朝政治腐败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其极端的专制统治制度造成的 拓展2 内阁制的设立反映了什么时代特征 反映了明朝专制统治空前加强 反映了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明朝强化皇权的措施 设内阁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 只是皇帝侍从顾问 无决策权 不能正式统领百官 受宦官牵制 一定程度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 宰相 内阁制不同于宰相制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 地位十分巩固 但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本身并无决策权 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及职位 而来自于最高统治者的个人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会一落千丈 明朝的内阁制与西方近代的内阁制 所属国体不同 明朝的内阁是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无决策权 它加强君主的绝对权力 保证君主对全国的统治 进一步巩固了皇权至高无上的地位 不可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西方近代的内阁是权力民主的象征 总揽国家的行政权力 并代表国家对议会负责的政体形式 是政治民主监督机制 有助于防止专制独裁 延伸拓展 二 清加强君主专制的措施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议政王大臣会议内阁 清朝皇权的加强 皇权受限 南书房 皇权得以加强 军机处 皇权高度发展 二 清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设立军机处 材料一雍正年间 用兵西北两路 以内阁在太和门外 直 连日值班 者多虑漏泄军机 始设军需房于隆宗门内 选内阁中书之谨密者入直 值 缮写 后名军机处 地近宫廷 便于宣召 为军机大臣者皆亲臣 重臣 于是承旨 出政皆在于此矣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思考 清朝设立军机处的原因是什么 为用兵西北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而设置 直接 设立的时间 原因 为强化皇权 根本 设立的职能 职能的演变 由最初单纯协助处理军事逐步扩大到其他政务 成为辅助皇帝处理政务最重要的中枢机构 军机处的特点 材料一 军机处 直 值 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 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简 机构简单 有官无吏 密 地处内廷 外界干扰少 政治决策封闭性的特征更为明显 材料三 是在皇帝直接指挥下的最高军政决策和执行机构 军国大事全凭皇帝裁决 军机大臣只是跪受笔录 然后负责传达给中央各部和地方官员去执行 办事效率很高 皇帝有谕 随时奉诏承办 而且必须当日事当日毕 只能跪受笔录 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速 办事效率高 具有简 机构简单 精 人员精干 速 执行迅速 密 外界干扰少 地处内廷 决策封闭 1 军机处设立于何时 设立军机处的直接原因和根本目的是什么 时间 雍正年间 直接原因 为适应西北军务需要 防止泄露军事机密 根本目的 加强皇权 2 军机处的设置有何特点 3 军机处的职权如何 从中说明了什么 结果如何 职权 辅助皇帝处理政务 说明 军机处不是 决策 机构 它只是将皇帝的旨意跪受笔录 传达给中央各部门和地方大臣去执行 结果 军机大臣只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因而军政大权进一步集中到皇帝手中 4 如何认识军机处设立的作用 a 简 精 速 密精简了行政办事手续 提高了工作效率b 标志着我国封建君主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发展到顶峰 C 与当时世界潮流背道而驰 决策具独断性 随意性 易出现失误 官吏唯上是从 助长因循守旧之风 封建制度的衰落 为什么说军机处的设立标志着君主专制达到顶峰 联系军机处职责来思考 军机处的设置后 皇帝可通过军机处对地方大臣直接发号施令 各地大臣也可以向皇帝直接递送奏折 使议政王大臣会议和内阁权力大大缩小 从而加强了专制皇权 跪受笔录 遵旨办事 1 目的 为加强皇帝对地方行政的控制 2 作用 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即加强了君主专制制度 密折出现前地方与中央 皇帝 的沟通方式 密折出现后地方与中央 皇帝 的沟通方式 总结 明清时期政治制度的特点 主要表现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和封建制度的渐趋衰落 明朝废除丞相 权归六部 设立内阁制 使君主权利大大加强 清朝设立军机处 推行密折制 进一步加强君主权利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拓展 从康熙年间到乾隆年间是清朝的兴盛时期 历史上称之为 康乾盛世 根据18世纪国际国内的历史发展趋势说明在这种 盛世 局面背后所潜藏的危机及其将导致的后果 明清时期中国的保守与停滞 政治 经济 思想文化 对外关系 专制主义空前强化 资本主义萌芽发展缓慢 自然经济占主导 重农抑商 八股取士 文字狱 自然科学大大落后于西方 闭关自守 禁止或限止海外贸易 同一时期西方世界的巨变 政治 经济 对外关系 思想文化 英法美发生资产阶级革命 资本主义迅速发展 英法美相继完成工业革命 殖民扩张 文艺复兴和启蒙运动 近代自然科学迅速发展 中国在殖民侵略面前无力抵抗 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 回顾一下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 隋唐 元 宋 明 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内阁 清 设立军机处 推行密折制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缩小 发展线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时间 含义 基础 特点 职能 秦创立后 贯穿二千余年 专制主义指中央的决策方式 就是皇帝个人专断独裁 中央集权指政治制度 是全国军政财大权归属中央 地方完全交中央管理和控制 完全执行中央政令 地方完全丧失独立性 理论基础来自于法家思想 经济基础来自于小农经济 皇帝的终身制和世袭制 通过直接任免各级官吏而掌握大权 形成地方绝对服从中央 中央绝对服从皇帝 镇压人民反抗 抵御外来侵扰 调整统治阶级内部利益冲突 组织重大工程 发展趋势 不断改革中央行政机构 特别是削弱相权 加强皇权 不断改革地方行政机构 加强中央对地方的管辖 不断加强对人民的思想控制 两对矛盾 皇权和相权的矛盾 皇权加强 相权削弱 手段 分割相权中枢权力机构决策权的丧失 中央集权和地方分权的矛盾措施有 加强对地方官吏的控制 皇帝任命 监察 加强对地方财政的控制采取地方分权的办法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有利于维护国家统一 领土完整 能有效地组织人 财 物力进行大规模的经济建设和生产活动 促进经济发展 有利于民族融合和各地区间的经济 文化交流 推动了中华民族的形成 积极作用 皇帝制度 以三省六部制为代表的中央行政体制 以科举制为代表的选官用人制度 维持官僚队伍廉洁高效的监察制度 消极影响 君权专制易导致暴政和腐败现象 阻碍历史发展 思想独尊 箝制了人们的思想 不利于政治民主化的发展 在明清时期 严重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使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落后性最主要的表现在于严重阻碍了新的生产力的发展 4 阅读下列材料 请回答 明太祖与奏章 2005上海试题 据史料记载 从明太祖洪武十七年九月十四日到二十一日的八天内 内外诸司送到皇宫的奏章共1160件 这些奏章有讲一件事的 也有讲两三件事的 共计有3291件事 皇帝平均一天要处理411件事 这则材料反应了明朝皇权的什么特点 思考题 大量奏章送达皇宫 是因为朱元璋对内 外诸司 中央 地方 作了哪些改革 什么人协助朱元璋处理如此多的奏章 中央 废丞相 权分六部地方 废行中书省 设三司 殿阁大学士 君主专制空前强化 废相结果 君主专制达到新的高度 皇帝政务繁多 难以应付 返回 中央权力加强地方权力缩小 中国古代政治制度的特点专制主义中央集权的不断加强 皇权不断加强相权不断削弱 明成祖 文渊阁大学士 参与机务 正式确立 明太祖 殿阁大学士 侍从顾问 奠定基础 明宣宗 内阁大学士 票拟权 发展 明神宗 内阁首辅 张居正侵夺六部职权 全盛 康乾时代最大的贡献应是开疆拓土 奠定了中国版图的基础 统一的多民族国家进一步巩固 三 清朝边疆政策的历史作用 近代中国的版图在清前期奠定 康熙 雍正 乾隆 思考回答 内阁有何权力 与丞相的地位与权力相比有何不同 内阁设立带来什么弊端 材料一 人尝谓辅臣 内阁大臣 拟旨 几于擅国柄 乃大不然 见其所拟 帝一一省揽审定 有不留数字者 虽全当帝心 亦必更易数字 以示明断 有不符意 则驳使更拟 再不符意 谯让随之矣 政阁臣无不惴惴惧者 皇明大政记 材料二 入阁办事者 职在批答 犹开府之书记也 其事既轻 而批答之意 又必自内授之而后拟之 可谓有其实乎 吾以谓有宰相之实者 今之宫权 宦官 也 皇明大政记 权力 侍从顾问 意见是否被采纳取决于皇帝 宰相制度赋予 皇帝个人信任 参与决策者 侍从咨询为主 皇帝及大臣商议 直接由皇帝决定 制约皇权 君主专制强化的产物 内阁首辅不同于宰相 不能对皇权起到制约作用 弊端 宦官专权 2 密折制 其实就是告密 所谓奏折 系臣工所上之报告 此类奏折臣下缄封直达御前 天子亲拆亲阅 旁人不得与闻 故可称之为奏折政治 佐伯富 雍正时期密折政治的运行 可以说是空前绝后之举 因直至康熙 密折尚未制度化 而乾隆以降 密折形同题本 且硃批单调乏味 不能与雍正期相比 杨启樵 三 明清君主专制的加强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1 积极作用 有利于多民族国家的统一和巩固以及社会的安定 封建经济文化的发展和繁荣 为康乾盛世的出现提供了政治保障 2 消极作用 皇权的极度膨胀严重扼杀了社会的创造力 又成为阻碍社会进步的重要因素 导致中国逐渐落后于西方 以致到近代无法抵挡列强的侵略和压迫 皇帝 吏部 户部 礼部 兵部 刑部 工部 亲自掌管 明太祖 明成祖 内阁 以备顾问 位低权轻 正式设置 参与机要 设内阁制度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 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大权 其地位十分巩固 内阁只是皇帝的侍从咨询机构 并无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 职位 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一落千丈 思考 职责都是辅助皇帝处理全国政务 法定 制度赋权 非法定 咨询机构 参与决策 无决策权 制约皇权 不能制约 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职权范围始终不明朗不能正式统率六部百司受司礼监牵制 始终没有取得法定地位始终不是中央一级正式的行政机构 雍正 军机处 a 设置时间 直接原因 政务范围 b 特点 简 精 速 密 c 职能 d 评价 作用 提高行政效率 君主专制制度发展到顶峰 弊端 地方政治的自主性和能动性越来越受到压抑 隆宗门内军机处 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 有官无吏 办事效率高 地处内廷 跪受笔录 承旨遵办 军机处的特点 材料三 军机处 直 值 庐初仅板屋数间 属员 直舍仅屋一间半 引自赵翼 檐曝杂记 军机处 根据材料并结合课本概括军机处的主要特点 材料一 军机处名不师古 军国大计 罔不总览 自雍 乾后 百八十年 威命所寄 不于内阁 而于军机处 盖隐然执政之府矣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材料二 机务及用兵皆军机大臣承旨 天子无日不与 军机 大臣相见 即承旨诸臣 军机大臣 亦只供传述缮撰 而不能稍有赞画于其间也 摘自 清史稿 军机大臣年序表 古代中国政治制度的演变过程 最高统治者制度的演变 王 皇帝 中央官制的演变 秦 三公九卿制 唐 三省六部制 元中书省 明 废丞相 设内阁 清 设军机处 地方行政制度的演变 西周 分封制 秦 郡县制 汉 郡国并行制 元 行省制 选官制度的演变 先秦 世官制 西汉 察举制 魏晋南北朝 九品中正制 隋开始 科举制 宰相制与内阁制有何区别 历史上宰相是皇帝的助手 职责是协助皇帝处理政事 参与国家大事决策 宰相被制度赋予决策权 对皇权具有制约作用 内阁是皇帝的处理国政的助理机构 并无决策权 虽有内阁大学士大权在握的现象 但其权力并不来自于制度 职位 而来自最高统治者的个人支持与信任 一旦失宠 地位便一落千丈 升降 职权大小由皇帝决定 对皇权没有制约作用 二 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一 清朝军机处的设置 1 初设原因 3 特点 适应西北军务的需要 2 职能的演变 协助处理军务的军事机构 辅助皇帝处理军政大事的中枢机构 雍正 1 只能秉承皇帝旨意办事 2 机构简单 人员精干 有官而无吏 办事效率较高 3 地处内廷 外界干扰少 但政治决策易封闭 4 影响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标志着君主专制制度达到了顶峰 二 清朝的密折制 1 目的 加强了皇帝对地方的控制 2 影响 提高了中央集权政府的行政效率 进一步加强了君主专制 回顾一下 秦朝 创立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 两汉 隋唐 元 宋 明 废除宰相制度 设立内阁 清 设立军机处 推行密折制 皇权不断加强 相权不断削弱 中央权力加强 地方权力缩小 发展线索 专制主义中央集权制度从秦朝到清朝产生并延续了两千多年 它对中国社会产生了怎么样的历史作用与社会影响 具有双重性 一方面 它在维护国家统一 社会稳定 抵御外来侵略 组织水利工程 发展社会经济 防止分裂割据 加强民族交流等方面起着积极作用 另一方面 它在思想文化的控制 政治统治的腐败 兵役徭役的无度方面 又起着消极作用 一般而言 在封建社会前期 其积极作用是主要方面 后期 消极作用逐渐增大 尤其是明清时期 明清时期中国封建社会内部已产生了资本主义萌芽 而封建专制主义的强化 却阻碍了资本主义萌芽的发展 束缚了社会生产力 其危害尤为严重 返回 材料一 皇帝 命那些大学士在每一个奏章或案件上 签注意见 写出对该事的分析和应如何反应的建议 甚至皇帝颁发命令的草稿 都一并拟好呈上 当时术语称为 票拟 和 条旨 皇帝即根据这些签注 加以批示 于是 不久之后 大权遂渐渐滑入大学士之手 内阁大学士有数人之多 并不是每一位大学士都可签注意见 必须资格最高 深得皇帝信任的人 此人即世人所称的 首相 首席宰相 但大学士毕竟不同于正式宰相 正式宰相可以单独推行政令 大学士便无此权 他只能依靠 票拟 一一签注意见 来窃弄皇帝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84500吨精细化工新材料、50000吨液体乙酸钠、20000吨复合碳源项目可行性研究报告模板-立项备案
- 河南省新乡市延津县2024年数学九上期末教学质量检测试题含解析
- 四川化工职业技术学院《色彩表现创作实验》2023-2024学年第一学期期末试卷
- 2024年宁夏吴忠三中学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江苏省宜兴市2024-2025学年九上数学期末监测试题含解析
- 甘肃省兰州天庆中学2024年数学九年级第一学期期末质量检测模拟试题含解析
- 2025届内蒙古乌海市海南区数学九上期末调研模拟试题含解析
- 二零二五年度斑马智行WAIC活动议程智能交通解决方案供应商协议
- 2025版能源企业保密保密协议正规范范本
- 2025版抗震堡坎工程包工包料合同范本
- 劳务派遣与服务协议
- 消费者权益保护培训课件
- DB11T 2454-2025 职业健康检查质量控制规范 生物样本化学物质检测
- 贸易公司员工职业操守行为准则制度
- 电气安全基础知识安全培训
- 部门保密培训课件
- 福建省南平市2024-2025学年八年级下学期期末考试数学试卷(含答案)
- 工厂绩效计件方案(3篇)
- 尿路感染多重耐药诊疗与管理
- 电网工程设备材料信息参考价2025年第一季度
- 拆除锅炉施工方案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