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4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文二则 2教案 沪教版课题古文二则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2.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过程与方法:边读边思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会背诵论语 学而篇。2.懂得遇事要敢于实践,抓紧时间不拖拉,在实践中学会本领的道理以及体会学习、生活的快乐和美好。教学重点和难点重点:借助注释、字典把古文译成白话文并初步体会古今义的异同。难点: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教学媒体出示古今义的异同字。课前学生准备读熟古文。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指名背诵上学期教过的古文菊和莲。2.师:中国古代文化是人类历史上最悠久、最灿烂的文化之一,许多名句佳篇为后人广为传颂。3.揭示课题。(1)背诵了古文,你觉得古文和现代文有什么不同之处?学生谈体会。(2)出示学习古文的基本方法: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二、学习第一则古文。导入、读书有三到是议论读书方法的古文,虽然只有4句,但有关点,有说理,层层深入,言简意赅,充分体现我国古文的特点。1.师范读。(边听边用/划出朗读节奏)2.学生试读,分句读。3.对照译文,想一想读书要做到哪三到?4.理解每句话的意思,逐步对照,找找异同。(1)让学生逐字逐句理解意思。“余”就是“我”的意思,“尝”就是“曾经”的意思。(2)把各词的意思组合成句子。“我曾经说,读书要做到三到,就是:心到、眼到、口到。(3)为了表意通畅,再不改变原义的前提下,可以适当调整句式或添加表示连接的赐予。(4)比较译句,哪一句更合适原文?为什么?原文:心既到矣,眼口岂不到乎?译文:思想已经集中了,难道眼会看不仔细,嘴会读不正确? 专心了,就能看仔细,读正确。小蓟:翻译古文时要尽量尊重原文。5.说说整篇古文的意思。读书有三到对你有什么启发?6.指导学生进行背诵。三、用同样的方法,学习第二则古文。1.“学而时习之”学习是一种快乐的事。学习要不断地复习、实践。2.“有朋友自远方来”有朋友从远方来,会很高兴。3.“人不知而不温”别人不了解我,我不怨恨,这才是君子。4.说说整篇古文的意思。读了论语学而篇,你明白什么道理?5.指导学生背诵。四、总结。1.齐读两则古文。2.联系自己的学习生活,说说读书有三到对你有什么启发?3.积累“学习“的名言,熟读成诵。 敏而好学,不耻下问。-孔子 业精于勤,荒于嬉;行成于思,毁于岁。-韩愈 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孔子 立身以立学为先,立学以读书为本。-欧阳修 读完眷属,行万里路。 -刘彝板书设计 读书有三到 眼到 口到 心到 心既到亦,眼口岂不到乎? 论语学而篇 学而时习之 有朋自远方来 不亦乐乎 人不知,而不愠教学效果的反馈 由于本文文字浅显,所以古文的翻译以自学为主。让学生根据注释,或借助字典思考每一句古文的大概意思,不理解的可以同桌讨论,最后请几个学生说给全班同学听,这样既利于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培养,又能使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法,从而提高自学古文的能力。附送:2019-2020年五年级语文上册 古诗三首教案 语文S版教学目标:1、帮助学生理解诗句的意思,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2、指导学生朗读、背诵、默写这三首古诗。3、引导学生学习本课要求会认、会写“吟、瑟”2个生字。教学重点:理解并背诵诗句。教学难点:想象诗句所描绘的画面,体会诗人的思想感情。课时划分:两课时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朗读、理解并背诵望天门山和山行两首古诗。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教学难点:想象古诗描写的意境,体会诗人在诗句中表达的情感。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二、学习望天门山。1、学习诗的前两句:在预习中,你对“天门”和“楚江”有哪些了解?(“天门”指江北的西梁山和江南的东梁山。两山隔江对峙,象一座天设的门户。“楚江”指长江流经旧楚地的一段。)2、设问:想象一下,楚江的“开”与“天门”的“中断”有什么关系?(浩荡东流的楚江冲破天门奔腾而去,天门两山本来是一个整体,阻挡着汹涌的江流。由于楚江怒涛的冲击,才撞开了“天门”,使它中断而成为两座山。)3、读第二句“碧水东流至此回”,你有什么疑问吗?(既然长江波涛之大,竟能冲破天门,为什么这里又写“至此回”?)4、围绕上述问题四人一组展开讨论,可以深入想一想,这句话突出描写的是谁的力量?小结:由于两山夹峙,浩阔的长江流经两山间的狭窄通道时,激起回旋,形成波涛汹涌的奇观。这一句是借水势衬出山的奇险。连起来读读诗的前两句,感受一下“山”的雄姿和“江”的汹涌,两相辉映,这种大自然的杰作令人震撼,要努力通过读表达自己的感受。5、学习后两句。一望:“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再望:“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根据诗句展开想象,诗人李白在远望中看到了什么?(青山、孤帆、太阳)6、自己读读这两句诗,你能体会李白当时的心情吗?(作者这时望到孤帆从远处向天门山驶来,而且在阳光的映衬下,这幅画面很美,令作者很惊喜。)(天门山在太阳的映衬下,也显得更加壮观和神奇。)7、设问:你如何理解诗句中“出”这个字的含义?学习建议:先结合“出”现在的含义和这首诗的意境想一想,作者为什么在诗句中选用这个“出”字?想好之后,把自己的意见说给小组里的同学听,大家一起议一议:看谁的想法有道理?(“出”表示的是动作,在这里,天门山虽然不会动,但作者想象力非常丰富,他认为天门山有情,为迎接远方的来客,它屹立江边,开门侯客。)三、语言创设情境,引领学生吟诵诗句。根据历史考证,望天门山写于年冬天当时正值初冬,北风呼啸,李白身上加了棉衣又上了船,顺江东下,到了长江中游楚国地带的当涂(今安徽省)。这里长江两岸有两座山,隔江对峙,合称天门山,长江碧水东流至天门山附近回旋向北流去。大概是因为天冷的原因,江上的行船并不多,李白望见,有一片孤帆从天边飘来。李白站在船头吟唱望天门山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教师用话音和手势提示学生进入角色,自由诵读古诗。)四、学习山行1、质疑问难:预习中,有没有解决不了的问题?2、订正字音:石径斜(xia)生(sheng)处3、理解难词含义:石径斜:不正,弯曲不直。(教师通过板画,帮助学生想象:诗人面前是一条石头铺成的小路,这小路弯弯曲曲,通向远方。)白云生处:白云形成(出现)的地方,指山的高处。(引导学生翻看书中插图,了解“白云生处”这一特定的位置。4、品读诗句自由诵读,思考:诗人来到山脚下,哪些景物映入眼帘?相机板书: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如果学生提到“二月花”,那么老师引导同学之间互相纠错,帮助学生正确理解诗句含义,明白“二月花”并不是作者此时所见,而是作者脑海中想到的。)5、语言训练:这些景物在作者眼中构成了一副秋山旅行图,你能按照诗句的描写顺序,说说这幅画面的内容吗?(适时纠正学生表达中的语病,说的不全的地方,安排其他同学前来补充。)6、设问:在这些景物中,作者最钟情于哪种景物?从诗句的哪些地方可以看得出来?学生发言,分别阐述自己的观点和理由:(生1:作者杜牧最喜欢的景物是红叶,你看最后一句“霜叶红于二月花。”)师:同样写红叶的诗句,古人也留下不少,如“林间暖酒烧红叶”“红树青。山好放船”,比较而言,杜牧的写法好在哪儿?师生讨论共同体会出:在深秋时节,诗人惊喜地发现,枫叶流丹,比江南二月(南方农历二月鲜花盛开)的春花还要火红,还要艳丽。诗人运用比较的写法,写出了这时的秋天像春天一样充满活力,透过“霜叶”作者感受到了山林热烈的、生机勃勃的景象。(生2:从“停车坐爱枫林晚”也能看出,诗人为了停下来欣赏艳丽的红叶,竟然顾不得驱车赶路。)引导学生入境入境地读:同学们体会得真不错,“停车坐爱枫林晚”一句鲜明地表白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之情,而“霜叶红于二月花”一句将作者对枫叶的喜爱、赞美之情表达得更加淋漓尽致,以致作为名句千古流传。请同学们带着自己的理解与体会,放声诵读,力求读出诗句中的那份真情。追问:那前两句描写景物特点与作者情感表达又有什么关系呢?请同学们围绕这个问题,发表自己的看法。(前两句描写的景物很美,如山的连绵,小路的弯曲以及“白云生处有人家”的虚虚实实,但尽管如此,作者最爱还是枫叶,所以说,前面景物的描写是为下面的第四句作铺垫的。)7、小结:这首诗中,作者杜牧用惊喜的目光把“寒山、石径、白云、人家、枫林、霜叶”统摄起来,构成了一伏秋山旅行图,再加上“上”“生”“停车”这些动态描写,以及以“爱”为核心的情感表达,使这首诗情景交融,令人百读不厌。最后,让我们再次诵读,以求尽快地把这千古传诵的诗篇积累下来吧!五、作业抄写、背诵两手古诗。六、板书望天门山山行(唐)李白(唐)杜牧天门中断楚江开,寒山石径碧水东流至此回。白云人家两岸青山相对出,枫林孤帆一片日边来。霜叶 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学习暮江吟,理解诗句的意思,了解诗所描写的景色。2、有感情地朗读、背诵暮江吟,感受自然美和语言美。教学重点:理解诗句意思,体会意境。教学难点:同“重点”。教学过程:一、复习旧知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又积累了两首古诗,我们一起背一背,好吗?在背的过程中,我想同学们的脑海中一定出现了诗中描写的画面。的确,一首好诗就是一幅美丽的画。今天,我们再学习诗人白居易的一首很有名的七言绝句,看看他带给我们的又是一幅怎样的图画?二、导入新课1、解题导读。(1)板书题目:暮江吟(2)同学们看看老师写这个“暮”字,上面是个草字头,下面是个日。有人知道这个字的意思吗?(“暮”指傍晚,太阳落山的时候。) (3)对,从诗题中看出了时间,还能看出什么呢?读读诗题,强调“吟”的读音。(4)什么是“吟”呢?请你们从老师的读中体会体会。(教师范读)谁体会到了?(生1:“吟“是有感情。生2:声音大。生3:“吟”就是有节奏) (5)对了,有节奏。下面,我们就一起有节奏的把这首诗读一读吧!(在事先板书好的诗句上,加上表示停顿的间隔线。)2、自主学习,合作解疑(1)请同学们充分利用书中的注释和手中的字典、资料,自学这首诗,遇到疑惑的地方,自己解决不了,就在书上作好记号,我们一会儿讨论解决。学生静心自学)(2)现在,哪位同学愿意跟大家说说自己学习后的收获?(学生纷纷发言,预计学生借助注释能读懂诗句的大致意思,在学生的发言的过程中,教师再予以深入的点拨和讲解。)3、反馈学习情况。(1)一道残阳铺水中,A生初步理解后,师追问:“一道”是个数量词,我们现在常常说一道彩虹,一道光束,为什白居易在诗中说“一道残阳”呢?(说“一道残阳”是因为“残阳”指的是西沉的红日发出的光。)B讨论:“铺、照、射”有什么不同?(通过引导学生品味词义的不同,准确理解:“铺”字说明阳光几乎是贴着地射过来的,恰到好处的照应了“残阳”的特点。进一步体会诗人用词的精妙。)C是啊,秋天的夕阳光线柔和,平缓的铺在江面上,给人以亲切、安闲的感觉,你能把这种感觉读出来吗?(学生自由练读。)(2)半江瑟瑟半江红。A补充讲解:瑟瑟,本是珍宝名,它的颜色是绿的,因此借它来指碧绿色。始终是用来形容背阴处江水的碧绿色。B共同探究:诗人说,“半江瑟瑟半江红。”,是说江水一半绿色,一半红色吗?江水颜色的不同,真的界限那么清楚吗?这个“一半”应该怎样理解?C情境中诵读: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想象着“一道残阳铺水中,半江瑟瑟半江红。”的景象,可以加上手势,美美得吟诵起来吧!(3)可怜九月初三夜,露似真珠月似弓。A设问:这两句诗中,哪些字、词的用法和含义与现在不同,在理解的过程中我们要认识到?(可怜可爱)(真珠珍珠)B如何理解这两句诗的含义,用自己的话连起来说一说。(帮助学生把自己理解的意思表达准确,在语序和语句的完整性方面要尤为注意。个体学生说,大家听,并及时予以纠正和适度表扬,在训练中提高学生的理解和表达能力。)C参考说法:更让人爱怜的,是九月初三凉露下降的月夜;滴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安全培训救人课件
- 安全培训效果资源评价课件
- Imipramine-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广东汕头大学医学院教务处医学教育拓展项目教辅人员招聘1人模拟试卷及答案详解(全优)
- 2025河南新乡市延津县审计局招聘辅助审计人员5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答案详解(典优)
- 2025江苏无锡科技职业学院招聘高层次人才23人(长期)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及一套答案详解
- 2025年毛发化学品:洗发精项目建议书
- 2025年电子、通信产品及软件批发服务合作协议书
- 2025年枣庄市市直公立医院公开招聘备案制工作人员(141人)模拟试卷完整答案详解
- 老师对我的一次鼓舞力量作文4篇范文
- 在LabVIEW中利用ActiveX读取Excel数据
- 胸痛单元建设汇报(自行添加医院照片)
- 如愿二声部合唱简谱文档
- GB/T 3452.5-2022液压气动用O形橡胶密封圈第5部分:弹性体材料规范
- GB/T 6075.1-2012机械振动在非旋转部件上测量评价机器的振动第1部分:总则
- 医务人员医德考核登记表
- 水资源现状课件
- 卫生政策学之政策方案研制
- 新北师大版四年级数学上册《线与角》练习题(含答案)
- 弓形虫演示教学课件
- 临时用电安全教育培训课件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