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专题学习:古代诗歌鉴赏之抒情方式(教师版)班级: 学号: 组 号 姓名: 课型:古代诗歌专题课 课时:1课时 执笔:周雨连学习目标:1、 辨别古代诗歌中常见的抒情方式2、学会鉴赏常见抒情方式的方法学习过程:一、预习导学(一)分析下列框架图,初步理解并掌握古诗词抒情方式的知识点。直抒胸臆直接抒情 zhishuxiongyi 抒情方式 借助自然景物抒发内心的感情。借景抒情shushuq(不借助中间事物) (融情于景)间接抒情借助某一事物具有的特征,来表现自己的志向、情操等。托物言志uyan(借助中间事物) 注意区分:1、借景抒情与托物言志的区别区别一:借景抒情借助于对客观景物的描写,抒发的是情感,表现的是情绪,是喜、怒、乐、哀、愁;托物言志是指诗人通过描写的物来表明自己的志向、抱负、情操、品质、爱好、愿望、要求等。区别二:在具体的诗中借景抒情的“景”是指自然风景,而不是某种物品,而托物言志一般只围绕一个物来写(写该事物的特点和遭遇),且“物”常常是一些具有象征意味的客观事物。(二)辨别下列四首古诗用了直接抒情?还是间接抒情?1、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2、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 )3、芳树无人花自落,春山一路鸟空啼。 ( )4、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 )(三)辨别下列两首古诗用了借景抒情?还是托物言志?1、马致远天净沙秋思: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2、于谦石灰吟:千锤万击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全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 ( )(四)鉴赏下列两首古诗题1: 天净沙秋思 马致远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西下,断肠人在天涯。 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赏析。(4分)答:借景抒情。描绘了枯萎的藤蔓,垂老的古树,黄昏时的乌鸦,扑打着翅膀,落在光秃秃的枝桠上。纤巧别致的小桥,潺潺的流水,低矮破旧的几间茅屋,愈发显得安谧而温馨。荒凉的古道上,一匹消瘦憔悴的马载着同样疲惫憔悴的异乡游子,在异乡的西风里踌躇而行。夕阳渐渐落山了,但是在外的游子,何处是归宿?家乡在何方?念及此,天涯漂泊的游子怎能不愁肠寸断!营造出一幅苍凉的意境/画面,表达了诗人羁旅在外的思乡、愁苦和孤寂之情。此散曲是由“枯藤”“老树”“昏鸦”“小桥”“流水”“人家”“古道”“西风”“瘦马”“夕阳”、断肠人”等十一个意象组成。表达了一个沦落天涯的孤独旅人的落寞、寂寥、怀乡的。 题2: 画菊 郑思肖花开不并百花丛,独立疏篱趣无穷 。宁可枝头抱香死,何曾吹落北风中。批注:元兵南下,郑思肖上疏直谏,被拒不纳,痛心疾首隐居苏州,宋亡后,他改字忆翁,以示不忘故国。问:这首诗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赏析。(4分)答:托物言志。诗人刻画了宁可在枝头枯萎也不愿意飘落风中的菊花,以菊花来自比,寄托了自己宁死不屈,坚守民族大义的高尚气节。 郑思肖,南宋末为太学上舍。元兵南下,郑思肖忧国忧民,上疏直谏,痛陈抗敌之策,被拒不纳。郑思肖痛心疾首,孤身隐居苏州,终身未娶。宋亡后,他改字忆翁,号所南,以示不忘故国。他还将自己的居室题为“本穴世界”,拆字组合,将“本”字之“十”置于“穴”中,隐寓“大宋”二字。他善画墨兰,宋亡后画兰都不画土,人问其故,答曰:“地为人夺去,汝犹不知耶?”郑思肖自励节操,忧愤坚贞,令人泪下!他颂菊自喻,倾注了他的血泪和生命!二、学习研讨(一)设情景,导新课 中国诗歌源远流长、浩如烟海,/不同的诗人会用不同的抒情方式表达自己内心最真挚的情感。/那么,古代诗歌的抒情方式有哪两种?(二)展古诗,辨方式1、抽生展示(三)品诗句,觅方法 (师生共同总结)2、展示学生的预习成果,归纳鉴赏抒情方式的基本方法师:同学们反映的问题在于思维上有跳跃,手法和情感中间本来是有联系的,而在这个过程中,缺失景物及景物特征的概括,氛围的营造。师:大家所缺失的是托物,物是什么+具有怎样的特点,物与人之间什么关系?预设鉴赏的基本步骤:1、明手法分析所运用的手法;2、阐运用结合诗句阐释是如何使用这种抒情方法?3、析效果分析此手法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效果/指出表达的作用?预设鉴赏的语言格式PPT:师:板书:明手法,阐运用,析效果。我们一起来回忆一下答题步骤答题步骤一定要循序渐进,准确格式;但鉴赏诗歌不像做数理化那样去硬套公式,也应该有诗意化的表达与补充。13-14分钟(四)析诗文,试身手师:下面咱们就用习得的方法去鉴赏著名诗人李商隐“滞留他乡,思念妻子”之作隐居。 温馨提示:根据老师给的鉴赏要求有层次地去思考。题1: 端居 李商隐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注】这是作者滞留异乡、思念妻子之作。端居:闲居。素秋:秋天的代称。红树:暮秋特有的景象。问:这首诗的三、四两句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赏析。答:是借景抒情。诗人描绘了“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等景象,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现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诗人远别家乡和亲人,时间已经很久。妻子从远方的来信,是客居异乡寂寞生活的慰藉,但已很久没有见到它的踪影了。在这寂寥的清秋之夜,得不到家人音书的空廓虚无之感变得如此强烈,为寂寞所咬啮的灵魂便自然而然地想从“归梦”中寻求慰藉。即使是短暂的梦中相聚,也总可稍慰相思。 三、四两句从室内的“空床”移向室外的“青苔”、“红树”。但并不是客观地描绘,而是移情入景,使客观景物对象化,带上浓厚的主观色彩。寂居异乡,平日很少有人来往,阶前长满了青苔,更显出寓所的冷寂。红树,则正是暮秋特有的景象。青苔、红树,色调本来是比较明丽的,但由于是在夜间,在迷蒙雨色、朦胧夜月的笼罩下,色调便不免显得黯淡模糊。在满怀愁绪的诗人眼里,这“阶下青苔与红树”似乎也在默默相对中呈现出一种无言的愁绪和清冷寥落的意态。题2: 白梅 元王冕冰雪林中著此身,不同桃李混芳尘。 忽然一夜清风发,散作乾坤万里春。问: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抒情方式?请简要赏析。答:托物言志。借对白梅耐寒、高洁的形象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坚持理想操守,不与世俗同流合污的思想感情。师:个人展示+其余评价以画梅花著称,出身贫寒,白天放牛,晚上挑灯读书,满腹经纶,多才多艺,但他屡试不第,又不愿意巴结权贵,于是决意功名利禄,归隐山中,卖画为生。补充:问:古人在谈到诗歌创作时曾说“作诗不过情景二端”。请从情和景的角度来赏析这首诗。问:这首古诗主要运用了一种什么表现手法?试简要分析。问:这首诗的某些诗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问:这首诗歌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表达了怎样的思想感情?1-2分钟小结所获。师:美好的时光总是短暂的,轻叩诗歌的大门,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轻叩诗歌的大门,让我们徜徉在诗歌的花园中,让生活充满诗意,让诗歌陪伴我们一生!三、课后巩固(一)鉴别下列诗歌分别属于哪种抒情方式?1、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 寓情于景 )2、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 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借景抒情 )3、蝉虞世南:垂緌(ru)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ji)秋风。( 托物言志 )(二)请赏析下列诗词的抒情方式 题1: 武夷山中 谢枋得十年无梦得还家,独立青峰野水涯。天地寂寥山雨歇,几生修得到梅花?问:“天地寂寥山雨歇”一句对表情达意有什么作用?请简要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2024-2025学年化验员考前冲刺练习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突破训练】
- 2025年法律硕士考试黑钻押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粮油食品检验人员考试历年机考真题集及答案详解(夺冠系列)
- 2024自考专业(人力资源管理)题库试题附参考答案详解【综合卷】
- 医院三基考试全真模拟模拟题(预热题)附答案详解
- 自然选择的证明课件
- 教师招聘之《中学教师招聘》高分题库附参考答案详解【轻巧夺冠】
- 自然保护区课件
- 2024-2025学年中级软考高分题库及答案详解(易错题)
- 2025自考专业(法律)考试综合练习及完整答案详解(全优)
- 智能控制技术发展前景分析
- T-CCASC 0043-2024 氯碱工业数字化车间建设指南 电解
- 2024年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招聘真题
- 国企纪委面试题目及答案
- 卡西欧 fx-991CN X 科学计算器使用说明书
- 排污许可条例培训课件
- 婴儿配方奶粉管理办法
- 政务摄影培训课件模板
- 快递行业包裹分拣操作流程模拟题
- 2025年新疆中考数学试卷真题(含答案解析)
- 中央厨房体系管理制度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