鸭的养殖技术.doc_第1页
鸭的养殖技术.doc_第2页
鸭的养殖技术.doc_第3页
鸭的养殖技术.doc_第4页
免费预览已结束,剩余1页可下载查看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鸭的养殖技术1 鸭场建设(1) 鸭场场地的选择1. 场址选择:鸭场应选择在略为偏僻的地方,附近应有清洁的水源并远离铁路、机场、干线公路、屠宰场、畜禽产品加工厂、农药厂、居民生活区等。但又要邻近交通方便处,以便饲料和产品运输。2. 地势和土壤:鸭场应选择在地势高、干燥背风、向阳的地方,向南或向东稍倾斜,要有一定缓坡以便排水;切忌在低洼潮湿之处建场;最好是沙质土壤。3. 水源: 应紧靠河流、水塘、湖泊等,最好是流动水,如缺少水源或水源污染严重,则应在鸭舍前的运动场上,砌一个人工浅水池,池深0.3-0.5米,引净水入池,池边应缓坡。2 鸭场的布局(1) 场区规划 养殖场由生产区、辅助生产区、行政管理区、生活区和污水区五部分组成。1. 生产区:孵化室、育雏室、育成鸭舍、产蛋鸭舍、肉鸭舍等。2. 辅助生产区:饲料库、饲料调制库、蛋库、兽医室、消毒室、更衣室等。3. 行政管理区:门卫传达室、进场消毒室、办公室、会计师、水电房等。4. 生活区:宿舍、食堂、浴池等。5. 治污区:病鸭、死鸭及粪污处理区。(2) 场区道路布局 在不影响饲料、产品运输的情况下,尽量少开设道路。场内净、污道路进出口应分开,互不交叉,净道主要是运输饲料和生产用品的道路,污道是运输病鸭、死鸭、淘汰鸭、粪便及废弃物的道路。3 场舍建筑要求(1) 对鸭舍环境卫生的要求1. 保温隔热性能:鸭舍必须具备良好的保温隔热性能,这对于育雏舍会更为重要。2. 通风性能:鸭舍采用自然通风或机械通风,以排除舍内污浊的潮湿空气或在夏季降低舍温。3. 地面防潮与抗消毒性能:不论采用何种饲养方式,舍内地面应具备不渗水、易清扫和抗各种消毒方式的能力,常采用的水泥地面成本虽高,但有利于清洗消毒和卫生防疫。地下水位高的地区,为防止地下潮气上升,可在铺地面前先铺一层油毛毡、塑料布或沥青,以保持地面干燥。4 鸭的饲养管理(1) 从信誉较好的种禽场引入健康的鸭苗要从正规种鸭场引进鸭苗,不要图便宜随便购入,同时应尽量避免从多处购鸭苗。(2) 适时饮水和开食先饮水 在饮水中加入适量0.1%Vc或5%葡萄糖,不但能促进胃肠蠕动,清理肠胃,加速剩余卵黄的吸收,还可增进食欲,减轻应激。后开食 开食时间控制在出壳后14-24小时之内,少喂勤添,每天6-8次,夜里加喂1-2次,每次六七成饱。(3) 适宜的温度与湿度适宜的温度:温度适宜,鸭吃料、饮水活跃,不挤堆,行动灵活、毛色鲜亮。1-3日龄 33-35 4-6日龄 30-307-10日龄 25-30 11-15日龄20-2516日龄后可根据季节、气温逐步减温至自然温度。相应的湿度:育雏舍初期相对湿度应保持在60%70%,随着日龄的增加,湿度维持在50%55%。(4) 适时调整鸭群的密度并通风换气合理的密度 根据饲养方式、日龄和季节确定合理的饲养密度。1周龄20-25只/m2 2周龄10-15/m2 以后8-10只/m2适时通风换气 合理的通风换气,可以保持舍内空气清新,排除室内多余水分,保持禽舍干燥清洁。(5) 疫病的预防与控制1. 平时防疫:加强饲养管理搞好卫生消毒工作外来人员未经批准不能进入鸭舍实行“全进全出”的饲养制度2. 免疫接种 制定一个切实可行的免疫程序,做好鸭瘟、鸭病毒性肝炎、鸭传染性浆膜炎、禽流感病毒的免疫。3. 供给全价营养饲料 预防产生营养性疾病,饲料品种单一、营养不足或缺乏,易引起各种营养缺失症。要选择大厂家、知名品牌的饲料。5、 环境保护粪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