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6-17上期末语文质量分析.docx_第1页
16-17上期末语文质量分析.docx_第2页
16-17上期末语文质量分析.docx_第3页
16-17上期末语文质量分析.docx_第4页
16-17上期末语文质量分析.docx_第5页
全文预览已结束

下载本文档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2016-2017学年度上学期期末八年级期末语文质量分析 任课教师:于和伟 王然 时 间:2017年1月 学 校:榆树中学20162017学年度八年级(上)语文质量分析榆树中学一参加考试学生成绩基本情况简述: 八年级共有学生87人,参加考试人数87人,其中及格率是73.56优秀率是36.78%。从考试成绩看,十分不理想。本次质量分析抽出样卷50份。以下是对本次考试情况的具体分析。班级班级人数总分平均分及格人数及格率%优秀率各分数段情况1009089-8079-7069-6059-5049-4039以下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人数%8144301568.523170.4631.81715.901227.27818.1849.09511.3636.81511.368243309371.933376.7441.861432.56613.95613.95716.28613.9524.6524.65合计87610870.216473.5636.782124.141820.691416.091112.641112.6455.7578.05在县教育部门的大力支持下,本次考试在学校领导的重视下,在老师学生的积极配合下,顺利完成。本次考试的试题分为三类,包括积累与运用、阅读和写作。积累与运用部分考查了学生对字词音、形和义的识记和理解、判断和运用。综合性学习及名著导读的掌握情况,古诗词的背诵默写及理解情况。 阅读包括课内文言文和课外文言文的比较阅读、记叙类阅读、说明类阅读。作文是半命题作文。本套试卷内容比较丰富,重点比较突出;较能把握住时代的脉搏,抓住了教材中的重点篇目,与学生的生活比较贴近,较容易被学生所接受。二、逐题分析第一题 积累与运用。(30分)1 测的目的与要求:考查学生对字音、字形、词语运用、修改病句、文学常识、名著知识、诗歌鉴赏、语言的综合运用、古诗文的理解与默写等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考试范围比较明确,考查了较多方面的知识,重点比较突出。 成绩统计(样本50份):题号样本人数平均分得分率满 分及格0分人数%人数%人数%一502066.67002550002 取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今年的学生由于对学习的兴趣急剧下降,在各题的回答上都有以空白出现的现象。所以低分的出现就不足为奇。但个别的好学生还是以比较高的分出现了。以下是对各题的分析。第1小题考查学生对汉字的字音的掌握。学生掌握的较好,成绩比较理想。第2题字形识记和辨识能力很糟。B项中的“情郁于中”的”中”字C项中的“制”字学生全部错误,这让老师、很是挫败。第3题是考查词语的运用。大部分学生能根据词语的意思正确选择。第4题关于病句的选择题。学生的修改病句的能力还是较强的,所以此题得分较好。第5题是文学常识的选择。此题由于平时复习很仔细。所以此题成绩还算理想。但也有学生在最基础的知识点上栽跟头,对戴圣的朝代竟然误判,不能理解。第6题 是对课外名著的阅读的 考查,A项和B项对学生的考验很大,如果没有真正的阅读是不易判断的。 第7题是诗歌鉴赏。对使至塞上一文的理解和赏析理解还算透彻,除个别学生失误外,其他学生都能够正确选择。 第8题是语言实践运用题,对倡议书的书写不是很熟悉,所以完成不完美。第9题是对文言诗文的背诵默写和理解及对文言课文的内容的掌握情况。因此题不用动脑,只是书写,所以此题完成较好。但对于平时不愿意下功夫记忆的学生也是致命的。 第二题 阅读。(40分)1检测的目的与要求:第一个阅读是文言文部分,考查学生对文言实词和虚词的考察 、句子翻译、内容的概括及对课内外文言文内容的理解与概括。包括对课内和课外两部分文言文的考查,题型设计较实在。现代文阅读,所选篇目是课内外阅读。记叙类选文主要考查学生对选文内容的理解和概括。对语句的阅读理解及分析能力。对文段的描写方法的判断作用的考查。说明文类选文重点是有关说明文的内容、说明方法及说明语言的分析和理解运用的考查。成绩统计(样本50份):题号样本人数平均分得分率满 分及格0分人数%人数%人数%二5028702103876003 得的成绩和存在的问题:绝大部分同学的文言文阅读中反应出学生对内容的概括和分析能力一般,对常见的文言实词的掌握和运用不好,灵活运用能力不高,导致文言词句释义不够恰当准确。也影响了判断和翻译。其中第10题的由于答题卡混乱,学生答题效果不理想,同时这也说明学生的文言词汇的积累和运用能力不高。第11小题学生对文言语句的翻译不够准确,学生对课内文言文的语句掌握不好, 不能准确完整的翻译这个句子。所以此题大部分学生不能完全得分。其中第2小题的翻译由于是课外的文言语句,学生只要有一个关键词语把握不住就会扣分,所以得分情况更为不好。 第13题问题设计很好,是课内与课外文言文的综合分析,但是学生回答的时候不够全面,对问题分析理解不够深刻,不能准确的把握知识点;更甚的是不会把平时的知识灵活应用。记叙类选文中的问题看似平淡实则暗藏玄机,15题的考察学生对描写方法的把握,部分学生漏答误答。16题考察学生对重点语句的赏析,两个问题给了三个得分点,大部分学生没有完整作答,由于不完整导致扣分。说明类选文中有得有失。19题概括选文内容时不能纵观全文,内容不全面不完整,扣分较多。20、21题,因为是基础题型,学生得心应手,得分很高。第三题 写作(30分)1.考查目的和要求: 本次试卷是命题作文,较贴近学生学习生活体验,调动了学生的积极性,考查了学生的写作能力等。2 .成绩统计(样本50份):题号样本人数平均分得分率满 分及 格0 分人数%人数%人数%三50248091850100003. 取得成绩和存在问题: 绝大部分学生能就平时积累和平日写作,写出自己的亲身经历,表达出真情实感,把语文学习应用到写作中去。但个别同学写的作文内容太空洞,特别是对文题的理解不到位,不能从题目出发寻找材料,确定主题。有的学生字迹太草,在这方面还有待加强。另外对“从此,我不再-”这一主题的理解不好,没有体会出这个题目的内涵和深意,所以对作文主旨的表达和阐述没有到位,有点肤浅,甚至又跑题的错误。出现零分现象是学生态度的真实体现,这是教师亟待面对的问题。三、综合分析取得的成绩及原因:基础知识掌握较好,特别是文言方面的基础知识,学生有了一定的积累。作文成绩较为理想。原因 部分学生基础较好,理解运用能力强。 考试之前进行了比较全面系统的复习 对差生长期地辅导,从未放弃。2. 存在问题及原因 部分学生对字音、字型掌握不够扎实。 学生阅读题答的比较差。课外阅读学生都感觉很困难,不适应。原因是对试题的理解不好,难度较大,平时训练的也不够,双方面原因造成成绩很不理想。个别不及格及零分现象,原因是他们基础差,学习兴趣不浓,还有学习习惯不好,书写太差。3. 教学工作的思考及改进教学的措施和建议面对此套试卷有些惭愧,平日里要继续加强基础知识和阅读训练。措施:提高自身素质,多学习理论知识,多实践 ,达到学以致用。优化课堂教学,改进教学方法。 注重学法指导,灵活运用知识。 既重视尖子生能力培养,也重视差生基础知识掌握。从学生对阅读的兴趣出发,培养学生阅读能力和兴趣,以此加强学生的作文的兴趣和能力。建议: 多提供一些配套习题。 多开展既实用又灵活的示范课。除期末外也能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