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已阅读5页,还剩12页未读, 继续免费阅读
版权说明:本文档由用户提供并上传,收益归属内容提供方,若内容存在侵权,请进行举报或认领
文档简介
生态文明牧口常三郎与梅棹忠夫之比较研究 摘 要:日本工业化之始,牧口提出地球是人类的教育者、启蒙者、领导者和安慰者,是人类幸福的源泉,人类应保护环境,与自然共享幸福。工业化成功之时,梅棹又提出文明的生态史观,用生态环境来解释日本和西欧为什么能率先进入工业文明。他们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为认识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的演进,特别是对世界各国的现代化建设,提供了一个崭新的视角。? 关键词:牧口常三郎;梅棹忠夫;生态文明;文明的生态史观 ? 1牧口常三郎是日本明治维新时期成长起来教育改革家,创价学会的缔造者。在日本迅速步入工业化之始,1903年在其人生地理学著作中,系统地阐述了他的生态文明思想。认为“自然界是人类的教育者、启蒙者、领导者和安慰者,强调人与自然环境的平等交往对提升人的生活和人格的重要作用”,1提出自然地理环境是日本走向成功的首要因素。? 梅棹忠夫是二战后日本享有盛誉的生态学家,在日本工业化成功之时,1957年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首次提出“文明的生态史观”。他用生态环境来解释日本和西欧为什么能率先进入工业文明,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历史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牧口和梅棹的生态文明观冲击了其他地区和国家只有模仿西方才能走上现代化道路的思维,凸显了各国自然地理环境和文化与现代化的关系,使我们更加关注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文明教育在国家现代化转型中的作用,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 一、牧口常三郎的生态文明思想? 1903年牧口常三郎在其人生地理学中,采用了一个有远见的生态学视角,建议人类开展与自然的对话,认为人类作为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与自然是一种相互依存、相互交往的关系。在其著作中,始终是用人与自然互动的视角来阐述他的生态文明思想。? 第一,尊重自然,与自然平等交往。牧口认为应该把动物、树木、河流和岩石等,都当成自身的一部分而替它们设身处地地着想。应该努力从自然的观点来看待我们与周围世界的联系,只要我们真诚地走近自然,寻找到与自然的亲密关系,自然就会欢迎你、鼓励你和支持你,最后向你展现她的精神本质,你们将开始一种永恒的友谊。2? 第二,立足乡土,胸怀世界的环境观。牧口认为相互依赖是人类需要经历和必然经历的过程,眼光只局限于我们自己的世界是愚蠢的。但故乡具有神秘的力量,一个去游四海的人最大的思念莫过于对故乡的思念。然而是故乡是随着人的活动范围而不断扩大的,故乡可能是一个国家或一个民族,从宇宙的角度来看,故乡就是我们赖以生存的地球。虽然我们的目的是理解整个世界、改造世界,但我们出生的乡土是观察世界的基础。3? 第三,合理地利用自然,保护环境。牧口认为人类社会的发展不是抽象的,它必须合天时、因地利,不同的自然条件对社会发展有不同的影响,强调可以根据不同的自然条件兴办实业,发展相应产业,谋求社会和国家的强盛。4但是人类和地球的关系非常复杂,这种关系渗透到我们所做的每一件事,影响着我们人生经历的各个方面,我们如果忽视这种关系会产生了很多的问题。5不但会破坏环境,而且会危及人类自身。? 第四,自然塑造人格,提升道德。牧口认为自然是人类生命和精神之源,故乡的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带给我们最直接的经验,使我们产生同情、亲善、友谊、仁慈、忠诚和质朴之心。自然界令人惊异的纷繁复杂的各种现象,融洽、平衡、保持一致地存在着,观察和感受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会激发我们的情绪、情感。我们会感动,精神会得到净化,变得纯洁。对自然界的这种美丽和谐之感会对我们的道德生活产生影响。自然界是我们的教育者、启蒙者、领导者和安慰者。我们生活的快乐与自然界有很多密切的联系,并取决于与自然界亲密的程度。人类在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中,个性变得稳定,道德日趋成熟,有助于培养人的身心和人格。6? 第五,敬畏自然。牧口认为复杂多样的大自然,存在着和谐、对称以及普遍的规律,宇宙孕育了人类,而人类只是宇宙众多事物中的一员,当我们认识到这个宇宙及宇宙中众多的事物超出我们的理解和想象范围时,我们感到自己非常渺小,能力有限,不知不觉中,我们的心中就充满了对大自然的尊敬和敬畏。7? 第六,生态环境与文明的发展息息相关。牧口认为日本和英国气温适度和四季更替,这些岛国不但适宜物质生活,而且还适宜精神生活,多变和温和的气候激发并培养发展了人的精神。英国从欧洲大陆接受文明的影响,但是,作为一个民族他们很快就超过了曾经给予他们影响的欧洲大陆。日本也是如此,而大陆国则不易接受外来文化的影响。因此尽管岛民开始时受激发比较慢,一旦醒悟就会发展很快,英国和日本的成功应该归因于它们是岛国。8半岛是独立文明的产生地,希腊、意大利半岛产生了希腊、罗马文明,阿拉伯半岛基督教的产生,印度半岛佛教的产生和中国山东半岛儒家学说的产生等。9? 一个多世纪以前,日本刚开始快速进入工业化,牧口就敏锐地观察到可能带来的环境问题和道德问题,他想通过人生地理学中的理念,来改变当时日本落后的教育现状,同时,希望用他的环境教育思想来解决社会问题。? 最后,牧口从生态学的视角,从生态环境与文明发展的关系做出推断:未来世界文明的先锋,将是英国、美国和日本三个国家,世界通过人道主义竞争形式获得发达文明的梦想能够实现。10? 二、梅棹忠夫的“文明的生态史观”? 梅棹忠夫1957年发表文明的生态史观序说一文,因首次提出“文明的生态史观”而名声鹤起。他从生态学的角度考察历史和人类文明的演进。? 梅棹以欧亚大陆作为考察对象,将欧亚大陆划分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包括日本和西欧,其他地区属于第二区域,可以划分为中国世界、印度世界、俄国世界、地中海或伊斯兰世界四大集团。在人类文明从农耕社会向工业社会的演进中,从世界范围来看,第二区域曾经最早创造出灿烂农业文明却大大落后,西欧和日本脱颖而出,率先步入工业社会。11? 梅棹用生态环境来解释日本和西欧为什么能率先进入工业文明。他认为,第二区域是人类文明的发源地,而第一区域地处中纬度地区,气候温和,雨量适度,土地生产能力高,但在早期历史中,由于被森林所覆盖,难以产生出高度的文明。所以,第一区域是作为野蛮落后的民族开始自己的历程的,从第二区域引进文明。不过,第二区域气候干燥,属于干旱地带,常常受到来自沙漠地带游牧民族的侵袭,遭受到毁灭性的打击。于是,这一区域的历史就表现为建设和破坏无休止地反复交替的历史,造成第二区域的落后。相比之下,第一区域地处欧亚大陆的边缘,中亚的暴力破坏没能影响到这里。当暴力临近之际,它已经具备了抵抗的能力。随着技术力量增强到一定程度,这一区域凭借优越的生态环境可以迅速成长为较高程度的文明。12? 梅掉文明的生态史观,主要是从生态学的原理,论证在地球上遥遥相对的西欧与日本“朝着同一方向发展和进步,并最终实现了所谓平行进化的过程”。13这里,梅掉要论证并强调的是日本文明与欧洲文明的“平行”发展的概念。他认为“在这个地球上的日本文明,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西方文明之外的具有独特性质的文明”。14当然并不是仅仅论证日本文明是与西欧文明平行发展的这种观点,其立意在于,日本文明也就成为独立于欧洲文明以外的一种文明形态,也就是说,即使没有西方文明的东渐,日本也将在自己文明的自然发展中实现现代化。那么,从这个意义上,近代化即西方化的观点也就无立足之地了。反过来讲,所谓西方文明也并非一种普世文明,而只不过是一个独特的文明罢了。文明本来就是多元的,西方以外的国家、民族也就没有必要、没有理由仅仅以西方文明为价值标准或追赶目标。同样的道理,梅掉也反复告诫以日本模式追求实现自身现代化的国家注定要失败,其理由在于各民族自然环境、文化传统的差异性。? 三、牧口的生态文明思想与梅棹生态的文明史观之比较? 牧口在日本步入工业化之始,梅棹在工业化成功之时,正好相隔半个世纪,两人都从生态学的视角来审视日本和世界文明,创造性地建立起他们自己独特的理论系统,他们的理论皆以世界舞台为背景,反映日本人对本民族文明的态度和当时的社会状态,两者既有联系又有很大的区别。? (一)牧口和梅棹都认为独特的生态环境是日本率先现代化的首要因素? 牧口和梅棹的生态文明思想,既有其历史的连续性,又有其历史的特殊性。对他们思想的比较,不能不联系到福泽谕吉,众所周知,福泽谕吉是明治维新时期启蒙思想家,他的文明观把西洋文明作为当时人类的最高文明形态,倡导“脱亚人欧”论。为了赶超先进文明,甚至可以不计手段,诉诸战争。其思想对狂热的军国主义思潮的形成和发展等起到了提供某种理论依据和推波助澜的作用。对日本社会发展的历史进程,产生了深刻而巨大的影响。可以说牧口和梅棹都是对福泽在日本社会形成的文明观和军国主义思想的反思和反动。? 福泽所处的是日本面临深刻危机的特殊历史时代,思想渊源来自于对中华儒家文化的深刻反思,对岛国的危机意识,及对西方文明崇拜,是对日本文明缺乏自信的表现。但由于明治维新成功,日本在二战后的迅速崛起,日本人的民族自信心大为增强。其社会思潮逐步转向日本文明的独特性和独立性。作为思想、文化之载体的知识阶层,尤其是作为他们思想成果集大成者的所谓“文明论”,就是这种思潮的反映,牧口和梅棹就是这种思潮的代表人物,他们对西洋文明和日本文明以及二者关系的认识,与福泽的观点,可以说大相径庭。? 牧口的文明观简而言之是“岛国文明后发论”。他反对战争,反对军国主义,主张通过人道主义的竞争来完成世界文明的进化,由于坚持其理想而被捕入狱,73岁死于狱中。根据他的生态文明观,以人类和地理环境交往的视点来审视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深信不通过战争,建立起人道主义竞争的世界,日本依托其固有的岛国生态环境优势,同样可以成为一个现代化国家。在日本当时的社会背景下,牧口的思想不可能成为主流,但他看到了日本通过和平的方式实现国家现代化的可能性,梅棹“生态的文明史观”就是他这种思想的继承和发展。? 梅棹“生态的文明史观”另一原因是其在南亚等国的考察,直接原因是由于汤因比访日,汤因比的历史观认为“文明是对挑战的应战”。作为回应梅棹发表了其独创的世界史观。梅棹的历史观实质是自牧口以来,日本社会认为其强盛是因为独特的地理生态环境,这种非主流思想,随着日本的崛起,变成主流思想的过程,是对日本现代化的原因作出日本式的解读,同时也是审视世界文明进化新的历史视角。? 两者的区别是:牧口仅有朴素的思想,而梅棹形成了系统的理论,把世界划分为二个区域,和牧口一样从生态学意义上考察了日本与西欧主要是和英国有相似条件。他认为“在这个地球上的日本文明,是一个完全独立于西方文明之外的具有独特性质的文明”, 提出了最终所谓“平行进化的过程”的观点,显然比牧口的观点更具说服力。? (二)牧口和梅棹都认为要立足本国生态和文化走具有本国特点的发展道路? 牧口和梅棹的生态文明思想,从宏观上勾勒了人类文明的发展,构建了现代化发展的世界模式,阐释了日本文明在世界中的地位。可以说,它是日本文化论,同时也是世界文明论。? 牧口认为人的性情和地方的风俗都受环境的影响,气候与地理位置和文明程度之间存在着重要的关系。15牧口写作人生地理学一书时,以美国为代表的西方工业社会模式正席卷全球,这种模式是“自然是待开发的对象”。而牧口所预想的工业化社会的发展,是基于人与地球的相互依赖和相互联系。他反对帝国主义的战争掠夺,主张通过人道主义的竞争,他羡慕和提倡西方工业文明的某些方面,但也劝告不要对西方的模式全盘吸收,并为他的国人提供了一幅独特的日本工业化的远景图,即依托日本地理环境和文化传统的优势来发展本国的工业,以传统文化为纽带,通过人与自然的和谐来使日本进入工业社会。但20世纪初期的几十年里,日本拒绝了牧口的远景图和大部分忠告,追随美国的产业模式,这种模式建立在对自然不加限制的开发以及由工业发展不加限制的人口增长的基础上,我们现在不得不去正视许多由这两个工业大国及西欧在发展阶段所作的选择而导致的负面后果。16? 梅棹认为:“所谓历史,从生态学的观点看,就是人与土地之间发生的相互作用的结果。换言之,即主体环境系统的自我运动的结果。决定这种运动的形式的各种主要因素中,最重要的是自然的因素”。17既而把世界分成两个区域来论证并强调日本文明与欧洲文明“平行”发展的概念,西方文明也并非一种普世文明,而只不过是一个独特的文明,世界文明是多元的。亚洲和非洲的学者大多是在内心深处仍相信欧洲文明优越的神话,认为欧洲为顶点的人类文明是一条直线发展的过程,把世界各国放在这条直线上进行对比。梅棹文明的平行进化论的观点,也就打破了欧洲文明是最高文明,文明是直线发展的神话,并且他反复告诫各国的发展不能模仿日本,因为各国的生态环境和文化传统并不相同,要走适合本国特点的文明发展道路。“日本即使不能作为榜样,亚洲各国必然实现现代的趋势也是不可改变的。”18? 自生态史观提出后至今,我们可以看到,有许多学者更加关注自然地理环境在现代化转型中的作用。澳大利亚的琼斯和美国的斯塔夫里阿诺斯都指出,西欧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有利于其现代化率先起步。19? (三)牧口更关注自然与人生的关系,梅棹更关注生态与文明的关系? 20世纪刚开始,牧口就敏锐地注意到日本跟随西方的工业化模式会出现的环境问题,人格不健全、道德下降、精神荒芜等问题,主张通过人类与自然建立良好的关系来解决工业化带给人类的困境。牧口认为:人类有两个主要的途径与自然发生相互作用:一个是肉体上的,另一个是精神上的。人类与自然最初的、直接的关系是肉体上的关系。然而,人是通过与自然在精神上的相互影响,才开始并塑造人的特性。他列举了八项作为人与自然的关系:知觉的关系,功利的关系,科学的关系,审美的关系,道德的关系;同情的关系,公众的关系,宗教的关系。20? 牧口认为:前五种是人与自然“经验” 的关系,后三种是人与自然“交往”的关系。经验主要是指智力上的相互作用,而交往则含有情感上的相互作用。经验让我们积累知识,而交往使我们培养情感。? 当人处在美丽的大自然界之中,人的心灵和灵魂一定会徜徉在这份美丽、清新的自然奇观之中,这就是牧口所说的人与自然知觉的关系。他认为这种知觉的关系是非常重要的,是人与自然开展更多精神和智力活动的基础。通过人类对自然的观察和体验,对自然产生好奇心,又是激发人类探索和考察产生这种相互关系的原因和结果,这种关系是一切科学产生的前提。而自然对人类的影响,不只限于功利的关系和科学的关系,自然界中纷纭复杂的各种现象,融洽、平衡、保持一致地存在着,大自然的美丽与和谐会激发我们的情绪与情感,我们精神会得到净化,善良的美德也会油然而生,这就是审美的关系和道德的关系。? 当我们以一种很深的情感对待自然之时,并且能把自然当作身体的一部分而替自然设身处地地着想时,人会把自然看作同伴或朋友,同情的关系就产生了。人是社会性动物,没有一个人能离开社会和自然完全独立生存,这就形成了一种公共的关系。当我们认识到在大自然中,我们人类只是宇宙中众多事物中的一员,我们会感到自己的渺小,能力有限,不知不觉中,我们会充满对大自然的敬畏,这就是我们如何与无穷的宇宙发生交流,会崇拜神、佛陀或精神本质的原因,这就是牧口所说的人与自然宗教的关系。21? 梅棹1957年的东南亚之行,对其原来的生态与世界文明的关系又进行了补充,把东南亚和东欧的文明演变放入他的生态学历史视野下的几何构图之中。如图示:椭圆正中的阴影部分是包括沙漠和草原的干旱地带,对于历史的发展,这一干旱地带产生了重要的作用,干旱地带是暴力和破坏之源,自古以来由游牧民族等残虐的暴力运动,破坏了周围的文明世界,第二区域屡次受到难以挽回的打击。其外侧,是热带干草原一类的准干旱地带,再向外,则是森林覆盖的湿润地带。东南亚森林覆盖面积大,以致不能产生较高水平的文明。在古代,是与日本相同的未开化的野蛮地区,后来由于相邻地区较高水平文明的输入,建立了根据其仿造的帝国。这一点也与日本相同,此后则不同了,受到其他文明的侵入或者连锁反应的影响,破坏与兴亡反覆不息。从比较文明的角度看,东南亚和东欧有许多相似的特点:首先,两个地区都是由许多小国集合而成,并且过去都是被三个世界所包围而形成的中间地带。其次,语言、民族和信仰多样。再次,东欧的历史也与东南亚非常相似,这一地区多次遭到来自俄罗斯、伊斯兰、西欧的入侵,就如东南亚也常常受到中华帝国、印度、日本的入侵一样。这种生态环境,是东南亚与东欧文明形成的主要原因。22? (四)牧口更关注教育与生态文明的关系,梅棹更关注国家的发展与地理环境的关系? 作为教育家的牧口,强调学习者应该在自然与社会环境中直接学习,而不是简接学习。因为他认为,道德品质的发展、感激的态度、支撑人生命对自然和社会系统的好奇心,以及对这些系统的责任感,对于个人的幸福和社会的健康而言是不可缺少的,而这些品质不可能通过其它途径来培养。他断言,间接式的“二手”学习系统,在日本已发展到愚蠢的地步。将学习者局限于教室内,强迫学生死记忆硬背,从记忆到忘记周而复始,这种教育限制了学习者与其生活社会的自然系统的联系,将会导致学生的不愉快和严重的社会问题,并且对环境造成破坏。因此,他在一生的教育实践中,笃行教育必须和学生所处特定的社会、地理环境相联系,课程、教材由周围的自然和社会制度组成,采用启发、诱导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家长、教师以及社团中其它人员的共同指导下进行。在这种教育过程中学习知识,培养学生的道德品质,使学生都能获得幸福的人生。23? 毫无疑问,社会的发展受多种条件的制约,但梅棹认为自然地理环境是决定国家发展、推动历史进步的首要因素。如前所述,梅棹根据日本的自然地理环境和西欧的相似性,从而得出日本与西欧平行进化的观点,后来又对其文明的生态史观作了进一步的补充,说明东南亚与东欧的地理环境相似,因而两者有着共同的文明发展程度,影响两地区的现代化进程。显然,梅棹的观点是一种环境决定论,以自然地理环境为背景来研究一个国家的历史文化,研究该民族的习俗及其价值观,进而研究在这一背景下国家在不同的
温馨提示
- 1. 本站所有资源如无特殊说明,都需要本地电脑安装OFFICE2007和PDF阅读器。图纸软件为CAD,CAXA,PROE,UG,SolidWorks等.压缩文件请下载最新的WinRAR软件解压。
- 2. 本站的文档不包含任何第三方提供的附件图纸等,如果需要附件,请联系上传者。文件的所有权益归上传用户所有。
- 3. 本站RAR压缩包中若带图纸,网页内容里面会有图纸预览,若没有图纸预览就没有图纸。
- 4. 未经权益所有人同意不得将文件中的内容挪作商业或盈利用途。
- 5. 人人文库网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仅对用户上传内容的表现方式做保护处理,对用户上传分享的文档内容本身不做任何修改或编辑,并不能对任何下载内容负责。
- 6. 下载文件中如有侵权或不适当内容,请与我们联系,我们立即纠正。
- 7. 本站不保证下载资源的准确性、安全性和完整性, 同时也不承担用户因使用这些下载资源对自己和他人造成任何形式的伤害或损失。
最新文档
- HCy-Lyso-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甘肃省大数据中心招聘工作人员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完整参考答案详解
- GSK-J4-Standard-生命科学试剂-MCE
- 2025年橡塑专用仪器项目合作计划书
- 2025安徽合力股份有限公司校园招聘模拟试卷附答案详解(典型题)
- 我的特别礼物写物作文7篇
- 2025年大型并网风力发电机组发电机合作协议书
- 文档管理流程及归档工具模板
- 2025广东省第二中医院招聘内分泌科医师1人考前自测高频考点模拟试题附答案详解(考试直接用)
- 员工培训与评估综合工具
- 管办分开的实践与体会-上海申康医院发展中心课件
- 结婚函调报告表
- 名著导读好书推荐读后感分享《绿野仙踪》PPT模(内容完整)板
- JJG 1036-2022电子天平
- FZ/T 64087-2022木棉纤维絮片
- CSCCP宫颈细胞病理学理论考试题
- 设计说明书玉米秸秆粉碎还田机
- 仪表专业现场仪表知识
- 【课件】1.1精微广大-绘画的功能与分类课件-2021-2022学年高中美术人美版(2019)选修绘画
- 自然辩证法 精品课课件 (全套讲义)
- 《小班幼儿生活自理能力存在的问题与对策(论文)11000字》
评论
0/150
提交评论